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給你怎麼樣的印象呢?叻沙、沙嗲美食,還是雙星大樓?東南亞國家近年隨著建設、產業發展,已逐漸擺脫戰後民生凋蔽、窮困落後之況,在觀光與經濟上成為不容小覷的國際新寵兒。然而,近日被網民熱議的一段畢業代表致詞,似乎有其他看法。
去年暑假,我也有機會到馬來西亞實習,在當地,我雖然沒有看到骨瘦如柴的小孩,也沒有體驗到惡劣的環境,但我在那裡看到當地的老師與我們一樣的教育熱忱......
上述文字出自國立清華大學大學部畢業典禮的畢業生代表致詞,也是「骨瘦如柴」失言事件的原典內容。這段話起初於畢典直播時即引發討論,爾後更遭網友與媒體轉傳、熱議,遂使清大校方將 YouTube 相關直播影片設定為不公開,而致詞代表李同學也在臉書發表了澄清、致歉內容。簡短數言引發歧視之嫌疑,不但在臉書頁「靠北清大」出現多版面論戰,許多用戶也分享該影片並多所批判,熱議主題除了該段話是否著實隱含歧視之外,亦有民眾感嘆「台灣人長期受到新聞媒體荼毒,普遍缺乏國際觀」,甚有台、馬網友隔海互罵、對嗆等事。事件至今不過數日,我們該如何解讀?又,從中體現了哪些關鍵訊息呢?
冰山之角:歧視與刻板印象,Yes or No?
身為坐在台下的清大應屆畢業生,當下我反射性皺了眉頭想:雖然沒有看到骨瘦如柴的小孩?所以預設有囉?我旋即浮現兩種她可能想表達意思:要嘛實際上(惡劣環境)存在,不過是自己沒體驗到;要嘛就是實情並不似想像那樣。
誠然,在前後文理路脈絡模糊之下,兩種解讀都有可能成立。而這正也成為網民熱議的首要主題:歧視意味究竟是否存在?批判方主要傾向前者,認為言論隱含「東南亞國家環境水平低落、人民溫飽有虞」之意;而緩頰方則認為至少李同學於言論中承認原本錯誤想像,反倒是誠實好事,也有網民認為該段論旨側重在「教育之愛無國界區別」,且其言論也的確反映出在馬國的舒適實習體驗,認為無須過度解讀。從李同學的澄清文,不難推測她的本意偏向後者,且欲打破某些人對實習國家的錯誤想像(雖,筆者認為就交換或實習目的而言,「選擇落後、克難環境」的動機在邏輯上本身就很難說得通;且,如果這也非李同學到馬國實習的考量動機,那在致詞中提到骨瘦如柴、惡劣環境,豈不又畫蛇添足?)
回歸正題,無論實情與本意是上述哪一種,「骨瘦如柴」一說在聽解過程已不可免挑起社會敏感神經。這種具有地域性優劣比較意味的字句,本在表意、使用過程就需格外謹慎,再加上畢業典禮是關乎屆、校層級之務,此言存乎畢業生代表致詞而被加以檢視,乃至爾後延燒引發熱議,本身雖責無旁貸,但我認為充其量這也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
水面以下:說、聽雙者互動間隱含的更多危機
冰山理論告訴我們浮現在水面上的體積只占整個冰山的八分之一,而這次失言事件中那八分之一便是對歧視言論本身的熱議,那其他呢?這包含了說者發言背後反映的國際觀、對爭議的面對處理,以及聽者在解讀與評論上的表現等。說、聽雙者很可能也是你、我與整個社會之縮影,然諷刺的是,水面底下隱含的多數問題也最常為人所疏忽。
細究這次網民熱議的言論內容,不難發現為反而反、逆向歧視的現象十分嚴重。臉書頁「靠北清大」中即有學生針對李同學南大校區(原竹教大)的身分批判,稱其拉低畢業典禮素質、影響外界對校觀感,甚之延伸校方併校失當、「戰校」風波等無限上綱。無獨有偶,台、馬兩國網友也在新聞底下爆發大篇幅論戰,其間不乏相互批判、辱罵指控。無論是清大對竹教大、台灣對馬來西亞還是馬來西亞對台灣,本咎因於對歧視言行的批判,自身卻反倒操弄著一口歧視言論,這層矛盾不但體現出速食資訊社會下,囫圇吞棗的低階素養,也讓人聯想起社會動用私刑、公懲犯人的場面。
「這個人那麼可惡,我們替天行道、教訓他兩下,才剛好而已。」
撇開司法制度內容不論,事件程度、對錯分明,或身為在理的正義使者自居,都與我們能做的言行一點關係也無。惟,「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對某些人來講,卻是選擇性可為的正義表現,暴力、辱言與歧視在此風氣下為人所信道、所公然揚舞大旗,何嘗不是另一更大的社會隱憂呢?
要批判當然沒問題,但論述的思維與表達,就如同畢業典禮的致詞講稿,同樣都是具有外部性影響而更應悉心注意的。李同學不會是個案,你我日常也可能無形、無意散布具歧視意味的語論而不自知,而在這些案例背後更待檢思的,極有可能如網友所言,是不夠開闊、清晰的國際視野。馬來西亞除擁有豐裕天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橡膠等物料,也以電子、電機產品製造出口為主要產業,2017 年,馬國經濟成長率高達 5.9%,在民間投資、消費穩定成長、通膨逐漸升高的同時,馬國中央銀行已於今年初升息,為東南亞首個調升利率之國家。當我們自剖、檢視內心是否對東南亞民族、國家有刻板印象的同時,實情與發展可能早已不同、甚至翻轉。
失言事件究竟教育了我們什麼?其實無論就刻板印象或國際觀的省思與再探,這段插曲都屬難能可貴的契機。無知是比一切更可怕的禍難,它也導致歧視發生時,未必人人都有去面對、處理它的意願及能力;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君玫便點出,看到更多、學習更多,並質疑任何偏見實屬每個社會個體的責任。良好的溝通互動是關乎說者、聽者的雙邊素養,致詞與網民流語所代表的,只是歧視思維下結構性問題的最終表徵,其背後更亟待解決的,除了國際知識缺乏、畫地自限的井蛙之憂外,更可怕的是那些委身於指控,卻對己所做所為毫不自覺的無知與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