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遊》:過了50年何以依然被視為經典之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告訴你們精神的三種變形︰精神如何變成駱駝,駱駝如何變成獅子,最後獅子如何變成小孩。

–Nietzsche,《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今年是《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台灣也將本片重新搬上大螢幕以慶祝此一盛事;但為何這部片會對科幻片以至於影史的影響這麼深遠?或許是因為Kubrick想透過該片對人類的起源做出一番探討,而且以當時的拍攝技術條件,以及劇本所探討的題材都可以說是非常地精準到位,以至於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該片對於對於哲學議題的援引

這部作品似乎和Nietzsche的哲學名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有所關聯但又不是那麼明確,可能是因為Kubrick採取的策略是部分參考該著作及相關作品,但卻又有所修改並非照單全收:一方面他用了R. Strauss的同名交響詩的開頭作為配樂(但並非全片開頭,全片開頭用的是Ligeti的Atmosphères,並且在中場休息結束後再次出現);另一方面片中的人類很明顯地也歷經了三個階段的變形,但只有最後是變回小孩,開始和中間的歷程則截然不同,而比較像是演化論的觀點,即從人猿變成人類。

但也許就是這樣的修改,才使得他的作品更饒富意味:就像R. Strauss所說的那樣,這是他在閱讀該作後的隨性之作,因此兩者之間嚴格來講並沒有邏輯上必然的概念對應。但其實Nietzsche這段文字理應是對於人類在成為他心目中的超人(Übermensch)過程中,在價值上所作的突破的擬象化比喻,因此如果拘泥於字面上的意思,其實反而會形式上的轉換過程中引喻失義,畢竟音樂和影像相較於文字,本來就比較不便於進行哲學概念上的探討;且Nietzsche既然言之為精神三變,重點本來就不在外在肉眼可見的形態上。

所以Kubrick在改編上其實採取了非常高明的方式,將這部哲學作品以及相關的其他作品作出巧妙的結合:一方面他藉由將精神的三種變形前兩個階段改為演化論的觀點,使得一般觀眾馬上就能了解到這可能是一部探討人類起源的作品,但同時他又保留了小孩這個最後階段,以及將R. Strauss的同名作品作為配樂,好強化這樣的可能暗示(如果真是如此,那Alex North的配樂最後不被採用其實是正確的決策)。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所引用的〈日出〉段落也並非《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原本就有的章節,完全是R. Strauss自己在創作上額外添加的段落。

而片中關於人工智慧的議題,更是強化了對人類心智能力議題的探討深度。其實「我們如何認定一個東西和人類一樣具有心智能力」這樣的問題,和Nietzsche對於價值觀點的反思以致於重新創造的問題意識及關懷有相當的不同;而片中像是時空穿梭的片段,或許在物理學上並不能像Nolan的《星際效應》那樣獲得物理學家的認證,但他亟力透過純粹的視覺和聽覺所營造出來的氛圍,反而巧妙地掌握了人類對於未知的未來所做出的想像與投射。至於如何將Nietzsche哲學以及心智哲學問題建立起連結,一方面這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哲學問題,另一方面以文字對相關議題進行科學以及哲學論述的探討本來就也非本片的重點。因此當最後結局老人變回嬰孩,並且再次響起《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日出〉時,Kubrick在此對於人類生命活力的意象建構依然是成功的。

只是那石板的出現又該如何解讀?當然在原著小說中,自然會對石板的來龍去脈用文字做出非常詳細的解釋。但Kubrick為了讓引用的素材能夠和自己的作品融合得天衣無縫,往往會做出相當的修改;而電影版裡的石板由於沒有太多文字性的輔助解釋,因此個人傾向於認為在此石板比較像是帶出通篇議題的一個重要觸媒,有點像是Hitchcock和Truffaut在對話錄提到的MacGuffin,或是《聽說桐島退社了》裡的桐島,在劇中也許根本就沒有出現過;即使出現了也依然對觀眾保持神秘感,因為重要的是透過該角色或物件所帶出的事件。

古典音樂配樂的強迫症以至於前瞻性

如前所述,對比較資深的影迷而言都知道,該片其實本來的配樂是由Alex North操刀(他也曾經幫《慾望街車》以及Kubrick的《萬夫莫敵》等名作配過樂),但他不但只配到中場休息的部分為止,而且最後的配樂還被全部抽換成現成的古典音樂。其實這樣的抽換未必完全是成功的,例如J. Strauss著名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在第二次出現時,當時劇情的發展已經來到明確知道任務的內容為何,因此以這麼輕鬆的音樂做為艦艇登陸時的配樂,坦白說有點愉悅過頭了。

會有這樣的問題癥結可能有兩點:一來一開始Kubrick當初給Alex North參考的配樂並沒有《藍色多瑙河》,原本出現但被換掉的曲子是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仲夏夜之夢》的詼諧曲,以及後來依舊出現在作品中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因此在把兩首曲子替換的情況下,Kubrick勢必也的確在剪接上做了一些調動,但如此一來原本設計要給《仲夏夜之夢》的畫面自然未必能百分之百和《藍色多瑙河》吻合。

再者,Kubrick對於使用古典音樂配樂的偏好,的確甚至到了偏執狂的地步。雖然他還沒有到每部作品都用古典音樂配樂的程度(如前所述,例如《萬夫莫敵》就是由Alex North操刀配樂),但如果了解Kubrick對古典音樂的涉獵之深以及對畫面的掌控,其實不難理解為何他會將《藍色多瑙河》全曲放入片中。該片中Ligeti的作品其實全部都是六零年代的現代音樂,而《2001太空漫遊》是1968年的作品,也就是說有些作品在Ligeti完成後沒多久就被Kubrick用來配樂了!光是這一點就可見他對古典音樂的涉獵有多深;而且此舉也打破以往科幻片總是使用電子樂器特雷門(Theremin)配樂的習慣,使得科幻片的配樂不再只會讓觀眾感到陰風陣陣,因而連帶影響到科幻片的調性以及氛圍。

raw-image

而他對畫面往往又是講究近乎絕對的控制(這也造就他對技術上的講究,例如《鬼店》就是影史上第一部使用穩定器(steadicam)的電影),再加上他對古典音樂如此的涉獵程度,其實不難想像他為何會在追求音樂和畫面的完美搭配以及如何讓他屬意的音樂可以完整搬上大螢幕這兩者之間猶豫拉扯;畢竟這部片可是上下半場一開始就都採取了只有Ligeti的音樂然後畫面全黑的方式,以宣告本片的前衛風格以及音樂在本片中的重要性。也因此,以Kubrick的程度他應該可以察覺到《藍色多瑙河》第二次出現在片中時和劇情的扞格不入,但結果他還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即使如此,該片依然不只是瑕不掩瑜,更是公認的影史經典;這也是為何《星際效應》的導演Nolan會在今年親自到坎城做該片五十周年的特映。本片的確也透過影像和音樂成功地構築了對人類未來的想像以致於對永恆的提問;雖然在邏輯或科學上未必精確,但卻依然和純粹文字的論述各見擅場。也因為如此,這些想像和提問,在五十年後的我們看來依然是有意義而值得繼續體會感受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59會員
57內容數
影評散見於放映週報、週刊編集、香港映畫手民。但偶爾還是會想聊聊最喜歡的音樂,以及曾經發生在你我生長的這塊土地的事。
2024/11/28
這裡一向不太批評國片,因為一方面個人也算是個相關從業人員深知這行不容易;再者,在301條款後,台灣電影只能撿好萊塢吃剩的。但《餘燼》根本就是平庸的邪惡之在台代表作,實在讓人忍不住說上兩句。
Thumbnail
2024/11/28
這裡一向不太批評國片,因為一方面個人也算是個相關從業人員深知這行不容易;再者,在301條款後,台灣電影只能撿好萊塢吃剩的。但《餘燼》根本就是平庸的邪惡之在台代表作,實在讓人忍不住說上兩句。
Thumbnail
2023/07/04
這是一個很強烈的命題,但在開始解釋之前還是要先恭喜阿跨面將成為今年總統府音樂會的表演歌手之一;撇開政治上的風風雨雨不談,阿跨面今年才剛得到大嘻哈時代二的冠軍,就能夠站上這個舞台,其實絕非偶然,這也是為何會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2023/07/04
這是一個很強烈的命題,但在開始解釋之前還是要先恭喜阿跨面將成為今年總統府音樂會的表演歌手之一;撇開政治上的風風雨雨不談,阿跨面今年才剛得到大嘻哈時代二的冠軍,就能夠站上這個舞台,其實絕非偶然,這也是為何會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2022/03/14
這種東西我覺得在本質上就跟西方的安魂曲沒兩樣,只是因為對來世的想像不同,再加上西方比較系統化,然後又有浪漫主義講究創作者從宮廷或食客文化裡走出來,所以看起來的確是包裝得比較好,在商業性上我不否認這一點。
Thumbnail
2022/03/14
這種東西我覺得在本質上就跟西方的安魂曲沒兩樣,只是因為對來世的想像不同,再加上西方比較系統化,然後又有浪漫主義講究創作者從宮廷或食客文化裡走出來,所以看起來的確是包裝得比較好,在商業性上我不否認這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一步之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Thumbnail
一步之遙--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Thumbnail
演化 在伊卡利號航向其他星系尋找外星生命的途中,遇上了停擺的飛行器。裡面承載了20世紀的人類。他們死於生化武器與氧氣的爭奪。太空行員不屑的說:「這些才不是人類,這些是禽獸。」我瞬間憶起在〈星際救援〉中,也同樣在途中接收到陌生飛行器的求生信號,船艙內卻載滿了類似人猿的嗜血不明外星物種。 與生命相遇
Thumbnail
演化 在伊卡利號航向其他星系尋找外星生命的途中,遇上了停擺的飛行器。裡面承載了20世紀的人類。他們死於生化武器與氧氣的爭奪。太空行員不屑的說:「這些才不是人類,這些是禽獸。」我瞬間憶起在〈星際救援〉中,也同樣在途中接收到陌生飛行器的求生信號,船艙內卻載滿了類似人猿的嗜血不明外星物種。 與生命相遇
Thumbnail
基於對威權人格的厭惡,我很難說自己「喜歡」庫柏力克,但他創作中的某種矛盾,的確引我好奇。作為導演的他無情、理性、專制,自視甚高且愛冒險,執著於開拓新知,儼然是個陽剛形象滿格的將軍,眾人則自願追隨他,聽令行軍、打仗。但在他的作品裡,我又一再看見對威權和階級的警醒。
Thumbnail
基於對威權人格的厭惡,我很難說自己「喜歡」庫柏力克,但他創作中的某種矛盾,的確引我好奇。作為導演的他無情、理性、專制,自視甚高且愛冒險,執著於開拓新知,儼然是個陽剛形象滿格的將軍,眾人則自願追隨他,聽令行軍、打仗。但在他的作品裡,我又一再看見對威權和階級的警醒。
Thumbnail
庫柏力克電影像是一場又一場巨大的體驗,卻留下了不輟的思考;又或者反過來,人們在電影中遭遇了新的觀念,但觀影的整體經驗卻一邊搖撼一邊豐富的這趟理性旅程。
Thumbnail
庫柏力克電影像是一場又一場巨大的體驗,卻留下了不輟的思考;又或者反過來,人們在電影中遭遇了新的觀念,但觀影的整體經驗卻一邊搖撼一邊豐富的這趟理性旅程。
Thumbnail
今晚是個特別的夜晚,我總算看了大衛林區的《雙峰:與火同行》這部當年褒貶不一,現在已經成為一代經典的作品,之前一直沒有看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總覺得沒看影集直接看這部電影好像會不太好,另一方面我也很排斥跟影集掛勾的電影,只因我有種牢固的觀念就是一部電影自身最好要能不假外求的闡釋。
Thumbnail
今晚是個特別的夜晚,我總算看了大衛林區的《雙峰:與火同行》這部當年褒貶不一,現在已經成為一代經典的作品,之前一直沒有看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總覺得沒看影集直接看這部電影好像會不太好,另一方面我也很排斥跟影集掛勾的電影,只因我有種牢固的觀念就是一部電影自身最好要能不假外求的闡釋。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主題意念看來是涉及深廣的宗教哲學,例如重生與救贖、母性等等,最後我們看來卻失望了。導演表現仿如一個很有運動細胞的人卻不擅溝通那樣... 導演的音樂靈感成為小戲鬼的最大發現...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主題意念看來是涉及深廣的宗教哲學,例如重生與救贖、母性等等,最後我們看來卻失望了。導演表現仿如一個很有運動細胞的人卻不擅溝通那樣... 導演的音樂靈感成為小戲鬼的最大發現...
Thumbnail
一部讓人如坐針氈的勵志片。 開頭的寧靜外太空屏息美景,那份鳥瞰地球的黑暗無垠靜謐,呈現的是極現代的電影語言外帶一種些微令人恐懼的巨大荒涼感。 全片幾乎有95%以上的場景都停留在地球之上的外太空,這造
Thumbnail
一部讓人如坐針氈的勵志片。 開頭的寧靜外太空屏息美景,那份鳥瞰地球的黑暗無垠靜謐,呈現的是極現代的電影語言外帶一種些微令人恐懼的巨大荒涼感。 全片幾乎有95%以上的場景都停留在地球之上的外太空,這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