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幕之下的愁緒-《分裂的天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克里斯塔‧沃爾夫:德國文學現代派先鋒

《分裂的天空》是克里斯塔‧沃爾夫(1929-2011)於1963年以意識流寫成的作品,她的故事靈感來自於鐵路工廠短暫工作過的六個月,並以此書獲得巨大的回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德語文學家之一的她,二戰之後舉家遷移德國東北,受馬克思主義影響加入社會黨,出版此書那年,更為積極地參與政治活動,但在一九六八年出版的《回憶克里斯塔‧T》,女主角獨立思考、不畏權威的個性,與東德當局強調文學作品必須遵從社會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相悖,遭到東德作家協會嚴厲的批判,而後退出社會黨。她的作品書寫政治、經濟、科學知識、女權以及環境發展,使她在二戰後成為一名活躍且具影響力的發言人。


對立的思想是難以跨越的鴻溝

本書架構在東西德分裂的大時代背景下,描述一對戀人的愛情悲劇。十九歲夢想成為老師的鄉村少女麗塔與二十九歲化學家曼佛雷德在一場舞會上一見鍾情。過著單調生活的麗塔渴望不凡的事物、知識、快樂與痛苦,在遇見曼佛雷德後,隨他前往都市展開教師培訓生活,學習期間,麗塔於造車廠實習,一次事故中受傷住進醫院,在病床上以回憶與曼佛雷德的往日戀情與和過去幾個月前往都市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憶往日,同時以內心獨白呈現病床上當下麗塔的心理與生理狀態。書中大量追憶,可以清楚了解一個懵懂少女如何蛻變成獨立女人,漸漸擁有自己的思想和自我意識。一個是走過第三帝國、二次大戰,嘗過風霜的男人,另一個是不諳世事,對未來充滿嚮往的少女,兩條線交會之際,又永遠的分岔了,男人所期待一舉展翅的那片天空,不存在麗塔所渴望的安定幸福,當初促使戀情的差異成為最大的溝通障礙。從虛構的愛情故事映照出戰火的悲涼,砲火弭平的不只是一整個世代的青年,更是撕裂了時代下意識形態與價值觀上根本對立的戀人們。


愛情與理想的交岔路口

曼佛雷德相信麗塔涉世未深,被麗塔的純真與真摯所吸引,所以他總認為她不懂生活,只要收集經驗就夠了,當麗塔踏上教師學習職涯時,他不只一次這麼說。在車廠實習時,麗塔逐漸找到自己的生活步調與社會定位,看到工人們勤奮不懈投入生產,置家庭健康於不顧,漸漸對社會主義產生認同,進入工廠麗塔學得不只是工作,同時也學得做人,學會小心觀察人際生態的伏流,應對環境,留意他們在一個尖銳字眼、一個克制不住的眼神,與一次聳肩的時刻,危險的往上湧。更可以發現,從一開始麗塔對曼佛雷德的觀點全然接受,到後來與他產生了南轅北轍的想法,作者也曾將麗塔對他的情緒投射於與曼佛雷德一起飼養的烏龜身上:「她站起來,將這隻小動物抬進箱子裡。當她的手握住它時,突然感到一陣噁心。那雙古老眼睛裡所發出呆滯而悲傷的眼神,忽然使她害怕。」她不再是井底的那被用力拋遠的東西,她別無選擇,只有為這嶄新的自我感受付出代價:「而她能夠學的,都從自己身上學會了—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才是最有保障的路。」

曼佛雷德前往西柏林後,給馬丁榮格的一封信裡提到:「如果歷史的沉積物成為遍地個人的不幸與恐懼,那麼這裡的社會秩序到底是甚麼意思?」生於資產階級的他,因領導作風固執,拖延工作而質疑東德,更因一項發明被領導拒絕而喪氣,決定前往西德,爾後沒有再回到他的故鄉。作者也描述了曼佛雷德少年時成為希特勒青年團的想法:「是的—儘管那使我厭惡,在希特勒青年團中,我從不缺席。當他們下命令時,我閉上眼睛越過了每一道牆。他們驅趕了我的害怕, 讓我變成一個當時人們心目中的正常人。」 成為那個時代下青年想法的最佳參照。

麗塔曾去西德看望曼佛雷德:「陌生的異地對我來說終究陌生,這裡的一切,則是溫暖親切的。」這句麗塔對史瓦岑先生說的話,不只是女主角更是作者的自身寫照,進入五光十色、金錢堆砌的西德後,最後仍選擇回到東德。如同所有戀人都會說的情話,分手後聽著格外諷刺傷感「希望我們永遠一樣,擁有一樣的皮膚,擁有一樣的呼吸。」分裂的天空造就分裂的思想,最終他們成了兩個世界的人。

麗塔是一個十分善於觀察細節的人,或許正因為她全然的無知,對人事物抱持的高度好奇心與敏感度,在白紙上更能揮灑出屬於自己的色彩,而後她的意識隨著跟工廠工人們工作有了啟發,這點十分有趣,隨著慢慢社會化,麗塔如魚得水地穿梭於交際間,她與曼佛雷德產生思想上的分歧,為故事的一大亮點,證明最後連愛情都無法逃過政治化的命運。作者對這對戀人的情節安排沒有任何矯揉造作,女孩沒有做意志上的妥協換取王子公主過著快樂生活的結尾,反倒讓我覺得有一種不合腳的鞋也不必強留著地理解與淡淡愁緒。

《分裂的天空》以意識流、時空跳躍、人物切換等寫作手法描繪小說人物的心理以及人物之間的衝突,從中表現人物的意識活動,除了誠實道出計劃經濟下工廠作業問題外,亦突顯東德基層社會的真實情況,雖然看見了國家內部的問題,卻只認為是前進中的阻礙罷了,作者如同麗塔,對東德還是堅信不移的。克里斯汀‧沃爾夫的作品深刻探討了身為一個人的意義,而她證明了「寫作」是認識自己的最佳途徑。分裂的天空揭示了民族分裂給德國人民,特別是給年輕一代帶來的不幸。睽違半世紀,二零一八年此書代表東德文學在台灣生根,拿起這本書閱讀時,也可以反思台灣的處境,是否有甚麼相同之處呢?


責任編輯:管之岑 核稿編輯:張軒豪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3/10/16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各位貴賓,感謝您搭乘哲學航空,我是機長尼采,我這裡謹代表本航班宣布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由於高度合適,我們誠摯推薦您欣賞下方不遠處的群山美景;壞消息是由於高度不足,我們即將墜毀。非常謝謝您今天的搭乘,祝您有個愉快的一天。 如果您已經開始驚慌,請您放心,你的驚
Thumbnail
2023/10/16
撰文:魯汶的袋熊先生 各位貴賓,感謝您搭乘哲學航空,我是機長尼采,我這裡謹代表本航班宣布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由於高度合適,我們誠摯推薦您欣賞下方不遠處的群山美景;壞消息是由於高度不足,我們即將墜毀。非常謝謝您今天的搭乘,祝您有個愉快的一天。 如果您已經開始驚慌,請您放心,你的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書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書籍摘要 故事背景以蘇聯軍隊進佔、捷克知識分子大量逃亡歐洲海外為背景,同時描寫主要的兩對男女,四人彼此經歷多個「偶然」相識或有所關聯,交織並構造出以不同視角為主的故事,在愛、背叛、情慾、政治、人生之間,每個主體皆共存著複雜、真實卻矛盾的情感......
Thumbnail
書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作者:米蘭昆德拉 書籍摘要 故事背景以蘇聯軍隊進佔、捷克知識分子大量逃亡歐洲海外為背景,同時描寫主要的兩對男女,四人彼此經歷多個「偶然」相識或有所關聯,交織並構造出以不同視角為主的故事,在愛、背叛、情慾、政治、人生之間,每個主體皆共存著複雜、真實卻矛盾的情感......
Thumbnail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4417 故事在1989年到1990年的東德,是時代更迭的分水嶺,是東德不再存在,所有人跟列寧說再見的歷史時刻。列寧是社會主義(這個時代所認知的共產主義)中的象徵人物,其所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發起的十
Thumbnail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4417 故事在1989年到1990年的東德,是時代更迭的分水嶺,是東德不再存在,所有人跟列寧說再見的歷史時刻。列寧是社會主義(這個時代所認知的共產主義)中的象徵人物,其所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發起的十
Thumbnail
《丹麥女孩》裡的情感婉轉而深切,透過演員強大到深入骨髓的演技,我們可以真實地感受到兩人之間密密麻麻又絲絲縷縷的糾結與悲歡、那股想要成為自己的迫切、那些重到喘不過氣的負擔、與那份堅韌讓人肅然起敬的勇氣。故事的節奏很恰當,眼淚像河,在風景中呈現痛苦後的美麗,波濤後的平靜。
Thumbnail
《丹麥女孩》裡的情感婉轉而深切,透過演員強大到深入骨髓的演技,我們可以真實地感受到兩人之間密密麻麻又絲絲縷縷的糾結與悲歡、那股想要成為自己的迫切、那些重到喘不過氣的負擔、與那份堅韌讓人肅然起敬的勇氣。故事的節奏很恰當,眼淚像河,在風景中呈現痛苦後的美麗,波濤後的平靜。
Thumbnail
1997年締造許多影史紀錄的《鐵達尼號》,導演喀麥隆編導一艘巨船上發生了轟轟烈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代表大英帝國偉大且堅而不摧的鐵達尼號,處女首航至沉沒只花了短短5天,簡直諷刺極了。 看起來穩固的狀態都能在一夕間崩毀,生命無常,可最終仍會回歸平靜。
Thumbnail
1997年締造許多影史紀錄的《鐵達尼號》,導演喀麥隆編導一艘巨船上發生了轟轟烈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代表大英帝國偉大且堅而不摧的鐵達尼號,處女首航至沉沒只花了短短5天,簡直諷刺極了。 看起來穩固的狀態都能在一夕間崩毀,生命無常,可最終仍會回歸平靜。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每到秋天,總會想起年少時期在圖書館看的一些有關小情小愛的翻譯文學作品。而家中書櫃中這本德國作家施篤姆(Theodor Storm)的中短篇小說,在國中時期,偶然在書店邂逅它,因著漂亮的封面,便買了下來。那時,才十幾歲的我,在午後夕陽下讀完,心中便悵然所失,濃厚的餘韻在心頭繚繞不己。 在後
Thumbnail
寫在前面: 每到秋天,總會想起年少時期在圖書館看的一些有關小情小愛的翻譯文學作品。而家中書櫃中這本德國作家施篤姆(Theodor Storm)的中短篇小說,在國中時期,偶然在書店邂逅它,因著漂亮的封面,便買了下來。那時,才十幾歲的我,在午後夕陽下讀完,心中便悵然所失,濃厚的餘韻在心頭繚繞不己。 在後
Thumbnail
對《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印象如同許多知名的世界文學名著,只聞其名,卻從未翻閱。閱讀後才發現少年維特不止是描述愛情的經典,對於歌德使用自然景觀觸動心靈思想的寫法,著實驚艷。因此藉此機會分享對此書的想法,並整理心儀的句子節錄成書摘。
Thumbnail
對《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印象如同許多知名的世界文學名著,只聞其名,卻從未翻閱。閱讀後才發現少年維特不止是描述愛情的經典,對於歌德使用自然景觀觸動心靈思想的寫法,著實驚艷。因此藉此機會分享對此書的想法,並整理心儀的句子節錄成書摘。
Thumbnail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正常就好,何必快樂?》作者珍奈‧溫特森 「坦誠檢視愛、熱情、慾望」的魔幻寫實小說代表作 首見繁體中文譯本 在一個奇蹟與日常相互碰撞的世界裡, 在愛和絕望之間,在恐懼與慾望之間, 激情存在。
Thumbnail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正常就好,何必快樂?》作者珍奈‧溫特森 「坦誠檢視愛、熱情、慾望」的魔幻寫實小說代表作 首見繁體中文譯本 在一個奇蹟與日常相互碰撞的世界裡, 在愛和絕望之間,在恐懼與慾望之間, 激情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