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設計總能讓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激盪出有趣的對話、瘋狂的實驗與打破框架的創作,上週還好沒錯過參加同樣在研究食物設計的朋友舉辦的一場小小的食物設計實驗計畫。這位朋友有兩年半的時間在餐飲圈打滾,因此觀察也吸收思考很多食物人關係連結的狀態。這次,他舉辦了人生中第一場小小的食物設計實驗展,目的是想用輕鬆的方式跟大家交流食物設計其實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但坦白說,作品不多,但因為主題偏向食慾、情慾、社會諷刺等題材,但是用細節與元素的方式呈現,故每一個作品都帶有些哲學、讓人沉思的意涵,這個輕鬆還真是不輕鬆。
創作一 : 無慾 糖漠
短期生存需要食慾,長期生存需要性慾與食慾,性高潮是一個長期生存與短期生存的臨界點。 性慾能量在高潮,釋放接近到”空的“狀態,從理性到不理性,在高潮的狀態裡,食慾也是”空的“ 。回頭看,日常慾望,才會是”色的“ ,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用一種以味覺客觀的方式,重新理解女性主觀的高潮,究竟女性高潮時與高潮後是否會暫時失去味覺,性高潮以客觀的方式存在,客觀的角度加強了主觀判斷。
創作二:是沙?還是糖?
砂糖失去味覺後品嚐像是嚼食沙子, 直至嚥下喉嚨,甜的灼熱感才出現 。 泛食性的人類,選擇吃什麼來自於記憶 ,兩性中存在著信任,人類用各種方法,客觀地去證明信任,男女朋友、告白、情人節、送禮、鑽石、婚姻制度等等。
創作三: 食物藝術之 螞蟻 主廚
高帽
螞蟻主廚的選擇已經被註定, 自由的空間、速食的雞塊、自由的烹飪, 群居的牠,獨自決定, 戴著高帽走上主廚之路。
食材選擇並不是我們真正的創意, 是由一連串的天擇與人擇給予廚師手裡拼湊出來就只是拼湊, 這是對螞蟻主廚的簡單諷刺。
食物視為 物件
每個食物的背後盡是死亡
生命不停的在流轉
存亡互換,共同的生命體存在於這個世界。
速食、食品把食物當作物件的時候,只看到生命的一個階段,是危險的,不斷地製作物件
人將趨近於物件化,人像是組裝食物的一個樞紐(物件)
烹飪者的意識將消磨,進而由物件(機器)取代或者成為一個擁有生命的烹飪機器人。
瀕死的螞蟻,每個食物的背後盡是死亡
生命不停的在流轉,存亡互換
共同的生命體存在於這個世界。
看完這三個創作,你是不是能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切入食物設計的創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