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願景本無樹

更新於 2018/08/10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隨著年歲的增長、經驗的豐富、對待每次經驗的處理與心境轉折,都會影響願景的改變。人生每一步選擇的是非對錯,很難論定,縱使是到了蓋棺論定之時,也沒有絕對,但針對每個選擇的作為與過程,才是老了回顧之時,用來衡量自己的依據。
規律不變的背景蟬鳴中,跳進了清脆的風鈴聲。微濕的汗衫感受到了溜進窗內的那一抹涼爽。張開閉著的雙眼,柔和的斜照把窗櫺的影子撒在手邊的茶几上,似乎是陰影這一蓋,把几上那鐵觀音給搧進了腦門。
「嗯…」
老先生從躺椅直起身來,伸了伸懶腰,目光正好停在窗邊的一排照片上。
第一張是研究所畢業典禮照的,都已經 60 年了,當時數位相機已經普遍,孫女前兩年才從電腦裡找到這張照片洗出來。還記得自己是該校第一屆學生,沒人敢讀的學校、冷門的科系,年輕喜歡特立獨行,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第二張是跟老伴的蜜月照片,當時手邊沒幾個錢,只能到阿里山過個幾天蜜月。人家都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但十年前上到阿爾卑斯山,幸福感跟當時在阿里山上一樣不相上下,因為身邊還是一樣的她。兩人在一起難免吵吵鬧鬧,但是還真的不能少了對方,一直的相互扶持也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了。老先生嘴角微笑了起來,唸著待會要特地去一趟巷口的臭豆腐,雖然走這一小段,待會又要躺個半天,但是老伴最愛吃那一攤的泡菜了~
蟬鳴變成了放映機的聲音,眼前的景象從愜意的黃昏,變成了一幕一幕上演的人生旅程。
大兒子出生、小兒子滿月、以及小女兒第一次走路…
噢,第六張是第一份工作離職那天拍的。當時工作的主管要外調我去歐洲,那時猶豫了不很久,不知道哪股傻勁,不但是拒絕外調,還硬是把前途不錯的工作給辭了,加入了前輩老陳的新創,前後折騰了幾年,最後還是離開了那家註定不會成功的工作室。
再來是下一張照片的事了,退休時拍的。後來轉戰他方,靠著自己白手起家、另起爐灶,一家現在可是全球 500 大的爐灶。不過 20 年前被迫下台離開後,那也已經不是自己的公司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蟬不叫了,電影也倏地停了,老先生用著發抖的左手拭去了眼角的溼潤。
「嗚…」伴隨著背痛的呻吟,老先生緩緩撐起身來,「老囉~」拎了錢包,蹣跚且緩慢,準備出門往巷口去。
剛剛還在輕快唱著歌的風鈴,注視著老先生的背影,看傻了,卻忘了問風,那眼角的溼潤是甜的,還是苦的…


願景是什麼

我們在人生工作提到,要尋找一個願景,然後用生活搭配工作,以完成該願景為目標去過這個人生。那麼,我們要如何去找到一個讓自己在人生最後的階段,不會後悔的選擇?
挑一個願景,然後等老的時候看是後悔還是得意,這賭注未免也太大了…
如果我們是上述故事中的老人,最後的那一幕,心裡想的是什麼?

是後悔大學選錯科系、還是押對了寶?是後悔離開那一家公司,還是後悔沒有選擇那次外調的機會?是欣慰著一生成就,還是自己沒有忽視了家庭?
從非科學角度,因果只是個人在前世因果業報的一個財務分析表,不是命定之說。從科學角度,平行宇宙的猜測,代表未來可能也不是固定的劇本。未來是充滿可能性的,也充滿不定性,如此說來,要找一個未來不會後悔的願景,跟叫我們預測50年後哪個企業是最賺錢的一樣,太難了~
因此我想對願景的定義重新解釋:所謂的願景,並非指人生最後的終極目標,而是在「當下」對於人生的一個期許與想像。但,願景並非是橫空出世的,一旦出生後更要好好培養雕琢。


什麼是願景

製作人生這幅圖畫的構圖與畫筆顏料,包含個人當下的人生遭遇、人生經歷、生理狀態與心理心態。所以隨著年歲的增長、經驗的豐富、對待每次經驗的處理與心境轉折,都會影響願景的改變。人生每一步選擇的是非對錯,很難論定,縱使是到了蓋棺論定之時,也沒有絕對,但針對每個選擇的作為與過程,才是老了回顧之時,用來衡量自己的依據。
也就是說,願景只是當下的心裡最大期望,我們要借助的是他在於心中所扮演的動力角色,而邁向願景所採取的行動力與行動內容,以及這中間的過程收穫,才是最大價值所在。
人生的時間很重要不能浪費、所以要慎選,這句話基本上是沒錯,但一直花時間在尋找透視未來的水晶球也很浪費。因此,不要想一開始就找到最正確的那條路,也不要認為只有畫大餅、做大事才叫做願景。
“別浪費時間去找尋那一顆透視未來的水晶球”

by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
一開始的考慮過程中可以加入多個衡量因素,喜歡程度可能是一個變數,成功機率也可以是個變數,要綜合評估多少個變數都可以,但重點是初步評估後就要動了!有動才有後面的劇情!做的過程中,一旦有所成長了,你會慢慢看見你真正要的。
跟精實創業(lean startup)、敏捷開發是相似的道理。
但如果過程都不努力、不讓自己進化、變好,一開始選擇什麼,有差嗎?最重要的焦點依舊是在自我的成長、甚至成長他人,而不會只是外在成就的達成。因為最後讓我們流下淚水的不是因為那個財富的數字還是職位的頭銜,而是過程中苦盡甘來的「感動」。
"噢~你看我存款尾數有 8 個零~好感動~"

依照正向心理學的研究,物質上的滿足只佔了人類幸福的一小部分,六個月後便會開始衰減。
因此,願景失敗、願景改變,甚至用數個願景來接續連接都是沒有關係的,只要每一段過程中是積極且有收穫的,都是人生下一幕的一塊拼圖。就像玩賓果連線遊戲,你也許執著想要連成哪條線,但數字輪流喊,有時候連成的線不是你一開始所預計的,先完成哪個點,有差嗎?
就算最後一次改變時人生已經垂垂老矣、就算最後真正的願景只能完成一半,但回顧了過程的汗水、努力跟收穫,都還是會覺得值得。甚至「能夠尋覓到真正的心知所願」也是一個成就,都代表這一生的進步。
 


種植願景樹

孫子兵法說:「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知止」就是知道目的、也就是知道願景。「謀定而後動」就是因應目的、策劃、然後行動。因此願景產生,要付諸實現,接下來就是要畫出一顆願景樹。
拿出紙筆,把人生願景這幅圖的代表文字寫在樹根處,然後試著想想,要達成這個願景,我們必定要完成什麼假設、什麼條件,把這些第一階段的假設/條件填到樹根的上面第一層。接著,針對這第一階段的每一個假設/條件再去想想,他們各自也需要哪些前提假設/條件才能完成,然後填到下一層(第二階段),反覆地做,我們會得到一顆擁有很多枝葉的大樹。
家庭可能是一個條件、經濟也可能是個條件。在這裡的考量是全面的~
我們必須把工作與生活,以及一切的資源整合,目標即是達成願景。
策劃與執行剛好是相反的方向。
這一棵大樹的所有最尾端的葉子,就是我們要採取的第一步計畫,所有的第一步計畫都完成了,就可以往內移動一層、繼續完成下一階段的計畫,最終完成願景。就像每一片葉子自己先行光合作用,然後才能把養分輸送往樹枝、樹幹、樹根。
而由於葉子數量很多,我們不可能一次同時都去付諸實現,所以需要檢視自己擁有的資源預算,例如時間、精力、金錢,然後做好資源與預算的分配,挑一片或者幾片葉子開始灌溉,逐步往最終目標靠近。
 
除了設立願景不要貪心,畫樹過程也要注意「取捨」問題。
若是當一個人想要成為科學家,他努力鑽研與學習研究、也許願意放棄生活品質或者其他享樂。若一個人想要成就慈善事業,他放棄的也許是自己的時間跟財富,而把所有的資源都投注在他所列出的葉子上。那麼我們在畫樹的過程,就更要去思考人生中可以不在意什麼、要抓緊什麼。若是不想放棄任何事情、所有東西都是必須的、想要的,這個願景樹會很大、要付出的努力跟投入的資源就更多,難度也會提高,進與退、捨與得,就操之在己。
問題一:
如果我沒有什麼目標,我想簡簡單單過日子就好,這樣還要畫什麼願景嗎?

簡簡單單過日子就是一種願景!而想要簡簡單單過日子,依照每個人的生活環境、親人羈絆,還是會有達成的假設/條件,否則無法平順安穩過日子。確保這些條件持續被滿足,不就是一個確保日後生活舒適圈該做的努力嗎?

------
問題二:
如果願景跟現實無法配合怎麼辦?

在畫樹的同時、以及後續資源分配的時候,就都需要把現實考量進來。
例如,是否要換工作?
要換的話,要找什麼樣的工作?需要培養什麼樣的條件?
不換的話,在目前的工作是不是能夠配合願景?如何去配合願景?

------
問題三:
願景樹到底要長幾層?目標要切得多細?

依照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如果樹葉節點的達成門檻不要設定太高,我們會較有成就感,也會比較有動力持續下去!

------
問題四:
我有好多願景怎麼辦?

先挑一個來做做看!
你可以設定條件、各種條件的比重,然後以這些設定去算出各個願景分數,挑最高分那個開始。例如:喜愛程度30%、生活必需程度20%、家人期待10%、成功機率40%...
或者你可以參考後面我所推薦的書教你的方法去挑選~


願景藏寶圖

前面有說到,無論是第一個、第二個、還是最終的願景,都不會突然就橫空出世,需要我們認真思考與花費時間去尋覓,因此除了吶喊口號之外,這裡也提供一些個人經驗中實用的方式,可以在構圖時提供協助。

一、整理腦部抽屜

願景,或說目標,其實有時候反映出來的是個人的心理狀態、心中渴望或缺乏的一塊,因此一個好方法就是從心理的角度去找。
我們可以試著去整理自己的大腦抽屜,把一些往事翻出來看看,然後用紙筆寫下來。回想一些人生中印象深刻的事件,當時發生的背景、人物、過程,還有最重要的是當時的情緒感受、這個事件給予自己的感受是什麼?甚至可以用分數量表來代表,例如開心程度、悲傷程度、憤怒程度、滿足程度等等,但切記過程不能寫得模糊,要盡量去寫出細節,才有助於後續的推導。
太模糊範例:
我曾經因為老師出的作業不恰當的事情跟老師大吵一架,還被記過,實在是火大。

較佳範例:
求學時期老師曾經出過一份作業,要大家寫我的志願,還規定那些平常不守規矩的學生只能寫某些特定的志願。當時我覺得不公平,這樣怎麼會叫做「我的志願」?因此跟老師槓上,最後老師還以冒犯師長的罪名記了我一隻小過,而且是連學校高層都讚許他的想法。現在回想起來,覺得這是一種歧視跟濫用權力的現象,我對於這種情形十分憤怒!
不用急著一次做完,但可以慢慢蒐集,挑出四~六個覺得影響自己最深的事件,然後從中找出共同的脈絡,或者其實自己心裡想要的是哪些感受,進而就能依據這些線索找出自己想做的事情。
別用打字的、別用空想的。
很多事情,用筆,親手寫下來,能量不同!

二、反面詢問

當你想到一個願景,會有疑慮、擔心它是不是真的自己要的,可以試著從反面來問自己:如果不要去做這件事情,會很無法割捨嗎?如果老了回首發現沒有去做,會很後悔嗎?
就跟買東西一樣,如果答案是「還好」,那麼也許它只是你一時想要的,不是真的需要。
但要小心落入的陷阱是,每一個願景都不要也罷,尋覓過久,反而把自己困在找不到願景的境地,那麼建議從其中挑選一個當作生活的目標,實際動起來!在認真實現的過程中,才能幫助你看見真正的道路。

三、打磨

經過前兩個方法,有些願景真的是內心渴望,但外型似乎過大、形狀似乎奇怪。就像是考古一樣,好不容易挖出了文物/化石,外表附著著泥土,仍需要重新琢磨、把外頭的泥沙塵土敲掉,才能現出泥土中的真身。
例如,「我想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它可以是個座右銘、心智指標、甚至一個終極的願景,但若要作為當前個人的工作與生活要搭配實現的願景、進而畫出願景樹、落實出實際的行動方針,若能在同一個方向、把範圍縮小將會是比較理想的結果。例如「我想要成為立法委員/某某官員,協助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或者「我想成立一個公司/組織,壯大後利用影響力影響社會與政府以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
例如,「我要成為一個好老師、教育英才」。也許可以更加琢磨,自己要投身在哪些方面的教育、認為哪些教育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因為數學是宇宙共通語言、這世界需要數學以及其架構的科學來改善,所以「我要成為一個數學老師,讓孩子們都具備好的數學觀念跟基礎。」

四、豐富閱歷

創意與想法,來自於不同知識之間的大腦神經元連結。要找願景、要建願景樹、要找實現願景的方法,都需要想法,而豐富並有用的想法來自於肥沃的心田。如何灌溉這片心田?開放心態、多方嘗試、多方接觸~
當我們願意去嘗試、接受不同領域的資訊,腦中自然會慢慢擁有跨領域的知識,而豐富的資訊與閱歷,無論是在尋找目標、還是推敲解決事務的方法,都可以幫助我們有更多有創意的發想。因此,多方閱讀、多方接觸、多方實踐,不只是尋找願景,對整個人生也是一大助力。
跨領域知識,也是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的合夥人兼好友、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 Inc.)背後藏鏡人 -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所一直推崇的。


心態要正確

為何需要願景?因為我們需要有動機去驅動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然後得到快樂與幸福。然而有些人號稱有了願景還是不快樂,因為覺得付出太大代價。
買東西要付錢、生火需要燒東西,這是一個等價交換、平衡的概念。
說到等價交換就想到「鋼之鍊金術師」。
認為此時的付出叫做代價、產生不甘願的心理,就需要回到上一篇「從心開始」所說,檢視心中天平,孰重孰輕,是不是自己只是逃不開舒適圈罷了?或者這其實不是你真心想要的?或者是方向與步伐需要調整?
別忘了,心態的保持與調整。
你的世界就是你專注什麼的結果


分享

最後,與各位分享兩本書,大師們更清楚地在探討願景(WHY)以及設計人生構圖兩方面,傳授了相當實用、且經過許多實例驗證有效的方法。
  1. 找到你的為什麼》《Find Your WHY: A Practical Guide for Discovering Purpose for You and Your Team》 Simon Sinek & David Mead & Peter Docker
  2.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Design Your Life: How to Build a Well-Lived, Joyful Life》 Bill Burnett & Dave Evans
若機緣巧合看到這系列文章,對路過的讀者有幫助、有啟發、有困擾,歡迎蒞臨鼓勵或指教~
avatar-img
6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I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一遭,帶來的是因果的功課,自身的缺點即是我們的課題之一,不該採取逃避的態度。對於課題逃避掩飾久了,自己對自己的謊話說久了,連自己內心都相信是真的,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劇。
人生的願景,可以是但不必是一個很遠大、很崇高的理想,也不該因為覺得很平凡普通所以不合格,它可以是任何的樣子,更能夠改變、修正,但在任何時候,有一個願景就代表自己在當下有一個方向可以遵循。更重要的是,無論最終是否有實現,重要並帶來收穫的是在過程中的故事,與啟動並持續這過程的心態。
知識之所以有價值,必須是經過消化並付諸於實行後才會產生價值,因此在實行的同時,萌生了意念,想把這些內化融合後的經驗+理論重新統整,付諸於文字,讓朋友們也可以實踐體驗感受。
要去調和一件事情對立觀點的兩端,其實就等同於把不同價值觀看作大自然中有所差異的四季。既然對於自然四季能夠從「不是」中看到「是」、從「不好」中看到「好」,然後順應接納並且習慣,那必然也可以用一樣的態度去接納、體諒萬事萬物。
透過「成見」濾鏡,以為眼前的景象就是世界的原貌,這件事本身可能就是一個誤會,誤會帶來的就是認知的差異與是非的產生, 自然會有負面情緒為產物。把成見先放一邊、先控制自己的主觀判斷、多多聆聽、觀察,才能避免被情緒操控,才能冷靜看見出路。
對於不同的人事物,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與情緒反應,能否讓情緒過了就過了、不留下痕跡?擁有控制權的還是自己的心。
人生一遭,帶來的是因果的功課,自身的缺點即是我們的課題之一,不該採取逃避的態度。對於課題逃避掩飾久了,自己對自己的謊話說久了,連自己內心都相信是真的,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劇。
人生的願景,可以是但不必是一個很遠大、很崇高的理想,也不該因為覺得很平凡普通所以不合格,它可以是任何的樣子,更能夠改變、修正,但在任何時候,有一個願景就代表自己在當下有一個方向可以遵循。更重要的是,無論最終是否有實現,重要並帶來收穫的是在過程中的故事,與啟動並持續這過程的心態。
知識之所以有價值,必須是經過消化並付諸於實行後才會產生價值,因此在實行的同時,萌生了意念,想把這些內化融合後的經驗+理論重新統整,付諸於文字,讓朋友們也可以實踐體驗感受。
要去調和一件事情對立觀點的兩端,其實就等同於把不同價值觀看作大自然中有所差異的四季。既然對於自然四季能夠從「不是」中看到「是」、從「不好」中看到「好」,然後順應接納並且習慣,那必然也可以用一樣的態度去接納、體諒萬事萬物。
透過「成見」濾鏡,以為眼前的景象就是世界的原貌,這件事本身可能就是一個誤會,誤會帶來的就是認知的差異與是非的產生, 自然會有負面情緒為產物。把成見先放一邊、先控制自己的主觀判斷、多多聆聽、觀察,才能避免被情緒操控,才能冷靜看見出路。
對於不同的人事物,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與情緒反應,能否讓情緒過了就過了、不留下痕跡?擁有控制權的還是自己的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厭世」可說是現代人的共同語言,除了網路上的梗圖、自嘲,這兩個字實際上也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淺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思考模式。淺則對於未來感到迷惘、莫名焦躁,深則憎惡一切萬物,對於現實的無力感甚至有時會讓人想要以死解脫。然而,最後似乎總會有些什麼,讓我們在墜入深淵之前停下腳步,走回原本的人生。
Thumbnail
出道十年後,執筆六篇短篇組成的《無論如何都要活著》,在社會上翻騰打滾過的青年作家,成長後的朝井遼是真狠,各自描述不同的男人女人,從刻畫一棵棵剛萌發的小樹,變成以細緻手法,堆出細節更豐富、一座座易碎易崩的沙堡──為了描述日常的「痛」。
Thumbnail
〝碰到黃燈時,有人選擇停下,但有人選擇開過去〞 故事描述在首爾奮鬥了11年的上班族朴東元(金成均飾),終於存夠了頭期款,簽下了最高額的房貸合約,買下了首爾邊緣地區的公寓式住宅,怎料入住的隔天便發現房屋疑似傾斜的徵兆。某日朴東元邀情公司部屬來家裡舉辦喬遷宴時,公寓的正下方突然出現了巨大天坑......
Thumbnail
在全美死亡率最高的「美夢監獄」,那裡關押著最兇惡的超級反派,他們為了逃離該處不惜加入神祕又黑幕重重的X特遣隊,參與一場九死一生的任務。一幫的超級罪犯,在突擊隊員瑞克佛萊格上校一人隨行、阿曼達華勒遠端全程緊迫盯人下,到了與世隔絕又布滿敵軍的柯多瑪堤小島,準備執行著搜索及摧毀的任務…...
Thumbnail
觀影心得有微雷請小心服用:這是一個屬於人在地球上為何活著的古老提問與所有的答案都正確的電影。「活著」,可以是夢想沒有實現的活著,可以是夢想終於實現後,發現並沒有不同的活著,也可以是沒有夢想活在風吹葉落的當下。
Thumbnail
看本片的時候,我想到高中讀過的黃宗羲〈原君〉:「昔人願世世無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語公主,亦曰:『若何為生我家?』痛哉斯言!」第一次看到這段歷史是在《碧血劍》,而溥儀的生平又讓我再次想起崇禎皇帝和長平公主之間,那生不逢時的悲涼與無奈。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厭世」可說是現代人的共同語言,除了網路上的梗圖、自嘲,這兩個字實際上也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淺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思考模式。淺則對於未來感到迷惘、莫名焦躁,深則憎惡一切萬物,對於現實的無力感甚至有時會讓人想要以死解脫。然而,最後似乎總會有些什麼,讓我們在墜入深淵之前停下腳步,走回原本的人生。
Thumbnail
出道十年後,執筆六篇短篇組成的《無論如何都要活著》,在社會上翻騰打滾過的青年作家,成長後的朝井遼是真狠,各自描述不同的男人女人,從刻畫一棵棵剛萌發的小樹,變成以細緻手法,堆出細節更豐富、一座座易碎易崩的沙堡──為了描述日常的「痛」。
Thumbnail
〝碰到黃燈時,有人選擇停下,但有人選擇開過去〞 故事描述在首爾奮鬥了11年的上班族朴東元(金成均飾),終於存夠了頭期款,簽下了最高額的房貸合約,買下了首爾邊緣地區的公寓式住宅,怎料入住的隔天便發現房屋疑似傾斜的徵兆。某日朴東元邀情公司部屬來家裡舉辦喬遷宴時,公寓的正下方突然出現了巨大天坑......
Thumbnail
在全美死亡率最高的「美夢監獄」,那裡關押著最兇惡的超級反派,他們為了逃離該處不惜加入神祕又黑幕重重的X特遣隊,參與一場九死一生的任務。一幫的超級罪犯,在突擊隊員瑞克佛萊格上校一人隨行、阿曼達華勒遠端全程緊迫盯人下,到了與世隔絕又布滿敵軍的柯多瑪堤小島,準備執行著搜索及摧毀的任務…...
Thumbnail
觀影心得有微雷請小心服用:這是一個屬於人在地球上為何活著的古老提問與所有的答案都正確的電影。「活著」,可以是夢想沒有實現的活著,可以是夢想終於實現後,發現並沒有不同的活著,也可以是沒有夢想活在風吹葉落的當下。
Thumbnail
看本片的時候,我想到高中讀過的黃宗羲〈原君〉:「昔人願世世無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語公主,亦曰:『若何為生我家?』痛哉斯言!」第一次看到這段歷史是在《碧血劍》,而溥儀的生平又讓我再次想起崇禎皇帝和長平公主之間,那生不逢時的悲涼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