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工作人生 or 人生工作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人生的願景,可以是但不必是一個很遠大、很崇高的理想,也不該因為覺得很平凡普通所以不合格,它可以是任何的樣子,更能夠改變、修正,但在任何時候,有一個願景就代表自己在當下有一個方向可以遵循。更重要的是,無論最終是否有實現,重要並帶來收穫的是在過程中的故事,與啟動並持續這過程的心態。
一個美好的星期天晚上,一年不見的白聊米與藍滷蛋相約於鬧區的一家知名餐廳吃飯。這餐廳的咖哩遠近馳名,不濃不稠,卻富有令人著迷的香氣與滋味,吃過的人常常會忍不住誘惑,不斷回來光顧,因此得名。就因為成名於這道料理,老闆乾脆就改了個「和稀泥」當作店名,還請好幾位設計師各自設計,最後從幾十個候選中找出一個最軟爛、最有流動性的泥沼般圖案來當 LOGO。
兩個好友一見面就跟自己手機聊個不停,看到什麼有趣的才與對方搭上幾句,彼此之間有連線的話題從 Youtube 上的網紅、LINΕ 群組裡的趣事、最近追了什麼劇,一直到了 FB 上其他朋友的動態,慢慢在尾聲提到了彼此的工作。
白:「哎呀都九點了也該回去了,想到明天要上班就不開心。」
藍:「我也是。明天還得上台給老闆們做個簡報,偏偏我那主管是個愛爭功諉過的傢伙,報告得好就說他花了多少努力構思這次的簡報,報告得不好他就會當場在老闆們面前說我的不是。恨不得把電腦往他臉上砸過去。」
白:「哎呀我的老闆也是差不多的德性耶,整天挑三揀四的,到處去接來一堆麻煩工作,只會叫我們共體時艱耶,有多賺錢就調薪個 200 元、少賺一點就藉故砍我年終獎金哩。這幾年唷,每天都加班到九點過後、感覺成天忙忙碌碌,一點成就感都沒有啊,根本是個廉價勞工用體力換錢。我小孩都快不認得我了!」
藍:「是不是?加班加到都沒有生活品質了,我週一到週五每天的行程可忙得很,像是週一要上『知命造命紫微一點通』、週二的課是『占星你也行』、週三要打拳擊有氧、週四要去海師父那邊聽他講道,週五還有固定的麻將大賽,這些都常常因為加班不能去!就算偶爾沒加班,也累得不想去了~你說說看,這樣沒意義的工作到底何時才能出人頭地?」
白:「哎呀要不是為了養這個家、付房貸跟小孩補習費,誰願意待在這鬼地方呀。養自己都快撐不下去了,還談什麼出人頭地呀?」
白:「對了,記得你去年說要換工作呀,後來怎麼沒消息了哩?」
藍:「你忘了呀~我已經換兩個工作了,不知道怎麼搞的,到底是上輩子造了什麼孽,連續三家公司都這麼爛,什麼時候我也能進個 Google、FB 這種大公司呀?」
同歎一口氣後,各自又回到了手機上。


誤解

工作如果是為了生活,就不能為了工作把生活搞砸了。
人們總是說他們不快樂,其中有一半的原因是工作不快樂。工作佔據每天 24 小時中至少三分之一強的時間,工作不開心的確影響生活甚鉅。曾經問過同事們,每個上班日起床時,想到今天沒有颱風來、待會要上班,心情是不是偏壞居多?的確,答案就跟問題描述的一樣,大多數人是不開心居多。
於是乎,我們以為處身於一個度量上,這度量由不情願與愉悅組成,而成份總是不情願居多。在這個度量的基礎上,我們試圖尋找著什麼條件或者方法可以讓工作變得開心,讓愉悅的部份能大於不情願。
 
有人說,給我調薪跟獎金,只要錢多多,我就能開心了。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其實,足夠比例的調薪與升高的獎金,似乎只能製造一時的開心,但卻是後續更大壓力與不滿的來源。
端看實際財富變化,除去知足常樂者不提,往往實際的情況是越高的收入會帶來越高的生活水平與越多的必要支出,例如,車貸房貸保險,或者小孩補習、私校,食衣住行樣樣皆升級,因此永遠被錢追著跑,除去在非主業部份以自身財富投資、或者本就沒有經濟負擔者之外,單純在主業的工作部份,當然就更渴望能有更高的收入。
知足常樂者,無欲則剛,大概也比較少會在工作上感到不開心,所以不在我們探討的範圍內。
除了實際的財富變化,薪水與獎金另一個層面代表的則是成就感與肯定,而成就與肯定相當取決於勞資雙方個人主觀的標準, 既然主觀,則易生是非,那麼是否真的能開心可說不一定。況且,縱使真的努力工作但公司沒賺錢,也很難取得令人開心的數字,更加說不上能夠「開心」。
舉例
某 A 去年拿到 10% 調薪,今年只得到 7%。
某 B 去年拿到 10 個月年終獎金,今年也許公司賺得沒那麼多,只發了 5 個月。

也許 7% 與 5 個月已經是水準之上,但價值觀不同與明顯的落差交互作用,或許「激勵」獎金已經變質為「激怒」獎金了 @@"
因此,在工業時代用來管理員工的「棍子」與「胡蘿蔔」中的「胡蘿蔔」,其實並非是工作愉快的萬靈丹,薪資福利其實只是過程,不是終極目標,並不能帶來足夠且持久的真快樂。
另外,放著滿滿食物或者遊戲機台供員工使用、完善的員工照顧機制、可以在家上班等等不同於「棍子」的環境、管理與福利機制,似乎也可以協助減少不情願上班心情的比例,但能否讓愉悅的部份持續地佔滿整個度量?似乎在細細思量後發現,還是少了些什麼…
由此看來,無論是給予更多的「胡蘿蔔」,還是把處罰的「棍子」改成舒適的「位子」,勞資雙方的長久時間的努力似乎都無法讓快樂程度往上大幅度攀升甚至維持,總是把不快樂減少到一個程度,就可能出現來回震盪的現象。
 
心理學家赫茲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看法,似乎為這個疑問提供了較為合理的解釋:「滿意與不滿意,是分開、獨立的」。對工作不滿意的反面,不是對工作滿意,只是對於這份工作的討厭減輕了。原來我們一直努力的是去減少不快樂,而不是努力去增加快樂。
 
 
那麼,在討論如何增加快樂度量之前,我們需要先討論工作與生活的拔河,畢竟工作與生活息息相關,而快樂的來源也與他們息息相關。


焦點錯誤

說到工作,總是會提到工作的時間長短、影響生活與否。最常見的討論就是:「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
我們常看到、甚至體會到,若是想要在工作上有好的成就或者得到更多胡蘿蔔,工作與生活的競爭,要達到平衡有很大的難度。想要在工作上有所突破者,其實常會感到上班八小時並不夠用,於是乎佔據掉下班後的其餘生活時段。而想要兼顧生活品質者,自然無法瓜分太多時間給工作,除了試著用更聰明的方式去管理時間與自己的成長、戰略/戰術之外,似乎只好犧牲掉一部分工作的成就。而縱使能好好管理時間與成長,卻也可能因為其他並非操之在我的因素而無法達到一個很滿意的結果,例如:能者多勞被賦予了更多的工作。
於是乎,我們落入了「狼狽論」的泥沼中。
Work-Life Paradox - 工作與生活的不平衡、矛盾、悖論

取 Work 的 Wo 以及 Life 的 L 跟 f,組合成一個 wolf 字,我稱這樣的不平衡為「Wolf Paradox 狼悖論」 ->「狼狽論」。

在這悖論中掙扎的人們,左支右絀,很難抓到平衡,在很難兼顧魚與熊掌之際,都有點顯得狼狽,故而名之。
但其實靜下心來觀察,從世界上很多的事業成功的名人身上,甚至我們身邊那些在工作上表現很好的朋友們身上,我們發現其實在他們的生活中各處,依舊充斥著工作的影子,而他們往往樂在其中、或甚至沒有意識到。
舉個例,大多數人或多或少,在學生時期甚至出了社會後,會有種經驗是,為了某種興趣廢寢忘食。
例如打籃球好了,上課時候在想、騎車時候在想、蹲馬桶時想、睡覺前也想、工作時也想,一有時間就想拿來打球、練習招式跟動作,走在路上沒事就會轉身大跨步、空手來個帥氣的投籃動作(沒錯!就是在說你!!),交往的朋友也有同樣的話題、女朋友也要跟著看 NBA、陪運動、甚至球鞋還是情人節最佳禮物~

完全不會覺得它佔據了生活大多部份。

當然,興趣與工作性質不同,不可同日而語,但我所想指出的是那種「投入的態度」以及這個態度帶來的工作與生活的整合態勢。
所以另一種說法出現:「工作與生活應該是整合而不是競爭 」
既然要整合,要把工作融入到生活中,想當然爾我們首先會希望尋找自己所「熱愛的工作」。若是不可得,那就想辦法去「熱愛現在的工作」。依舊辦不到,那就讓自己能以積極的態度去「熱愛地工作」。
說到底,人生竟然是以工作為主?我們工作的第一個目的不是為了生活嗎?怎麼立場調換、變得以工作為主來形塑生活,難道我們要的是一個 「工作的人生」嗎?
我想我們應該是要做好「人生這個工作」


WHY

工作與生活的確不該處於競爭的局面,而該處於合作的整合態勢,且工作只是工具之一,並非目的。工作與生活整合的目的,或稱目標,應該是一個願景(Vision),一幅我們所衷心期望的人生圖畫。
 
如果人生有個目標、有個願景,有個心目中人生該是什麼模樣的圖畫,工作與生活,應該是相互配合地朝著這個方向去前進。
有了這個動機,在實現的過程中,得到的是一步一步前進所帶來的真正快樂與成就感。在過程中付出的辛勞、遇到的挫折,也較能覺得「甘願」、「值得」。根據眾多研究報告,相較於依靠外在獎酬作為動力的人,以內發自主作為激勵的人,人際關係較好、整體幸福感也更勝一籌。而且只要持續保持積極,是可以持續得到這樣的幸福快樂的。
 
這幅圖畫、人生的願景,可以是但不必是一個很遠大、很崇高的理想,也不該因為覺得很平凡普通所以不合格,它可以是任何的樣子,更能夠改變、修正,但在任何時候,有一個願景就代表自己在當下有一個方向可以遵循。更重要的是,無論最終是否有實現,重要並帶來收穫的是在過程中的故事,與啟動並持續這過程的心態。
願景(Vision),與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所提出的黃金圈中最內圈的 WHY是相同的角色。黃金圈的 WHY,就跟願景一樣,在任何時候都是抉擇的指導原則、是制定計畫的背後依據。從這個出發點,可以架構出價值觀與人生觀,並可能捕捉到較為清晰的目標輪廓,進而往該方向前進,一步一步實現、或者一步一步確認自己的目標。
 
除了黃金圈,丹尼爾品克(Daniel Pink)所提出的第三驅力,甚至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求金字塔,都有類似的道理。雖然這兩者的理論中,實現自我的動機是建構於生存條件已經滿足的情況下 ,但縱使生存條件尚未滿足,在追求生存的同時,較之缺乏,擁有願景/WHY 還是能夠為我們在過程中攢得更多的真實快樂,甚至讓追求生存這件事變得更加容易一些。
既然有這樣的好康,朋友們,好願景、好圖畫,不試試嗎? XD


下一步

我與同事們探討《活著》的第一步,便是先釐清「狼狽論」的現實,認識願景(Vision)的重要,內容已整理如上,到此算是完成了第一篇。
下一步即是討論如何尋找願景、有了一個願景後該怎麼起頭、若是工作上無法配合願景怎麼辦。
再來則是分享一些實際可以起到效果的有用方法與工具,在達成願景的過程中幫助學習與成長。接著再從個人的範疇,擴大到社會面、與人接觸的溝通方面。
但在開始下一步之前,也許心態問題是需要先解決的。
若機緣巧合看到這系列文章,對路過的讀者有幫助、有啟發、有困擾,歡迎蒞臨鼓勵或指教~
6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IT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知識之所以有價值,必須是經過消化並付諸於實行後才會產生價值,因此在實行的同時,萌生了意念,想把這些內化融合後的經驗+理論重新統整,付諸於文字,讓朋友們也可以實踐體驗感受。
要去調和一件事情對立觀點的兩端,其實就等同於把不同價值觀看作大自然中有所差異的四季。既然對於自然四季能夠從「不是」中看到「是」、從「不好」中看到「好」,然後順應接納並且習慣,那必然也可以用一樣的態度去接納、體諒萬事萬物。
透過「成見」濾鏡,以為眼前的景象就是世界的原貌,這件事本身可能就是一個誤會,誤會帶來的就是認知的差異與是非的產生, 自然會有負面情緒為產物。把成見先放一邊、先控制自己的主觀判斷、多多聆聽、觀察,才能避免被情緒操控,才能冷靜看見出路。
對於不同的人事物,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與情緒反應,能否讓情緒過了就過了、不留下痕跡?擁有控制權的還是自己的心。
也許人都該將自己的本份做好、做滿,認真最大化自己的用處,靜靜扎根,先修煉自己的心,然後才有餘力跟強韌的自我來談發光發熱、抑或是照亮別人。
知識之所以有價值,必須是經過消化並付諸於實行後才會產生價值,因此在實行的同時,萌生了意念,想把這些內化融合後的經驗+理論重新統整,付諸於文字,讓朋友們也可以實踐體驗感受。
要去調和一件事情對立觀點的兩端,其實就等同於把不同價值觀看作大自然中有所差異的四季。既然對於自然四季能夠從「不是」中看到「是」、從「不好」中看到「好」,然後順應接納並且習慣,那必然也可以用一樣的態度去接納、體諒萬事萬物。
透過「成見」濾鏡,以為眼前的景象就是世界的原貌,這件事本身可能就是一個誤會,誤會帶來的就是認知的差異與是非的產生, 自然會有負面情緒為產物。把成見先放一邊、先控制自己的主觀判斷、多多聆聽、觀察,才能避免被情緒操控,才能冷靜看見出路。
對於不同的人事物,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與情緒反應,能否讓情緒過了就過了、不留下痕跡?擁有控制權的還是自己的心。
也許人都該將自己的本份做好、做滿,認真最大化自己的用處,靜靜扎根,先修煉自己的心,然後才有餘力跟強韌的自我來談發光發熱、抑或是照亮別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看的是法國原版,《閃亮人生》(Intouchables)有翻拍成美版,而且上映後大收,但還是選最初的原型最好吧。 結論是,法國版的《閃亮人生》好看到不行。 《閃亮人生》改編自真人真事,一名法國貴族因為意外全身癱瘓,只有頸部以上能活動及有感覺,由於難侍候,看護總是做不長久。有一次,他聘請了剛剛出獄
Thumbnail
在這兩季共26集的內容(第一季18集;第二季8集),其實所有的內容都跟「死亡」或者是說「生存」有所關聯。如果僅僅是被標題吸引的觀眾,可能多少都會將這系列與科幻、未來、機器人等概念摻雜在一起,更何況第一季前幾集的確跟這些有關係。但其實影集不單單只有描述機器人、也有一些奇幻、神怪等色彩,如果就我的觀影
Thumbnail
斜槓的誕生與本質,來自於對現有工作生態的反思 受夠了當朝九晚五、做著貌合神離的工作、每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打從心底想當個看似自由、無拘無束的自由工作者,幻想著如果工作可以結合興趣和嗜好,每天工作就像玩樂一樣有趣,那該有多好?該如何兼得工作和夢想,或只是將兩者拉近一點,一點點也好?
Thumbnail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敎我的生活態度: 如今的職場環境早已經不同於以往,終身職亦不復存在。千萬不要忘了,人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工作從來也絕不等於人生的全部!
Thumbnail
想找到真正適合的工作,就需要先認識自己! 想瞭解更多,你可以讀 【人生的行銷企劃書:做你熱愛的事,並從中獲利、創造人生意義。】  圖片來源/博克來 啟動你職業生涯和人生的完美時機就是現在 ◎走一遍自我探索之旅 閱讀本書之前,請自問: 我有什麼天賦、優點或特色讓我與眾不同? 我是否把時間花在最重
Thumbnail
《第三次殺人》為日本導演是枝裕和之作,往常習慣拍家庭劇(如:《海街日記》)的他,這次推出了一部懸疑片,引起眾多影迷討論,但在觀賞完這部電影之後,才明白:這部《第三次殺人》只是用著不一樣的形式,探討家庭問題罷了。
Thumbnail
工作,其實讓人又愛又恨。有時候有不得不做的無奈,有時候又意外的覺得收穫豐足而感動。看完日劇《工作狂人》後反省自己,還是無話可說。這也許是我自己面對我的工作難堪的問題。但這部《工作狂人》實在非常好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看的是法國原版,《閃亮人生》(Intouchables)有翻拍成美版,而且上映後大收,但還是選最初的原型最好吧。 結論是,法國版的《閃亮人生》好看到不行。 《閃亮人生》改編自真人真事,一名法國貴族因為意外全身癱瘓,只有頸部以上能活動及有感覺,由於難侍候,看護總是做不長久。有一次,他聘請了剛剛出獄
Thumbnail
在這兩季共26集的內容(第一季18集;第二季8集),其實所有的內容都跟「死亡」或者是說「生存」有所關聯。如果僅僅是被標題吸引的觀眾,可能多少都會將這系列與科幻、未來、機器人等概念摻雜在一起,更何況第一季前幾集的確跟這些有關係。但其實影集不單單只有描述機器人、也有一些奇幻、神怪等色彩,如果就我的觀影
Thumbnail
斜槓的誕生與本質,來自於對現有工作生態的反思 受夠了當朝九晚五、做著貌合神離的工作、每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打從心底想當個看似自由、無拘無束的自由工作者,幻想著如果工作可以結合興趣和嗜好,每天工作就像玩樂一樣有趣,那該有多好?該如何兼得工作和夢想,或只是將兩者拉近一點,一點點也好?
Thumbnail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敎我的生活態度: 如今的職場環境早已經不同於以往,終身職亦不復存在。千萬不要忘了,人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工作從來也絕不等於人生的全部!
Thumbnail
想找到真正適合的工作,就需要先認識自己! 想瞭解更多,你可以讀 【人生的行銷企劃書:做你熱愛的事,並從中獲利、創造人生意義。】  圖片來源/博克來 啟動你職業生涯和人生的完美時機就是現在 ◎走一遍自我探索之旅 閱讀本書之前,請自問: 我有什麼天賦、優點或特色讓我與眾不同? 我是否把時間花在最重
Thumbnail
《第三次殺人》為日本導演是枝裕和之作,往常習慣拍家庭劇(如:《海街日記》)的他,這次推出了一部懸疑片,引起眾多影迷討論,但在觀賞完這部電影之後,才明白:這部《第三次殺人》只是用著不一樣的形式,探討家庭問題罷了。
Thumbnail
工作,其實讓人又愛又恨。有時候有不得不做的無奈,有時候又意外的覺得收穫豐足而感動。看完日劇《工作狂人》後反省自己,還是無話可說。這也許是我自己面對我的工作難堪的問題。但這部《工作狂人》實在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