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專業、民意與政治的共伴效應:從輿論看颱風假的社會意涵(下)

2018/07/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開啟下篇之前,我想先談談這次的分析重點:輿論,經過上篇的討論大家應該會發現「輿論」其實是個蠻大的集合名詞,舉凡人身攻擊、意見陳述或是意識形態的攻防皆屬之,且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民意的展現形式。尤,在風災假這種會牽涉千家萬戶作息調整,有明確的直觀影響下,它幾乎是毋須特別催生就會自然湧現的一股力量,一股形諸社會互動及運作的交互作用力。這股力量當然可能人為操縱,但那並不是全貌--輿論非但不只是網路酸民或風向的具現,在是非對錯的辯證之餘,更該被關注的其實是論調背後所反映的社會圖像,乃至於這些圖像的象徵意涵。
除了上一篇談到的政府、老百姓及媒體三方視角,以及他們彼此互動所交織成的輿論網絡。現在讓我們進一步檢視:這些輿論,意即社會圖像的存在,本身象徵、反映了什麼?你可能已經發現:上篇拋出的幾個線索都間接導向輿論主體(百民)處於相對弱勢、被動的不利處境,出勤與否的「彈性空間」並非勞、資對等溝通的基礎,且往往淪為加班、超時被合理化的模糊地帶,反倒失去保障。台灣紛攘未息的勞權議題,勞、資雙方的對立及惡化,甚至「撿到假期」是生活小確幸的論述為人所津道,企業雇主在這些社會現象的催化,幾可說是翻攪社會互動網絡的一介關鍵要角。
失準的談判公秤:勞、資對立裂痕的風災破口
回想雙北不同調的那個晴天,新北市其實有不少公司還是自行宣布復班工作,然,風雨來襲時會先顧量員工安危,共體時艱的例子可就稀聞許多;相反地,企業還會出現需要員工一同共體時艱,使災情對公司威脅及損失降至最低的要求。這個現象隱含了兩則訊息:
1. 企業主和員工對於風災成本的考量優位相異
2. 雇傭關係使得勞、資談判原本就建構在不公準的天秤上
不只風災天,其實任何牽涉到營運的變卦,成本主要都是由企業所負擔(員工通常不會有此擔憂,因其薪水調幅不大),誠然,風災天的產值損失若全由企業吸收,那的確可說是沒有共體時艱;但實情往往不會這樣,原因是企業同時也掌握了最關鍵的籌碼:薪酬。
藉由雇傭關係與薪酬的調節,企業得以外放原獨自承擔的營運損失,使得風災成本被更合理的分配。然,在勞方眼中,這樣的論調與「合法壓榨」經常只是一線之隔的包裝操作,員工在颱風天的安危及作息規劃被排除在企業損益成本計算之外,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垂直化的雇傭機制,間接強化了企業外放損益,卻排除保障、變相以薪酬箝綁員工的勢狀,勞、資雙方在不對等天秤上各執一詞,這種不良溝通不但加劇彼此的對立與不睦,更已漸成台灣企業的常態縮影。
有些人可能已經注意到:雇傭關係和薪酬兩大工具,以及上述總是同時出現的兩項勞、資方矛盾,不會只在風災來臨時才作用。實然,若單是颱風天互相體諒一下,輿論風向未必會被帶起來,市井小民日積月累的過勞現象才是怨意根本的禍因;薪、職威脅作為工具體現在每個上班日常,各種超量負荷且無償的妥協累積,本身已是一次次催化對立的惡性循環,再加上颱風天安危之虞的論述作為衝擊破口,民眾對於政府頒布政策、法條,以制度規範來彌補漏洞疏失的期待,可說也表現在這次對彈性化的反彈力道上了。
挑戰你的直覺:結構性表徵下的鑲嵌與連動
將關鍵的雇主角色加入後,至此我們已大致勾勒出輿論所呈現的社會結構性圖像。作為輿論主體,可以發現人民的聲浪除了反映對專業(科學預測)的不尊重,以及速食媒體閱聽習慣及政治二分攻訐作祟所造成的思考限縮外,這些怨意其實也隱含了不安的累積:無法和政府建立互信。故,對於公僕政府而言,風災假需要並慮專業、民意反映而做出好決策外,勞、資議題仍是一題待解哉問;時來台灣勞權有乏保障的社會憾事一再上演,強化勞資對立的同時也削減大眾對「彈性」的信心,耑,「放假是為了選票」一說,顯示的正是政府不想傷害人民、卻也害怕得罪財團,雙重難解的根本問題。做輿論觀察很重要的一點,正是在於發掘這些彼此嵌合、連動的角色與互動關係,進而看見原先固化視角所忽略的現象與難點。
談到這裡,你大概已經意識到,直觀感覺很多情況下其實是會誤導我們思維的。
就拿輿論和放假來說,大家可能覺得網民們終極目標就只想放假,論述只是加強合理化而已,這類人當然有,嚷著風災危險放假卻冒雨玩樂的也大有人在;但社會氛圍被烘托至此又代表什麼?其實它帶出的是檯面下過勞常態和勞、資關係的待解難題。另外,很多人容易下意識認為罵柯不罵朱的網友,大概不是想放假的天龍人就是「柯黑」(搞不好還是泛藍),但我們在上篇就已談過:這個批判在理上其實是站得住腳;這也顯示出意識形態二元對立與速食選邊站的閱聽,固然能提升資訊接收效率,但有時也更易使人盲目。

好的質疑會讓社會進步,清晰邏輯及明辨思維更能發掘問題表徵背後關乎的訊息意涵。這些結構性問題中的每條直線鏈結,都蘊含了彼此的互動與對照解釋,並不是單點狀的檢視或解決,而更像是相互鑲嵌著的連動。想想百姓、財團兩面討好的政客,或是與輿論風向互為因果的新聞媒體便可知。多方視角及立場的解構,協助我們發掘視角盲點,甚或提供解惑之源;不只是輿論,保持「待疑」的理解心態接收任何新聞或觀點闡述,避免通盤複誦或讓定見、意識形態先行,是資訊爆炸社會下,人人皆應戴上的一副眼鏡。


你應該/可以做些什麼?
結語前想提醒大家,別忘了起先談到颱風假的初衷,其實牽涉的是一些損失的社會成本該如何合理均攤的問題,本質上從來就和「賺」搭不上邊(儘管社會氛圍讓此情有可原)。人作為部分鑲嵌於結構化問題中的能動者,更該關心的是:如何切入鏈結,帶來轉變及更多可能?以勞、資關係的矛盾而言,無論是勞權概念推動或對政府的監督,都仰賴群體力量、資源更積極的凝聚集結,對抗及扭轉也才會有機會促成。「四點鐘之亂」和「雙北不同調」兩段插曲均首見於風災天,帶來秩序混亂的同時也賦予官、產、民三界省思,去佇足思考、討論是否能做出更好決策的機會,若依此而視,這反倒可能是好現象。
另外,病態媒體則是其二,它們逐風向而生的馬腳也在這次柯 P 聲勢的震盪間表露無遺;但既然資訊時代讓媒體的近用變得容易,培育正確思辨的閱聽習慣,品質監督並散播對的知識,乃至注意管道使用(諸如輿論、意見陳述)所隱含的外部影響,便從而顯得不可或缺。人人都是小媒體,解鈴還須繫鈴人;改變在轉變之前,就讓我們從反求諸己做起吧!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4會員
57內容數
我要成為 LeetCode 王!快跟我一起踏上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