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臺文天文臺】林廷璋:1917 桌來賓點唱,平澤平七精選《臺灣歌謠與名著物語》

更新於 2024/10/2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藏品/龍瑛宗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個藏品】
  遠在百年之前,島上的居民都還按著過去的步調生活著,日常作息中所哼唱的歌謠旋律,卻早已將當時的風景人文給收納進去,或是那些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不只成為人們閒暇時的娛樂記憶,同時也刻印著地方曾有過的軼事趣聞。
  當象徵日治的前奏旋律響起,一位將這些視為瑰寶的前驅者,踏上名為「臺灣」的南國島嶼,他以自身的母語文字,將聽聞的歌謠與民間故事一一採集並收錄下來,編輯整理後,出版了一本像是精選專輯的歌謠專書,要是沒有「他」的貢獻付出,或許我們都還無法忠實地重現當時臺灣的地景與風土。
  他的名字是——

精通四種語言,首位採編臺灣歌謠和民間故事的日人

  若要說起臺灣的往昔之美,每個第一次踏上這座小島的「外人」,總會為她那如「南國美人」般的姿態、韻味所傾倒。除了適宜栽種各種花卉植物、水果農作的氣候之外,這座華麗的島嶼,還收錄了多樣的語種聲腔、物質符號,或來自異國的建築工法與服裝樣式,但最終那些外來的文化軌跡,又與臺灣自身的土地人文相融合,匯流而成一條自成格局且獨特的滔滔川河。
(藏品/龍瑛宗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1900 年(明治 33 年),初來臺時先是擔任法院通譯,之後曾任職於臺灣總督府編修課的語言學家 — 平澤平七(丁東),他精通漢文、客語、臺灣話,再加上本身的母語,總共能使用四種不同的語言。在現代,要找到能像他一樣,精通或熟稔三種以上,不同語言、文字的人,更是極少數。
上山看山勢,入門看人意
  來臺之後,他對於臺灣的季節更迭,以及各色景象所渲染出的無窮變化,深深地感到著迷,甚至是在《臺灣歌謠與名著物語》的自序中寫到,此地的驟雨夕陽、皎潔月色或樹下晚風,都是在內地完全感受不到的體驗。
  為配合自 1896 年開始施行的臺灣風俗、舊慣與私法調查,平澤平七興起採集紀錄臺灣歌謠與民間故事的念頭。那些看似輕鬆的曲調,或平凡無奇的詞彙,在一個充滿浪漫情懷的語言學家眼中,或許就是帶著那麼一點奇異的光芒,然後折射出彷彿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奇幻光景。

以假名拼音標註,以優雅日文翻譯「臺灣之聲」

  早在李獻璋的《臺灣民間文學集》之前,1917 年,由平澤平七負責編輯,臺北晃文堂出版的《臺灣歌謠與名著物語》,被認為是臺灣最早的歌謠專書,裡頭所收集的歌謠與民間故事,主要採錄自當時的北臺灣,包括艋舺、大稻埕、劍潭、淡水、新莊、板橋,和基隆、三貂等。
含笑開花香過山 水仙開花好排壇
神魂與嫂迷一半 克虧哥仔要按怎
  精選收錄的內容分為三個篇章:「臺灣的歌謠」,「臺灣的昔譚」,以及「臺灣的小說」。他首先將採錄到的臺灣歌謠,細分成 — 「俗謠」和「童謠」,共計257首。俗謠,大多為七言四句的「閒仔歌」,依照每一首前兩句的文字內容,又可再區分成植物、天象、地物、動物、植物、人物等五類;而臺灣的童謠,在形式上與一般童謠雖相差不遠,曲調較高,速度也較為輕快,但與日本童謠邊玩邊唱的方式又不太相同。
月光光秀才郎 騎白馬過南唐
南唐沒得過 掠貓仔來接貨 接沒著
  當平澤平七重新「演繹」這些臺灣歌謠時,特別在每個漢字旁邊,以日文假名標音,並將歌謠中的意涵翻譯成日文的文句。雖說,他還無法百分之百地將歌謠文字背後的韻味給標註出來,卻已是最接近原文的一次詮釋。

嘗試從聽聞的傳說中,找出臺灣獨有的故事

  在臺灣昔譚中,平澤平七挑選收錄了〈神ぞ識る 〉、〈豚の番人〉、〈白賊七〉、〈山奥の坊主〉、〈林本源的前生〉、〈十人の 授かり兒〉、〈李五〉、〈祝英台梁山伯〉等八篇臺灣的民間傳說,這些民間文學的主題,多半是帶有道德勸意圖的警世故事,抑或是以智取來化險為夷的鄉里傳奇。
(藏品/龍瑛宗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他自己特別提到,在內地母國比較常聽到像是山的起源,或是地藏王菩薩的傳說,但像是講述臺灣知名林家如何從平凡人崛起後富有的奇聞,是非常有趣的例子,便一併收錄其中。而在最後一篇臺灣的小說中,收錄作家創作的內容,分為「緒說」、「佳人才子物」、「史傳物」、「神怪物」、「裁判物」、「凌閒瑣談物」、「淫靡物」,光這樣的類別取向就已能想像內容的精采多樣。
(藏品/龍瑛宗捐贈,圖/國立臺灣文學館)
  百年過去,網路為我們帶來的便利,卻也帶走了一些記憶與真實。
  人類若不繼續繁衍,或許就走向滅亡;「語言」若不被傳承或使用,終會有消失的危機。倘若「歌謠」和「民間故事」不再被傳唱,那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又將會失去多少色彩?我們是否還能再聽見,記憶中母親哄睡幼子的搖籃曲調,或是鄰里村鎮中的耆老長輩,曾經說過的俚語傳說。
  下一個百年來臨之前,請讓我們循著前人的歌譜,再唱一段往昔的歌謠。

★作家小傳
平澤平七 因擅長漢文、臺灣話和客語,1900年(明治33年)來臺擔任法院通譯,後任職於臺灣總督府編修課。為配合1896年開始的臺灣風俗、舊慣與私法調查,以及1901年後該調查的制度化,平澤投入調查,更推動日籍警察以臺灣話、客語與臺灣居民溝通的訓練。1917年(大正6年),平澤將其蒐集的臺灣歌謠、故事及其相關研究稿件集結出版,成為首位研究臺灣歌謠並發表相關研究論文、專書者。
★延伸閱讀
★觀測員簡介
林廷璋 Ryan Lin 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獨立刊物《圈外》總編|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偶爾寫詩,偶爾寫文。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事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臺語是粗俗、沒有文化、無法用來講述高深學問的語言嗎?如果有人這麼講,就拿《內外科看護學》打他的臉(最好不要,這本書很珍貴)。距今已經超過一百年前的1917年,英國人戴仁壽醫師編寫了這本書,全書分40章、657頁、503張圖,內容包括解剖、生理、護理等學問,最驚人的是——整本書是用臺語寫的……
    「莎秧的鐘」原本只是一篇1938年的報導,敘述一名原住民少女幫忙日人教師搬行李的過程中失足墜溪而失蹤。這簡短的報導在軍國主義的時代中快速傳播,被改編成各式文學作品,且不斷傳奇化與美化的改寫,吳漫沙《莎秧的鐘》即是其中之一,但到了戰後,「莎秧的鐘」的故事又被認為是軍國主義的產物,而被醜化、淡化處理……
    坐在籐椅上寫作的作家似乎變少了,籐椅漸漸只出現在我們對老前輩作家的回憶裡。但臺靜農坐籐椅、林海音坐籐椅、鍾理和坐籐椅,都比不上葉石濤坐籐椅來得令人印象深刻。因為他的籐椅老舊、脫線、看起來不值錢(但彷彿很實用耐用),簡直和他重出文壇後的形象互為因果。於是它也成為後人回憶葉石濤的時候,不能忘記的一部份。
    小說家的本職可能是醫生、公務員、或認真煉製樟腦。但剛剛說的那位「斜槓先生」,我們對他最熟悉的作品,卻是台灣神怪大亂鬥的幻想小說。這位以幻想小說知名的文人,將三十年警察經歷撰寫成的《實話偵探秘帖》一書,難道不足以引發我們興趣嗎?透過本書,我們得以一窺這位文人豐富多元的斜槓人生。
    楊千鶴彷彿燦爛奪目的彗星一閃而逝,1943年起輟筆近半個世紀,直到1990年代重新拾筆回望往日時光。彼時文學少女的花開時節是什麼模樣呢?楊千鶴的演講手稿〈我對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一些看法與感想〉字裡行間有時年的浮光影影綽綽,令人讀之悵然。
    〈故園秋色〉是龍瑛宗在1952年以日文寫就,卻遲遲未能發表。此篇之後,直到退休後的1977年,他才又以日文創作小說,並嘗試以中文寫作。這二十五年的空白,不僅是他個人從日文跨越到中文的漫長跋涉,也是所有「跨語世代作家」的集體命運。直到2006年,龍瑛宗離世後的第七年,〈故園秋色〉才得以重見天日……
    臺語是粗俗、沒有文化、無法用來講述高深學問的語言嗎?如果有人這麼講,就拿《內外科看護學》打他的臉(最好不要,這本書很珍貴)。距今已經超過一百年前的1917年,英國人戴仁壽醫師編寫了這本書,全書分40章、657頁、503張圖,內容包括解剖、生理、護理等學問,最驚人的是——整本書是用臺語寫的……
    「莎秧的鐘」原本只是一篇1938年的報導,敘述一名原住民少女幫忙日人教師搬行李的過程中失足墜溪而失蹤。這簡短的報導在軍國主義的時代中快速傳播,被改編成各式文學作品,且不斷傳奇化與美化的改寫,吳漫沙《莎秧的鐘》即是其中之一,但到了戰後,「莎秧的鐘」的故事又被認為是軍國主義的產物,而被醜化、淡化處理……
    坐在籐椅上寫作的作家似乎變少了,籐椅漸漸只出現在我們對老前輩作家的回憶裡。但臺靜農坐籐椅、林海音坐籐椅、鍾理和坐籐椅,都比不上葉石濤坐籐椅來得令人印象深刻。因為他的籐椅老舊、脫線、看起來不值錢(但彷彿很實用耐用),簡直和他重出文壇後的形象互為因果。於是它也成為後人回憶葉石濤的時候,不能忘記的一部份。
    小說家的本職可能是醫生、公務員、或認真煉製樟腦。但剛剛說的那位「斜槓先生」,我們對他最熟悉的作品,卻是台灣神怪大亂鬥的幻想小說。這位以幻想小說知名的文人,將三十年警察經歷撰寫成的《實話偵探秘帖》一書,難道不足以引發我們興趣嗎?透過本書,我們得以一窺這位文人豐富多元的斜槓人生。
    楊千鶴彷彿燦爛奪目的彗星一閃而逝,1943年起輟筆近半個世紀,直到1990年代重新拾筆回望往日時光。彼時文學少女的花開時節是什麼模樣呢?楊千鶴的演講手稿〈我對日據時代臺灣文學的一些看法與感想〉字裡行間有時年的浮光影影綽綽,令人讀之悵然。
    〈故園秋色〉是龍瑛宗在1952年以日文寫就,卻遲遲未能發表。此篇之後,直到退休後的1977年,他才又以日文創作小說,並嘗試以中文寫作。這二十五年的空白,不僅是他個人從日文跨越到中文的漫長跋涉,也是所有「跨語世代作家」的集體命運。直到2006年,龍瑛宗離世後的第七年,〈故園秋色〉才得以重見天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台灣討論「現代詩」,討論的往往是「華文現代詩」,從而忽略了許多優秀的本土語言詩學實踐。閱讀黃明峯的《所在》,彷彿在聽作者娓娓道來一則則故事,同時領會許多具有新意的語言和形式;而閱讀杜信龍的《苦慼》,則像是遍覽作者內心對於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感受,情感的展現非常豐沛,承接了以往台文詩的美學特質。
    Thumbnail
    旅居台東30天|關於山 坐公車經過鹿野到關山,行駛在山裡面很漂亮壯闊~看到很多條溪正值乾枯期,河床都很廣,如果有水就很美了。
    Thumbnail
    【只會看影片就是不會看書的人】:你要推廣閱讀風氣,你要首先讓書人見人愛,而不是把喜歡他的人都推走啊 【只會整天抱怨為什麼大政府爸爸不給他ubi的人】:你要推廣____(自行代入),你要首先讓人有生存的尊嚴啊,不是強迫人類去職場勞動啊 都同一副嘴臉是你要檢討,不是正常人要檢討。活該
    Thumbnail
    大學畢業其實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學習階段結束,對於還需要時間探索的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個港口,我們只是要從這裡航向大海,在抵達下一個停靠站之前,你想要漂流,或是想要遵循航線往前,都沒有問題。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要為你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負責。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大文豪狄更斯的生平與台灣一些作家類似,早年當記者,之後編雜誌,他主編「一年四季」週刊,連載自己與其他作家的作品。這本周刊曾刊出美國淘金時期大西部見聞,第一篇開宗明義就說了:每個大西部小鎮都有報紙,至少兩份,一份專挺共和黨,一份支持民主黨,各有擁護,也互不相讓。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這是阿跨面專輯《心》第六首歌曲,內有歌詞台文(漢字+羅馬字)、詞彙整理。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台灣討論「現代詩」,討論的往往是「華文現代詩」,從而忽略了許多優秀的本土語言詩學實踐。閱讀黃明峯的《所在》,彷彿在聽作者娓娓道來一則則故事,同時領會許多具有新意的語言和形式;而閱讀杜信龍的《苦慼》,則像是遍覽作者內心對於不同人物和事件的感受,情感的展現非常豐沛,承接了以往台文詩的美學特質。
    Thumbnail
    旅居台東30天|關於山 坐公車經過鹿野到關山,行駛在山裡面很漂亮壯闊~看到很多條溪正值乾枯期,河床都很廣,如果有水就很美了。
    Thumbnail
    【只會看影片就是不會看書的人】:你要推廣閱讀風氣,你要首先讓書人見人愛,而不是把喜歡他的人都推走啊 【只會整天抱怨為什麼大政府爸爸不給他ubi的人】:你要推廣____(自行代入),你要首先讓人有生存的尊嚴啊,不是強迫人類去職場勞動啊 都同一副嘴臉是你要檢討,不是正常人要檢討。活該
    Thumbnail
    大學畢業其實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學習階段結束,對於還需要時間探索的人來說,它更像是一個港口,我們只是要從這裡航向大海,在抵達下一個停靠站之前,你想要漂流,或是想要遵循航線往前,都沒有問題。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要為你自己想要活出的人生負責。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大文豪狄更斯的生平與台灣一些作家類似,早年當記者,之後編雜誌,他主編「一年四季」週刊,連載自己與其他作家的作品。這本周刊曾刊出美國淘金時期大西部見聞,第一篇開宗明義就說了:每個大西部小鎮都有報紙,至少兩份,一份專挺共和黨,一份支持民主黨,各有擁護,也互不相讓。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這是阿跨面專輯《心》第六首歌曲,內有歌詞台文(漢字+羅馬字)、詞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