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日劇」風波中被誤解的慈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愛台電視劇「智子之心」,疑似因被對岸指為「媚日劇」而「自行下架」,激起了敏感的政治漣漪。

若說台灣人「懷念殖民統治」,有「皇民思想」、「殖民地優越感」,但受日本統治的老一輩已日漸凋零,何況並非人人如此;日據時代,台灣本土反對日治的志士仁人有之,在一般百姓中亦非少數。

再者,今天的日本早已不是二戰時期的大日本帝國,當今的「哈日」與當年的「皇民思想」也不可相提並論。

因此台灣內部「媚日」或「懷念日本統治」的現象從何而來呢?當然是自解嚴以來,在掌握歷史詮釋權的「當權者」推動下,及後繼亟欲清洗「黨國原罪」、獲取社會認同以贏得選舉勝利的領導人縱容下,共同塑造出來的一種「民意」和史觀。

而這種社會價值,在兩岸對立、反中情緒、「台灣主體性」及「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等集體意識助長下,再混合了年輕世代的「哈日情結」,就這麼搭上了順風車,成為了台灣政治意識的「主流」;除極少數懷有大中國思想的深藍與紅色人士批判之,社會上少見否定之議。

若說大愛電視台製作這齣戲是因其「媚日」,未免高估了慈濟的政治細胞;慈濟身為「高度商業化」的台灣宗教巨擘,編劇不過從善如流,投「台灣市場」所好而已。

又若說大愛台是受中共壓力而自行停播,這亦是投「中國市場」所好而已!在宗教受到官方管制的中國大陸,慈濟尚且能發展組織、推行業務,靠的不就是那一點「畏威懷德的安分」?

這齣戲上檔,對岸以為慈濟有政治目的;停播這齣戲,獨派指責慈濟臣服於政治壓力。慈濟萬萬沒料到,一齣大愛劇場會讓自己陷入這般裡外不是人的窘境。說來冤枉!這起風波對慈濟而言,不但從頭到尾不是政治,反而正好坐實了社會上對他們常見的批評——商業化。

慈濟在「商業考量」下製播此劇,卻觸怒了對岸;如今在「商業考量」下停播,獨派又何需苛責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曹鈞皓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起來!不願做美日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反帝反霸思想,築成我們新的精神長城! --「中國人是很容易變成奴隸的, 而且變成了奴隸還萬分喜歡」---魯迅 --許多台灣人崇洋媚日, 在精神上早已被殖民, 成為帝國主義與西方文明的奴隸。
Thumbnail
--起來!不願做美日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反帝反霸思想,築成我們新的精神長城! --「中國人是很容易變成奴隸的, 而且變成了奴隸還萬分喜歡」---魯迅 --許多台灣人崇洋媚日, 在精神上早已被殖民, 成為帝國主義與西方文明的奴隸。
Thumbnail
如果從歷史角度看《陽光先生》,有些人勢必也會聯想起台灣日治時期所發生起身對抗日本的一些事件。或者會再延伸至一九四五年後,那些曾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歷史從來都是殘酷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列強侵略下僅剩的溫柔!
Thumbnail
如果從歷史角度看《陽光先生》,有些人勢必也會聯想起台灣日治時期所發生起身對抗日本的一些事件。或者會再延伸至一九四五年後,那些曾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歷史從來都是殘酷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列強侵略下僅剩的溫柔!
Thumbnail
如果是百靈果教徒或是有關注社會議題的人可能多少知道海德堡台灣中心的醜聞,我也剛發漏了這個事件,真的非常沈重,我根本還沒聽完KK Show就想發這篇文章,而且根本沒辦法一氣呵成的聽完。
Thumbnail
如果是百靈果教徒或是有關注社會議題的人可能多少知道海德堡台灣中心的醜聞,我也剛發漏了這個事件,真的非常沈重,我根本還沒聽完KK Show就想發這篇文章,而且根本沒辦法一氣呵成的聽完。
Thumbnail
無論如何,由於地理、空間以及經濟、文化因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關係,未來勢必越來越密切,面對既愛又恨的日本,「仇日」與「親日」均屬過猶不及,我們允宜敞開心胸,自信自在而不自大自卑,這才是尋求建立台灣主體意識應有的態度吧!
Thumbnail
無論如何,由於地理、空間以及經濟、文化因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關係,未來勢必越來越密切,面對既愛又恨的日本,「仇日」與「親日」均屬過猶不及,我們允宜敞開心胸,自信自在而不自大自卑,這才是尋求建立台灣主體意識應有的態度吧!
Thumbnail
對於台灣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艱辛與身份認同矛盾,當屬吳濁流的作品《亞細亞的孤兒》最具代表性;但當時的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社會呢?相較於本島人遭受欺壓的感受,「內地人」又是如何看待大日本帝國對與其殖民地的作為?
Thumbnail
對於台灣人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艱辛與身份認同矛盾,當屬吳濁流的作品《亞細亞的孤兒》最具代表性;但當時的日本人又是如何看待台灣社會呢?相較於本島人遭受欺壓的感受,「內地人」又是如何看待大日本帝國對與其殖民地的作為?
Thumbnail
「賤民永遠面臨的毀滅陰影使他渴望生命、渴望存在,存在於這個殘酷、無意義的、荒謬的,然而又如此美麗的現世」——吳叡人
Thumbnail
「賤民永遠面臨的毀滅陰影使他渴望生命、渴望存在,存在於這個殘酷、無意義的、荒謬的,然而又如此美麗的現世」——吳叡人
Thumbnail
前些日子,某藝人於央視唱「我的祖國」,引來許多台灣人撻伐,許多人批評此行為是為了利益,而捨去台灣。更甚者,不僅民眾上的與論討論,相關政府機關也認為該行為是不恰當。於該前提往下,筆者試著更細緻的分析,來談談國家認同。
Thumbnail
前些日子,某藝人於央視唱「我的祖國」,引來許多台灣人撻伐,許多人批評此行為是為了利益,而捨去台灣。更甚者,不僅民眾上的與論討論,相關政府機關也認為該行為是不恰當。於該前提往下,筆者試著更細緻的分析,來談談國家認同。
Thumbnail
說我們活在一個變態的社會,就連日籍女大生可能在台染疫這種令人緊張的新聞,竟然都能變成幾家歡樂幾家愁,到底這種「歡樂」從何而來?
Thumbnail
說我們活在一個變態的社會,就連日籍女大生可能在台染疫這種令人緊張的新聞,竟然都能變成幾家歡樂幾家愁,到底這種「歡樂」從何而來?
Thumbnail
大愛台電視劇「智子之心」,疑似因被對岸指為「媚日劇」而「自行下架」,激起了敏感的政治漣漪。慈濟在「商業考量」下製播此劇,卻觸怒了對岸;如今在「商業考量」下停播,獨派又何需苛責?
Thumbnail
大愛台電視劇「智子之心」,疑似因被對岸指為「媚日劇」而「自行下架」,激起了敏感的政治漣漪。慈濟在「商業考量」下製播此劇,卻觸怒了對岸;如今在「商業考量」下停播,獨派又何需苛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