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各種關係中存有的,所謂愛的方式,的討論,
會因為關係的不同而相異嗎?
愛,是之於關係分類之上的,討論,
抑或是分類之下的分支,擁有不同的樣態?
如果要探究的是「愛」本身,
在不同的關係中,反覆實驗,練習,
提取出的該是愛的本質與真實面貌,或是個別狀況的應對措施與套入?
關係的稱謂,是一種迷惑人的咒語。
握著寫上身份的旗幟,便能大聲疾呼:
「我所有的作為都是因為你是我的...的緣故」。
承認也不是,否認也不能。
因此我想談論的愛,不是親情,不是友情,更不是只有愛情。
我想談論的愛,是拿掉了在這些身分之中,被賦予的曖昧弔詭的特權的愛。
而如果說是因為「愛」,
那便會落入「何謂愛」的爭議當中,這個難以定義的哉問,
是比較沒有勝算的說詞。
如果喜歡玫瑰的香氣,但被刺傷了感覺疼痛,於是剪平了她身上所有的刺,你感受到的是被她刺傷的痛,或許還有在她身上施刀的自責,卻不是她刺傷了你的愧疚,以及被斫平的痛。
不一樣的痛,怎麼比較強弱呢?
這跟愛的深淺一點關係都沒有。
與你對她的愛,她對你的愛,也是無法串連起來佐證的。
設身處地是體諒與同理的開始,也是危險的自大,帶來的可能是於事無補的自憐。
開始分不清楚,想要治癒的對象,是對方,還是自己。
而我們還都理直氣壯地以為,是因為愛。
人都是自私的。
不過這不能是唯一解,必須還有後續的,一些因此所以,但是應該。
想過所有關係的得來根源於什麼嗎?
例如為什麼我們一定要透過父母來到這個世界,為什麼要透過一對精卵,一個陰莖一口陰道,得而降臨世界?
例如為什麼我們也要找一個男人或女人,用各種可能的方式,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其中我們經歷所謂愛情,然後所謂親情。
為什麼我們要跟原本不認識的別人稱兄道弟,呼姐呼妹,學會分享,或是爭奪。
為什麼我們會跟特定人成為朋友,其餘都是陌生人,但誰知道,未來是不是還都是現在這樣?
如果這些都只是被設定好的情節,都是一種套路,身邊的人都可能置換成地球另一端,性格以及與自己相處模式高度相似的,另一張臉,另一個名字,另一個人。
但的確也因此更珍貴,因為此刻在我眼前的是你,不是別人。
想過所有的我們為之痛哭失聲,憤怒忌俗的失去,真的能稱之為失去嗎?
又或者說,我們真的有所謂經歷失去的可能嗎,如果我們從來不能算是真的擁有。
用錯誤的方式愛人,愛誰都是一樣的。
用對的方式愛人,愛誰也都是一樣的。
不過對的方式該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大概也沒有無懈可擊的答案。
卻至少有可以作為參考的依據,例如在互愛關係中的我們,是否同時感到自在、快樂、無懼。
絕對不是想怎麼愛,就能怎麼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