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vs.大農 台灣農業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過去的土地政策,導致台灣的農地零碎化,從此不可避免的走向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路線。農民為了在有限的種植面積裡提高收益,通常會選擇透過講故事、重包裝…等方式,來提升附加價值。在這樣的狀況下長期培養出來的優異農業行銷與包裝能力,使得現在不管是通路、媒體、市場,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的小農明星,宛如小農經濟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而這樣的能力正是我們彌足珍貴,甚至是某些國家(例如中國)缺乏而且渴求的軟實力。

台灣優秀的育種技術、專業的農業分工體系、優質的土壤與多樣性的地形、良好的灌溉系統、便利的交通設施…,再加上網路應用的普及、完善的宅配運輸系統、發達的媒體、民眾較高的包容性與接受度…,種種條件使得台灣成為一個相當適合小農經濟發展的完美實驗場,成就了無數的小農明星、農業電商與通路,但是,下一步呢?

未來,小農經濟會不會是台灣農業的出路?

簡單的說,台灣的小農經濟是在不得已的狀況下培養出來的優異單兵作戰能力,但當面對國際上較具規模種植的市場競爭時,我們未必能佔有優勢。台灣的小面積種植在機具採購的平均成本較高,機具的使用率與效率明顯較差,甚至代耕、種苗、肥料與農藥都是其他亞洲國家或歐美國家的數倍到數十倍之高,在競爭力的起步就輸人一截,加上產量與品質難以標準化與規模化,則使得少有農民能與大型通路甚至國外買家合作。

企業如果要永續經營,走向標準化與規模化是必然的趨勢;標準化可以達成穩定的交貨條件,規模化才能有效降低生產與行銷成本、效率生產,提升競爭力與產量。看來似乎是可行,但重點是,台灣土地取得成本不低,要怎麼從小農走到大農?

合作社模式,幫助小農變大農。

要從小農變成大農,除了可以透過購買或租借土地來經營單一大面積的農場之外,也可以透過合作社形式,集結理念相同的農民,共同採購機具、種苗來降低生產成本;經營共同品牌提升價值,同時由於合作社內共同的田間管理方式,數量、品質、時間上都可以達到穩定的交貨條件,這也是目前許多農友已經在努力中的進行式。

事實上,小農與大農並不是對立的概念,小農經濟也有其侷限性,個人認為,掌握台灣現有的優勢,讓一個個優秀的小農集結成農企業,從小農到大農反而可能是一個階段性的發展路徑。

※本文同步刊登至風傳媒:小農vs.大農 台灣農業的未來?

想知道更多!!歡迎到「格外農品粉絲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格外農品 GoodWill Foods的沙龍
15會員
111內容數
2023年的4月21日,格外農品就要滿八歲了!,因為不知道還有沒有九歲十歲,所以要趁現在把想要感謝的人一口氣講出來。因此我們規畫了「一日一感謝」這個活動,就算有一天格外農品不在了,也希望這樣正向的力量能夠持續延續下去。
2025/04/28
1.格外農品創業10周年:正式邁入第十年 。 2.主題:創業遇到的各種「創業鬼故事」 。 3.創業鬼故事舉例:果醬代工廠、草莓農民、前處理廠問題等 。 4.創業「驅鬼術」三招 : 積極查證:合作對象、員工等都要仔細查證背景資料。 無欲則剛:不貪心,避免被誘惑。 相信直覺:對覺得可疑的人事物保持警覺。
Thumbnail
2025/04/28
1.格外農品創業10周年:正式邁入第十年 。 2.主題:創業遇到的各種「創業鬼故事」 。 3.創業鬼故事舉例:果醬代工廠、草莓農民、前處理廠問題等 。 4.創業「驅鬼術」三招 : 積極查證:合作對象、員工等都要仔細查證背景資料。 無欲則剛:不貪心,避免被誘惑。 相信直覺:對覺得可疑的人事物保持警覺。
Thumbnail
2025/04/21
精華重點: 1.背景: 美國因與台灣的貿易逆差(2024年台灣賣給美國1163億美元商品,但只買了424億美元)對台灣施加關稅壓力 。 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32%的對等關稅,後降至10%,並給予90天談判期 。  美國希望台灣減少對美農漁產品出口,並增加購買美國商品,包括農產品 。 
Thumbnail
2025/04/21
精華重點: 1.背景: 美國因與台灣的貿易逆差(2024年台灣賣給美國1163億美元商品,但只買了424億美元)對台灣施加關稅壓力 。 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32%的對等關稅,後降至10%,並給予90天談判期 。  美國希望台灣減少對美農漁產品出口,並增加購買美國商品,包括農產品 。 
Thumbnail
2025/04/11
精華重點: 1.財務槓桿的雙面刃:財務槓桿是借錢來放大收益的工具,用得好可以加速成長,用不好則可能導致嚴重虧損,特別是在市場波動大或外部環境變化時 。 2.關稅事件的啟示: 外部環境變化(如關稅、匯率)難以預測,可能對創業造成重大衝擊。 財務槓桿在順境時是加速器,逆境時則可能成為風險引爆
Thumbnail
2025/04/11
精華重點: 1.財務槓桿的雙面刃:財務槓桿是借錢來放大收益的工具,用得好可以加速成長,用不好則可能導致嚴重虧損,特別是在市場波動大或外部環境變化時 。 2.關稅事件的啟示: 外部環境變化(如關稅、匯率)難以預測,可能對創業造成重大衝擊。 財務槓桿在順境時是加速器,逆境時則可能成為風險引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柯文哲提出五大農業政策綱領,以提升農業自給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首要目標。其次,為降低農業災害損失,建立農業防災安全網。第三,推動農業 e 化,提升農業效率。第四,輔導農民組成合作社或農業企業,發展品牌農業,提升農產品價值。第五,鼓勵農民發展農村觀光、文創等產業,活化農村經濟。
Thumbnail
柯文哲提出五大農業政策綱領,以提升農業自給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首要目標。其次,為降低農業災害損失,建立農業防災安全網。第三,推動農業 e 化,提升農業效率。第四,輔導農民組成合作社或農業企業,發展品牌農業,提升農產品價值。第五,鼓勵農民發展農村觀光、文創等產業,活化農村經濟。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這一、二年全世界最夯的議題,除了新冠疫情外,大概就是永續發展目標與淨零排碳了。 『成長』與『發展』不一樣,成長是數量的增加,發展是質的改善(結構的改變)。 『永續發展』的定義是,『滿足當代需求,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求的發展』,因此,永續發展是必須顧及許多條件,甚至還必須節制目前的成長。
Thumbnail
   吃在台灣已不再只是讓人吃飽肚子而已,而是講究食材、吃法、場合、氣氛,以及器血的使用與擺設的美感,甚至搭配用餐的音樂也都得注意到。因此,飲食不但是生活,而且還是文化的呈現,現在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飲食應該是可以集大成的。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某一樣地方特產或者一睹餐廳的風采,因此飲食
Thumbnail
   吃在台灣已不再只是讓人吃飽肚子而已,而是講究食材、吃法、場合、氣氛,以及器血的使用與擺設的美感,甚至搭配用餐的音樂也都得注意到。因此,飲食不但是生活,而且還是文化的呈現,現在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飲食應該是可以集大成的。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人旅行只是為了某一樣地方特產或者一睹餐廳的風采,因此飲食
Thumbnail
第三章 台灣的第一級產業 第一級產業:農林漁牧業 定義:直接取自然或利用自然資源的生產活動 第二級產業:礦業 汽車裝配 食品加工 營造 紡織  鋼鐵製造  定義:將各種原料再加工製造成原料或產品 第三級產業:觀光 醫療 教育 金融 零售 交通運輸 定義:提供各種商品有形或無形的買賣或服務 早期:第一
Thumbnail
第三章 台灣的第一級產業 第一級產業:農林漁牧業 定義:直接取自然或利用自然資源的生產活動 第二級產業:礦業 汽車裝配 食品加工 營造 紡織  鋼鐵製造  定義:將各種原料再加工製造成原料或產品 第三級產業:觀光 醫療 教育 金融 零售 交通運輸 定義:提供各種商品有形或無形的買賣或服務 早期:第一
Thumbnail
中午吃飯還是吃麵?小小一個決定竟影響台灣糧食自給率。接下來,蔡老師就整合一些數據分析給您聽。台灣主食作物為稻米與小麥。但根據蔡老師調研,顯然規劃上還有很大改進空間。根據糧食供需年報,107年稻米產量為156萬噸,國內消耗量為115萬噸,多出約41萬噸。
Thumbnail
中午吃飯還是吃麵?小小一個決定竟影響台灣糧食自給率。接下來,蔡老師就整合一些數據分析給您聽。台灣主食作物為稻米與小麥。但根據蔡老師調研,顯然規劃上還有很大改進空間。根據糧食供需年報,107年稻米產量為156萬噸,國內消耗量為115萬噸,多出約41萬噸。
Thumbnail
在先前的專題報導裡,我們介紹了我們與土地的關係、傳統領域、WTO開放市場的衝擊和休耕政策帶來的危害。在瞭解了這些議題和背後的影響之後,也是時候來探討台灣這塊土地面對這些挑戰,擁有的真實力了。
Thumbnail
在先前的專題報導裡,我們介紹了我們與土地的關係、傳統領域、WTO開放市場的衝擊和休耕政策帶來的危害。在瞭解了這些議題和背後的影響之後,也是時候來探討台灣這塊土地面對這些挑戰,擁有的真實力了。
Thumbnail
台灣加入WTO後,政府面對國際化的衝擊,為避免「穀賤傷農」,於1997年推動了「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也就是所謂的「休耕政策」。「休耕政策」透過補助稻農轉作其他穀物或休耕降低損害,這樣的政策原以土地的使用效率作為補助基準,卻忘記農村勞動力老化之必然。
Thumbnail
台灣加入WTO後,政府面對國際化的衝擊,為避免「穀賤傷農」,於1997年推動了「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也就是所謂的「休耕政策」。「休耕政策」透過補助稻農轉作其他穀物或休耕降低損害,這樣的政策原以土地的使用效率作為補助基準,卻忘記農村勞動力老化之必然。
Thumbnail
台灣的土地需要再活化、農民需要被重視,部落、原住民族的智慧也需要被看見。長久以來我們忽視了這群土地最一開始的主人,以不永續的手段傷害著本屬於他們的土地。市場開放、國際競爭之下,除了出類拔萃的愛文芒果或巨峰葡萄,又何嘗不能推廣原民的小米與紅藜呢?
Thumbnail
台灣的土地需要再活化、農民需要被重視,部落、原住民族的智慧也需要被看見。長久以來我們忽視了這群土地最一開始的主人,以不永續的手段傷害著本屬於他們的土地。市場開放、國際競爭之下,除了出類拔萃的愛文芒果或巨峰葡萄,又何嘗不能推廣原民的小米與紅藜呢?
Thumbnail
過去的土地政策,導致台灣的農地零碎化,從此不可避免的走向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路線。農民為了在有限的種植面積裡提高收益,通常會選擇透過講故事、重包裝…等方式,來提升附加價值。
Thumbnail
過去的土地政策,導致台灣的農地零碎化,從此不可避免的走向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路線。農民為了在有限的種植面積裡提高收益,通常會選擇透過講故事、重包裝…等方式,來提升附加價值。
Thumbnail
將農民朋友適當導流,分流,從慣行土耕農業到設施農業,從設施農業到精確農業,都是可以發展的目標。
Thumbnail
將農民朋友適當導流,分流,從慣行土耕農業到設施農業,從設施農業到精確農業,都是可以發展的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