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張陳弘|GDPR適用與否?——「誰」的「什麼行為」受到規範呢?

更新於 2018/11/06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今年早些時候有個熱鬧的消息,各個網站都有大動作要求訂閱戶重新確認,並明確授權個人資料的分享,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事實上,原來是基於保護自然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尤其是個人資料(以下簡稱「個資」)保護的權利,並為有效因應新興科技就個資使用的變化,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歐盟」)於2016年通過「一般性個資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1]
這部新規定於2018年5月25日開始全面施行,是為了取代1995年通過的舊有個資保護指令(以下簡稱「95指令」)。[2]
GDPR的立法目的乃在設立關於「蒐用(process,相當於臺灣個人資料保護法所規範之蒐集、處理、利用)」自然人個資時的保護規則。另為兼顧衡平在歐盟境內的個資自由流通所帶來的利益,避免一昧為了保護資料主體的權利,就使得個資流通受到過度限制或禁止。[3]
此外,為了確保整個歐盟對自然人個資保護的一致性,並防止保護規範的歧異,而阻礙個資在內部市場的自由流動,歐盟認有必要制定一部規則,為經濟經營者(包括微型與中小型企業)提供明確且透明的規範,並給予會員國內之自然人法律上同樣程度可執行的權利,也讓個資蒐用者或保護者負起一定義務與責任,確保對個資蒐用行為能受到一致的監督。[4]

GDPR規範「誰」的行為?

過往個資保護的規範方式,不夠契合數位網路時代下跨境個資流通的保護需求,例如Google和Facebook等網路科技巨擘即曾不斷爭執他們不受歐盟各國的個資保護法律規範,理由是他們並未在當地設立公司,儘管他們的確在當地蒐用其產品或服務使用者之個資。[5]
新聞圖片: 衛報,Facebook ordered to stop collecting user data by Belgian court。Photograph: Sascha Steinbach/EPA
此次GDPR擴張適用範圍的變革,反映了解決此類歐盟管轄爭議的想法。也就是說,GDPR的規範對象除了考量「個資蒐用者的『設立地域』」外,也同時考量「個資被蒐用者(或網路使用者)」的觀點。由保護歐盟境內人民的個資觀點來看,縱使蒐用歐盟境內人民個資的公司設立在歐盟境外,該個資蒐用行為仍有可能受到規範。
承上思考,GDPR規範的個資蒐用活動如後:

規範「設立在歐盟境內」的資料管控者或蒐用者

GDPR規範設立在歐盟境內進行個資蒐用活動的資料管控者(controllers)或蒐用者(processors)[6],不論該個資蒐用活動是否發生於歐盟境內。[7]按照GDPR前言第18點說明:
所謂「設立於歐盟境內」的要求,乃以資料管控者是否透過穩定的安排,有效且確實地開展活動;至於「安排」的法律形式,無論是通過分支機構(分公司)或是具有法人資格的子公司,都不是判斷此點的決定性因素。

規範「設立於歐盟境外」之資料管控者或蒐用者之可能

依GDPR第3條第2項規定,GDPR除了規範設立在歐盟境內進行個資蒐用活動的資料管控者外,亦可能在下列三種情形下,擴及規範設立於歐盟境外的資料管控者:
  • 基於提供商品或服務所需,針對歐盟境內之資料主體進行個資蒐用行為
設立於歐盟境外的資料管控者,基於提供商品或服務所需(無論提供資料的人是否需要付款購買此商品或服務[8]),針對資料主體進行個資蒐用行為,仍須受到GDPR規範。[9]
至應如何判斷資料管控者的個資蒐用行為,是為了提供歐盟境內資料主體「商品或服務」所需?
按GDPR前言第23點所述,應該要確認是否可以「明顯」看到資料管控者欲向一個或多個歐盟會員國內之資料主體提供服務;例如資料管控者是否提供一種或多種歐盟會員國通常使用的語言或貨幣選擇,令其得以訂購商品和服務的可能性,或提供之內容提及居住於歐盟境內的客戶或用戶之情形,皆可能符合「明顯性」的判斷。
  • 基於「監控」歐盟境內自然人行為所需,對資料主體進行個資蒐用行為
設立於歐盟境外的資料管控者,基於「監控」發生在歐盟境內之自然人行為所需,而針對資料主體所為的個資蒐用,仍須受到GDPR規範。[10]
在判斷該個資蒐用活動是否構成「監控」資料主體之行為時,應確認:該自然人是否在網路上被追踪,包括利用個資處理技術對於個資的潛在後續使用,例如包括「描繪(建檔)」(profiling)[11]自然人,尤其為了做出與他有關的決定,或分析或預測他的個人偏好,行為和態度。[12]
  • 進行個資蒐用行為的資料管控者雖非設立於歐盟境內,但所設立之處依據國際公法適用歐盟會員國法律,亦適用GDPR。[13]
分析歐盟的規定後,讓我們回到台灣的脈絡。

與臺灣個人資料保護法規範「境外(域外)效力」之比較

按臺灣個人資料保護法(以下稱「個資法」)第52條第2項規定:公務機關及非公務機關[14],在臺灣領域外對臺灣人民個人資料蒐集、處理或利用者,亦適用本法。公務機關理當指「我國」之公務機關,則依論理解釋,非公務機關亦應指設立於臺灣之非公務機關或臺灣國民。
循此,則個資法得發生境外效力之情形即針對:設立於我國或具備我國籍之資料管控者,於臺灣境外蒐用臺灣國民個資之行為。此項規定乃延續傳統立法常見就「境外效力」的規範思維,以「國籍」作為境外效力發生的聯繫因素。
相較而言,GDPR為因應網路科技無國界的規範需求,以及資料蒐用科技的無國籍差別運用特性,在「域外效力」發生的聯繫因素設計上,不使用「國籍」,而改以對歐盟境內人民的個資蒐用行為,是否基於提供商品或服務所需,或基於監控目地所為,來決定GDPR的適用。亦即,蒐用人或被蒐用人是否具備歐盟公民身分,並非GDPR域外效力發生與否的決定因素。[15]

中小型企業仍須適用GDPR

What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 means for small businesses?
適用GDPR規範之企業並不區分規模大小。亦即,GDPR並未排除中小型企業(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ME”)的適用。不過,SME在符合兩項要件下:
  1. 個資蒐用行為並非企業營運之核心部分;
  2. 企業活動並未對個人的自由、權利形成具體威脅(例如監控個人或蒐用敏感個資):得減輕其所負擔之GDPR規範義務。例如,公司可以不用設置「個資保護長(Data Protection Officer, “DPO”);[16]員工人數少於250人的公司不需要保存其個資蒐用活動的記錄,除非蒐用個資乃公司的日常運作、對個人的自由、權利構成威脅,或者涉及敏感個資或犯罪記錄。[17]

小結:舉例說明

假設甲公司設立在臺灣境內、開設線上中文語言學習中心,招生對象瞄準歐盟境內之西班牙語系大學之學生(日後規劃欲至中國或臺灣發展事業者)。只要學生在甲架設的學習網站註冊使用者姓名及密碼,就可以獲得甲提供免費的相關建議。
雖然甲係小型公司,且對其所提供的諮詢服務未收取對價,甲仍應適用GDPR規範,因甲乃基於提供商品或服務所需,針對歐盟境內之人民進行個資蒐用行為。
假設乙公司也是設立在臺灣境內、開設線上中文語言學習中心,但招生對象瞄準的是亞洲各國境內非中文語系之人民(日後規劃欲至中國或臺灣發展事業者)。丙係住在菲律賓之人民,其於乙網站註冊使用該服務。
可以想像丙可能在某日旅遊至歐盟境內國家,連線登入使用乙網站服務。縱使此情形發生,亦不會使得乙公司因此須適用GDPR規範,蓋乙公司提供的商品、服務所瞄準的客戶群,並非居住於歐盟境內人民,丙只是暫時經過歐盟境內的旅客。

GDPR規範「何種」行為

GDPR所規範的個資蒐用行為,乃指:
  1. 全部或部分以「自動化方式」所為的個資蒐用行為;
  2. 雖「非以自動化方式」所為的個資蒐用行為,但蒐用之目的乃為形成或意圖形成資料「檔案系統」的一部分。[18]
依據GDPR第4條定義性規定之第6款,所謂「檔案系統」乃指:可以使用「特定條件」存取的「結構化之個資集合(資料庫)」,無論是集中式、非集中式,或以功能或地域為由的分散式資料庫。
此檔案系統定義的規範重點乃「得以一定方式檢索使用的個資集合」。故倘若以非自動化方式蒐集了一堆個資,但未經系統化處理,係雜亂無章而無從依循特定條件檢索使用者,縱使是大量的個資集合,亦不構成GDPR所稱之個資檔案系統。
依據GDPR第2條第2項規定,下列個資蒐用行為不適用GDPR規範:
  • 非屬歐盟法規範範圍內之個資蒐用活動;
  • 歐盟會員國在開展屬於歐洲聯盟條約(Treaty on European Union , TEU)第5篇第2章範圍的活動時;
  • 自然人因純粹的個人或家庭活動所為與職業或商業活動無關的個資蒐用行為;[19]
  • 主管機關基於預防,調查,偵查或起訴刑事犯罪或執行刑事處罰(包括保護和防止對公共安全的威脅)之目的所為的個資蒐用行為。由於此類型的個資蒐用行為通常會對當事人自由與權利造成較大威脅,故此款排除GDPR適用規定,當然並非意指此類個資不應受保護,而只是因為此類個資蒐用行為之目的係為了保護特定的重大公益,因此對於蒐用行為的規範應另外量身訂作更符合規範需求的特別法。[20]

是否適用GDPR的假設案例說明:代結論

假設,A為登記設立於臺灣的電動機車製造公司。為了精進電池效能,A公司於製造機車時,設計安裝智慧裝置(例如智慧電池及車身感應器),以蒐集能源使用數據、機車行使路線與里程、檢查車況等,並藉由機車上的無線傳輸配備,即時地將所蒐集資料傳輸至A公司設置於臺灣的資料庫中心,進行資料的處理、分析,以掌握智慧雙輪的一切大小事。[21]
由於A公司所製造的電動機車除了在臺灣銷售外,其主要外銷地域為歐盟各會員國,隨著GDPR於2018年5月25日起開始施行,A公司想要瞭解其電動車產品所蒐用資料之行為,是否受GDPR所規範。
首先就受GDPR規範對象此點來看,A公司若於歐盟境內設立有一個穩定的營業據點,且有效、確實地進行營運活動,依GDPR第3條第1項規定,A公司屬GDPR欲規範之對象。
然而,縱使本案之A公司未於歐盟境內設立營運據點,但據案例所述,A所生產的智慧電動機車主要銷往歐盟各會員國,為歐盟境內人民所使用;A為提供其銷售之智慧電動機車更好的服務或效能提升,會蒐用機車使用者的相關使用數據(例如機車行使路線與里程)。按GDPR第3條第2項第a款規定,A仍須受到GDPR規範。
其次,A具有決定蒐用歐盟境內人民使用機車之個資的目的與方式之權力,且A同時為實際執行者,故A該當於GDPR第4條第7款及第8款所定義之個資管控者。
最後,從受GDPR規範之行為類型來看,按假設案例所述,A係使用自動化方式蒐用機車使用之個資,屬GDPR第2條第1項所欲規範之個資蒐用行為,且不具備同條第2項各款所規定排除適用之情形。
綜據上述,A公司蒐用歐盟境內人民使用其銷售之電動機車之個資行為,須受GDPR規範。

註腳

[1] Regulation (EU) 2016/679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7 April 2016 on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persons with regard to the processing of personal data and on the free movement of such data, and repealing Directive 95/46/EC, 2016 O.J. (L 119) 1.
[2] Directive 95/46/EC,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4 October 1995 on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Regard to the Processing of Personal Data and on the Free Movement of Such Data, 1995 O.J. (L 281) 31.
[3] 參閱GDPR第1條規定。
[4] 參閱GDPR前言第13點說明。
[5] 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Judgement in Case C-131/12, Google Spain SL vs Mario Costeja González, 13 May 2014; Reuters, Facebook wins privacy case against Belgian data protection authority, June 2016.
[6] 依據GDPR第4條之定義性規範,第7款規定所謂個資「管控者」,乃指對於個資蒐用之目的與方式具有自己決定權或與他人具有共同決定權之自然人或法人,與國家組織;同條第8款則規定個資「蒐用者」,乃指代表管控者蒐用個資的自然人或法人,及國家組織。依據上述定義規定,當有權決定個資蒐用之人與實際執行個資蒐用之人為相同人時,則資料管控者與個資蒐用者兩概念將重疊;反之,則應加區分。故通常情形只有資料管控者;若有「找人」幫忙蒐用個資,才會多出資料蒐用者。
[7] 參閱GDPR第3條第1項規定。
[8] 無須對價要求的設計,乃規範例如假設居住於歐盟境內人民甲使用設立於美國境內之Google公司所提供的免費Gmail服務,Google藉此蒐用甲之個資的行為。
[9] 參閱GDPR第3條第2項第a款規定。
[10] 參閱GDPR第3條第2項第b款規定。
[11] 關於「描繪」(profiling)定義,參閱GDPR第4條第4款規定。
[12] 參閱GDPR前言第23點說明。
[13] 參閱GDPR第3條第3項規定。
[14] 按個資法第2條第7款與第8款規定,公務機關乃指依法行使公權力之中央或地方機關或行政法人;非公務機關乃指公務機關以外之自然人、法人或其他團體。
[15] 按GDPR前言第2點說明,個資蒐用的保護原則或規範,乃基於基本權利和自由之保護,尤其是個資保護的權利,並不問被保護人的國籍或住居所。
[17] European Commission, Who does the data protection law apply to?.
[18] 參閱GDPR第2條第1項規定。臺灣個資法原則上規範所有個資蒐用行為,不因「非自動化蒐用方式」而不予規範。
[19] 依據GDPR前言第18點說明,此款規定的解釋適用須加上「不得與職業或商業活動有關」的要件限制。相較而論,臺灣個資法第51條第1項第1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適用本法規定:一、自然人為單純個人或家庭活動之目的,而蒐集、處理或利用個人資料。」則缺少了此一要件限制,而使得排除適用個資法規範的情形,有不當擴大之虞。
[20] 參閱GDPR前言第19點說明。
[21] 以Gogoro電動機車為例,車上共有30個感應器,電池裡也有高達25個感應器,因此車身有任何擦撞或是傾倒全都會寫入電池紀錄中,以10分鐘為間隔回報資訊給伺服器,當駕駛回充電站換電池時,充電站螢幕就會提示車子的狀況,例如車子的尾燈不亮、是否有零件需要進廠維修、或是車子曾在駕駛不知道時發生其他損害等。參閱洪詩詩,Gogoro電動車的「智慧」解密:車身有30組感應器,用 App 在手機直接車況診斷,T客邦,2015年4月23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議題關心法律,用法律反思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台灣詐騙事件層出不窮、詐騙手法也不斷翻新,人民不堪其擾,但你知道「傻傻被騙」本身也可能會涉及幫助詐欺兼洗錢嗎?2016年12月28日洗錢防制法修法擴大打擊範圍,其實不算新聞了,但似乎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本文就來告訴你立法者跟法官是怎麼想的。
去過法院嗎?國家權力的重心集中在台北城內,司法權亦然。以台北城為基準,小小城內有司法院、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臺北地方法院,從憲法解釋到普通審理一應俱全。為什麼法院會如此集中於一地?今天我們來回顧歷史,找尋台北城內司法之路——綜觀法院建築演進過程,台北城司法之路,實為台灣司法轉變的縮
大法官理論上是「憲法的守護者」,應在國家機器違憲時保護人民避免受國家侵害,但當我們回到戒嚴時候的台灣,這群人恐怕只是威權體制的守護者。透過本文作者想探究:司法的轉型正義在哪?自1945年以來,從二二八事件到一連串白色恐怖冤錯假案,我們有好多好多受害者,可是加害者呢?誰該為這些事情負起最大的責任?
所謂的「國家分裂」不易與傳統的「分離獨立」區隔,近代只有兩德能作為代表案例。而由於中華民國或台灣人民並不如此主張,這種地位也無法套用在台海關係上。台灣地位的提升,仍有賴台灣住民對於自身地位的明確表述。
台灣似乎已離報禁、禁歌與禁書的時代遠矣,但近日文化部因函告要求出版社將於台出版之中國書籍「補件」送審,觸動了人民的敏感神經。本文認為國家應扶助多元文化,以符憲法對於國家的期待,而非以內容事前審査之機制干涉,致人民無法近用。否則不只有可能有侵害人民基本自由的疑慮,亦對邁進文化國的路上蒙上一層灰。
日前各國都有消息指出政府要開始管制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等技術的發展。不過,到底什麼是比特幣,什麼是虛擬貨幣,什麼是區塊鏈?這些又會對我們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這些去中心化的技術是否真創造出一個「無法地帶」?區塊鏈有如魔戒——投資時,只有完全理解它的風險和內容,才能真的戒慎恐懼,否則也只是在賭博。
在台灣詐騙事件層出不窮、詐騙手法也不斷翻新,人民不堪其擾,但你知道「傻傻被騙」本身也可能會涉及幫助詐欺兼洗錢嗎?2016年12月28日洗錢防制法修法擴大打擊範圍,其實不算新聞了,但似乎還有很多人不知道,本文就來告訴你立法者跟法官是怎麼想的。
去過法院嗎?國家權力的重心集中在台北城內,司法權亦然。以台北城為基準,小小城內有司法院、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臺灣高等法院、臺北地方法院,從憲法解釋到普通審理一應俱全。為什麼法院會如此集中於一地?今天我們來回顧歷史,找尋台北城內司法之路——綜觀法院建築演進過程,台北城司法之路,實為台灣司法轉變的縮
大法官理論上是「憲法的守護者」,應在國家機器違憲時保護人民避免受國家侵害,但當我們回到戒嚴時候的台灣,這群人恐怕只是威權體制的守護者。透過本文作者想探究:司法的轉型正義在哪?自1945年以來,從二二八事件到一連串白色恐怖冤錯假案,我們有好多好多受害者,可是加害者呢?誰該為這些事情負起最大的責任?
所謂的「國家分裂」不易與傳統的「分離獨立」區隔,近代只有兩德能作為代表案例。而由於中華民國或台灣人民並不如此主張,這種地位也無法套用在台海關係上。台灣地位的提升,仍有賴台灣住民對於自身地位的明確表述。
台灣似乎已離報禁、禁歌與禁書的時代遠矣,但近日文化部因函告要求出版社將於台出版之中國書籍「補件」送審,觸動了人民的敏感神經。本文認為國家應扶助多元文化,以符憲法對於國家的期待,而非以內容事前審査之機制干涉,致人民無法近用。否則不只有可能有侵害人民基本自由的疑慮,亦對邁進文化國的路上蒙上一層灰。
日前各國都有消息指出政府要開始管制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等技術的發展。不過,到底什麼是比特幣,什麼是虛擬貨幣,什麼是區塊鏈?這些又會對我們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這些去中心化的技術是否真創造出一個「無法地帶」?區塊鏈有如魔戒——投資時,只有完全理解它的風險和內容,才能真的戒慎恐懼,否則也只是在賭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圖片來源:邱劍英 張忠謀背景:德州儀器副總裁、工研院院長、創辦台積電。18歲赴美國哈佛求學,青年的學習對他人生的重要性,凡事只能倚賴自己。不久前他在新生入學典禮向上千名學生演講,當時他將牛頓的一句話送給學生,「如果我看得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每個當下的努力,競爭邏輯在改
Thumbnail
#照片是同學好意幫我留下紀錄很驚喜我很感謝 #沒有上台演練過首次突破是開心的 上週末,我終於又進教室學習了, 帶著對薩提爾模式的熱情,我非常期待這三天的實體工作坊。 第一天,天安老師說,這一次課程的重點是「自我療癒」, 他想教我們學習自助的方法,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幫助自己寧靜、如常的去面對生命
Thumbnail
這是2013年的筆記,算是對照片背景的補充。 今天張照堂老師親自導覽時,說了很多樸實但受用的經驗,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因為我沒有錄音(這樣是對的,但有點可惜),所以我用我的語調寫下印象比較深刻或是比較容易轉述的一些片段。不過我現場並沒有作筆記,全憑記憶事後陸續寫下。
Thumbnail
近期,話題度最高的台劇《火神的眼淚》即將於本週迎來大結局,這部以消防員作為故事背景的職人劇作,不僅讓觀眾重新認識了消防員這個職業,更從每件發生的事情當中,如實地反映了許多台灣民眾令人頗為瞠目結舌的種種狀況與問題。每集都讓人看得好氣憤,同時又對於劇中這些消防員們的遭遇和困境,特別地感到心疼和不捨。
Thumbnail
張林春妹接受採訪時,一邊笑著和我們聊天,一邊熟練地在新家的廚房切菜、滾水、快炒,流理臺上錯落陳列的食材,接連變成一道道令人垂涎的菜餚。鹽水蝦、清炒蘆筍、雪菜黃魚、炒年糕,長方形的餐桌不知不覺已經被張媽媽的功夫菜塞滿。 除了是張媽媽的拿手好菜,這些菜餚也是大陳居民的家鄉味...
Thumbnail
張上淳的兒子都30歲了,惹出爭議還是可以咎責到忙於防疫的他身上;陳其邁深耕高雄二十幾年, 一句老爸貪污就打死他了;反觀韓國瑜,過去就是最後一名差點被罷免的立委,但威權崇拜者卻寧願相信他早已改過自新變成民族救星,別人要為父親、為成年的兒子負責,但韓國瑜甚至不需要對過去的自己負責任。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圖片來源:邱劍英 張忠謀背景:德州儀器副總裁、工研院院長、創辦台積電。18歲赴美國哈佛求學,青年的學習對他人生的重要性,凡事只能倚賴自己。不久前他在新生入學典禮向上千名學生演講,當時他將牛頓的一句話送給學生,「如果我看得更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每個當下的努力,競爭邏輯在改
Thumbnail
#照片是同學好意幫我留下紀錄很驚喜我很感謝 #沒有上台演練過首次突破是開心的 上週末,我終於又進教室學習了, 帶著對薩提爾模式的熱情,我非常期待這三天的實體工作坊。 第一天,天安老師說,這一次課程的重點是「自我療癒」, 他想教我們學習自助的方法,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幫助自己寧靜、如常的去面對生命
Thumbnail
這是2013年的筆記,算是對照片背景的補充。 今天張照堂老師親自導覽時,說了很多樸實但受用的經驗,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因為我沒有錄音(這樣是對的,但有點可惜),所以我用我的語調寫下印象比較深刻或是比較容易轉述的一些片段。不過我現場並沒有作筆記,全憑記憶事後陸續寫下。
Thumbnail
近期,話題度最高的台劇《火神的眼淚》即將於本週迎來大結局,這部以消防員作為故事背景的職人劇作,不僅讓觀眾重新認識了消防員這個職業,更從每件發生的事情當中,如實地反映了許多台灣民眾令人頗為瞠目結舌的種種狀況與問題。每集都讓人看得好氣憤,同時又對於劇中這些消防員們的遭遇和困境,特別地感到心疼和不捨。
Thumbnail
張林春妹接受採訪時,一邊笑著和我們聊天,一邊熟練地在新家的廚房切菜、滾水、快炒,流理臺上錯落陳列的食材,接連變成一道道令人垂涎的菜餚。鹽水蝦、清炒蘆筍、雪菜黃魚、炒年糕,長方形的餐桌不知不覺已經被張媽媽的功夫菜塞滿。 除了是張媽媽的拿手好菜,這些菜餚也是大陳居民的家鄉味...
Thumbnail
張上淳的兒子都30歲了,惹出爭議還是可以咎責到忙於防疫的他身上;陳其邁深耕高雄二十幾年, 一句老爸貪污就打死他了;反觀韓國瑜,過去就是最後一名差點被罷免的立委,但威權崇拜者卻寧願相信他早已改過自新變成民族救星,別人要為父親、為成年的兒子負責,但韓國瑜甚至不需要對過去的自己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