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老師做甚麼

更新於 2018/10/2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幾個月前和孩子討論計畫安排了一堂課:兒童文學閱讀課。一開始談起安排這個課的時候,大概是這樣說的:
母:「最近你都看甚麼書?」
子:「隨便看啊,想看甚麼就看甚麼」
母:「我發現你在家裡看繪本比較多,文字書你都沒特別拿來看」
子ˋ:「那些都好大本,一次又看不完,等我想要看再說」
母:「上次我跟小狐和小琪聊到有一些書很適合你讀的書想要推薦給你,有些書我也沒有看過,但是她們兩個都看過也都有參與過一些討論,我覺得如果有機會跟她們討論書可能會很有意思。」
子:「譬如說哪些」
母:「像我們在看的《默默》...」
子:「喔~也是可以啦」
怎麼可能讀完了所有的書才能有想法
正好另一對自學生姊妹也願意一起加入,才能成就這一堂課。閱讀課的重點當然不是擺在讀,而是擺在討論。《說來聽聽》裡有一段話,反覆看了幾次後覺得實在太重要了:
談話其實是思考過程中的一部分。說給自己聽的動機源於傾聽自己內在想法,「除非話從口出,否則我們並不真的明白自己的心思
當然,並不是只有說,寫作也是。
在讀這本書以前,思考的脈絡是想著得先大量地看書,把腦海裡的東西裝夠了,再來陪著練習說、做、練習寫。但看完書以後,覺得這可能是一個來來回回的過程;在裝、想、討論、梳理、表達、確認、形成信念的過程裡面,都是來來回回不停的練習。
如果在形成思考的過程裡面沒有機會說,也許不真正理解一本書或者一件事情在某個人的心裡面產生甚麼樣真實的感受。
然後回想到自已的學習狀態,有很深的確定。
沒錯!
在說的過程裡面,才一次次地梳理自己內在的狀態與想法,只要我們已經可以站住不怕「多說多錯」、「多做多錯」這樣的立場時,""多""不一定是不好的。
多,是不是不好?
這一件事情是在一開始自學的時候發想的,那時候感覺在學校裡學習的過程裡面,實際上還是被動地塞給了孩子太多。大體看起來課程都是有趣的,但某一些課程對孩子來說就是沒有自主性的學習動機,這樣不就是太多嗎?
也因此自學一開始的時候,覺得應該先把暫時覺得不必要的課程或者項目移走,先讓孩子做到"自主"、"高度好奇",然後把自己想要知道的方向找出來,那種感覺跟現在在思考要不要安排這堂閱讀課的掙扎心情很相近。
"有必要開這樣的課嗎?"
"自學生自己又沒有主動要這種課"
"把時間安排多了不就等於學校作息,這樣有比較好嗎"
"孩子怎麼可能自主好奇那些沒有接觸過的課程"
"自主性的課程開始後怎麼持續下去"
"不持續在一個課程中就是沒有毅力嗎?"
"三天兩頭上不同的課程,沒有適應的問題嗎?"
這些問題總是不停地在打架,像兩個不同立場的人在辯論,試圖想說服對方有許多考慮不周延之處。
重新把眼光放在孩子身上,發現孩子的學習樣貌還沒有定下型來,或許這就是真正的學習樣貌,只是大人太習慣了一種不變動的方式。
問起孩子「同樣的老師不同的課,你覺得上起來如何?」、「不同的同學組合上起來感覺如何?」
它總是一派輕鬆的樣子回答:「都很好啊」。
這堂閱讀課的兩位帶領老師,都有一個很大的相通點:自我覺察度很高。
在課程的進行前,他們能夠針對每個孩子的特質進行一些安排,彼此在課程中的觀察補位上都盡可能討論到細節。
課程進行後,也很快地能夠有觀察紀錄和發覺新的可能互動方式,在每一次活動的安排與教案的設計上變化。
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至少就一個沒有教育背景的家長來說,這些都很珍貴。
家長可以是老師,甚麼人都可以是老師,但身為老師要做甚麼?
對一個敏感度高、興趣尚無明顯方向的小孩來說,老師能夠保持高度的自我覺察和可能的變動都是重要的。
其中一個老師在一個月的課程後寫下對課程的心情:https://goo.gl/BkKm8s
她寫下和另一個老師談話過程:
「我們怎麼做能讓孩子感受到文學的美?很多作品是很有趣很值得談論的,應該可以跟孩子們談談他們自己的經驗。」性格爽朗的短髮老師說,「但,怎麼讓他們願意談呢?」我不知道,每個孩子的動機都不一樣。
在閱讀與談論之間,我不應該想著當個推銷員,急著把心目中的好故事、好的談論方式推銷出去。回想當年選擇成為一個說故事人的初衷,讓一切都從說故事開始吧~
同一堂課程裡面對不同的孩子,總是有太多不同的細節要照顧,而一個在學習過程中好的陪伴者(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很難從哪個方向確定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最好的,甚至是不是好的,從結果看嗎? 那個結果是課程前設定的目標嗎? 還沒有開始上課設定的就是好的嗎? 開始上了以後發現原先的設定走偏了,就不是一件好事嗎? 學習的初衷究竟是甚麼? 一堂課要孩子學的究竟是甚麼? 一堂課的進行中的每一件事情都不能算是學習的結果嗎? 一定要達到某個項目才是嗎?
自學,是學習的動機、是學習的過程、是學習的結果、是學習的一切。這一切,誰是老師? 誰是學習者? 誰做了甚麼? 都是學,都有自學。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孩子說「我大概知道哪裡有問題,也想了很久要怎麼做,也想要去練習但沒有時間,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叫我坐在旁邊看別人。我想去那個卡住的點試試看我想的方法可不可以的時候,老師就會叫我用他建議的方式,可是他的方式我不敢嘗試,但我不想跟他說,說了他都說你就放手衝一次就一定沒問題。」
    看完一本書,如何能把它與生活連結在一起,或者說如何在現實的生活中連結看過的書本,這一些都可能是增強孩子對於閱讀的感受以及用不同眼光去看這世界的方式。走讀,就是一種很真實的例子。
    一個空間的運用與感受,大人和小人(孩)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大人對於環境的需求,好多時候不只是功能取向,會參雜著視覺感受,收納整理不只是要找得到東西在哪裡,還包含了要看起來整齊、乾淨。這些都是學習來的嗎?
    那陣子的對話,總是繞著台灣的山、台灣黑熊、水鹿、山羌、石虎...。在台灣,黑熊和石虎的話題,只在新聞裡被討論,有多少關於牠們的故事沒有被聽見,因此這些珍貴的影片,強化了孩子對於野生動物的連結。當他知道動物們的過去、動物們的家、動物們吃的食物、動物們曾經被如何捕捉和野放、動物們如何在這樣人擠人的社會中
    孩子要融入甚麼樣的團體,這絕對是需要學習的一件事,在他為自己選擇了重要的團體時,他自然就能長出能力。大人能做的,不就是把所有眼睛看得見的團體,篩選過一輪。好的團體是要能看見團體的每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團體裡的威權、暴力與異化、歧視。
    自學以來,小孩一直卡住的一點就是「寫」。不只是重複抄寫的寫,還包括閱讀、觀影心得一類的寫,甚至是生活有感或毫無主題的寫。卡住的意思,並不完全是寫不出來,比較多的成分是來自「為什麼」要寫?  雖然是這樣
    孩子說「我大概知道哪裡有問題,也想了很久要怎麼做,也想要去練習但沒有時間,上課的時候老師說叫我坐在旁邊看別人。我想去那個卡住的點試試看我想的方法可不可以的時候,老師就會叫我用他建議的方式,可是他的方式我不敢嘗試,但我不想跟他說,說了他都說你就放手衝一次就一定沒問題。」
    看完一本書,如何能把它與生活連結在一起,或者說如何在現實的生活中連結看過的書本,這一些都可能是增強孩子對於閱讀的感受以及用不同眼光去看這世界的方式。走讀,就是一種很真實的例子。
    一個空間的運用與感受,大人和小人(孩)真的有很大的不同。大人對於環境的需求,好多時候不只是功能取向,會參雜著視覺感受,收納整理不只是要找得到東西在哪裡,還包含了要看起來整齊、乾淨。這些都是學習來的嗎?
    那陣子的對話,總是繞著台灣的山、台灣黑熊、水鹿、山羌、石虎...。在台灣,黑熊和石虎的話題,只在新聞裡被討論,有多少關於牠們的故事沒有被聽見,因此這些珍貴的影片,強化了孩子對於野生動物的連結。當他知道動物們的過去、動物們的家、動物們吃的食物、動物們曾經被如何捕捉和野放、動物們如何在這樣人擠人的社會中
    孩子要融入甚麼樣的團體,這絕對是需要學習的一件事,在他為自己選擇了重要的團體時,他自然就能長出能力。大人能做的,不就是把所有眼睛看得見的團體,篩選過一輪。好的團體是要能看見團體的每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團體裡的威權、暴力與異化、歧視。
    自學以來,小孩一直卡住的一點就是「寫」。不只是重複抄寫的寫,還包括閱讀、觀影心得一類的寫,甚至是生活有感或毫無主題的寫。卡住的意思,並不完全是寫不出來,比較多的成分是來自「為什麼」要寫?  雖然是這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當老師自己也不熟悉所教授的內容時,學生可能因為認為老師知識有限而對他失去信心。
    Thumbnail
    課輔班老師會有兩篇文章,一篇是做小書篇,分享教國小小朋友製作小書的心得,另外一篇是管教篇,分享我第一次當老師管理小朋友的困境,與如何慢慢有自己一套的管理方式。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當老師自己也不熟悉所教授的內容時,學生可能因為認為老師知識有限而對他失去信心。
    Thumbnail
    課輔班老師會有兩篇文章,一篇是做小書篇,分享教國小小朋友製作小書的心得,另外一篇是管教篇,分享我第一次當老師管理小朋友的困境,與如何慢慢有自己一套的管理方式。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