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本月社企: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學習信任,釋放自己</p>

2018/07/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陳宜萍、林以涵
「本月社企」為社企流編輯室其中一個撰寫主題,每個月會介紹一個具有社會創新性、獲利能力、與永續經營潛力的社會企業,除了分析該企業的社會創新模式外,也會較為深入地報導其在經營管理上的成功關鍵或面臨挑戰,希望讓讀者全方位認識一個社會企業。
 
1988年,德國創立對話社會企業(Dialogue Social Enterprise,簡稱DSE),雇用視障者為培訓師,帶領參加者在黑暗環境中進行體驗學習,進而使其改變對「殘疾」與「多樣性」的心態、增加包容度與移除自我界線。至今已有來自超過30個國家、160個城市的650萬人次受惠。愛盲基金會身為台灣關懷視障者最大的社會福利機構,為增加視障者更多元的職種、自信心、與社會價值,基金會董事長謝邦俊先生取得DSE授權,於2011年創辦了「黑暗對話社會企業(Dialogue in the Dark Taipei)」,簡稱台北DiD。

國際觀與創業力,促成台北DiD誕生

親自擔任台北DiD董事長的謝邦俊先生,人稱Dr. Ben,具有中西醫執照,曾在中國及東南亞數國義診,後自行創業,為市場行銷教授和專家。Ben長期致力於公益事業,離開商界後投身於愛盲基金會服務長達三十年之久,以促進視障者無障礙的社會環境,及推廣文化教育、體育、職業訓練與輔導等相關工作為宗旨。他更於去年創辦台北DiD,期望在愛盲基金會的視障相關資源上,以DSE在國際間行之有年的創新商業模式持續為視障族群發聲。

和黑暗對話,看見不一樣的自己

DiD目前最主要業務為「黑暗對話工作坊」,每次約有15到30人參加。參加者進入到全黑暗的環境後,因短暫失能而放慢腳步,在視障者擔任的培訓師帶領下,以分組方式完成各項任務,利用特殊設施、教材及引導,來強化個人的專注力、應變力、溝通能力及團隊默契等。而明盲反差的衝擊,使參加者卸下心防、省視自己的核心價值。工作坊成為許多企業的人力資源發展訓練工具,負責「挖掘」各組織領導、生產、銷售、員工社交關係等問題,包含Yahoo!奇摩、宏達電、瑞士銀行等企業皆體驗過工作坊。

利基定位,少了競爭、多了合作

DiD在成立初期只專心做工作坊這項投入金額最少,計算模式卻最明確的業務。工作坊主題在企業顧問課程的市場中也有清楚定位:一是只做「挖掘」的動作,帶領參加者碰觸問題,不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二是只碰觸非技術性、來自於本質上的問題,透過黑暗氛圍,讓所有參與者彼此激盪,自我反饋。這樣的定位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更增加與「提供解決方案」的企業培訓課程的合作機會。
 

成本控管與人才取得為兩大經營挑戰

DiD在成立初期,因社會大眾還不了解其價值,許多工作坊無法收取應有報酬,因此以嚴格的成本控管來拉長時間、換取生存空間,能用組織資源達到的任務就不外包。此外因為公司成立初期資源有限,適合的領導人才必須要有企業經營的經驗、認同社會企業的理念,更能親力親為地處理許多事情,對很多領導人來說並不容易。

展望未來,持續開創更多「黑暗」可能性

在工作坊之外,DiD也運用本土經驗與資源,陸續開發出「黑暗樂劇場」、「黑暗品酒會」、「黑暗生日party」等其他國家(城市)DiD沒有的產品。今年除了預計完成100場工作坊,更計劃開發新產品「黑暗餐廳」,目前正在向外尋求合作的餐飲業資源,希望能成功實現這個想法,讓更多人能從在黑暗中用餐得到樂趣與學習。DiD期望透過各種創新的「黑暗」相關產品,消極地為視障者提供就業機會,更積極地彰顯每一個人、每一個資源,都有其正面效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陳宜萍 Ariel Chen
陳宜萍 Ariel Chen
創業者、專欄作家。關注新媒體、社會創新、文化內容產業。「社企流」創始成員、「方格子 vocus」共同創辦人,曾獲得經濟部「女性創業菁英獎」。現居美國舊金山灣區,養有兩隻寶貝貓。畢業於交通大學經營管理所。歡迎來信聊聊:facebook.com/Ariel.yipingchen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