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不保的年代》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言

之前經過學校附近的書局看到這本書被歸類在法律類別我就感到好奇,畢竟書名跟一般常見的法律書籍不同,不過閱讀完我深切覺得這是本適合法律人閱讀的書籍,尤其對於本主題有興趣,當然,不是讀法律的也適合作為法普書看看。
先把醜話說在前頭,就書名而言把書中主旨矛頭指向「隱私」,然而英文的書名是:The Future of Reputation,隱私反而是在副標,單就書中內容觀之,我認為這是不當的,畢竟書的內容就有談到有關名譽以及隱私時,是明顯的區分為兩個區塊在談論,再者,在憲法上此二者亦係不同之基本權,即便此二者所拮抗者皆為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與名譽、隱私

書中內容談論者為網路的發展所帶來對於名譽以及隱私的威脅,雖然是2007年的著作,但相當多的問題今日還是存在,尤其是10年後的今天,網路只有更迅速、廣泛、開放以至於滲透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而相對於此二者的就是言論自由,根據我國大法官釋字509號解釋主文提到:「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憲法第十一條有明文保障,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就此可知對於言論自由的保護對於個人自我的實現、民主社會的維持或是對於言論市場的維護以便真相的顯現等是重要的。然而,名譽以及隱私也是重要的,例如在法律保障名譽之前,有決鬥的制度,多少人為了名譽願意將生命當作籌碼來維護;隱私則是人欲將有關自身之資訊開放多少給自己以外之人知悉,而隱私固然是掩蓋了人們對於社會規範輕微地違反,因此隱私是反社會性的,然而「隱私並非僅僅准許人們藐視規範;隱私本身就是關於我們應該如何涉入彼此的生活的一套規範。」,如同在《污名》一書中作者Goffman所提到的污名並不是二元的有與無,「正常的與受污名的不是人而是觀點」,而社會上的污名各式各樣,我們控制對於自身資訊的釋放與否,也保障了我們自我人格的健全發展,所以隱私也是重要的。
而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言論所可能帶來的烙印可能更灼烈了,因為不再是口語而已,而也不只是同為文字形式的文書,而是網路。網路有利有弊,幫助資訊的傳遞迅速,但是資訊也包括了個人的資訊。此外,就目前來說,一旦資訊到了網路,就幾乎是再也除不掉的痕跡。而作者所在的美國對此也有更艱鉅的挑戰:相較於歐洲人權公約第10條對於表現自由的規定基於對其他基本權的考量,故係可限制的,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按照文義的解釋國會是不應限制言論自由的。

結語


總而言之,對於這個議題,不只適合法律人閱讀,非法律人也適合閱讀,尤其是網路使用者,基此,簡而言之,所有人或許都該試著思考言論自由與名譽及隱私之間所帶來的問題,以及自身的行為準則。
avatar-img
83會員
386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心得—自然環境決定世界現狀?
《流》心得—XX主義跟吃飽,都幾?
《胡桃裡的宇宙》心得
《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心得—自然環境決定世界現狀?
《流》心得—XX主義跟吃飽,都幾?
《胡桃裡的宇宙》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後數位時代中大數據與個資透明化對個體行為的深遠影響。隨著虛擬世界的匿名性逐漸被透明化取代,個人的自由感和自主性遭到侵蝕。隱私的消失使得人們的選擇變得可追蹤,同時也引發了語言暴力和同質化現象。文章分析了數位時代如何重構道德與權力結構,以及這些變遷對於人類行為模式及其倫理觀的挑戰。
短短26個英文字,翻成中文頂多40多字,幾乎改變整個網路生態;更實際地說,如果美國當時沒有這一條法律,今日的Google、Meta未必會有目前規模。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隱私問題變得更複雜和重要。本文討論了隱私問題的現狀、保護隱私的建議以及自我定位的考量。以數位足跡管理和隱私設定為重點,提供了技術措施、心理調適和平衡曝光與保護的建議。
今日稍早針對目前的國會調查權法案等國會權限強化爭議,我國數十名法學者發表「立法院應將國會五法退回至委員會充分討論 法律學者聯合聲明」,聲明全文與名單如下: 對於此聯合聲明,敝人身為憲法學徒僅發表個人淺見如下。 我們作為法學者行動應該審慎考慮到拿自己身為法學者的權威背書時可能會產生的效果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逛書店時看到了這本書,書名有點吸引我,個人對法律不太懂,但蠻喜歡看法律相關的知識,包括書籍或是影音形式的內容。之所以喜歡,是因為畢竟法律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在法律人的答辯之間,閱聽眾可以客觀的立場,來培養思辨的能力。但前提是不能太深奧,或全都是法條類,這樣可能翻兩頁就看不下去了。比較喜歡看
Thumbnail
在美國待過一段時間的人,應該聽過一個詞: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一開始可能是揭露某些人士私底下的言行,藉此揭穿對方的假面具。本來立意是好的,但在這幾年,這樣的風氣卻走火入魔。
Thumbnail
《個人資料保護法》專家孔德澔律師,從「定位功能」帶我們瞭解個資及隱私授權的存在意義以及對生活產生的影響,並分享如何降低風險或是可以善用的地方。
Thumbnail
身為一個市井小民,要侵犯言論自由有多困難你知道嗎?
Thumbnail
以前曾經讀到:「一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到他人的自由為範圍。」這其實表示真實的自由還是受到社會人我之間的分際,而呈現受限的狀態。 同樣的,「一個人的人權也以不侵犯到他人的人權為範圍」,這在某些程度也表明人權是受限,特別是當他侵犯到他人的人權以後,人權勢必受到限制,甚至取消,不然政府就沒有權力把侵犯人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後數位時代中大數據與個資透明化對個體行為的深遠影響。隨著虛擬世界的匿名性逐漸被透明化取代,個人的自由感和自主性遭到侵蝕。隱私的消失使得人們的選擇變得可追蹤,同時也引發了語言暴力和同質化現象。文章分析了數位時代如何重構道德與權力結構,以及這些變遷對於人類行為模式及其倫理觀的挑戰。
短短26個英文字,翻成中文頂多40多字,幾乎改變整個網路生態;更實際地說,如果美國當時沒有這一條法律,今日的Google、Meta未必會有目前規模。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隱私問題變得更複雜和重要。本文討論了隱私問題的現狀、保護隱私的建議以及自我定位的考量。以數位足跡管理和隱私設定為重點,提供了技術措施、心理調適和平衡曝光與保護的建議。
今日稍早針對目前的國會調查權法案等國會權限強化爭議,我國數十名法學者發表「立法院應將國會五法退回至委員會充分討論 法律學者聯合聲明」,聲明全文與名單如下: 對於此聯合聲明,敝人身為憲法學徒僅發表個人淺見如下。 我們作為法學者行動應該審慎考慮到拿自己身為法學者的權威背書時可能會產生的效果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逛書店時看到了這本書,書名有點吸引我,個人對法律不太懂,但蠻喜歡看法律相關的知識,包括書籍或是影音形式的內容。之所以喜歡,是因為畢竟法律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在法律人的答辯之間,閱聽眾可以客觀的立場,來培養思辨的能力。但前提是不能太深奧,或全都是法條類,這樣可能翻兩頁就看不下去了。比較喜歡看
Thumbnail
在美國待過一段時間的人,應該聽過一個詞: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一開始可能是揭露某些人士私底下的言行,藉此揭穿對方的假面具。本來立意是好的,但在這幾年,這樣的風氣卻走火入魔。
Thumbnail
《個人資料保護法》專家孔德澔律師,從「定位功能」帶我們瞭解個資及隱私授權的存在意義以及對生活產生的影響,並分享如何降低風險或是可以善用的地方。
Thumbnail
身為一個市井小民,要侵犯言論自由有多困難你知道嗎?
Thumbnail
以前曾經讀到:「一個人的自由,以不侵犯到他人的自由為範圍。」這其實表示真實的自由還是受到社會人我之間的分際,而呈現受限的狀態。 同樣的,「一個人的人權也以不侵犯到他人的人權為範圍」,這在某些程度也表明人權是受限,特別是當他侵犯到他人的人權以後,人權勢必受到限制,甚至取消,不然政府就沒有權力把侵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