中美貿易爭端:美國保持技術優勢對穩定中美關係十分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目前,中美貿易戰雙方「叫價」激烈,互不示弱。雖然最終結果無法預料,但不好的預期已經對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

美國此次下定決心對中國發起貿易爭端,非「一日之寒」。中國加入WTO後,並未如期按承諾開放國內市場,這是形成中美巨額貿易逆差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了美國的經濟和國內就業。更重要的是,中國不僅具有低成本優勢,在高科技領域與美國的差距不斷縮小,這讓美國感到更大的經濟和安全威脅。

美國貿易代表處針對中國的301調查報告特別指出,中國在智慧財產權方面存在四項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美國企業在投資中國時,為取得相關執照被要求轉讓技術;部分美國企業對華投資時,先受到投資限制,接著被要求向中國同行轉讓技術;美國先進技術和擁有大量智慧財產權的企業近來受到系統性並購;中國對智慧財產權的盜竊行為。特別是在「中國製造2025」推出後,美國從商界、學界到政府對與中國的競爭更感到憂心。

相對於中國,美國的競爭優勢在於能不斷技術創新,這源自其自由競爭的經濟和政治制度。而中國的優勢則在於政府主導經濟和低人工成本優勢。其缺乏自由的社會政治制度,使其無法產生技術創新能力,只具有技術引進和應用能力。但中國通過美國所指出的侵害智慧財產權行為,迅速地縮小了與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的差距。在某些領域,由於其眾多的人口和廣闊的土地,技術應用的效果反而高於發達國家,如高鐵,共用經濟、網購及配送、移動支付等。

這使得美國相應的喪失了在技術上領先的優勢。畢竟技術創新的速度落後於技術轉讓和擴散的速度。美國如果繼續放任中國侵害智慧財產權的行為,那麼也許十年之內,中國的經濟規模就會超過美國。同樣的技術水準,更低的勞動成本、更多的勞動投入。一個經濟規模超過美國並不遵守國際自由貿易和競爭規則的中國,一個權力不受約束又具有超強的經濟資源支配力的政府,設想一下,確實是一個十分不美妙的前景。

人們愛用「修昔底德陷阱」來預測中國的崛起會導致中美關係的破裂和衝突。但「修昔底德陷阱」是基於過去大國的興衰更替而得出的結論,也許不適用於中美關係。歷史上的大國關係都沒有現今的中美關係中的互補性和依賴性。歷史上,代替沒落大國的新興大國都在制度上和技術上更有優勢。英國代替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美國代替英國,都是如此。但現今中國的崛起,卻高度依賴美國提供的技術。中國隨美國興盛而興盛,隨美國衰落而衰落。簡單說來,可以將美國看成是技術輸出國和商品輸入國,而中國則是技術輸入國和商品輸出國。美國靠創造力提供技術,中國靠政府壟斷提供廉價勞動力。政府壟斷主要的經濟資源和勞動力加上技術引進,這便是所謂的「中國模式」。

因而,即便中國始終採用目前的「中國模式」,中美也是可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但條件是美國能始終保持技術上的優勢,相對於中國保持一個落差。這樣雙方的相互依賴性將大於相互的衝突。而如果中美間的技術水準處於同一水準時,就會爆發不能妥協的衝突。或者如當前或以後,美國要求中國保護美國的智慧財產權,而中國不願意接受,也會爆發劇烈的衝突。

而這一方面需要美國能源源不斷地創新技術,另一方面中國也願意保持克制,不在技術上採用不適當的手段來從美國獲得技術。這樣美國提供技術和中國提供勞動的相互依賴和互補才能持續下去。中國如果不願意或不能轉變其缺乏自由的體制,就不應當去追求世界領導的地位。如果中國取代了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中國模式」得以擴散,自由體制衰落而喪失技術創新能力,而「中國模式」自身又無法提供技術創新力,那隨之而來的就是發展的停滯和衰退,「中國模式」也無法持續。也就是說,「中國模式」必須在「中國模式」之外存在一個能源源不斷提供技術輸入的自由政體和經濟體。

所以,美國這次發起貿易爭端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持對中國的技術優勢,從而保持中美關係的穩定。消除貿易逆差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而且就中美經濟的特點來說,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中美貿易逆差,即便中國對美國開放全部市場和實施零關稅,也無法消除中美貿易逆差。另外,美元是最主要的國際貨幣,而人民幣的發行缺乏獨立性和中國實施外匯管制,人民幣無法成為國際貨幣,因而中國必然需要持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其中大部分必然是美元,這也會體現在貿易逆差上。如果人民幣是國際貨幣,幣值穩定、可自由兌換,那中國就不需要這麼多的美元儲備,也就不會去追求貿易出超。

另外,考慮到即將舉行的朝美首腦會晤,美國也可能希望在此關鍵時期在貿易上保持對中國的壓力,以讓中國保持對朝鮮的制裁,減弱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兩邊下注,以對沖風險。或者在朝核問題上讓步以得到貿易利益,或者在貿易上讓步來獲得對朝鮮更大的影響力。

且看局勢如何發展吧!

2018年4月10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8會員
334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03
鴉片戰爭將中國拖進了全球體系,使得中國喪失了部分主權。這使中國人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英國人船堅炮利,中國人的土槍土炮根本不堪一擊,這就是中國人對於失敗的最初反應,將鴉片戰爭的失敗歸結於武器的落後。其實,物質軍事手段的落後只是非常次要的部分原因,關鍵的原因在於中央帝國的國民缺乏自我組織與自我管理的
Thumbnail
2020/02/03
鴉片戰爭將中國拖進了全球體系,使得中國喪失了部分主權。這使中國人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英國人船堅炮利,中國人的土槍土炮根本不堪一擊,這就是中國人對於失敗的最初反應,將鴉片戰爭的失敗歸結於武器的落後。其實,物質軍事手段的落後只是非常次要的部分原因,關鍵的原因在於中央帝國的國民缺乏自我組織與自我管理的
Thumbnail
2020/01/30
在我的同事與親友中,我發現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多生於50年代左右,與共和國年歲相仿;他們不喜歡與厭惡聽到批評政府與揭露當前社會或過往歷史中醜惡面的聲音,以避免他們勉強維持的美好幻景被無情的擊碎,而失去生活的意義與精神支柱。我將這類人稱之為「幸福兒童」。 「幸福兒童」,他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沐浴在初生
Thumbnail
2020/01/30
在我的同事與親友中,我發現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多生於50年代左右,與共和國年歲相仿;他們不喜歡與厭惡聽到批評政府與揭露當前社會或過往歷史中醜惡面的聲音,以避免他們勉強維持的美好幻景被無情的擊碎,而失去生活的意義與精神支柱。我將這類人稱之為「幸福兒童」。 「幸福兒童」,他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沐浴在初生
Thumbnail
2019/05/20
至今為止,「五四」運動已經過89年了。然而,現在我們中國人面對未來卻仍然感到非常困惑與焦慮,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混亂,而未來卻是非常模糊的。我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定與恐懼,我們的生命暗淡而無意義。在這樣一種情形下,在西元2008年這個時點上,我們回望「五四」,我們應該再次要問,「五四」究竟是一場什麼樣
Thumbnail
2019/05/20
至今為止,「五四」運動已經過89年了。然而,現在我們中國人面對未來卻仍然感到非常困惑與焦慮,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混亂,而未來卻是非常模糊的。我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定與恐懼,我們的生命暗淡而無意義。在這樣一種情形下,在西元2008年這個時點上,我們回望「五四」,我們應該再次要問,「五四」究竟是一場什麼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修昔底德陷阱」提醒我們從伯羅奔尼撒戰史看台海風險,借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的生靈塗炭就在眼前,更警示世人不可姑息共產極權的挑釁與擴張,此其「修昔底德陷阱」以古鑑今的價值。 【從「修昔底德陷阱」反思美中爭霸】 【中國入世偏離初衷?】 【中國電信發展脈絡】 【結語】 方修忠/法學博士
Thumbnail
「修昔底德陷阱」提醒我們從伯羅奔尼撒戰史看台海風險,借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的生靈塗炭就在眼前,更警示世人不可姑息共產極權的挑釁與擴張,此其「修昔底德陷阱」以古鑑今的價值。 【從「修昔底德陷阱」反思美中爭霸】 【中國入世偏離初衷?】 【中國電信發展脈絡】 【結語】 方修忠/法學博士
Thumbnail
美國制約中共的大國崛起,策略其實一直沒有變。美國為了維護他的世界霸權地位,會有他的基本國策,那就是霸權的挑戰者必須接受國際秩序的現狀,遵守規則,而不是破壞規則,這是美國最堅持的一點。美國根本不想,也不需要,與中共正式開戰,就可以把中共拖垮。本文詳細解讀美中對抗的戰略思維。
Thumbnail
美國制約中共的大國崛起,策略其實一直沒有變。美國為了維護他的世界霸權地位,會有他的基本國策,那就是霸權的挑戰者必須接受國際秩序的現狀,遵守規則,而不是破壞規則,這是美國最堅持的一點。美國根本不想,也不需要,與中共正式開戰,就可以把中共拖垮。本文詳細解讀美中對抗的戰略思維。
Thumbnail
美國制約中共的大國崛起,策略其實一直沒有變。美國為了維護他的世界霸權地位,會有他的基本國策,那就是霸權的挑戰者必須接受國際秩序的現狀,遵守規則,而不是破壞規則,這是美國最堅持的一點。美國根本不想,也不需要,與中共正式開戰,就可以把中共拖垮。本文詳細解讀美中對抗的戰略思維。
Thumbnail
美國制約中共的大國崛起,策略其實一直沒有變。美國為了維護他的世界霸權地位,會有他的基本國策,那就是霸權的挑戰者必須接受國際秩序的現狀,遵守規則,而不是破壞規則,這是美國最堅持的一點。美國根本不想,也不需要,與中共正式開戰,就可以把中共拖垮。本文詳細解讀美中對抗的戰略思維。
Thumbnail
制裁中國是美國遲早要做的事,只是要先脫鉤,剩下的只是找好理由而已。但是因為中國經濟原先有很高程度的全球化,所以美國要先推動脫鉤。脫鉤當然需要一個過程與時間,以便轉移供應鏈,重新安排中國之外的生產基地。一旦透鉤完成到相當程度,那之後的制裁就絕不手軟了!
Thumbnail
制裁中國是美國遲早要做的事,只是要先脫鉤,剩下的只是找好理由而已。但是因為中國經濟原先有很高程度的全球化,所以美國要先推動脫鉤。脫鉤當然需要一個過程與時間,以便轉移供應鏈,重新安排中國之外的生產基地。一旦透鉤完成到相當程度,那之後的制裁就絕不手軟了!
Thumbnail
去中國化,這個詞,一般是指以前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在文化上的去中國化,希望在經貿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政治上遠離中國的權威,但筆者認為,基本上我國經貿想要中國化的機率不高,但意識形態上,中美之間的"新冷戰"已發生,就怕惡化成"熱戰",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都不是好事,需要中美雙方拿出智慧與勇氣共同解決
Thumbnail
去中國化,這個詞,一般是指以前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在文化上的去中國化,希望在經貿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政治上遠離中國的權威,但筆者認為,基本上我國經貿想要中國化的機率不高,但意識形態上,中美之間的"新冷戰"已發生,就怕惡化成"熱戰",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都不是好事,需要中美雙方拿出智慧與勇氣共同解決
Thumbnail
美國人一直講說,中共想要取代美國。偏偏習近平的角色,就是為中國找回歷史上的大國地位。這兩大國的基本立場,就注定了美中關係的急轉直下⋯⋯
Thumbnail
美國人一直講說,中共想要取代美國。偏偏習近平的角色,就是為中國找回歷史上的大國地位。這兩大國的基本立場,就注定了美中關係的急轉直下⋯⋯
Thumbnail
美國一開始對中國的策略是要「聯中制蘇」,因此要如何把中國改造成盟友,就是美國人的重要課題。依照美國的方式,就是把中國先納入美國的貿易網,讓中國取得利益,而成為美國的戰略夥伴。這也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慢慢變成世界工廠的背景。雖然說,在政治上美國也期望中國慢慢走向民主化......
Thumbnail
美國一開始對中國的策略是要「聯中制蘇」,因此要如何把中國改造成盟友,就是美國人的重要課題。依照美國的方式,就是把中國先納入美國的貿易網,讓中國取得利益,而成為美國的戰略夥伴。這也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慢慢變成世界工廠的背景。雖然說,在政治上美國也期望中國慢慢走向民主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