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O不是O,你說的J是什麼J—從Yotaka事件談拼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新任的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走馬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請大家習慣他以羅馬拼音呈現自己的原住民名字。結果,他馬上遭受到某成衣業網紅強烈的攻擊。

後來,又有人提出Yotaka這個是Kolas父親在日治時代,由日本人所取的名字,且是娼妓的意思(按:Kolas Yotaka 是依照親子連名制取名的)。到此為止,原住民恢復族名、對日情結、漢人文化霸權等議題參雜在一起,某方面來說也呈現出在歷史發展下,台灣原住民被連續殖民、文化霸凌,無奈且可憐的處境。

有關語言與文字的複雜關係,萬宗綸已經寫了一篇超級強文,在這我就不要獻醜,講不擅長的東西,請自行參閱摘不下魔戒的朱學恒:Kolas Yotaka與語言政治的實踐;同時,我也不是阿美族語的專家,但我對這個問題充滿興趣,從中也看到了一些與馬雅文字研究的相似處。

不同語文有不同習慣,別亂套用

好!先講結論!

用英文或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拼音唸法,來理解其他民族的語言/文字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蕭煌奇有句歌詞寫得好,「你眼前的O可能不是O,他唸的J也不是那個J」(欸)。大使這邊要說的是,無論研究哪個族群的拼音文字,都必須切身的搞懂每個字母符號在這個語言中所代表的語音。用英文拼音的唸法來理解其他語言,是非常危險且不正確的作法。

從Kolas Yotaka這個阿美族語的例子來說,由於有研究馬雅文字的經驗,我就反射性地先去Google這些字母在阿美族語的發音有什麼特殊性。後來,果然在原民會當初制定族語羅馬拼音書寫系統的資料中,看到一段有趣的事情:

尊重族人語感與文字書寫的習慣
(1)阿美語後中元音/o/和後高元音/u/,傳統上一直被認為是「自由變體」(free variant)。……在阿美語中,我們將/u/與/o/並列,以適度的呼應語音的變遷與族人的語感。

所以,Yotaka很有可能就是Yutaka,這個推測成立的可能性頗高。我們來看一些阿美族語的實際例子:

…提醒大家,阿美語裡面,o和u是所謂的「自由變體」,並不是所有的u都會被寫成u,比方說上面的kolong,發音其實是kulong,但是大家約定俗成,都寫成kolong。倒過來講,wacu也沒有人會寫成waco。

以下我把發u的音,卻寫成o的字列在下面(u經常都被寫成o):
kiso(音:kisu)你
kolong(音:kulong)牛
koti' (音:kuti')活該啦
toka(音:tuka)懶
fola(音:fula)笨蛋

如果Kolas Yotaka這個名字,反映了阿美族語中o與u會互相混用的情形,則Yotaka很可能就是Yutaka。在日文,Yutaka的漢字可以寫為「豐」。例如,PTT名人「藏書界竹野內」(對!其實竹野內豐姓竹野內,單名一個豐字),以羅馬拼音表記就變成了「Takenouchi Yutaka」。

但是,大使目前僅是推測。要完全確定,還差最後一步。但也是我無法做到的。就是Kolas Yotaka調閱他父親在日治時代的戶籍資料,應該就可以清楚知道父親取名時使用的日文假名,這樣就可以知道大使的推測是否正確了。

我說,那個馬雅點在哪裡?

接著,補個馬雅點好了!

其實,我看到這則新聞,馬上想到的是馬雅銘文與語言。當一些馬雅銘文或是馬雅語的專有名詞被翻譯成中文時,常常出現脫離原本語言發音的錯誤音譯。例如,大使過去也被長期誤導的[Ajaw]這個詞,在某些簡體中文的翻譯書中,譯者多半將Ajaw翻譯成「阿哈瓦」,但這並不正確!

raw-image

大致來說,當馬雅文字以拼音的型態來書寫時,必須以音節為基本單位(這點跟日文有點像;可參考上圖)。但是Ajaw這個字,結尾是子音w,很明顯不是一個完整的音節。因此,古代的馬雅人會依據前一個音節的母音,來補足後一個子音缺少的母音。所以,Ajaw,用馬雅文拼音就寫成了Ajaw-wa。

注意到了嗎?w這個結尾的子音,多了一個a的母音,變成wa的音節。這些文字表音的基本規則,在馬雅文字解讀上,稱之為CVC原則

Ajaw在馬雅語是「統治者」、「國王」的意思,可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字符;而會產生翻譯脫離正確發音的情形,是由於翻譯者對馬雅文字的基本認識不足,才會把實際不發音的wa翻譯進去,變成「阿哈瓦」。大使一開始看這些翻譯,由於已有基本認知,故知道將結尾母音翻譯出來是不對的。在真正馬雅口語中,Ajaw的語尾是沒有a這個音的。所以,大使以前都將這些字唸作「阿哈」(對的,不是用英文式發音唸成「阿加」!)。

不過,後來我又聽了、看了一些馬雅語的研究與解說,才發現ja在馬雅語中,也不能以直接以西班牙語的方式發音,直觀地念作「哈」。其實,馬雅語的實際發音比較接近「浩」的音,因此,現在我已經修正我的唸法,都將「阿哈」念作「阿浩」了!

在馬雅文的解讀中,還有不少其他的案例,例如「X」的音也有類似的問題。Yax是指「偉大地」、「第一」的意思。佩藤低地有個重要遺址,稱之為Yaxha',其意為「浩瀚之水」。音譯就該翻為「雅須哈」,而不是英文式唸法雅克斯哈。

大使在Yaxhá 遺址拍攝的照片

大使在Yaxhá 遺址拍攝的照片

總之,再次講結論,如果我們直觀的用英文或其他熟悉的發音方式,直接去唸讀或解釋我們不熟悉的其他羅馬字拼音,那麼勢必有很大的風險會誤解,甚至出問題、鬧笑話。

而在沒有弄清楚這些基本問題之前,就批評別人名字、音讀、甚至帶入情緒性的污衊,更是非常要不得的行為。台灣作為一個多元的社會,尊重不同民族的語言、姓名、習俗,都是新時代台灣人應該要具備的基本公民素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雅人的沙龍
1.7K會員
115內容數
透過「馬雅重生 Online」計畫,我將分享馬雅文化的真實樣貌、介紹正確的知識。希望透過集合公眾的力量,凝聚研究馬雅文化的能量,發展「馬雅學」,讓臺灣成為馬雅文化在亞洲的第一把交椅,也讓馬雅真正重生。
馬雅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4/11
2025年4月,跨國的考古團隊在瓜地馬拉的提卡爾遺址(Tikal),發現了一個具有提奧蒂華甘風格的祭台。這個新聞被許多學術團體、考古學家、粉專轉載。到底厲害的地方在哪裡?馬雅國大使帶你來看門道。 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幾年,瓜地馬拉的考古團隊利用光達(LiDAR),在提卡爾南邊發現「具有提奧蒂華甘
Thumbnail
2025/02/17
下面這張照片,可能是馬雅文字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之一。這張照片用在Wiki百科上,用來呈現馬雅文字的樣子。很多人看著配色、圓潤的紋路,一股月餅的感覺油然而生。如同雅量一樣,你看起來像是廣式月餅,我看像是馬雅文字,他看起來像是塊餅乾,反正就是可愛到想要出周邊的文物。 實際上,這是一大片馬雅學者復原馬雅長
Thumbnail
2025/02/17
下面這張照片,可能是馬雅文字最具代表性的照片之一。這張照片用在Wiki百科上,用來呈現馬雅文字的樣子。很多人看著配色、圓潤的紋路,一股月餅的感覺油然而生。如同雅量一樣,你看起來像是廣式月餅,我看像是馬雅文字,他看起來像是塊餅乾,反正就是可愛到想要出周邊的文物。 實際上,這是一大片馬雅學者復原馬雅長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2025/02/08
本書從2025年開始編輯,目前先推薦中文的書籍,日後再補充外文書籍 馬雅文化 1.馬雅人,《歡迎光臨古馬雅》,親子天下 我第一本出版品,是一本給小學生閱讀的繪本,介紹古代馬雅文化的天文曆法、文字、藝術、政治等主題。 2. Matthew Restall, Amara Solari,《牛津通識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SJPan日語練功房--平假名相似字辨別-「こ」「い」「り」-- 各假名的形音聯想&記憶要點、辨別小測驗、參考解答 --
Thumbnail
SJPan日語練功房--平假名相似字辨別-「こ」「い」「り」-- 各假名的形音聯想&記憶要點、辨別小測驗、參考解答 --
Thumbnail
閩南語的「自己」叫做「ka-ki7」,我的語感是「ka-ti7」,是音素向前異化的例子!有人認為這個「家」字為記音字!以語言底層最基本的人稱代名詞,不能搞定,據以為閩南語並非漢語的分支,是揉合南蠻土著方言的混合體,或者,更甚者漢語為其附體!這個實在是倒果為因!語言的演進與四方異族語彙發生交流,融合,
Thumbnail
閩南語的「自己」叫做「ka-ki7」,我的語感是「ka-ti7」,是音素向前異化的例子!有人認為這個「家」字為記音字!以語言底層最基本的人稱代名詞,不能搞定,據以為閩南語並非漢語的分支,是揉合南蠻土著方言的混合體,或者,更甚者漢語為其附體!這個實在是倒果為因!語言的演進與四方異族語彙發生交流,融合,
Thumbnail
日語是日本的國語。從音韻上看,它的特點是以母音結尾的開音節,在語法上屬於黏著語(agglutinative language)。 假名/「仮名(kana)」 假名是日本根據漢字創建的音節字符。通常指「平假名(hiragana)」和「片假名(katakana)」,但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包括萬葉假名。 平
Thumbnail
日語是日本的國語。從音韻上看,它的特點是以母音結尾的開音節,在語法上屬於黏著語(agglutinative language)。 假名/「仮名(kana)」 假名是日本根據漢字創建的音節字符。通常指「平假名(hiragana)」和「片假名(katakana)」,但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包括萬葉假名。 平
Thumbnail
無義中在ppt/TW Language 看到這個影片,找到目前台灣很少人談論的馬祖閩東話,難能可貴的還是自創的閩東歌曲! 仔細對照其中的閩東獨特的語音字,來對比閩南字的異同與淵源! 【依】ㄧ,i。 是詞頭性的「詞綴」之一。 用在親屬名稱之前表示面稱。例:「依爹,來食飯來。」(爸爸,來吃飯。)
Thumbnail
無義中在ppt/TW Language 看到這個影片,找到目前台灣很少人談論的馬祖閩東話,難能可貴的還是自創的閩東歌曲! 仔細對照其中的閩東獨特的語音字,來對比閩南字的異同與淵源! 【依】ㄧ,i。 是詞頭性的「詞綴」之一。 用在親屬名稱之前表示面稱。例:「依爹,來食飯來。」(爸爸,來吃飯。)
Thumbnail
作者舉了一個很趣味的例子。早年日本人的姓名大多只用漢字,因此有時候需要附上平假名幫助他人讀出正確的讀音。萬一在交換名片時,上面只寫漢字,就得問人:「請問您的名字怎麼念?」以免當眾出醜。這種奇特的現象,大概只會出現在日本這個國家了。
Thumbnail
作者舉了一個很趣味的例子。早年日本人的姓名大多只用漢字,因此有時候需要附上平假名幫助他人讀出正確的讀音。萬一在交換名片時,上面只寫漢字,就得問人:「請問您的名字怎麼念?」以免當眾出醜。這種奇特的現象,大概只會出現在日本這個國家了。
Thumbnail
這是一首給小朋友的台語唸謠歌。沒學過台語用字的人是看不懂的,要以此揶揄台語字之前(此文源自某新聞),請來「理解」它!「攻訐」只能逞一時之快,但無助於解決問題!遑論彼此尊重。 語言文字,分「語」跟「文」,「文」為書面字,中文不管何種語系,寫到書面上的漢字,都一致,不同語系的人都看得懂。所謂「書同
Thumbnail
這是一首給小朋友的台語唸謠歌。沒學過台語用字的人是看不懂的,要以此揶揄台語字之前(此文源自某新聞),請來「理解」它!「攻訐」只能逞一時之快,但無助於解決問題!遑論彼此尊重。 語言文字,分「語」跟「文」,「文」為書面字,中文不管何種語系,寫到書面上的漢字,都一致,不同語系的人都看得懂。所謂「書同
Thumbnail
大使常常前往高中跟學生或是老師演講,跟他們分享馬雅文化令人著迷的地方,也破解許多臺灣人對於馬雅文化的誤解。不過在分享的過程中,我也發現臺灣高中老師要教這段歷史,可用的資源非常的少。在看到這些現象後,大使想要寫一系列文章,解決眾多高中歷史老師的疑惑!
Thumbnail
大使常常前往高中跟學生或是老師演講,跟他們分享馬雅文化令人著迷的地方,也破解許多臺灣人對於馬雅文化的誤解。不過在分享的過程中,我也發現臺灣高中老師要教這段歷史,可用的資源非常的少。在看到這些現象後,大使想要寫一系列文章,解決眾多高中歷史老師的疑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