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紙鶴的眼淚》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書的書名或許是取自核災受難者家屬於等待期間折成的紙鶴,而本書的內容則是以報導體裁記載發生於1999.9.30茨城縣東海村JCO核燃料處理廠的臨界事故,遭受到損害的是大內久及另外兩個同事,本書是以大內久先生的醫療歷程作為內容。

事件發生在大內與同事處理鈾容易倒進槽中時,發生臨界反應,而中子束貫穿了大內久與其同事的身體。這個瞬間,人體已經遭到嚴重破壞,亦即,染色體破損成碎片,淋巴細胞大幅降低到遠低於正常比例,然而,送到醫療院所的大內的外表上卻看不出來這些狀況,這些狀況是醫療檢測數據顯示的,然而大內久先生的外表只有臉泛紅、稍微腫脹、雙眼有些血絲。甚至剛開始時,大內久先生還能跟大家談笑。然而,細胞的再生功能已受破壞,而增生越旺盛,影響越大,所以才會有淋巴細胞大幅下降的損害,這代表的是免疫系統受損。且首當其衝的醫護人員在剛面對這位病患時,尚亦不知為臨界事故,而擔心為核爆或核子反應爐外洩所生的落塵,因若是此等放射事故則有間接輻射的風險,內心徬徨不安。

隨著時間經過,從一開始的意識清醒,到後來損害慢慢顯現,皮膚剝落、無法再生、每日流失十公升的體液、大量血便、使用大量止痛藥物、指甲剝落、內臟粘膜消失、腸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等等,醫療人員也從一開始樂觀期望或許有可能救回,到後來寧願不去想醫療的目的以免自亂陣腳,但幾乎所有人都在懷疑,究竟這樣的醫療,是為了什麼?固然書名的副標題是「核事故受難者83天搶救全記錄」,然而在事件的當下,是沒有人能預測這種災難要持續多久。事件的落幕乃是在發生過一次心臟停止,施用大量強心劑與使用CPR復甦後,經過家屬同意,決定於第二次心臟停止時放棄醫療,大內久先生於事件發生第83日心臟再度停止時,死去。

除了核能災難的議題外,這本書所記載的內容也會讓人省思醫療究竟是為了什麼,單純的延續生命現象,然而毫無意識,有意義嗎?在這事件的結束時,所有人都認為大內久先生辛苦了,努力過了,但所有人也都夾雜著矛盾的心情,一方面遺憾中就死了,一方面也慶幸他終於解脫了,自身也感覺如釋重負,究竟醫療的目的為何?

然,言歸正傳,最重要的還是核能的問題,這個事件最後在2003年由水戶市地方法院判決認定公司對安全管控有疏忽,六名被告遭判刑。也就是這種核安文化具有重大問題,大內久先生未知公司作業程序之瑕疵,不知公司為節省作業時間、節省成本將員工—人—曝露在重大風險之下,造成這種悲劇。對於核能這種人類尚且無法掌控的科技,大多數人卻太過於樂觀,認為事情不會發生、風險不會實現,甚至天真地認為我們能承擔這種代價,然而自信與自大是不同的,這很明顯是種自大的態度,或許面對人類無法比擬的事物時,我們應該謙卑與保守。生命的價值則更應該被納入眼界中,而不是漠視。人都會犯錯,或疏失、或故意,然而面對核能沒有犯錯的配額,因為,人類承擔不起。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3會員
387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讀《別讓我走》—人是什麼?
《哲學的故事》心得
讀《別讓我走》—人是什麼?
《哲學的故事》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僅僅58分鐘的《驀然回首》為何能深深觸動每個創作者的心靈?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創作的門檻越來越低,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就有機會獲得流量和關注。然而,在競爭者如雲的情況下,你的成品不一定可以找到屬於它的地位,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於是你開始渴望更多的認同,像藤野一樣,把自己封閉在房間裡默默精進
Thumbnail
和平紙鶴的慰靈曲20240415 是日,陰天的雨如淚下,無法止歇。 廣島1945 在広島県広島市中區中島裡的原爆遺址,與河道靜謐的相生橋,無法忘卻的原子彈爆炸,在這如此的過往今昔。 除了原爆圓頂屋的斷垣外,那個躲藏在地下室,揮之不去的驚恐與夢魘,野村英三的餘生錄,還記得嗎? 1945.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2)    淨空法師講述 連愛因斯坦都在地獄,我聽到這個光碟的報告,附體的報告,他說他前世是中國人,福慧雙修,這一生到國外去投胎了,變成科學家。怎麼墮地獄呢?發明原子彈。他在地獄受什麼罪呢?他那個地獄叫核爆地獄,就是核子彈爆炸,他在那個裡頭,他那苦不堪言。每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在遭遇暴風雪的情況下甦醒並面對生死存亡的故事,充滿了懸疑和驚悚的氛圍。主要內容圍繞著主角的內心糾葛、情感掙扎和神祕事件展開。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1954年3至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水下氫彈試爆,3月1日的第一次試驗當天,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日本延繩釣捕鮪船第五福龍丸,來自靜岡縣燒津港,船上23名船員都遭受核污染,其中的無線電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六個月之後去世,可說是「原爆」的另一名日本受害者,日本漁船上的漁獲也同樣遭到污染。
Thumbnail
日劇「仁醫」中的緒方先生,在劇中是死於肺結核病,回憶一下劇中的緒方先生,他最後的症狀就是咳血,咳血與吐血是不同的,一個是來自前者來自肺臟,後者來自胃。中醫沒有肺結核這個名詞,有的是「癆瘵」,這種病患的特徵有三黃,臉黃、小便黃、全身黃,病人瘦瘦乾乾的、焦黃的,這是肺裡面發炎了,過熱了,肺法象天幕,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僅僅58分鐘的《驀然回首》為何能深深觸動每個創作者的心靈?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創作的門檻越來越低,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就有機會獲得流量和關注。然而,在競爭者如雲的情況下,你的成品不一定可以找到屬於它的地位,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於是你開始渴望更多的認同,像藤野一樣,把自己封閉在房間裡默默精進
Thumbnail
和平紙鶴的慰靈曲20240415 是日,陰天的雨如淚下,無法止歇。 廣島1945 在広島県広島市中區中島裡的原爆遺址,與河道靜謐的相生橋,無法忘卻的原子彈爆炸,在這如此的過往今昔。 除了原爆圓頂屋的斷垣外,那個躲藏在地下室,揮之不去的驚恐與夢魘,野村英三的餘生錄,還記得嗎? 1945.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2)    淨空法師講述 連愛因斯坦都在地獄,我聽到這個光碟的報告,附體的報告,他說他前世是中國人,福慧雙修,這一生到國外去投胎了,變成科學家。怎麼墮地獄呢?發明原子彈。他在地獄受什麼罪呢?他那個地獄叫核爆地獄,就是核子彈爆炸,他在那個裡頭,他那苦不堪言。每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在遭遇暴風雪的情況下甦醒並面對生死存亡的故事,充滿了懸疑和驚悚的氛圍。主要內容圍繞著主角的內心糾葛、情感掙扎和神祕事件展開。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1954年3至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水下氫彈試爆,3月1日的第一次試驗當天,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日本延繩釣捕鮪船第五福龍丸,來自靜岡縣燒津港,船上23名船員都遭受核污染,其中的無線電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六個月之後去世,可說是「原爆」的另一名日本受害者,日本漁船上的漁獲也同樣遭到污染。
Thumbnail
日劇「仁醫」中的緒方先生,在劇中是死於肺結核病,回憶一下劇中的緒方先生,他最後的症狀就是咳血,咳血與吐血是不同的,一個是來自前者來自肺臟,後者來自胃。中醫沒有肺結核這個名詞,有的是「癆瘵」,這種病患的特徵有三黃,臉黃、小便黃、全身黃,病人瘦瘦乾乾的、焦黃的,這是肺裡面發炎了,過熱了,肺法象天幕,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