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休假的假象

更新於 2024/07/2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誰為特休假買單?

-員工: 同事間相互代理

-老闆: 無成本 (除非特休換錢,如果有的話?)

-政府: 有政績 (勞基法美名)

真正為特休買單的人: 還是員工自己,最多就是資深員工(特休假多)吃點資淺員工(特休假少)便宜。這是真實社會運作下的剝削謊言。===========================================

幻想中的特休:

-員工: 代理的員工,應該要有額外的代理薪資

-老闆: 應該給付代理薪資

-政府: 修改勞基法

1.明訂由資方給付代理薪資 (依休假員工的薪水為基準)

2.特休換錢,金額雙倍 (促使公司更積極鼓勵員工休假)

avatar-img
2會員
8內容數
隨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J Hs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複雜的社會 雙方平等互動下,多講理評斷是非 強弱有別互動下,對強勢者多講法 對弱勢者多講情
行為判斷人品 一等人: 道德良心為行為準則 二等人: 法律規範為行為準則 三等人: 喜鑽法律灰色地帶 四等人: 視法律如無物 下等人: 知法玩法
“人口密度”、”基礎設施”及”人文素資”是決定居住品質的三要素。 居住人口過於密集,相對就是壓縮彼此的生活空間,就很容易發生人的摩擦。 生活空間在高度壓縮下,想降低摩擦發生機會,基礎設施的規劃就非常重要。 一旦摩擦發生,人文素質將會決定最終結果 - 文明手段? 野蠻手段? 人生無大事,只
多年的工作歲月裡,倦怠浪潮起起伏伏,每撑完一輪,下一波將以更高壓更快速姿態襲擊而來。工作這個東西,講白就是個爭奪資源養家活口的過程。在這個漫長過程中,須賦予一些意義,來說服自己或別人持續撐下去。群居生物,維持整體社會運作是身為人的必然責任嗎? 不幸的,這個運作愈來愈快速,許多人已追趕不上。過去農耕
過去社會追求: 吃得飽 睡得飽, 反映物質匱乏下的生理需求。 現今社會追求: 吃得下 睡得下, 反映衣食無缺下的心靈匱乏。 長期資本社會下的物欲橫流,形成現今極端的窮富差距, 多數現代人出生蝸居在城市角落裡,成了無聲群眾中的一員,不苦嗎? 脫離城市 回歸自然 方得生活
新聞報導都會說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情? 但對不喜熱鬧的人來說,過份的熱情反是一種困擾吧 若用馬拉松賽事來比喻, 一般人會在路旁擺設飲品供跑者自行享用 而台灣人則會在路中央 拉著跑者強迫享用 影響他人而不自知~
複雜的社會 雙方平等互動下,多講理評斷是非 強弱有別互動下,對強勢者多講法 對弱勢者多講情
行為判斷人品 一等人: 道德良心為行為準則 二等人: 法律規範為行為準則 三等人: 喜鑽法律灰色地帶 四等人: 視法律如無物 下等人: 知法玩法
“人口密度”、”基礎設施”及”人文素資”是決定居住品質的三要素。 居住人口過於密集,相對就是壓縮彼此的生活空間,就很容易發生人的摩擦。 生活空間在高度壓縮下,想降低摩擦發生機會,基礎設施的規劃就非常重要。 一旦摩擦發生,人文素質將會決定最終結果 - 文明手段? 野蠻手段? 人生無大事,只
多年的工作歲月裡,倦怠浪潮起起伏伏,每撑完一輪,下一波將以更高壓更快速姿態襲擊而來。工作這個東西,講白就是個爭奪資源養家活口的過程。在這個漫長過程中,須賦予一些意義,來說服自己或別人持續撐下去。群居生物,維持整體社會運作是身為人的必然責任嗎? 不幸的,這個運作愈來愈快速,許多人已追趕不上。過去農耕
過去社會追求: 吃得飽 睡得飽, 反映物質匱乏下的生理需求。 現今社會追求: 吃得下 睡得下, 反映衣食無缺下的心靈匱乏。 長期資本社會下的物欲橫流,形成現今極端的窮富差距, 多數現代人出生蝸居在城市角落裡,成了無聲群眾中的一員,不苦嗎? 脫離城市 回歸自然 方得生活
新聞報導都會說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情? 但對不喜熱鬧的人來說,過份的熱情反是一種困擾吧 若用馬拉松賽事來比喻, 一般人會在路旁擺設飲品供跑者自行享用 而台灣人則會在路中央 拉著跑者強迫享用 影響他人而不自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於106年勞基法的修正中,雖然多數人關注焦點都在「1例1休」,雖然吵得沸沸揚揚,但至今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例假與休息日,不過比起例假與休息日的變更而言,更大的變化與影響其實是在於「特別休假」的規範喔!!
Thumbnail
一年又過去了,不少人開始計畫今年的特休使用方式。但通常不太會有人剛好就是一月一日到職,所以直接用年初來計算一年又感覺怪怪的,可是如果把每位員工分開來計算,對公司來講又不太方便。究竟特休在勞基法上是否有被規範好的算法呢?還是說要怎麼計算才是正確的?
Thumbnail
實務上勞動檢查的發動時候,主要是依循著勞動部每年度發佈之「勞動檢查方針」進行,在勞動檢查之類別上,大致可分成專案檢查及申訴案檢查兩大類。  而勞動檢查中,其中一個雇主常會被主管機關裁罰態樣就是:特別休假的請休,勞動部在《勞工簡訊》第72期,列舉出五大NG態樣,一起來檢視看看吧。 與
Thumbnail
特休假規定在勞基法第38條,跟勞基法第43條無關。更與勞工請假規則一點關係也沒有喔!那勞工怎麼請特休假呢?勞基法第70條工作規則、第38條原則由勞工排定,例外勞資雙方協商或勞動契約合意約定! 相關法令競合 勞基法 第 43 條 勞工因婚、喪、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請假;請假應給之假期及事假以外期間內工
Thumbnail
公司單方面告知「休假公告」包含統一休假規劃、扣假順序,而且內容提及彈休、特休、補休假,而且沒有跟勞工協調可以嗎? 相關新聞報導 相關法令是這樣規定的! 📌勞基法第38條 特別休假可以協商調整情況,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 📌勞基法第32-1條 📌勞基法第79條
Thumbnail
<育嬰留停後的特別休假計算> 1. 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的年資是中斷的,復職之後前後合併計算。 2.若育嬰留職停薪前尚未修完特別休假,則復職之後繼續使用,並以原到職日加上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後為新的起算點。
Thumbnail
與員工協商特別休假的排法可以嗎?可以直接由雇主安排嗎? 1.員工休很多天特別休假,公司可以基於「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跟員工協商特別休假的排法。 2.特別休假是不可以直接由雇主安排。
Thumbnail
特別休假沒休完的處理方式(當年度、遞延、終止勞動契約) 1.離職時無論是否採用曆年制(1月1日至12月31日)都要回歸到到職日做計算。 2.釐清契約終止日或離職日是否有涉及年資又滿年度的問題。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於106年勞基法的修正中,雖然多數人關注焦點都在「1例1休」,雖然吵得沸沸揚揚,但至今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例假與休息日,不過比起例假與休息日的變更而言,更大的變化與影響其實是在於「特別休假」的規範喔!!
Thumbnail
一年又過去了,不少人開始計畫今年的特休使用方式。但通常不太會有人剛好就是一月一日到職,所以直接用年初來計算一年又感覺怪怪的,可是如果把每位員工分開來計算,對公司來講又不太方便。究竟特休在勞基法上是否有被規範好的算法呢?還是說要怎麼計算才是正確的?
Thumbnail
實務上勞動檢查的發動時候,主要是依循著勞動部每年度發佈之「勞動檢查方針」進行,在勞動檢查之類別上,大致可分成專案檢查及申訴案檢查兩大類。  而勞動檢查中,其中一個雇主常會被主管機關裁罰態樣就是:特別休假的請休,勞動部在《勞工簡訊》第72期,列舉出五大NG態樣,一起來檢視看看吧。 與
Thumbnail
特休假規定在勞基法第38條,跟勞基法第43條無關。更與勞工請假規則一點關係也沒有喔!那勞工怎麼請特休假呢?勞基法第70條工作規則、第38條原則由勞工排定,例外勞資雙方協商或勞動契約合意約定! 相關法令競合 勞基法 第 43 條 勞工因婚、喪、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請假;請假應給之假期及事假以外期間內工
Thumbnail
公司單方面告知「休假公告」包含統一休假規劃、扣假順序,而且內容提及彈休、特休、補休假,而且沒有跟勞工協調可以嗎? 相關新聞報導 相關法令是這樣規定的! 📌勞基法第38條 特別休假可以協商調整情況,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 📌勞基法第32-1條 📌勞基法第79條
Thumbnail
<育嬰留停後的特別休假計算> 1. 育嬰留職停薪期間的年資是中斷的,復職之後前後合併計算。 2.若育嬰留職停薪前尚未修完特別休假,則復職之後繼續使用,並以原到職日加上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後為新的起算點。
Thumbnail
與員工協商特別休假的排法可以嗎?可以直接由雇主安排嗎? 1.員工休很多天特別休假,公司可以基於「雇主基於企業經營上之急迫需求或勞工因個人因素」跟員工協商特別休假的排法。 2.特別休假是不可以直接由雇主安排。
Thumbnail
特別休假沒休完的處理方式(當年度、遞延、終止勞動契約) 1.離職時無論是否採用曆年制(1月1日至12月31日)都要回歸到到職日做計算。 2.釐清契約終止日或離職日是否有涉及年資又滿年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