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筆子劇團」由日本導演櫻井大造帶領,這樣一個沒有政府補助或企業贊助,演員也不支薪的劇團,上演的與其說是戲劇,不如說是行動。劇團的演出空間是在閒置空地搭帳棚進行表演,且從導演到演員到其他工作人員⋯⋯都參與搭與拆帳棚以及各種事務,實踐著人人平等、沒有階級分野的哲學。
「帳篷劇」興起於 60 年代末的日本,櫻井大造在 1984 年成立了「野戰之月」,以東京、廣島、北九州這三個城市為演出地點,1999 年到台灣進行帳篷演出後,因為一次現場反饋,讓導演決定在台灣深耕,也促成 2005 年「海筆子劇團」的成立。
《大帳篷》從數個面向領觀眾認識帳棚劇與「海筆子」,除了有表演和日常事務的紀錄、長期紀錄團員的心理變化、劇團理念的闡述和辯證,還包含了兩個重要事件,即 311 核災後,劇團赴日進行演出,以及以劇場演出參與樂生保衛運動。
紀錄片的前半部讓原本不熟悉「海筆子」的觀眾慢慢認識這個劇團,不同於人們多半將戲劇想得光鮮亮麗且感覺良好,帳棚劇卻是似乎貧窮、機動、有某種對演員和觀眾的嚴厲。但當觀眾開始將劇團看為典型的社會對抗或運動時,紀錄片進一步引入導演櫻井大造在不同場合的演講或訪談來再三釐清劇團所抱持的理念,以及演員和觀眾在多年參與的過程中所收束的領悟。
紀錄片中,櫻井大造談到,「面前有一個現實,但我處在這個現實之外,創造一個批判該現實的場域,這並不是我的表現論,這種關係是基於某種近代戲劇的概念。我的態度是,不承認我們現在所在的現實,也就是說,不是在現實面前創造虛構,而是把現實虛構化。我不認為我們現在生活的現實是現實,我們做戲的行為本身就是把現實變虛構。」如此理念是比單純的批判更為基進的,可推廣的難度亦提高了。
可紀錄片《大帳篷》在介紹、釐清這樣一種世界觀之外,更努力展現海筆子劇團作為一處專注的場域,如何改變了流連或通過這裡的人們的生命。
並不是每個來劇場的人都能立刻懂得導演櫻井大造的主張。紀錄片長期拍攝了幾位演員,他們在白天奔波勞碌後,下班了還要趕來排練或表演,他們要的到底是什麼?他們獲得什麼?是什麼讓他們繼續支持下去?在作為創作者的導演那裡,那個所謂的現實,是否和這些原本是社會中小人物所理解或對抗的現實是同一個?
都說「人是最重要的」,但我們真能對此懂得、接納到什麼地步呢?當所有人不得不在一個帳棚下,一處如藝評人和導演都說「帳棚就是監獄」的這樣一個場域裡,演員和觀眾分享了自己的生命,所能得到的最終啟示會是什麼?
《大帳篷》表面上看來是對「海筆子劇團」非常詳細的紀錄,但其實遠多於此,關於這個劇團到底是什麼、要什麼,真正的答案會直到最後才揭曉。
許慧如的
《臨時工》,從片名與題材看來,容易誤會為通常的社會關懷或議題式紀錄片,但許慧如延續了一貫的作者性格,在處理這部紀錄片時,採取的是更接近實驗片或甚至從某個意義來看有點另類劇情片意味的非典型方式,創作出一部非常獨特的作品。
紀錄片一開始,有這樣的字卡:「為了拍攝臨時工,我們聘僱幾位臨時工來扮演臨時工」。三名臨時工站在一面漆成綠色的門版(綠幕)前,搭配著各自的口白交代背景。三人即將在一個廢棄工廠的一處空間裡工作。
星期一,臨時工進駐現場、初步整理,星期二,清掃與布置環境,星期三,空間大致確立下來,三人開始進行油漆工作,並有了更明確的互動。這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空間,沒有其他人,所有工作、活動都在同一個平面上,沒有死角。
臨時工為年紀相仿的中年男女各一,以及一名年輕男子。三人原本互不相識,但在相處的過程中,卻漸漸有了如同一家人的默契,無論是中年男女之間的,或他們分別和年輕男子之間如同父子、母子的氣氛,
《臨時工》一方面處在特殊的冷調氣氛,但另一方面,在臨時工之間快速熟稔的自然、友善氛圍裡,又瀰漫著幽默和溫馨。選定的環境在整理過後,變成乾淨的三面白牆(甚且還有一株妝點氣質的樹),像攝影棚裡的一處中產階級家屋,三個人一邊聊天一邊忙於手上工作,原本關於「臨時工」的社經邊緣處境,在這個情境裡換上了不同面貌,他們在此刻卸下弱勢的身份,回到最單純的「人」,過著生活、和他人相處。
但這絕非浪漫化或抹除了現實真實的不均勻,而是藉著將元素重整,讓觀眾看到臨時工們也如同我們過著生活、有所憂慮、有輕鬆與困惑的時刻,換句話說,他們不是「工具」,更不是用過即棄的拋棄式物件,那個人們以為絕境的底層風景,他們的生命與生活,仍持續延伸著,找尋著新的出路,無論人們是否能想像、是否在意。
短短三十分鐘,裡頭是三個人或者興起地熱絡、或者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他們一邊說話仍一邊專心於手上的工作,時間到了就吃便當、下班就騎機車離開,這個他們正工作其中的廢墟一角像個舞台,在這一刻,他們非但不是之於大眾的弱勢者,他們且是人們熱切關注、追蹤的演員,我們想著,接下來會怎樣呢?他們在想些什麼呢?他們各自與互相的故事,後來都怎麼了呢?
這是一個極深邃、耐人尋味的反轉,儘管簡陋,卻依然是舞台,用戲劇的對峙反省、挑釁了臨時工與大眾之間那個曾被以為理所當然或難以搖撼的關係。
《大帳篷—想像力的避難所》(The Moving Tent)
陳芯宜|2018|台灣|紀錄片|彩色|113分鐘|日語、國語
2018.10.08(一)20:50@光點華山2廳
2018.10.14(日)10:30@光點華山2廳
《臨時工》(Temporary)
許慧如|2017|台灣|實驗紀錄|黑白&彩色|30分鐘|台語、國語
2018.10.08(一)18:30@光點華山2廳
2018.10.12(五)11:30@光點華山1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