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從「傳統隱私權」蛻變為「數位自主權」的發展過程!

2021/10/0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台灣的立委諸公有鑑於數位生活已成為民眾生活的延伸,認為人民的數位權利(digital rights)是政府應積極保障之權利,且人民在數位虛擬環境中仍應享有憲法保障之自由,以及避免受不當侵害權利的保障,因此曾擬具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增訂第13條條文草案的「數位自主權」。這個權利的概念是怎麼演變來的?與傳統典型的隱私權又有何不同呢?

一、首先從「監控資本主義」說起

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是一種以營利為核心目的、以個人數據商品化為中心的經濟體系。近年來的重量級鉅作<<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一書的作者—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所描述的監控資本主義概念,是在Google的AdWords領導下的廣告公司中興起的,它看到使用個人數據更精確地針對消費者的可能性。
Shoshana Zuboff提到,監控資本主義認為人類經驗是能轉化為行為數據的免費原物料。雖然部分資料用來改善產品或服務品質,但其他數據則被企業據為己有,並將其稱為「行為剩餘」(behavioral surplus)。他們將這些資料投入下階段的生產過程,也就是所謂的「機器智慧」(machine intelligence),將資料製造成「預測產品」,對你/妳當下、下一秒以及未來的行為進行預測。最後,這些預測產品會放在全新的市場上交易,而這種專門流通行為預測產品的市場,就是Shoshana Zuboff所謂的「行為未來市場」(behavioral futures markets)。許多企業都迫不及待想在人類未來行為上下注,使提供此類商品交易的監控資本家得以迅速致富。
企業能夠利用臉書(Facebook)上過剩的個人資訊,形塑你/妳的行為模式,例如在你/妳週日晨跑結束,腦內啡在腦中極速流竄時,使你/妳點下「同意下單」的按鍵,購入一雙新的慢跑鞋;甚至,他們還能影響你/妳下週投票時的選擇。監控資本家與其他市場參與者,則一股腦地發展各種行為修正手法,讓機器控制的力量愈來愈穩固、強大。監控資本主義吞噬的是各式各樣的人類經驗。
對監控資本主義而言,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是相當重要的「剩餘」來源:在以高科技建構而成、無可遁逃的原料萃取過程中,我們是被榨取的對象。監控資本主義的顧客,其實是那些在市場上交易未來行為的企業。
在現今的監控資本主義裡,我們彷彿被物化、商品化,在數位時代的人格被稀釋掉,成為資料數據。所以我們若成為數位虛擬環境裡的資料數據,還有人格可言嗎?

二、談數位人格

一個人在數位虛擬環境活動的全部綜合,也就是他/她的數位足跡或看板,這樣的數位存在,會影響他/她的未來,因為人們會根據網路活動來評價一個人,形成所謂的「數位名譽」或「數位人格」,反射到真實生活對這個人的評價。
然而,網路無遠弗屆,有數位足跡、又幾乎成為人類的集體大腦,任何上傳到網路的資訊都難以「被遺忘」。例如:好的曬小孩照片,可能成功塑造大人小孩的美好形象,以及建立且維持良好的社群關係;反之則否,更別說大家常垢病的隱私、個資或人格等權益問題。如同電影「楚門的世界」一樣,現代為人父母者,在自己小孩呱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8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現代人必懂的資訊法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任何在網路上搜尋資訊、使用網路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或網路上交易等,無不與資訊法有關,是當代網路世代的人們必須要了解、認識的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