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基因改造嗎?
基因轉殖作物(基因改造)自1995年開始進入田間生產,短短二十年,全球基改作物種植面積為已超過一億公頃。儘管目前仍無明確證據證實基改作物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傷害,但在生態、道德、和素食的認定上已有許多爭議,目前台灣已核准玉米、黃豆、棉花、油菜、甜菜等五項基改作物進口,但仍未准許在地種植。
根據105年1月1日實施的「包裝食品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應遵行事項」、「食品添加物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應遵行事項」及「散裝食品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標示應遵行事項」,重點整理如下:
1.不論是包裝、散裝還是食品添加物,只要有含基改原料,就應標示「基因改造」 或「含基因改造」字樣。
2.直接使用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於終產品已不含轉殖基因片段或轉殖蛋白質之高層次加工品(如黃(大)豆油、醬油、玉米油、玉米澱粉、玉米糖漿、棉籽油、芥花油、甜菜糖、甜菜糖漿),須標示基因改造相關規定之字樣。如果產品使用不含轉殖基因片段或轉殖蛋白質之高層次加工品作為其內容物成分原料之一,該產品外包裝得免標示基因改造相關規定之字樣。
3.非基因改造食品原料因採收、儲運或其他因素等,造成非有意摻入基因改造食品原料,且其含量占該項原料3%以下者,視為非基因改造食品原料;倘超過百分之三者, 視為基因改造食品原料。
4.法規所規範的非基改標示的食品或原料,在國際上須有已審核通過可種植或作為食品原料使用之相對基因改造食品原料,始得標示。法規好拗口?來看案例說明。
非有意參雜率:
舉例來說,同一輛車若分兩趟載送基改黃豆與非基改黃豆,有可能因為未清理乾淨或者空間粉塵的影響,導致兩者混雜,因此才有「非有意參雜率」的制定,台灣從原訂的5%下修到3%,和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標準相同,但相對於0.9%的歐盟標準,仍有一段距離。
國際核可的基改原料:
由於基改議題引起關注,也讓部分業者以「非基改」來做文章,假如有鳳梨罐頭業者標榜自己使用非基改鳳梨,但由於目前尚未研發出基改鳳梨,所以該業者除了違反法規之外,也明顯有誤導消費者的嫌疑。
格外農品身為食品廠商,讀懂食安法是基本功,但我們更希望善盡社會責任,因此透過深入淺出的文章分享,希望大家在購買食品時,因為資訊完整做出更適合的選擇。
有任何食安問題都歡迎與我們交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