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限定的馬雅議題】殷商大軍征服馬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這個主題現在有影片可以看啦!

從小接觸馬雅文化以來,我讀了不少相關著作。至少,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的著作幾乎都有讀到。在這些中文著作中,「殷商後裔抵達美洲」的說法,出現不少次。這個議題在其他的外文著作中,幾乎很少出現過,甚至可以說沒有,卻在中文世界廣泛流傳。這個說法看起來荒誕不經,但是,其中卻也有可以討論的學術問題。

除了殷商征服馬雅、或說殷商東渡馬雅的說法以外,還有一些人提出法顯抵達扶桑國,就是抵達墨西哥。相關的問題相當多,我們馬雅重生Online本月就來談談這些問題。

raw-image

「馬雅殷商論」可以追溯到19世紀,據說英國漢學家梅德赫斯特(Walter Henry Medhurst,漢名麥都思)首先提出殷商移民抵達美洲的看法。但是,當時沒有太多人討論麥都思的說法,因為當時各種「中國人抵達美洲」的說法中,最火熱、更生猛的是「法顯抵達墨西哥」這個更獵奇的說法。法顯抵達墨西哥一說引發眾多在中國的傳教士參與討論,支持、反對兩派爭論不休,砲火四射,戰得亂七八糟,好不開心。但今天只談馬雅殷商論,在下一篇文章,我們再討論法顯到墨西哥的說法。

我們先回到清末至民初的那個時代,有更多關於美洲大陸的知識進入中國人的世界中(最早是明末清初的傳教士引進有關美洲大陸的地理知識),其中也包含一點點中美洲古代文化的知識。只是,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還沒有什麼馬雅、阿茲特克的分別。根據目前流傳的故事,主角可以追溯到當時的三個人,分別是王國維羅振玉歐陽庚。咦?前兩位不是赫赫有名的「國學」大師嗎?

殷商移民跑到「中華華」的故事

是的!根據目前所知的故事是這樣的:

西元1908年,墨西哥發生革命,當地華僑有311人遇害。1910年,清國政府派遣歐陽庚為特使,到墨西哥交涉索賠,並且保護僑民。出發之前,王國維、羅振玉特別交代歐陽庚,請他調查美洲原住民與中國殷商文化有無關係。

要知道,王國維、羅振玉都是研究殷商的專家,故事搬出他們特別有說服力。我身為馬雅國駐臺大使,當然很想要找到可證明王國維、羅振玉交代歐陽庚調查殷商與馬雅關係的史料。但是,目前這段故事的資料來源,都出自現代支持殷人東渡說的相關文章,原始史料的出處,至今不明。如果各位有找到相關的史料來源,歡迎跟我說,我很想要知道(伸手牌)

raw-image

在現在流傳的故事中,歐陽庚到了今日墨西哥北部稱為奇瓦瓦的地區時,遇到一群印地安人「攔轎申冤」。這些印地安人說他們也是中國人,是很久以前就移民美洲,可能跟殷商有關係。甚至還說奇瓦瓦就是「中華華」的意思。嗯……你沒看錯,大使也沒有跳針,故事就是說「中華華」。對於印地安人們的陳情,歐陽庚蒐集資料,回頭向清朝官方報告,故事也就在這裡畫上休止符。(不過,「中華華」這類前衛的「地名發音論證法」在本篇會一直出現,包準你大開眼界!)

這則故事缺乏原始史料的支撐,可信度不高。三百多人被殺,是非常嚴重的事件,但相近的事件紀錄僅有1911年的托雷翁大屠殺。而王國維與羅振玉的委託,也都僅見於現代人的著作中,無法找到原始史料。「中華華」、或是攔轎申冤的情節也找不到史料證據,大使認為對這則故事存疑,可能是比較保險的作法。目前,大概只能從網路上找到這則故事,我懷疑這篇故事是現代創作的產物。

「印地安就是殷地安」等神奇理論

戰後的臺灣,聚集了許多自中國來臺避難的學者。其中有一位名為衛聚賢,他是清華國學院畢業的學生。眾所皆知,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中,其中一人就是前述故事提到的王國維。衛聚賢曾短暫的在臺灣輔仁大學歷史系任教,甚至還自費出版了一本《中國人發現美洲》,大使在臺灣留學念書的時候,有幸在系圖看到這本書。

raw-image

但其實,這本書的內容證據十分牽強,並不能算是嚴謹的學術著作。例如衛聚賢將岩壁上的岩痕解釋為「武當武」,進而推論武當山的道士曾經到過美洲。大使認為這個說法的問題不證自明,可信度不高。除了《中國人發現美洲》以外,衛聚賢還有一本《中國人發現澳洲》,內容也是各種神奇理論。至於衛聚賢為什麼會產生「中國最早移民全世界」的觀點?與王國維先生的教導有沒有關係?或是自己發想出來的?這些已經不得而知。

總之,一直有人相信商朝末年,周人征服了商朝,商朝將領攸侯喜帶著幾十萬大軍流亡到了美洲建立強盛的古文明,之類的說法。衛聚賢之後,殷人東渡美洲說仍持續進化,說法更加創意無限。例如,大使就曾經看過有人提出「印地安一詞,就是殷地安的意思」,所以印地安人就是殷商移民;為了懷念故土,見面都相問殷地是否平安,證明美洲與殷商就算打斷骨頭也連著筋!

raw-image
天啊!這個說法根本超越人類腦部運作的極限啊!

鄉民們都知道,印地安人一詞的來源是1492年,哥倫布抵達新大陸後,誤以為自己抵達了印度,以為當地原住民就是印度人(Indios)。於是,這些新發現的島嶼就被稱為西印度群島,歐洲人也跟著哥倫布把美洲原住民叫做印度人,一直到現代才改正。印地安人是他人給予這些美洲原住民的統稱,不是美洲原住民的自稱,而且在華語中,是翻譯時為了和真正的印度人有所區隔,才創造出「印地安」的。

除了印地安就是殷地安,創意無限的類似說法,還來自於某些中國業餘研究者。這次的受害者是位於宏都拉斯的科潘遺址(Copan)。他們把「科潘」地名的源頭追溯到「洹」這個字。「洹」是一個商朝的地名,他們認為科潘附近的科潘河就是「洹」河。又一個神奇的地名發音論證法!先不要說科潘要怎樣翻成「洹」,這從古馬雅語來推敲就無法成立。根據馬雅銘文學者現在對古代馬雅地名的研究,科潘在古馬雅語中稱為「Ox Witik」,科潘(Copan)一詞則是西班牙殖民時期才出現的名字。顯而易見的,科潘根本無法與殷商扯上任何關係。

1990年代,一位旅居美國的中國學者也加入戰局。他提出美洲的奧梅克文化(Olmec),就是殷商的後裔,證據就是奧梅克文化出土的一組玉圭背面的刻痕。他認為這些刻痕是甲骨文,並且宣稱他「解讀」出一些字詞。

raw-image

這個說法雖有其他中國學者跟進,但馬上被其他的中美洲古文化研究者批評。例如,學說常被用來支持殷商東渡美洲的Michael Coe也都反對這個看法。甚至,連中國也有人撰文反駁,認為他忽略器物的背景脈絡(Context),也沒注意到所謂的甲骨文只是玉圭重複使用的磨痕。同時,這些所謂「甲骨文」的解讀結果,也沒有語詞的內在邏輯,就統計而言是沒有意義的數據。

如果研究生提出這種瞎子摸象般的研究,可能會被指導教授打槍。

可見,殷商建立中美洲文化的直接傳播論的看法,如今不為學界所承認。身為馬雅國駐臺大使,我認為這種兩百年前化石級的討論,應該要劃上句點。讓我們從理性的角度討論馬雅文化,承認馬雅文化就是由馬雅人所建立,不是希臘人、殷商人、希伯來人。正如蔡培火在1920年說過的:「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今天我稍微改編這句話:

「馬雅是我們馬雅人的馬雅。」

比較嚴謹的學術看法

殷商-馬雅說雖然看似荒誕不經,但是兩者文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是無庸置疑的。例如,從下面的饕餮紋與馬雅山丘怪獸雕飾的線描圖,視覺上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兩者文物之間的相似性。

raw-image
raw-image

如果,我們從學術的角度來討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為何兩者相隔這麼遠,卻會有這樣的相似性呢?」

一般來說,最直觀的方式是「啊!反正就是商人移民到中美洲啦!」這種想法,我們姑且先命名為「直接傳播論」。直接傳播論其實有非常多的缺陷。例如,在中南美洲的文化中,我們看不到青銅器,這是殷商最重要的文明特徵。同時,我們從兩個文化發展的時間來考察,也很難將時間對上。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文化背景脈絡的比較,讓我們無法相信,兩者文物的相似性是來自文化的直接傳播。

既然直接傳播論不能成立,我們就需要更周延的理論來思考兩者文物相似性的原因。臺灣知名的考古學者張光直就曾經提出「馬雅中國連續體」的說法,解釋兩者的相似性。張光直屏棄只從商代來思考這件事情。他將視角提高到舊石器時代,亞洲獵人進入美洲的時代。簡而言之,我們在中學應該學過,美洲原住民祖先最晚是在距今約13000年以前的冰河時期進入美洲。當時,位於北太平洋的白令海峽冰封成陸橋,來自亞洲的獵人就循著這個路徑,陸陸續續進入美洲。之後漸漸地,這群來自亞洲的獵人擴散到整個美洲,逐漸成為今日的美洲原住民。

張光直認為,環太平洋的兩群獵人,都擁有原始薩滿信仰的「巫術底層」文化。兩者在白令陸橋消失後分隔兩地,在類似的巫術底層上,各自發展出獨特又相似的古代文化。所以,在張光直的理論中,兩者文化的相似性並不是來自直接傳播,而是來自巫術底層的信仰。這樣的說法不但比較合理,也比較具有解釋性,所以為大多數的研究者所接受。張光直說法或許少了一些浪漫,但是提供我們更理性的角度來探討兩個古文化之間的相似性。

如果,我們關心今日西方的馬雅研究,其實沒有太多人討論殷商東渡美洲的論點。在張光直後,也僅有陳光祖延伸他的看法做討論;還有張光直的學生蔣祖棣從考古文物的風格比較,論證中國古代文化絕對沒有傳播到美洲。因此,我想我們可以暫時將這個問題,畫下一個句點。

在討論完「殷商大軍征服馬雅」這種問題後,開始從考古學術的角度,關心馬雅文化如何形成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u NienJu-avatar-img
2018/07/05
謝謝分享,不論是荒誕陸離還是以學術觀點來看的論點都很有趣!
馬雅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7/05
不會,希望你喜歡!!
楊太榮-avatar-img
2018/06/22
不過饕餮紋,真的跟馬雅山丘怪獸的雕飾很像~ 殷商艦隊馬雅征服史該不會是架空的小說啊...= =
馬雅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6/22
你得到它了~他是一部架空小說沒錯
Pork Chiu-avatar-img
2018/06/20
《殷商艦隊馬雅征服史》還蠻好笑的啊
馬雅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6/22
其實,他真的是一部小說
avatar-img
馬雅人的沙龍
1.7K會員
116內容數
透過「馬雅重生 Online」計畫,我將分享馬雅文化的真實樣貌、介紹正確的知識。希望透過集合公眾的力量,凝聚研究馬雅文化的能量,發展「馬雅學」,讓臺灣成為馬雅文化在亞洲的第一把交椅,也讓馬雅真正重生。
馬雅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2024/10/31
最近有一篇關於馬雅城市的新發現。 連結: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21806 新聞內文是這樣寫的: 美國杜蘭大學博士生奧德湯瑪斯指著在網路上瀏覽到的資料,他藉由先進的光學雷達技術,在墨西哥坎佩切州,發現了一座失落數個世紀的巨大馬雅古城,存在的時間大約在公元
Thumbnail
2024/10/31
最近有一篇關於馬雅城市的新發現。 連結: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21806 新聞內文是這樣寫的: 美國杜蘭大學博士生奧德湯瑪斯指著在網路上瀏覽到的資料,他藉由先進的光學雷達技術,在墨西哥坎佩切州,發現了一座失落數個世紀的巨大馬雅古城,存在的時間大約在公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黃仁宇 1918 年生於湖南長沙,早年投身軍伍,曾進入國民政府成都中央軍校受訓,並參與過對日抗戰。1950 年退出軍政界,遠赴美國,1952 年 9 月獲密西根大學錄取,攻讀新聞系,後轉攻歷史系,1964 年獲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明代的漕運》。 在余英時介紹下,黃仁宇展開大專院校教書生涯。他向學生
Thumbnail
黃仁宇 1918 年生於湖南長沙,早年投身軍伍,曾進入國民政府成都中央軍校受訓,並參與過對日抗戰。1950 年退出軍政界,遠赴美國,1952 年 9 月獲密西根大學錄取,攻讀新聞系,後轉攻歷史系,1964 年獲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明代的漕運》。 在余英時介紹下,黃仁宇展開大專院校教書生涯。他向學生
Thumbnail
第一部: 推背圖 第四十五象 [戊申] 坎下艮上: 蒙 (䷃) 讖曰:  有客西來  至東而止      木火金水  洗此大恥 頌曰:  炎運宏開世界同  金烏隱匿白洋中      從此不敢稱雄長  兵氣全消運已終 備註﹕第四十五象和第四十六象說的已經是當下或近在咫尺的事態,因此解讀上愈加困難。我們
Thumbnail
第一部: 推背圖 第四十五象 [戊申] 坎下艮上: 蒙 (䷃) 讖曰:  有客西來  至東而止      木火金水  洗此大恥 頌曰:  炎運宏開世界同  金烏隱匿白洋中      從此不敢稱雄長  兵氣全消運已終 備註﹕第四十五象和第四十六象說的已經是當下或近在咫尺的事態,因此解讀上愈加困難。我們
Thumbnail
日本。 作為中國地區的周邊,朝鮮,日本,他們的歷史都有很大部份依賴中國的記載來配合考古還原。 最早的日本記錄,出現在《三國志》,也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邪馬台女王卑彌乎。但邪馬台到底在什麼地方,至今仍是眾說紛紜。 主流是九州說跟畿內(京都)說。稍微懂日本地理都知道兩地距離很遠。 這當然不是直線距離。
Thumbnail
日本。 作為中國地區的周邊,朝鮮,日本,他們的歷史都有很大部份依賴中國的記載來配合考古還原。 最早的日本記錄,出現在《三國志》,也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邪馬台女王卑彌乎。但邪馬台到底在什麼地方,至今仍是眾說紛紜。 主流是九州說跟畿內(京都)說。稍微懂日本地理都知道兩地距離很遠。 這當然不是直線距離。
Thumbnail
這裡情況主要是想以文化的認同來融攝種族的異類,但在現實上並沒成功,直到明太祖起兵倒元,乃根據民眾仇視元人的心理,而強調種族與文化的尊卑,其〈諭中原檄〉云:
Thumbnail
這裡情況主要是想以文化的認同來融攝種族的異類,但在現實上並沒成功,直到明太祖起兵倒元,乃根據民眾仇視元人的心理,而強調種族與文化的尊卑,其〈諭中原檄〉云:
Thumbnail
那會是怎樣一幅洪荒可怖,但又寧靜肅穆的場景?這個顛覆性的歷史細節,似乎還沒有史學和佛學研究者注意到。 在古書裡復原六朝山河的同時,我還想去那些昔日戰地走走看看。 (節錄自麥田出版《天下憚服:從布衣寄奴到南朝第一帝,劉裕鐵血征伐、啟幕南北朝》後記) 出版社: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作者簡介:李碩
Thumbnail
那會是怎樣一幅洪荒可怖,但又寧靜肅穆的場景?這個顛覆性的歷史細節,似乎還沒有史學和佛學研究者注意到。 在古書裡復原六朝山河的同時,我還想去那些昔日戰地走走看看。 (節錄自麥田出版《天下憚服:從布衣寄奴到南朝第一帝,劉裕鐵血征伐、啟幕南北朝》後記) 出版社:麥田出版/城邦文化 作者簡介:李碩
Thumbnail
是說隨著武漢肺炎的擴散,與中國有頻繁貿易往來的國家,如南韓、日本、伊朗與義大利,都成為大爆發的地區。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一直以來長途貿易的副作用,就是瘟疫會隨著貿易路線而擴散,在《貿易大歷史:貿易如何形塑世界,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五千年的貿易之旅》這本書裡,就花了一整章,在講貿易帶來的疾病
Thumbnail
是說隨著武漢肺炎的擴散,與中國有頻繁貿易往來的國家,如南韓、日本、伊朗與義大利,都成為大爆發的地區。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一直以來長途貿易的副作用,就是瘟疫會隨著貿易路線而擴散,在《貿易大歷史:貿易如何形塑世界,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跨越人類五千年的貿易之旅》這本書裡,就花了一整章,在講貿易帶來的疾病
Thumbnail
在同一時代的世界其它文明之中,在東瀛,日本經歷了彌生時代土著人與渡來人的族羣融合之後,也經歷了地方豪族勢力主導的古墳時代,此後佛教開始興旺,公元八世紀開始在唐帝國輸出的巨大影響力之下開始了律令制國家的建構,步入了奈良時代;在東亞大陸,華夏漢魏君統在經歷了漢、吳、晉、宋、齊、梁之後戛然而止,洛下雅言到
Thumbnail
在同一時代的世界其它文明之中,在東瀛,日本經歷了彌生時代土著人與渡來人的族羣融合之後,也經歷了地方豪族勢力主導的古墳時代,此後佛教開始興旺,公元八世紀開始在唐帝國輸出的巨大影響力之下開始了律令制國家的建構,步入了奈良時代;在東亞大陸,華夏漢魏君統在經歷了漢、吳、晉、宋、齊、梁之後戛然而止,洛下雅言到
Thumbnail
只有資產階級軍官才有軍事技術,無產階級士兵和無產階級知識份子政委都沒有軍事技術。 所以就形成了這種照資產階級軍隊來說是極其荒謬的結構,這支軍隊內部相互殘殺的願望比他們打敵人的願望還要強得多。 如果打了敗仗的話,他們誰槍斃誰是說不準的事情。 但是無論如何,主要是因為布爾什維克掌握了聖彼德堡和莫斯科的核
Thumbnail
只有資產階級軍官才有軍事技術,無產階級士兵和無產階級知識份子政委都沒有軍事技術。 所以就形成了這種照資產階級軍隊來說是極其荒謬的結構,這支軍隊內部相互殘殺的願望比他們打敵人的願望還要強得多。 如果打了敗仗的話,他們誰槍斃誰是說不準的事情。 但是無論如何,主要是因為布爾什維克掌握了聖彼德堡和莫斯科的核
Thumbnail
從小接觸馬雅文化以來,我讀了不少相關著作。至少,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的著作幾乎都有讀到。在這些中文著作中,「殷商後裔抵達美洲」的說法。
Thumbnail
從小接觸馬雅文化以來,我讀了不少相關著作。至少,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的著作幾乎都有讀到。在這些中文著作中,「殷商後裔抵達美洲」的說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