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的真義:幸福來自於接受不完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你同意嗎?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學、錄取理想的公司、與理想的對象結婚、買入理想的房子,甚至是最簡單的事情:買到理想的衣服。
或許你已經考上了不錯的大學,也交了許多朋友;進入了不錯的公司,甚至每年穩定加薪中;與交往多年的對象結婚,生下一個可愛的寶貝;和另外一半一起擁有了愛巢,佈置也是你最愛的現代北歐風;買入當季最新款的衣服對你來說負擔也不算太大。
那為什麼現在你可能還是不覺得幸福?
滿腔熱血進入公司後,過不久便覺得工作壓力大、同事難相處?記得當初自己面試的時候,向各位面試官大聲表示自己會努力為公司奉獻,公司選擇我絕對不會後悔,並且在收到錄取書的瞬間欣喜若狂的人,其實就是自己。
結婚後,發覺另外一半越來越胖、越來越懶,對他的不滿越來越高?記得第一次約會、第一次牽手的害羞與喜悅,當時覺得除了他之外不會再有第二個我更愛的人,不趕快將他定下來就不安心的人,其實也是自己。
買房之後,一個不留神,房子的面貌已經和當初完全不同?記得當初交屋後的興奮與喜悅,相信自己的人生從此不一樣,希望在書房好好閱讀、在客廳拉筋運動的,其實還是自己。
平時都有汲取時尚資訊,也閱讀相關書籍,並不是覺得衣櫃裡總是少一件衣服,而是總覺得好還能夠更好?記得每次逛完街回到家,一定馬上在自己的房間先開一場時裝秀,隔天馬上穿出去,然後受到好朋友或同事稱讚就開心不已,而這件事好像不停在循環,沒有停止的一天。
事情似乎有蹊蹺,大家不覺得嗎?:)

一旦習慣、一旦感到理所當然,我們便失去新鮮感!

首先,如果你也想體驗極簡生活,我們第一個需要練習的就是對生活的各種現象保有懷疑的精神
「明明早就已經得到了當初渴望不已的東西了,我們為什麼還是感到不滿足,並且認為自己還是不幸的?」
當我們習慣一項物品的存在、習慣一成不變的日常生活、習慣同樣的人在身邊,我們便開始將其視為理所當然,降低對其的關注、關心、關愛,情況再糟一點的話,甚至會開始感到厭煩!
大家會想要成為這樣的人嗎?
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喪失了原本就有的幸福!
相信沒有人希望變成這樣,而為了扭轉局勢、找回幸福,我們必須先察覺「原來我們一不留神變成了這樣」,接下來才能夠思考對應的策略!解決問題之前總是要先發現問題才行!對嗎?
習慣的背後,其實同時還包含著另外一個涵義:「我們總是無法接受現狀」,甚至,我們無法接受自己!
每月賺10萬,接下來改以每月賺20萬為目標!
買一棟房子,接下來開始籌劃購入第二棟房子!
買了一件當季新衣服,接下來看準下一季的新衣服!
客廳擺上了電視之後,接下來再買個收納櫃、牆上再補上一些畫框、壁鐘最後再買個吊燈營造氣氛。
每每達到一個目標之後,我們馬上設立第二個更高的目標,似乎這麼做的話,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可以漸漸朝向完美,最後獲得真正的幸福。
而真正的幸福到底是由你定義?還是由別人定義,只是你沒發現,還以為是你自己定義的?

接受原本的不完美,幸福自然湧現!

記得嗎?
剛在學習走路的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你只會會心一笑,不會責罵他,是因為你接受了他的不完美。
熱戀中的情人不小心在煮給你吃的料理中加了太多鹽巴,你只會會心一笑,不會責罵他,是因為你接受了他的不完美。
充滿熱情的工作暫時無法帶給你太多的收入,你只會會心一笑,不會責罵它,是因為你接受了它的不完美。
極簡主義者的房間空無一物,我們只會會心一笑,不會責罵它,是因為我們接受了它在「世人眼中」的不完美。
不是因為我們現在不幸福,所以要努力去追求幸福,而是我們總是將許多人事物視為理所當然,並且將別人眼中的理所當然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秉著懷疑的精神去深入探討,因此沒有發現到原來幸福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東西
要馬上能夠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已經在這樣的社會與價值觀長大成人,但是要接受居家生活物品所謂的不完美還是比較簡單的!
你可能不需要華麗的居家擺設,簡單、能讓你平靜的物品是可以接受的。
你可能不需要多變化的時尚造型,簡單、能凸顯你個性的衣服是可以接受的。
你可能不需要數量太多的日常用品,簡單、當下足夠使用的物品是可以接受的。
你可能不需要以備不時之需的任何用品,當下擁有的幸福是可以接受的。

當你能夠接受原本的自己的時候,相信那便是獲得幸福的時刻!不需要透過別人的認可或贊同,你也能自在從容地生活,那便是自由!

我們又該如何判斷當下的物品到底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呢?我們可以「接受的程度」又到哪邊呢?這裡提供大家一個方法:
如果某件物品對你的生活來說「可有可無」,那麼就可以丟掉它了!
簡單來說,如果這件物品現在消失,會不會影響你的正常生活?如果不會,便說明你們兩個此生已無緣份,可以kiss good bye了!哈哈!
例如:
手機如果現在消失,那將對你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因此當然不能丟。
好幾年沒使用的鍋子如果現在消失,對你的生活並不會造成影響,現在便可選擇丟棄。
保鮮盒如果現在消失,你明天就不能裝便當帶去公司,因此當然不能把它丟掉。
馬克杯如果現在消失一個,而你還會有兩個馬克杯,生活不會造成影響,現在便可選擇丟棄。
透過這個物品整理方法,很快地,你身邊擁有的都是無可取代、對你的生活有正面影響的重要物品們!只有當我們留下那些對於我們而言真正重要的物品,減去那些可有可無的干擾,我們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質,發現人生真正重要的事物,以及取出被我們埋藏在物品堆下的幸福。
這個世上所有人一生下來就沒有擁有任何事物,所以每個人剛出生時都是極簡主義者。換句話說,我們是拿自己的自由去交換不必要的多餘雜物。
— 佐佐木典士
布蘭達&維尼的個人網站
布蘭達&維尼的線上課程
PS. 由於我們目前想要專注在內容創造上,因此已不再開課、演講,若有需要系統學習的朋友,請參考以上線上課程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7K會員
598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60個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幸福是靠自己爭取的,不要再羨慕妒忌恨了︱小K生活之路小蝸牛一出生就要背著一間1000萬的屋子,不但不懂珍惜,還嫌自己背上的殼既笨重又不好看,其實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人之一切操之於自我,幸福是要自己爭取的,必須自我肯定、自求多福,要明白一件事情:別人給予我們的福樂永遠都是不可靠的。 自從我們出生開始,慢慢就會體會到其實人間是有很多問題存在的,
Thumbnail
avatar
小K投資理財之路
2021-06-20
《未來媽媽》幸福落幕,而那些屬於女人的生活,才正要開始展開序幕。「在遇見別種可能之前,自己總會深陷一個不知所云的霧霾裡。」這是我從劉中薇在決定寫下《未來媽媽》劇本前所發生事情,感受到的切身之感。
Thumbnail
avatar
Cha Cha real talk
2021-03-14
回歸自我的契機,來自於意識到生活中的麻木事實上,發麻只是個警訊,提醒我們此刻的姿態對自己有害,最好換個不同的姿勢。 因此,發麻的反應雖然不受歡迎,甚至會抗拒它的發生,但在本質上卻是對我們有益處的存在。 就如同生命中的挫折苦難一樣,是帶著善意而來的提醒,也許當下會極度不舒服想逃離,卻是協助我們靈魂升級的最佳路徑。
Thumbnail
avatar
Winnie
2020-11-11
媽媽創業是為與家人享受更幸福的生活 很多女人在懷孕生子以後,除了多了寶寶,可能要改變工作型態來配合家庭生活,或是變成全職媽媽 或是要尋找額外收入來補家庭的支出 找到真正的自我,就永遠不要害怕嘗試。只有你才能定義自己的生活,失敗了也沒有關係。正是失敗,而不是成功,定義了今天的我。王薇薇(VERA WANG) 我曾經在家帶小孩, 在當全職
Thumbnail
avatar
斜槓媽媽-分享理財/被動收入/斜槓人生
2020-06-05
幸福就是平凡過生活,也願意接受關係中的裂痕年少時候,得意自己敢愛敢恨,愛恨分明。 年長一些,方知幸福其實平平凡凡足矣。 幸福只是平凡生活嗎? 只是平凡過生活,又怎麼感到幸福? 推薦這篇文章,給常常在關係中受傷,卻又想盡辦法、好努力地想得到幸福的你。
Thumbnail
avatar
§詹惠文§ 諮商獅
2020-04-26
來自於生活周遭的「美」:自然體驗創造出的內在生命力<p>我覺得透過藝術的欣賞感受到美,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更有其不可或缺的價值,因為人們藉此接觸到比這短暫人生更為宏大,更為長久的事物,可以安定我們浮躁的心情,並且連結到整個人類共同的心靈互動。</p>
Thumbnail
avatar
李偉文
201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