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媽媽式教養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現在坊間和網路上很多關於訓練孩子獨立、獨玩、睡過夜之類的育兒書或文章,看了真令當媽的沐娘心動。

沐娘翻書的同時,忍不住低頭看看懷裡的公子和在腳邊打轉的沐爺,我想,他們離獨玩應該還有一段距離。
思緒到此,我便放下書,抱著公子,離開販售育兒書籍的書架,同一時間,沐爺也跟著我屁股後面離開了。

大家應該都知道,小鵝的印痕實驗:小鵝會認定第一眼見到的東西是媽媽,然後亦步亦趨地跟著媽媽學謀生。

沐娘現在看沐爺和沐二公子,真心覺得他們就跟小鵝一樣--愛跟著我,我做什麼,他們就要做什麼。
在沐娘還沒留職停薪前,我會帶著沐爺進辦公室加班,那時沐爺就學我蓋章碎紙掃地,我現在留職停薪,偶爾抱著公子打打部落格、或用繪圖板畫畫圖,公子這時就會跟我搶鍵盤滑鼠和繪圖筆、繪圖板。
我想,絕大部分會育兒的物種應該都是這樣成長的--幼獸跟在母獸身邊,然後父獸在一旁保護妻小。
所以當沐娘看到這種主張孩子自己學習的書籍時,其實我是帶著問號的。

孩子的成長,是一種社會化的歷程,孩子看著大人如何生活然後依樣畫葫蘆的學怎麼生活,這樣很正常很自然啊!
怎麼會有書教媽媽怎麼樣擺脫孩子呢?
不跟著爸媽學,那孩子們要跟誰學呢?
跟著布偶?毯子?還是牆上那一櫃書?
不是說這些東西不好,而是在沒有人引導的狀況下,這些東西就都是沒有生命的東西。

最近沐爺同學媽媽,找沐娘一起去參加了媽媽共學團體。
其中一位媽媽分享她的育兒經驗:
這位媽媽說,當她帶老大時,那時的她,覺得孩子會自己長大,所以就沒有認真回應當時讀幼兒園的女兒,要跟他分享的事物,久了,孩子上了國小後,也就什麼也不想跟媽媽說,因為孩子覺得媽媽不會理她。
後來孩子在學校課業遇到問題時,也就不知該從何尋求協助,因此功課就一直落在後段。
由於她的大女兒的學習狀況,與班上同學相比,是真的差了太多,為此,媽媽被老師請去學校洽談。
所幸,她藉由其他資深媽媽的引導之後了解到,要與女兒溝通,這樣女兒遇到問題時,才會願意說出來,父母才好協助孩子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接下來的時間,她花了一番力氣,改善了與大女兒的親子溝通狀況,孩子的學習狀況才好轉。
所以她特別提醒我們這群孩子還小的媽媽,一定要跟孩子們保持良好的互動,要讓孩子有話想說時,願意與最親近的父母分享,這樣才不會形成親子間的代溝。

沐娘我其實很能體會這種孩子總想跟父母分享的感覺,因為現在中班的沐爺,連用電腦看個火車會車的影片,都要再三跑來抓沐娘陪看,沐爺還會盯著沐娘,說:等下會看到會車喔!要看著電腦,不可以看別的地方喔!
沐爺就像個嚴厲的教師,要學生一定要緊盯黑板,不能分心。(笑)

所以連大家覺得最好哄孩子的3C,沐爺都不許我轉移視線、要陪看。
可想見那些看3C、看書、玩玩具、咬毯子可以玩到長時間不理會媽媽的孩子,是否曾想與媽媽分享他們所見的內容呢?

讓孩子去依戀沒有生命的東西,目的是什麼?
專注力?想太多!孩子搗蛋時最專注了,根本不用教。
這樣的手段,其實都是為了讓媽媽好脫身去做別的事的藉口罷了。
教孩子自己去畫圖,玩,看書,讓幼齡孩子獨睡,給他們奶嘴、玩偶、毯子,轉移他們的依戀,這樣他們就不會黏媽媽了。
然後當媽的就可以過著自己的生活、爽爽的生活、努力在工作裡的生活了!
真棒!
只是,這樣真的好嗎?
這樣,會不會以後孩子遇到事情,就習慣去找玩偶、毯子,然後不要找媽媽了?

在我們育兒的過程中,不再需要某種東西的過程,我們會用一個動詞來表示,那就是"戒"。
像是不再給奶嘴就叫做戒奶嘴、不再給奶瓶就叫做戒奶瓶、不再包尿布就叫做戒尿布,那不再需要媽媽陪我們當然也可以叫做"戒媽媽"。
因此,沐娘自己本身是將這類型的教養法都視為一個"戒媽媽"的動作,因為這些育兒法最終目的都是要讓媽媽不需要太費心去照顧孩子。
這樣的教養法聽起來有沒有很恐怖?

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當同樣一個育兒法,如果用"獨立"、"獨玩"或"戒夜奶"來包裝,就會讓人感覺很正向,但當它用"戒媽媽"這個詞來表示時,聽起來便會令人感到心寒。

所以我不會刻意在孩子沒幾個月大時急著戒夜奶,也不會刻意讓孩子喜歡某個玩偶或毯子,孩子愛黏我我就讓他黏。
當然很多媽媽是因為需要工作,所以不得以要讓孩子不要這麼依戀媽媽。
這沐娘也能體會,因為我自己在留停結束後也是要回到職場的,那些因工作而必須與孩子分離的苦我懂得。
在沐娘回到職場的日子裡,我是請沐爺的祖父母輩幫我陪著沐爺,當我回到家,沐爺會馬上回到我身邊。
當時沐爺沒有其他依戀的物品,他唯一依戀的奶嘴,在他兩歲時被我戒掉了,後來沐爺改依戀人--媽媽、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沐娘是認為,假如沐爺遇到什麼事情,悶著頭都不講,只肯咬著奶嘴安慰自己的話,這樣還不如不要那顆奶嘴。
自己懷胎10月生下的孩子,我不要讓我的孩子認奶嘴當媽。
即便這樣沐娘這樣帶孩子的方式,看起來是很蠢很辛苦,但我還是甘願抱著公子、牽著沐爺陪他們長大。
因為我不想被孩子戒掉!

現在快5歲的沐爺,跟我們出門逛街時會有一個默契,就是在人行道上行走時,我們會容許他放開我們的手,讓他自己先往遠方跑去,然後他會在下一個路口停下等我們。
認識的媽媽看到沐爹沐娘這樣放手沐爺都相當驚訝,因為我們竟然容許沐爺離我們這麼遠,擔心這樣是不是太危險。
環境因素也是有影響,如果在台北街頭,我們當然是不敢如此放手,但若是在花蓮的街道、無車無岔路的巷弄,我們熟悉的地方,我們便敢放手。
孩子大了,自然就會跑遠。
不用戒媽媽,自然而然孩子就會有勇氣不需要黏媽媽。
由於現在我已經看見沐爺的成長,所以如今我面對公子的黏踢踢時,得失心就不會這麼重,因為我知道這是正常的兒童發展歷程。
公子現在雖然黏沐娘黏的緊,但我能預見,他翅膀硬全後飛向蔚藍天空的模樣。
我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好好保護他,好讓他羽翼豐滿,以利他未來能展翅飛翔。

不逼著孩子太早揮羽,特別是在他們翅膀都還沒有長好的階段。
孩子黏媽媽很正常,不黏才要注意,不黏媽媽的孩子一定有問題,這是沐爺幼兒園的老師跟沐娘說的。
所以我的孩子不用戒媽媽,等你們黏夠了再去飛。

小小想法與有緣見到這篇的媽媽們分享,祝大家都能樂享與孩子在一起的甜蜜時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沐娘的沙龍
0會員
7內容數
沐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8/08
我們單純只是想感受對方掌心的溫暖,所以才牽著手。
Thumbnail
2018/08/08
我們單純只是想感受對方掌心的溫暖,所以才牽著手。
Thumbnail
2018/08/07
畢業典禮上,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獎項,大家都會上台領獎。 在沐爺上台領取屬於自己獎項時,沐娘在台下幫沐爺拍照。 ​​​​​​​我當正調整鏡頭對焦沐爺時,有孩子叫我。  A同學出聲中斷了沐娘幫沐爺拍照的動作,他翻開手臂,讓我看上頭的抓痕,然後跟沐娘說:阿姨,沐爺抓我。
Thumbnail
2018/08/07
畢業典禮上,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獎項,大家都會上台領獎。 在沐爺上台領取屬於自己獎項時,沐娘在台下幫沐爺拍照。 ​​​​​​​我當正調整鏡頭對焦沐爺時,有孩子叫我。  A同學出聲中斷了沐娘幫沐爺拍照的動作,他翻開手臂,讓我看上頭的抓痕,然後跟沐娘說:阿姨,沐爺抓我。
Thumbnail
2018/07/14
沐二公子拿起恐龍,往剛才跟他要恐龍的小姊姊的方向走去,但公子沒有好好地把恐龍交給對方,而是把恐龍舉過肩。 當沐娘正驚呼"不可以"時,恐龍剛好飛出公子手中,往小姊姊的方向砸去。
Thumbnail
2018/07/14
沐二公子拿起恐龍,往剛才跟他要恐龍的小姊姊的方向走去,但公子沒有好好地把恐龍交給對方,而是把恐龍舉過肩。 當沐娘正驚呼"不可以"時,恐龍剛好飛出公子手中,往小姊姊的方向砸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有人說,養小孩是再活一次,對於沒有重心的我來說也是如此,讓自己生活變得多采多姿
Thumbnail
有人說,養小孩是再活一次,對於沒有重心的我來說也是如此,讓自己生活變得多采多姿
Thumbnail
以糖果家好好睡江語嫣建議的方式進行睡眠調整, 不 會 讓孩子放棄與家長溝通, 不 會 讓孩子習得無助,不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沒有安全依附關係的人。提供孩子安全感,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滿足孩子的狀態,而是在有能力給予孩子空間時,跟隨他的需求;在因為合理的狀態下無法配合孩子時、接受孩子因為被拒絕而產生...
Thumbnail
以糖果家好好睡江語嫣建議的方式進行睡眠調整, 不 會 讓孩子放棄與家長溝通, 不 會 讓孩子習得無助,不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沒有安全依附關係的人。提供孩子安全感,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滿足孩子的狀態,而是在有能力給予孩子空間時,跟隨他的需求;在因為合理的狀態下無法配合孩子時、接受孩子因為被拒絕而產生...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媽咪要向孩子請假, 可以嗎 ? 當孩子把你的愛視為理所當然, 對你有不禮貌時, 我們可以如何引導呢 ? 當孩子被伴侶責罵而情緒大哭時, 我們可以如何安撫與引導呢 ? 兩位媽咪的真實故事, 希望對你們家庭,也有不同的啟發
Thumbnail
沒有完美,永遠都有追求不完的美。 當媽前對生活本來就很要求,家裡的擺設、物品用完要歸位,家要整齊看起來清爽。 但有小孩後,鵝子把玩具、書本、故齒器、奶瓶蓋、水壺、小被被到處丟,每天下班已經夠累了,陪玩、哄睡小孩後,洗奶瓶、洗衣服、整理環境,自我休息時間,如果還要照之前對生活的要求,每天都整理家裡,維
Thumbnail
沒有完美,永遠都有追求不完的美。 當媽前對生活本來就很要求,家裡的擺設、物品用完要歸位,家要整齊看起來清爽。 但有小孩後,鵝子把玩具、書本、故齒器、奶瓶蓋、水壺、小被被到處丟,每天下班已經夠累了,陪玩、哄睡小孩後,洗奶瓶、洗衣服、整理環境,自我休息時間,如果還要照之前對生活的要求,每天都整理家裡,維
Thumbnail
接觸到RIE,應該是寶寶睡眠之後,我育兒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里程碑吧! 要尊重小孩,一直是我的教養核心,不過尊重小孩的真諦,一直到我實踐RIE之後,才獲得真正的落實。 關於分享,在成年人的要求退場之後,這件事對孩子來說,變得很自然。
Thumbnail
接觸到RIE,應該是寶寶睡眠之後,我育兒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里程碑吧! 要尊重小孩,一直是我的教養核心,不過尊重小孩的真諦,一直到我實踐RIE之後,才獲得真正的落實。 關於分享,在成年人的要求退場之後,這件事對孩子來說,變得很自然。
Thumbnail
生養小孩前,我非常討厭巧虎、珮珮豬(純粹個人喜好) 討厭的點大致上就是他們長得醜、會置入性行銷、巧虎倡導高規矩與服從&劇情太教科書(脫離真實太多)、珮珮豬沒禮貌到我常想翻白眼、滿街幼兒商品幾乎都有他們的肖像導致我反骨的想抵制...大概是這樣。
Thumbnail
生養小孩前,我非常討厭巧虎、珮珮豬(純粹個人喜好) 討厭的點大致上就是他們長得醜、會置入性行銷、巧虎倡導高規矩與服從&劇情太教科書(脫離真實太多)、珮珮豬沒禮貌到我常想翻白眼、滿街幼兒商品幾乎都有他們的肖像導致我反骨的想抵制...大概是這樣。
Thumbnail
上週家裡奶粉快沒了,二老一個推一個裝死賴皮遺忘的遲遲不添購。 懶散二老稍稍對話討論了一下得出結論:老天爺應該希望我們戒奶(放屁) 於是我們開始在泡睡前奶給小鯨魚喝的時候,跟無辜突然被決定要戒奶的小鯨魚倒數計時:『奶奶要沒了喔~剩最後三/二/一次。』每天遞減一個數字。
Thumbnail
上週家裡奶粉快沒了,二老一個推一個裝死賴皮遺忘的遲遲不添購。 懶散二老稍稍對話討論了一下得出結論:老天爺應該希望我們戒奶(放屁) 於是我們開始在泡睡前奶給小鯨魚喝的時候,跟無辜突然被決定要戒奶的小鯨魚倒數計時:『奶奶要沒了喔~剩最後三/二/一次。』每天遞減一個數字。
Thumbnail
在與長輩同住的家庭,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在某些方面來說很有難度! 有心的媽媽們時常都要與長輩抗爭。 關於要讓少爺們自己吃飯的這個問題,好幾次讓沐娘左右為難。
Thumbnail
在與長輩同住的家庭,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在某些方面來說很有難度! 有心的媽媽們時常都要與長輩抗爭。 關於要讓少爺們自己吃飯的這個問題,好幾次讓沐娘左右為難。
Thumbnail
現在坊間和網路上很多關於訓練孩子獨立、獨玩、睡過夜之類的育兒書或文章,看了真令當媽的沐娘心動。 沐娘翻書的同時,忍不住低頭看看懷裡的公子和在腳邊打轉的沐爺,我想,他們離獨玩應該還有一段距離。
Thumbnail
現在坊間和網路上很多關於訓練孩子獨立、獨玩、睡過夜之類的育兒書或文章,看了真令當媽的沐娘心動。 沐娘翻書的同時,忍不住低頭看看懷裡的公子和在腳邊打轉的沐爺,我想,他們離獨玩應該還有一段距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