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風濟則眾竅為虛 ~《莊子.齊物論》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對於不同的人事物,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與情緒反應,能否讓情緒過了就過了、不留下痕跡?擁有控制權的還是自己的心。

上一篇《逍遙遊》講述了莊子心中的一個理想境界。這一篇是《齊物論》,顧名思義,要與物齊。但「齊」是什麼意思?對齊?看齊?且慢慢讀完整篇,再來討論。

《齊物論》很長,也最難掌握,嘗試著做了重點整理,並分作幾篇來說。

最難的道理往往就是最簡單的幾句話,差別就在能否真的實踐與體會。
還是那句老話,知行合一,莊子需要實踐~

負面情緒怎麼來的?依照《被討厭的勇氣2》中所提的阿德勒思想,人遇到不如意事,通常逃不出「我很可憐」、「他很可惡」這兩種結論 — 不是自怨自艾,就是怨天尤人。

先不提負面情緒是誰造成的,你聽過安麗嗎?(笑

開玩笑的,我們來談談自然現象吧。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這孕育著我們的大地之母,風就像是她的呼吸。

試著閉上眼睛想像這風吹著,吹拂過樹林、鑽過樹木間的縫隙,葉尖縫隙與樹洞受了風,發出了各種不同的聲音。

試著閉上眼睛想像這風吹著,吹進了山谷、穿越了山壁谷澗,山壁上的孔穴、猶如大地孔竅的谷地地形受了風,也發出了各種不同的聲音。

試著閉上眼睛想像這風吹著,吹到了荒野、撲上了奇石枯木,各種形體天然形成的凹陷受了風,一樣發出了各種不同的聲音。

各種大地上的孔竅,遇小風則和聲、遇大風則大唱,隨著風的變化,演奏著各式各樣不同的曲目,有激情、有溫柔、有慷慨激昂、有怒問蒼天、有哀傷低鳴、有狂嚎大笑。如同各種吹奏的樂器,透過嘴巴送入的氣流,以及特別設計的孔所造成的振動,能演奏出各種不同樂章。

人就像這些孔竅,不同的性格與價值觀塑造了不同形狀的孔竅,一旦遇到世俗之風,就會吹起不同的聲調。

「莫知所萌。」

日日無所覺度日的人,就任憑著風的吹襲,風一吹就發出嘈雜怒吼的聲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時常生氣、抱怨、不開心?日復一日,總覺得生活過得不快活、工作不順心、家人不挺、朋友不愛,但卻不知道到底怎麼會這麼多不愉快?甚至,不知道自己不愉快,把壞情緒當作日常而不自知。

這就是莊子所謂「莫知所萌」,渾然不知道什麼緣由而萌生的情緒。
其實一切都是其來有自。

「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地球上的風是自然現象,會消失嗎?自然現象不會消失、也不能消失。況且風有時候是被其他原因引起的、有時候有他的職責,是不得不為。但受了風要發出什麼聲音,決定於孔竅的形狀,也就是決定於自己。決定要生氣的人是自己,不是自己以外的任何人事物。

與人相處是無可避免,就像大地之風不會消失。
對人事物要做出什麼反應(發出什麼聲音),決定的是自己的心態與價值觀(形狀)。
不能老是覺得自己聲音難聽(我很可憐),或者怪那吹來的風(他很可惡),也不要老是不變地任風吹襲。

然後呢?那要怎麼辦?

應該有知覺地覺察自己的心態與價值觀,時時調整檢討,安養自己的心,改變自己能發出的聲音。

「厲風濟則眾竅為虛」。

大地之風一旦暫時停下,還有聲音嗎?一切又都如風吹之前一樣,晃動的樹影也會漸漸平息。若是暫時無法作到改變自己的心態與價值觀(形狀),至少就像「厲風濟則眾竅為虛」,在事件過後(風停後),盡量以「其神凝」的功夫,想辦法回復到事發前的平靜狀態。

整天喊著要吃得健康、動得健康,所以吃有機食物、上健身房,不傷身!為什麼不也保持心靈健康、不傷心?

風都停了,孔穴還在自顧自地怒吼,不是很違背自然常理?違背自然的東西,就像反式脂肪一樣,自是傷身傷心、自是天理不容、註定毀滅。

對於不同的人事物,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與情緒反應,能否讓情緒過了就過了、不留下痕跡?擁有控制權的還是自己的心。

BUT,就是這個 BUT,若總是在發狂、憂鬱過後才恢復,有時候依然不能避免會造成遺憾,在壞情緒的當下也是一種傷。

那麼我們問問莊子老闆:能夠控制負面情緒的產生、讓風吹也沒聲音嗎?這種境界有賣嗎?

あるよ!

下回分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IT的沙龍
6會員
8內容數
HI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8/10
隨著年歲的增長、經驗的豐富、對待每次經驗的處理與心境轉折,都會影響願景的改變。人生每一步選擇的是非對錯,很難論定,縱使是到了蓋棺論定之時,也沒有絕對,但針對每個選擇的作為與過程,才是老了回顧之時,用來衡量自己的依據。
Thumbnail
2018/08/10
隨著年歲的增長、經驗的豐富、對待每次經驗的處理與心境轉折,都會影響願景的改變。人生每一步選擇的是非對錯,很難論定,縱使是到了蓋棺論定之時,也沒有絕對,但針對每個選擇的作為與過程,才是老了回顧之時,用來衡量自己的依據。
Thumbnail
2018/07/31
人生一遭,帶來的是因果的功課,自身的缺點即是我們的課題之一,不該採取逃避的態度。對於課題逃避掩飾久了,自己對自己的謊話說久了,連自己內心都相信是真的,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劇。
Thumbnail
2018/07/31
人生一遭,帶來的是因果的功課,自身的缺點即是我們的課題之一,不該採取逃避的態度。對於課題逃避掩飾久了,自己對自己的謊話說久了,連自己內心都相信是真的,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劇。
Thumbnail
2018/07/23
人生的願景,可以是但不必是一個很遠大、很崇高的理想,也不該因為覺得很平凡普通所以不合格,它可以是任何的樣子,更能夠改變、修正,但在任何時候,有一個願景就代表自己在當下有一個方向可以遵循。更重要的是,無論最終是否有實現,重要並帶來收穫的是在過程中的故事,與啟動並持續這過程的心態。
Thumbnail
2018/07/23
人生的願景,可以是但不必是一個很遠大、很崇高的理想,也不該因為覺得很平凡普通所以不合格,它可以是任何的樣子,更能夠改變、修正,但在任何時候,有一個願景就代表自己在當下有一個方向可以遵循。更重要的是,無論最終是否有實現,重要並帶來收穫的是在過程中的故事,與啟動並持續這過程的心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小的學習過程中似乎對莊子的了解不太多,長大後才發現,莊子的話句句有感、句句扎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內心的自由與否操之在己。
Thumbnail
從小的學習過程中似乎對莊子的了解不太多,長大後才發現,莊子的話句句有感、句句扎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內心的自由與否操之在己。
Thumbnail
人是情緒的動物。從蠻荒到文明的演化過程中,人類大腦裡還保有原始的「爬蟲類腦」,也就是喜怒哀樂恐懼忿怒等非常本能的情緒反應。因此,真的要我們別那麼愛生氣,並不是很容易的。 佛陀在《法句經》裡說:「世界在我們的思緒中成形。」的確是如此,想像力是「心智的剪刀」,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這把剪刀不停地修剪人心裡
Thumbnail
人是情緒的動物。從蠻荒到文明的演化過程中,人類大腦裡還保有原始的「爬蟲類腦」,也就是喜怒哀樂恐懼忿怒等非常本能的情緒反應。因此,真的要我們別那麼愛生氣,並不是很容易的。 佛陀在《法句經》裡說:「世界在我們的思緒中成形。」的確是如此,想像力是「心智的剪刀」,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這把剪刀不停地修剪人心裡
Thumbnail
在某些抑鬱的時刻讀《莊子》會有想哭的衝動,就像暴漲的溪水流入汪洋大海,心靈因為找到出口而得到解放、重歸平衡。
Thumbnail
在某些抑鬱的時刻讀《莊子》會有想哭的衝動,就像暴漲的溪水流入汪洋大海,心靈因為找到出口而得到解放、重歸平衡。
Thumbnail
024 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Ⅰ 人生的真實與無奈 1 . 算命不如修養: 止謗莫如自修 2. 福與禍之間: 易經:天地無吉凶& 吉凶來自人類的慾望 3. 別相信算命: 從整體來看待自己的遭遇, 化解得失利害之心. 4. 人心的奇妙: 心如死灰, 心齋. 5. 從困境中覺悟:
Thumbnail
024 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 作者: 傅佩榮 教授 Ⅰ 人生的真實與無奈 1 . 算命不如修養: 止謗莫如自修 2. 福與禍之間: 易經:天地無吉凶& 吉凶來自人類的慾望 3. 別相信算命: 從整體來看待自己的遭遇, 化解得失利害之心. 4. 人心的奇妙: 心如死灰, 心齋. 5. 從困境中覺悟: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在感情中會感到不快樂,無疑是過多的小劇場在心中作祟,久而久之,一段感情漸漸成了不健康的模樣。 原來面對感情的態度,可以從老子思維中找到答案...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在感情中會感到不快樂,無疑是過多的小劇場在心中作祟,久而久之,一段感情漸漸成了不健康的模樣。 原來面對感情的態度,可以從老子思維中找到答案...
Thumbnail
前言 一張開眼,諸多的想法,念頭和感受就自然而然的湧上心頭。例如怎麼又是壞天氣?那來的噪音,好吵!小鳥的脆啼,好聽;十點的簡報,擔心;昨天同事的無理取鬧,好煩;咖啡好像跟之前味道不一樣,難喝;等車人潮有點多,……。一整天,你的心情就隨著這些想法、感受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一刻不能停歇,一刻不得安寧,你
Thumbnail
前言 一張開眼,諸多的想法,念頭和感受就自然而然的湧上心頭。例如怎麼又是壞天氣?那來的噪音,好吵!小鳥的脆啼,好聽;十點的簡報,擔心;昨天同事的無理取鬧,好煩;咖啡好像跟之前味道不一樣,難喝;等車人潮有點多,……。一整天,你的心情就隨著這些想法、感受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一刻不能停歇,一刻不得安寧,你
Thumbnail
學習大自然的一齣:厲風濟則眾竅為虛。狂風一停,發出聲音的樹洞皆萬籟俱寂。莊子的用情原則:「深情而不滯於情」,便可無傷、悠遊於情場。原來內心安定,才是迎戰爛事的最好武器。
Thumbnail
學習大自然的一齣:厲風濟則眾竅為虛。狂風一停,發出聲音的樹洞皆萬籟俱寂。莊子的用情原則:「深情而不滯於情」,便可無傷、悠遊於情場。原來內心安定,才是迎戰爛事的最好武器。
Thumbnail
要去調和一件事情對立觀點的兩端,其實就等同於把不同價值觀看作大自然中有所差異的四季。既然對於自然四季能夠從「不是」中看到「是」、從「不好」中看到「好」,然後順應接納並且習慣,那必然也可以用一樣的態度去接納、體諒萬事萬物。
Thumbnail
要去調和一件事情對立觀點的兩端,其實就等同於把不同價值觀看作大自然中有所差異的四季。既然對於自然四季能夠從「不是」中看到「是」、從「不好」中看到「好」,然後順應接納並且習慣,那必然也可以用一樣的態度去接納、體諒萬事萬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