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只有障礙的環境,沒有障礙的人-多扶的志業服務</p>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文:陳宜萍、林以涵

是誰需要「無障礙環境」?難道只有肢體障礙者(輪椅使用者)才需要嗎?面對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的現象,您是否發現針對老年人或行動不便者的服務,仍停留在「濟助弱勢族群」的狀態?本篇採訪我們邀到多扶接送的創辦人許佐夫先生(以下簡稱許),和YK來談談台灣無障礙接送服務的現況,希望讓大家了解什麼是「無障礙環境的全面連結」!

YK:為何由導演轉換跑道到成立多扶接送?相信很多人想了解這段心路歷程。

許:我想三年前在拍紀錄片的自己絕對沒有想到, 三年後會在多扶接送工作。我大學念的是大眾傳播,畢業後踏入業界拍廣告、電影、紀錄片等,有十二年影視節目與紀錄片製作經歷。會踏入這塊領域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三年前因為工作關係和SONY合作,當時SONY剛開發出新款相機,台灣總部便想贈送相機給小學生,當作該年度的企業社會責任(CSR)主題活動。我當時的公司覺得單把數位相機捐贈出去很可惜,因此就提議把這活動轉個彎,改為教導山區小學生如何使用SONY的相機、拍下台灣山地的故事(註:此活動為SONY企業社會責任的「數位表達賽」)。當時我們帶了十組導演到台灣各深山裡協助活動,很幸運地,成果展引起很大的迴響, 許多有趣的拍攝故事傳回日本總部,總部也如法炮製教導小學生拍攝富士山的故事,非常有意思。透過這次工作,我認識了許多山區中的弱勢族群和社福團體,也開始拍攝相關紀錄片。

加上三年前,我93歲的客家阿婆摔傷,由於復康巴士只開放給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使用,阿婆因為沒有手冊、無法搭乘復康巴士,造成就醫期間交通上極大的不便,兄弟姊妹也因為要輪流接送阿婆而生活作息大亂。當時我們無法理解,為何繳交健保費卻無法使用公營復康巴士的服務,稍微研究後發現復康巴士的運作仍有些問題存在、國內對於無障礙接送服務也付之闕如,我想,與其抱怨與等待,不如從自己開始做些改變,此時之前因SONY活動和許多社福團體建立起的合作關係也派上用場,我便決定投入台灣無障礙接送這塊領域。

YK:政府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的確有許多資源不均和身分限制造成的不便利與不公平。可以談談你們的差異化定位,讓別人更明確知道你們的服務嗎?

許:多扶和現有的復康巴士有三點不同:無預約限制、無身分限制、無用途限制。首先,目前所有復康巴士經營者,都是政府透過標案委託執行的。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採預約制,早在三到五天前就會排好行程、路線,因此不需要擔心當天的人力和車輛調度問題。但行動不便的朋友無法像一般人一樣,有許多交通工具可選擇,如果因故錯過復康巴士,因巴士班表皆已確定無法更動,他當天便無法出門。多扶接送希望成為行動不便朋友的交通工具,全年無休、二十四小時可接受預約服務,讓行動不便的朋友能夠因為獲得便利的交通服務,滿足許多以往易被犧牲掉的生活需求與權利。

第二是無身分限制。不像復康巴士使用者需要持有身心障礙者手冊,多扶接送的服務更全面性,無論是輪椅朋友、長者、孕婦、幼童、或是暫時性行動不便的朋友,都是我們無障礙接送的服務對象。第三是無用途限制。我們認為行動不便的朋友也有權利出門從事休閒娛樂活動、享受和一般人相同的生活品質,因此除了接送客戶就醫、就業、就學、就養,公司也提供市區或機場旅遊接送,讓行動不便的朋友可以出了門能夠盡情的玩、不需要擔心交通問題。

過去業者都是用「租車業」來經營無障礙接送這個產業,所以也有人問過我,為何不將公司名稱改為「多扶租車」。 我一開始就定位公司要做的不是租車業,而是「服務業」,希望將服務業的精神帶入傳統租車業裡,讓「孕、幼、老、輪」等各族群能夠真正使用到受尊重的交通服務。所以每次多扶要招募新工作夥伴時,我都會跟應徵者說:「我們要徵的不是司機,徵一線服務人員!」這是我個人的堅持。

YK:多扶有許多讓人稱讚的同理心和服務特質,許多乘坐過此服務的輪椅朋友們都大力讚揚服務品質,你是如何要求和訓練員工的?

許:我們的服務都是以「人」為出發點,想像自己是在服務自家的長輩們, 才能更設身處地為行動不便的朋友著想。例如公司有個領新鈔的文化,起源於公司成立第一年時,我在某次跟車經驗中發現,有位老奶奶在下車後突然皺了一下眉頭,似乎面有難色的樣子。事後我們去電詢問老人家,想知道是否有服務不周到的地方,老人家連忙說不,才透露當時是流感盛行期間,奶奶拿到駕駛同仁找回的舊鈔後,會擔心鈔票上面有許多細菌。從那時候起,我便規定駕駛同仁每天上班前都要和會計領新鈔,以確保服務後找給客戶的鈔票都是全新的,讓他們更安心。雖然一開始這項政策招致許多員工強力反彈,認為此舉會拖延到工作時間,但我覺得多扶運送的不是貨物、是人,需要把受服務的使用者需求擺在第一,所以決意繼續實行至今。

YK:為何服務的提供會由原本以醫療為主的接送擴充至旅遊接送?

許:多扶三年前是以接送行動不便朋友至醫療機構的服務起家,不過復康巴士的使用用途僅限於就醫、就業、就學、就養,讓行動不便的朋友無法盡情擁有休閒娛樂生活,在輪椅朋友與銀髮朋友的催促下,去年夏天我們便正式推出載送行動不便朋友出遊的服務─「多扶漫遊」。其實在已開發國家如日本或加拿大,「無障礙旅遊」是被歸類到醫療行為,而不是休閒娛樂活動。因為無障礙旅遊能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享有出外透氣的機會,借此放鬆、舒展緊繃已久的心情,享受休閒的同時,其實也在療癒自身心理。 我們的漫遊服務,除了提供深度導覽、確保每一條動線上的景點都有無障礙空間設計,也與救護車公司配合,讓行動不便的朋友能夠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

YK:這三年來多扶在事業經營上面臨到哪些困難與挑戰嗎?能否談談未來的策略以及希望獲得的援助?

許:開始投入後,會發現這個行業的固定成本(車輛的採購及改裝費用)較高。再來是這三年來在經營上最大的挑戰是要維持公司的機動性,因為不像公營復康巴士事先排好每日的車輛與人力調度,公司每天的營業都像是在打仗,常常是接了一通電話後,就要對已經安排好的行程或路線再進行調整,公營復康巴士的車輛定位、人力派遣等系統,我們也都無法使用。也因為我們沒有接受政府補助,使得接送服務的價格比復康巴士高。(註:公營復康巴士的使用價格,由使用者負擔三分之一,政府補助三分之二)

目前多扶事業算是收支平衡,營運也穩定成長。我認為在無障礙接送這個行業中,車輛數目並不是問題, 缺少車輛管理與服務的人力才是問題。因此我其實想和社會建議一個創新的想法,若想要作公益、盡社會責任,與其捐贈車輛,不如與管理車輛的單位合作、捐贈乘車(服務)趟次。雖然趟次是無形、看不到的贈與,但卻能真正能幫助那些需要使用的朋友。

展望未來,多扶也有計劃要在文山區總部以外的地方拓點,讓更多人能以更優惠的價格享受無障礙接送服務。例如我們三月剛在北投成立新據點,對於在北區有醫療接送需求的朋友而言,因為新據點降低了多扶從南區(文山區)拉車到北區的油錢與人力成本,所以一趟服務的價格便可以從九百塊降為六到七百塊,我們也可以擴大服務腹地,將這三年在文山區深耕社區的經驗,帶到士林北投一帶。

北投之後下一個新服務處是板橋,接下來會陸續往台灣東部與南部開發服務。因為多扶接送在每日繁忙的工作中深刻體認到,不是只有北部才有身障朋友,也不是只有都會區才有身障朋友。所以多扶接送要更加努力的達成無障礙環境的全面連結,讓行動不便的朋友可以獲得受尊重的無障礙服務。

 


全文轉載自 社企流,原文標題:只有障礙的環境,沒有障礙的人-多扶的志業服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宜萍 Ariel Chen的沙龍
48會員
40內容數
共生共好的花東山村合作經濟
2018/08/17
讓「時尚」成為改變世界的工具 2006年,年僅24歲的山口繪理子成立了Motherhouse,希望透過時尚為孟加拉建立平等、永續的經濟活動,讓他們並非只是接受援助,也能自主地改變自己和社會。山口繪理子發現孟加拉盛產的黃麻質地柔軟、透氣性佳、且能100%被回收分解,對環境十分友善,便決定以黃麻和當地牛
Thumbnail
2018/08/17
讓「時尚」成為改變世界的工具 2006年,年僅24歲的山口繪理子成立了Motherhouse,希望透過時尚為孟加拉建立平等、永續的經濟活動,讓他們並非只是接受援助,也能自主地改變自己和社會。山口繪理子發現孟加拉盛產的黃麻質地柔軟、透氣性佳、且能100%被回收分解,對環境十分友善,便決定以黃麻和當地牛
Thumbnail
2018/08/14
無障礙環境不再是身障者的專屬需求 台灣現有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註:具輪椅載送功能的交通工具),因車輛數目有限,具有一些申請限制。搭乘者必須持有身心障礙者手冊,提前四到七天預約,且用於就學、就醫、就養、就業四種用途。然而台灣仍有其他日常交通行動上需要特別照護的人口,例如長者、孕婦、幼童、及肢體受傷者,
Thumbnail
2018/08/14
無障礙環境不再是身障者的專屬需求 台灣現有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註:具輪椅載送功能的交通工具),因車輛數目有限,具有一些申請限制。搭乘者必須持有身心障礙者手冊,提前四到七天預約,且用於就學、就醫、就養、就業四種用途。然而台灣仍有其他日常交通行動上需要特別照護的人口,例如長者、孕婦、幼童、及肢體受傷者,
Thumbnail
2018/08/08
體驗貧窮,近觀暖化,離開旁觀者的板凳,加入行動者的隊伍 消費主義當道,告訴人們:擁有更多物質才能快樂。為了擁有更多的物質,人類過度開發和污染天然資源;而喜新厭舊的速食文化,又讓社會生產出不堪負荷的垃圾。世界貧富兩極化、氣候變遷帶來的痛苦和災害,讓人類對未來感到焦慮。
Thumbnail
2018/08/08
體驗貧窮,近觀暖化,離開旁觀者的板凳,加入行動者的隊伍 消費主義當道,告訴人們:擁有更多物質才能快樂。為了擁有更多的物質,人類過度開發和污染天然資源;而喜新厭舊的速食文化,又讓社會生產出不堪負荷的垃圾。世界貧富兩極化、氣候變遷帶來的痛苦和災害,讓人類對未來感到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最近因為家人腳受傷,當了好一陣子的假日看護。也因此,才有機會體驗在大台北地區推輪椅「負重前行」。 其實此前,也曾和坐輪椅的朋友們出遊,但通常是由他們的家人或外籍看護推輪椅,也因此雖然可以感受到行動速度減緩、尋找適合的餐廳較為不便,卻也沒有覺得太困難。
Thumbnail
最近因為家人腳受傷,當了好一陣子的假日看護。也因此,才有機會體驗在大台北地區推輪椅「負重前行」。 其實此前,也曾和坐輪椅的朋友們出遊,但通常是由他們的家人或外籍看護推輪椅,也因此雖然可以感受到行動速度減緩、尋找適合的餐廳較為不便,卻也沒有覺得太困難。
Thumbnail
這次和我對話的夥伴非常地特別,除了我們已經認識多年外,在我心目中,他也是真真切切的 一位KOL (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長期以來,他不只是一直努力地為身障權益發聲,也不遺餘力的勘檢無障礙設施、關懷弱勢的傷友等。
Thumbnail
這次和我對話的夥伴非常地特別,除了我們已經認識多年外,在我心目中,他也是真真切切的 一位KOL (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長期以來,他不只是一直努力地為身障權益發聲,也不遺餘力的勘檢無障礙設施、關懷弱勢的傷友等。
Thumbnail
跨域合作 用智慧與科技來圓滿愛 不管你是齒牙動搖,出門都得拄著拐杖的銀髮族,還是意外出了車禍,好一段時間得打上石膏的年輕人,抑或是身懷六甲的孕婦, 還是他們的家人與朋友。生活中總有些溫馨歡樂的時刻,不論是聚餐、慶生、過節、或想出去走走,正是在這些時候,你才會開始思考到底哪裡才有我們可以方便一起進出
Thumbnail
跨域合作 用智慧與科技來圓滿愛 不管你是齒牙動搖,出門都得拄著拐杖的銀髮族,還是意外出了車禍,好一段時間得打上石膏的年輕人,抑或是身懷六甲的孕婦, 還是他們的家人與朋友。生活中總有些溫馨歡樂的時刻,不論是聚餐、慶生、過節、或想出去走走,正是在這些時候,你才會開始思考到底哪裡才有我們可以方便一起進出
Thumbnail
門諾不是很有前瞻性 而是總能著眼在弱勢者的需要 今年是我到門諾工作的第18年 這幾年一直覺得門諾是個神奇的地方 明明資源有限人才招募困難 但有些服務與專業卻都是走在台灣的最前端 72年前在門諾還沒有籌建醫院時 門諾會的宣教士們 就早已開著退役的美軍巴士 穿梭在花蓮最偏遠的部落中提供巡迴醫療服務
Thumbnail
門諾不是很有前瞻性 而是總能著眼在弱勢者的需要 今年是我到門諾工作的第18年 這幾年一直覺得門諾是個神奇的地方 明明資源有限人才招募困難 但有些服務與專業卻都是走在台灣的最前端 72年前在門諾還沒有籌建醫院時 門諾會的宣教士們 就早已開著退役的美軍巴士 穿梭在花蓮最偏遠的部落中提供巡迴醫療服務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在台灣逐漸高齡化的社會背景下,許多長者們並沒有很好的安老條件,相關的社會團體日趨加重負擔、也日趨重要。對此,伊甸基金會於在igiving 公益網發出了以「伊甸攜手台灣大車隊公益募款 以行動守護長者晚年生活」為題的公益新聞,邀請社會大眾一同關注弱勢長者議題,邀請一起響應「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 報導】 在台灣逐漸高齡化的社會背景下,許多長者們並沒有很好的安老條件,相關的社會團體日趨加重負擔、也日趨重要。對此,伊甸基金會於在igiving 公益網發出了以「伊甸攜手台灣大車隊公益募款 以行動守護長者晚年生活」為題的公益新聞,邀請社會大眾一同關注弱勢長者議題,邀請一起響應「
Thumbnail
身障者的就業就只能當公務員嗎?我想這本書或許可以給你不同的想像,且你也可以看見身障者的心境及身障者與環境的關係,同時也是給「輪椅族」想要出遊時可以有一個參考書目
Thumbnail
身障者的就業就只能當公務員嗎?我想這本書或許可以給你不同的想像,且你也可以看見身障者的心境及身障者與環境的關係,同時也是給「輪椅族」想要出遊時可以有一個參考書目
Thumbnail
「想要有好的地方住,是不可能的啦 !」 我有一些障礙者朋友,這些人其實滿有趣的。 各自有自成一派的生命觀點,對環境的不友善己經抱持著平淡的處世哲學。身障者的聲音在台灣社會一直被各種議題淹沒,然而他們提出的需求,卻是我們老後生活的預見。 歡迎大家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想要有好的地方住,是不可能的啦 !」 我有一些障礙者朋友,這些人其實滿有趣的。 各自有自成一派的生命觀點,對環境的不友善己經抱持著平淡的處世哲學。身障者的聲音在台灣社會一直被各種議題淹沒,然而他們提出的需求,卻是我們老後生活的預見。 歡迎大家看看這篇文章
Thumbnail
無障礙環境不再是身障者的專屬需求 台灣現有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註:具輪椅載送功能的交通工具),因車輛數目有限,具有一些申請限制。搭乘者必須持有身心障礙者手冊,提前四到七天預約,且用於就學、就醫、就養、就業四種用途。然而台灣仍有其他日常交通行動上需要特別照護的人口,例如長者、孕婦、幼童、及肢體受傷者,
Thumbnail
無障礙環境不再是身障者的專屬需求 台灣現有公辦民營的復康巴士(註:具輪椅載送功能的交通工具),因車輛數目有限,具有一些申請限制。搭乘者必須持有身心障礙者手冊,提前四到七天預約,且用於就學、就醫、就養、就業四種用途。然而台灣仍有其他日常交通行動上需要特別照護的人口,例如長者、孕婦、幼童、及肢體受傷者,
Thumbnail
一整個世代的小兒麻痺患者,現在也都到了55-70歲的中高齡,過去勇壯的身體不再,慢慢形成「二度身障」問題..
Thumbnail
一整個世代的小兒麻痺患者,現在也都到了55-70歲的中高齡,過去勇壯的身體不再,慢慢形成「二度身障」問題..
Thumbnail
是誰需要「無障礙環境」?難道只有肢體障礙者(輪椅使用者)才需要嗎?面對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的現象,您是否發現針對老年人或行動不便者的服務,仍停留在「濟助弱勢族群」的狀態?本篇採訪我們
Thumbnail
是誰需要「無障礙環境」?難道只有肢體障礙者(輪椅使用者)才需要嗎?面對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的現象,您是否發現針對老年人或行動不便者的服務,仍停留在「濟助弱勢族群」的狀態?本篇採訪我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