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妹子術業都有專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網路上無意中看到這張電影海報圖片,但馬上吸引到我眼光的,並不是那排大牌正妹的卡司陣容。

raw-image

或許是因為職業病的關係,這張海報對我來說,最棒的是這句字不太大的絕妙標語:

Every con has its pros.

其次是吸引目光的設計、配色、構圖,最後才是演員陣容。

關於這部電影,有人告訴我:

電影院看這部,約莫30分鐘竟然睡著了,醒來後過五分鐘就散場了。

也有人說:

相較於男版三部曲,這部只有妹,而且還是老妹。

好啦,我一開始就說過了,卡司不重要;還是來聊聊這句我覺得很棒的標語吧。
如果您英文很好,一看就知道這句話在搞什麼鬼,就請恕我班門弄斧了。


這句裡面的兩個關鍵字,當然就是意義比較特別的「con」和「pro」兩個字。這兩個在英文裡面是經常連在一起的,而當它們在一起的時候,分別指的是「缺點」和「優點」。例如:

This product has its pros and cons.

Pros: affordable, lightweight.
Cons: flimsy, power-hungry.
這個產品有它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價格合理、輕巧。
缺點:脆弱、耗電。

當然,在這種場合通常會把「Pros」放在前面,而且後面通常就一定會跟著「Cons」;如果常看英文的電子產品評測網站或雜誌,應該會常常看到類似上面這樣的段落。

所以,當「Every con has its pros.」這句話出現時,首先就是「咦,順序怎麼不太對?」的異樣,吸引大家揉揉眼睛再看一次。

仔細一看,Con(因為前面是「Every」,所以必須是單數形式)在這裡並不是當做「缺點」來解,而是「詐騙」的意思。例如:

He is a con man.
他是個騙子。

接下來的「Pros」就簡單了,正是常見的「Professionals」(專家們)的簡寫。於是再來一次:

Every con has its pros.

意思就簡單了,直翻是「每一種詐術(或是每一場詐騙)都有行內高手」,也就連結回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我沒有看過,但應該是跟其他「瞞天過海」系列一樣的):這些妹子們扮演各種高手,跟劇中反派玩起爾虞我詐黑吃黑的鬥智遊戲。

我自己非常喜歡這種類型的標語寫法:

  • 句型簡單明瞭;
  • 轉用日常常見的口語形式與用字;
  • 從老詞彙中翻出新的意思,而且跟主題十分貼切。

如果回到中文來看,撇開詐騙主題不說,比較接近的成語大概就是「術業有專攻」吧。

有趣的是,如果照這句文案的用法,把兩個關鍵字對調,似乎也講得通:

Every pro has his/her cons.

也就是說,「每個專業人士都有耍詐的時候」;這裡的「耍詐」到不見得是「欺騙」,而是廣義一點的「耍心機/耍手腕」。

事實上,無論是哪一種專業,多少都有靠「資訊落差」賺錢的時候;律師、會計師透過資訊落差營利是天經地義的事,有時候業務人員在報價或客戶驗收時也不免耍點小手腕,只要無傷大雅也還算可以接受吧。

這麼說來,如果沒有手腕的話,怎麼能算是專業呢?(笑)

至於老妹,再怎麼樣在我看來都還算年輕;既然他們都是pro演員,長相演技應該不會太差,只要pro多過con、而且沒有用什麼手腕con觀眾,那就別計較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快速」可能真的是成功的一種指標,但沒有基礎、沒有實力的「快」,就算最後結果的確很「快速」的贏了,終究只是贏了一時,最後,還是得要接受廣大讀者的真實評判...
Thumbnail
「快速」可能真的是成功的一種指標,但沒有基礎、沒有實力的「快」,就算最後結果的確很「快速」的贏了,終究只是贏了一時,最後,還是得要接受廣大讀者的真實評判...
Thumbnail
我認為這系列影片的看點就是讓觀眾觀看擁有某項「特質」的人是什麼樣子呢?以滿足大眾對這項「特質」的好奇及想像。所謂「特質」,包含種族、宗教、年紀、政黨偏好、職業、性向、興趣、婚姻狀態、是否整形過、熱愛/厭惡某藝人、是否為素食者等各式各樣的主題。
Thumbnail
我認為這系列影片的看點就是讓觀眾觀看擁有某項「特質」的人是什麼樣子呢?以滿足大眾對這項「特質」的好奇及想像。所謂「特質」,包含種族、宗教、年紀、政黨偏好、職業、性向、興趣、婚姻狀態、是否整形過、熱愛/厭惡某藝人、是否為素食者等各式各樣的主題。
Thumbnail
在職訓網頁課中,有上網頁企畫書課,老師是多媒體與企劃業界二十年經驗的老師。藉由他對我的企畫書的改正,以及他對業界電視購物,企劃業界的經驗分享,也算對商業的廣告模式實戰,開了眼界。 📷 📷 3你、姜儒和Jeremy Wang
Thumbnail
在職訓網頁課中,有上網頁企畫書課,老師是多媒體與企劃業界二十年經驗的老師。藉由他對我的企畫書的改正,以及他對業界電視購物,企劃業界的經驗分享,也算對商業的廣告模式實戰,開了眼界。 📷 📷 3你、姜儒和Jeremy Wang
Thumbnail
我現在每週都要在PRO360達人網上拉很多的新客戶,除了老客人的服務,還需要有新客戶的加入,我才有累積的力量。 不過目前我的服務項目或許太少項目,應該要擴充多一點服務項目。 我現在幫客戶作美術工作。說實在,美術工作是很競爭的,讓業務的營收增多,只能多一點服務項目,找合作夥伴再一起加入服務。
Thumbnail
我現在每週都要在PRO360達人網上拉很多的新客戶,除了老客人的服務,還需要有新客戶的加入,我才有累積的力量。 不過目前我的服務項目或許太少項目,應該要擴充多一點服務項目。 我現在幫客戶作美術工作。說實在,美術工作是很競爭的,讓業務的營收增多,只能多一點服務項目,找合作夥伴再一起加入服務。
Thumbnail
為何寫: 寫文章的起心動念,來自於兩位知名好萊塢編劇主持的podcast“Scriptnotes”,他們有一個不定時的單元 “How Would This Be a Movie”,從新聞、專題報導中找有趣的題目討論,這些新聞是否適合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這單元很有趣,對從業者而言也很有啟發。
Thumbnail
為何寫: 寫文章的起心動念,來自於兩位知名好萊塢編劇主持的podcast“Scriptnotes”,他們有一個不定時的單元 “How Would This Be a Movie”,從新聞、專題報導中找有趣的題目討論,這些新聞是否適合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這單元很有趣,對從業者而言也很有啟發。
Thumbnail
1. 幾年前瓊瑤阿姨與于正的官司,相信大伙還記憶猶新。 這個抄襲官司的背後,是大量的比對和舉證工作。 天真+無良的創作人總以為我修改人物姓名,修改一點對白,修改一點情節就不算抄襲。 這麼大的利益哪有那麼美的事? 但也正因為這樣,這類型的官司往往伴隨著大量的工作壓在原告身上。 誰來比對?誰來說明?誰能
Thumbnail
1. 幾年前瓊瑤阿姨與于正的官司,相信大伙還記憶猶新。 這個抄襲官司的背後,是大量的比對和舉證工作。 天真+無良的創作人總以為我修改人物姓名,修改一點對白,修改一點情節就不算抄襲。 這麼大的利益哪有那麼美的事? 但也正因為這樣,這類型的官司往往伴隨著大量的工作壓在原告身上。 誰來比對?誰來說明?誰能
Thumbnail
「創業」是一個專業主題,比較硬的主題。 「電影」是一個生活主題,比較軟的主題。 我之前說過,文章不能全寫專業的,否則看懂的人可能不多,如果你是一位創業家,你會自然的寫出「硬」的文章,偶爾你需要「調劑」一下,寫些軟的東西,把硬的去連結軟的,展露一點你的「人性」。
Thumbnail
「創業」是一個專業主題,比較硬的主題。 「電影」是一個生活主題,比較軟的主題。 我之前說過,文章不能全寫專業的,否則看懂的人可能不多,如果你是一位創業家,你會自然的寫出「硬」的文章,偶爾你需要「調劑」一下,寫些軟的東西,把硬的去連結軟的,展露一點你的「人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