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個比利:多重「文物」格│淺談數位典藏與應用案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說到「文物」,出現在你腦海中的畫面是一顆鮮嫩欲滴的翠玉白菜?還是布滿鏽斑的古代青銅禮器?或許你覺得文物的距離非常遙遠,就算看見象徵著歷史的文物,也總隔著一道玻璃。
但如果你用過「朕知道了」紙膠帶,看過故宮小編整理的五種跨年方式,就會發現其實文物離你一點也不遙遠。透過數位典藏及各種加值應用,文物也可展現它們不同的「人格」/「文物」格,並輕易地融入人們的生活中。

│Dr. Jekyll的藥水:數位典藏

數位典藏資料庫中的藏品與圖書館中的館藏不同,所收藏的不是實體書本,而是數位資訊,往往包括文物的影像檔案及其相對應的文字描述資料(即所謂的詮釋資料,metadata)。
數位典藏是將具有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科技工藝等價值的典藏資源,以數位形式保存,並加入描述典藏品的詮釋資料,以利日後的整理與應用。
數位典藏除了可以更完整的收藏文物,更重要的是將文物進行應用,達到推廣文化的效果。應用方式有許多種,包括:製作新的商品用以販賣,或者製成教材並推廣相關文化。我們可將這些數位藏品所展現的不同面貌視為其多重「文物」格。

│第一重「文物」格:數位典藏的加值應用

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擁有全國最豐富文物典藏的故宮,不僅是數位典藏領域中的執行先鋒,也是數位典藏加值應用的翹楚。
故宮曾製作過卡通「卡滋幫」,運用故宮典藏品〈戲嬰圖〉中的孩童造型與特徵,設計成卡通中的人物。卡通中的場景也多處融入東方元素,比如透過哪吒與太極,使觀眾可以隨著角色互動與故事發展,認識中華文化中常見的符號。與大量使用符號的卡滋幫相比,「四季故宮」展覽的重點則是互動科技,讓觀眾聽見朗世寧〈桃花圖〉中的燕鳴啁啾,或穿越冰天雪地,走入文徵明的〈關山積雪圖〉中。
除了直接典藏文物,透過重整文物來展現特定人物的精神與形象,也是數位典藏的範疇。舉例來說,桃園龍潭的客家文化館擁有豐富的臺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相關文物資料,也對此進行不少數位典藏加值應用。比如將照片與唱片結合重製成有聲書,使讀者可以沉浸在〈雨夜花〉、〈望春風〉等經典歌曲的旋律中,一邊認識鄧雨賢的生平故事。
Photo by kevin laminto on Unsplash
這些以科技對數位典藏進行加值的文創商品,讓觀眾看見珍貴的文物,也能讓大眾以平易近人的姿態貼近這些傳承文化的作品,了解作者心境與作品意義。更有甚者,可以跨越語言,即使是對中國文化不熟悉的觀眾,也能理解作品的價值。

│第二重「文物」格: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的結合

除了製作文創產品,將數位典藏結合數位學習,也是常見的應用方式。比如課本上的文物圖片,或講解歷史的教學影片,都是讓人見到數位典藏內容的方式。
在進行這種應用時,有時會遭遇資訊不明確的問題。由於儲存於資料庫中的數位典藏資料多看重主題層面的描述,比如典藏品的著作權與使用權、數位化的過程等,與教師在選擇教材時所需了解的層面不同,教師製作教材可能需要了解該文物的相關歷史與文化狀況、使用所需的技術、適用年齡、與其他教材間的關聯。觀點上的落差,使得數位典藏的資料庫不一定能滿足教師的使用需求。
這些問題可以透過數位典藏系統與數位學習系統的整合,使教師能更方便地取用數位典藏資源。而這兩種系統的整合,更是數位學習能否推動成功的關鍵。如何使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數位學習更加普及,以及如何建立更豐富的數位學習資源,都是數位典藏單位可以思考的方向。

│Mr. Hyde的教誨: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由於文物都是典藏單位所有,在授權與應用上也需要一套明確的法律規定,為了避免版權與金錢上的糾紛,在進行應用前,也須特別留意數位版權。經過數位化處理後的其他行動,也都需要在版權的規範下經過交易與授權,才能合法使用。這些過程被稱為「數位版權管理」,亦即使數位內容可以在高品質、高價值與不被侵權的前提下,進行應用或傳播。
在數位科技高度發展的今日,也已開發出數位管理系統,用以儲存龐大的數位典藏資料庫。數位管理系統具有多種身分,能提供內容、傳播內容、亦可協助使用者使用內容,最後對使用行為收取版權費用。
Photo by Mr Cup/ Fabien Barral on Unsplash
數位管理系統使得具有歷史價值的典藏能被便利的使用,並在收取版權費用上達到自給自足。除了典藏機構可以擴大典藏,也能使這些經年累月累積的人類共同財產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對未來知識的發展做出貢獻。

│名為Billy:文物價值

數位典藏早已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周遭,但數位典藏的價值尚未全然被人們所理解。有時我們會忘記,透過數位典藏資料庫即可欣賞幾十年前需走進博物館才能看見的文物,是數位時代居民獨享的特權。
數位典藏追求的不僅是文物的保存,更是替未來的知識發展做鋪墊,傳承並延續文化。數位典藏內容也需要在版權與典藏單位的維護之下,才能完整地發揮它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余顯強(2004)。歷史性新聞報紙數位權利管理知研究圖書資訊學刊,2(1),73-83。doi:10.6182/jlis.2004.2(1).073
  2. 莊育振、楊東翰(2010)。鄧雨賢數位典藏加值應用系統─以文化產品設計為例圖書資訊學刊,8(2),95-123。
  3. 陳昭珍、葉建華、鍾季倫(2003)。典藏素材與學習素材系統整合設計之探討圖書資訊學刊,1(3),41-58。
  4. 陳蕙芬、楊燕枝(2016)。文物典藏到文創產品的價值創造─以故宮與頑石合作案為例圖書資訊學刊,14(1),115-149。doi:10.6182/jlis.2016.14(1).115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圖書資訊學刊》(ISSN 1606-7509)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出版,為同儕審查、開放取用的半年刊,刊載圖書館學、資訊科學、電腦科學、目錄學、檔案學、教學科技等相關領域之中英文學術論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在捷運上見過一些老人家,但你知道他們是怎麼買票的嗎?許多學生和上班族都用悠遊卡或一卡通,但是,老年人到底是到自動販賣機買、到詢問處買,還是直接用悠遊卡呢?而為什麼有些老人不願意使用自動販賣機?讓我們一起看看爺爺、奶奶們買票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
走進圖書館時,你在期待什麼?找到一本有趣的書消磨一個下午,或享受被書香包圍的放鬆氛圍。圖書館的服務,從有形到無形,從硬體的書本館藏到軟體的參考諮詢,在在都是為了滿足某一份帶著期待走入圖書館的心。然而,並非每一個走進圖書館的讀者都有著相同的期待。滿足各類型讀者的各種需求,是當代圖書館努力的方向。
走進圖書館,第一個映入你眼簾的是層層堆疊、數也數不清的無數書本,還是坐在櫃檯之後、穿梭在書架之間、骨碌碌地推著推車、忙碌不停的館員身影?圖書館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圖書資訊服務給任何走進圖書館的人,而這所有的服務,都需要館員在書架背後的努力。
當想要看書時,你如何得到你的書?是到博客來輸入書名搜尋?或者去住家附近的金石堂大海撈針?除了從快要吃土的錢包中搜刮出兩三百塊,帶回一本嶄新的書籍,你還有一個免費且簡單的作法──借閱公共圖書館的館藏。
上大學後你第一個認識的建築是什麼呢?如果是臺大人,椰林大道盡頭的總圖書館(總圖)想必很令人難忘吧。留下一張張制服日照片的總圖廣場、期末考前如壓力鍋般慢慢燉煮讀書氛圍的地下室自習室、或書架旁僧多粥少的閱覽沙發,都是大學回憶中不可磨滅的一景。
說到閱讀,第一個浮現在你心中的畫面是什麼?文字?紙本書?在這些畫面中,有沒有「網路」?如今網路已成為主流的閱讀管道之一,臺灣人平均一天花不到一小時看書,上網時間卻超過三小時。儘管同為閱讀,網路的特性已大大改變閱讀的行為,而所謂讀者,也正隨著閱讀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你可能在捷運上見過一些老人家,但你知道他們是怎麼買票的嗎?許多學生和上班族都用悠遊卡或一卡通,但是,老年人到底是到自動販賣機買、到詢問處買,還是直接用悠遊卡呢?而為什麼有些老人不願意使用自動販賣機?讓我們一起看看爺爺、奶奶們買票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
走進圖書館時,你在期待什麼?找到一本有趣的書消磨一個下午,或享受被書香包圍的放鬆氛圍。圖書館的服務,從有形到無形,從硬體的書本館藏到軟體的參考諮詢,在在都是為了滿足某一份帶著期待走入圖書館的心。然而,並非每一個走進圖書館的讀者都有著相同的期待。滿足各類型讀者的各種需求,是當代圖書館努力的方向。
走進圖書館,第一個映入你眼簾的是層層堆疊、數也數不清的無數書本,還是坐在櫃檯之後、穿梭在書架之間、骨碌碌地推著推車、忙碌不停的館員身影?圖書館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圖書資訊服務給任何走進圖書館的人,而這所有的服務,都需要館員在書架背後的努力。
當想要看書時,你如何得到你的書?是到博客來輸入書名搜尋?或者去住家附近的金石堂大海撈針?除了從快要吃土的錢包中搜刮出兩三百塊,帶回一本嶄新的書籍,你還有一個免費且簡單的作法──借閱公共圖書館的館藏。
上大學後你第一個認識的建築是什麼呢?如果是臺大人,椰林大道盡頭的總圖書館(總圖)想必很令人難忘吧。留下一張張制服日照片的總圖廣場、期末考前如壓力鍋般慢慢燉煮讀書氛圍的地下室自習室、或書架旁僧多粥少的閱覽沙發,都是大學回憶中不可磨滅的一景。
說到閱讀,第一個浮現在你心中的畫面是什麼?文字?紙本書?在這些畫面中,有沒有「網路」?如今網路已成為主流的閱讀管道之一,臺灣人平均一天花不到一小時看書,上網時間卻超過三小時。儘管同為閱讀,網路的特性已大大改變閱讀的行為,而所謂讀者,也正隨著閱讀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幾個月前台南美術館二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打造了《千載南逢—故宮國寶佇臺南》展覽,透過國寶文物的展示以及數位科技的重製,讓觀展者除了品味精緻文物之美,也能乘著科技的翅膀,一起翱遊古今中西!而我總共去看了兩次這檔展覽,真的非常大開眼界,不禁覺得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Thumbnail
板倉聖哲教授亦莊亦諧說出:自從故宮七十週年展以降,每逢重要節慶,故宮都會亮相珍藏宋畫。如同宋畫的稀世瑰寶,故宮收藏固堪傲視全球,但若行禮如儀、照本宣科,能否引人關注已不得而知,遑論帶動鑑賞與研究的新熱潮了!展覽的當代化,實在是故宮責無旁貸的挑戰。
Thumbnail
大約半年前,我與某旅行社配合,成為他們「故宮小小導遊」活動的導覽員。簡單來說,就是帶領小朋友認識故宮的文物與故事。我也因此去做了故宮文物的功課,雖然為數不多,也稱不上是資深研究者,但至少在常設展以及裡頭知名的文物我都有所探究。 就我的觀察,我發現許多陶瓷器上有吸睛的動物元......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8)於故宮百年專題報告後,聚焦文物管理,以「天災因應」、「管理系統」與「文物修復人力」三面項,敦促故宮實踐文化保存、社會教育功能。另針對昨日「故宮員工在翠玉白菜旁簽文件」新聞事件,郭昱晴更在質詢台上搬出個人袖珍藝術作品表示,自己珍藏的作品平時搬運都不願意假
Thumbnail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古董收藏不僅是財富的表徵,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當收藏成為一種懷舊的時尚,甚至於成為品味的象徵,關於收藏的種種淘寶故事、檢漏傳說,自然成了街譚巷議或茶餘飯後的時興話題。 收藏品的內容包括古玩文物、文房清供、書畫藝品、善本古籍、玉石珠寶、陶器瓷器、竹牙角雕等等,可謂五花
Thumbnail
  文化資產是遊戲嗎?不是指文化資產可以作為一個IP出遊戲,如: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日前與壽山高中師生合作開發的桌遊「尖山寶藏Jian Shan Treasure-大園尖山遺址考古趣」。而是就在你我生活中真實的法定文化資產,如:古蹟、古物、考古遺址、傳統表演藝術等是遊戲嗎?那麼就必須先定義,何謂
Thumbnail
  何謂文化資產的知識論?文化資產的存有論?文化資產的溫暖?什麼是文化資產的體系性思考?(本文所討論的文化資產非狹義〈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法定資產,而是廣義跨時空、具時間痕跡的物)   文化資產作為一個物,具有物性,即功能性與文化性。文化資產如同布希亞談論的古物,是邊緣物的一種。傳統的文
Thumbnail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Thumbnail
【宮廟文獻數位化】 為保存台灣宗教文化資料,國家圖書館與雲林縣北港朝天宮研議文獻數位化事宜。 朝天宮蒐集約5000件關於媽祖信仰的相關文獻,數位化後方便民眾研究媽祖文化,這也是國家圖書館首度與宮廟合作將文獻數位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幾個月前台南美術館二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打造了《千載南逢—故宮國寶佇臺南》展覽,透過國寶文物的展示以及數位科技的重製,讓觀展者除了品味精緻文物之美,也能乘著科技的翅膀,一起翱遊古今中西!而我總共去看了兩次這檔展覽,真的非常大開眼界,不禁覺得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Thumbnail
板倉聖哲教授亦莊亦諧說出:自從故宮七十週年展以降,每逢重要節慶,故宮都會亮相珍藏宋畫。如同宋畫的稀世瑰寶,故宮收藏固堪傲視全球,但若行禮如儀、照本宣科,能否引人關注已不得而知,遑論帶動鑑賞與研究的新熱潮了!展覽的當代化,實在是故宮責無旁貸的挑戰。
Thumbnail
大約半年前,我與某旅行社配合,成為他們「故宮小小導遊」活動的導覽員。簡單來說,就是帶領小朋友認識故宮的文物與故事。我也因此去做了故宮文物的功課,雖然為數不多,也稱不上是資深研究者,但至少在常設展以及裡頭知名的文物我都有所探究。 就我的觀察,我發現許多陶瓷器上有吸睛的動物元......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中國出土古董,介紹了明器與窖藏文物的歷史和背景。文章並對出土物品的特點做了詳細描述,是一篇適合古董愛好者閱讀的文章。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8)於故宮百年專題報告後,聚焦文物管理,以「天災因應」、「管理系統」與「文物修復人力」三面項,敦促故宮實踐文化保存、社會教育功能。另針對昨日「故宮員工在翠玉白菜旁簽文件」新聞事件,郭昱晴更在質詢台上搬出個人袖珍藝術作品表示,自己珍藏的作品平時搬運都不願意假
Thumbnail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古董收藏不僅是財富的表徵,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當收藏成為一種懷舊的時尚,甚至於成為品味的象徵,關於收藏的種種淘寶故事、檢漏傳說,自然成了街譚巷議或茶餘飯後的時興話題。 收藏品的內容包括古玩文物、文房清供、書畫藝品、善本古籍、玉石珠寶、陶器瓷器、竹牙角雕等等,可謂五花
Thumbnail
  文化資產是遊戲嗎?不是指文化資產可以作為一個IP出遊戲,如: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日前與壽山高中師生合作開發的桌遊「尖山寶藏Jian Shan Treasure-大園尖山遺址考古趣」。而是就在你我生活中真實的法定文化資產,如:古蹟、古物、考古遺址、傳統表演藝術等是遊戲嗎?那麼就必須先定義,何謂
Thumbnail
  何謂文化資產的知識論?文化資產的存有論?文化資產的溫暖?什麼是文化資產的體系性思考?(本文所討論的文化資產非狹義〈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法定資產,而是廣義跨時空、具時間痕跡的物)   文化資產作為一個物,具有物性,即功能性與文化性。文化資產如同布希亞談論的古物,是邊緣物的一種。傳統的文
Thumbnail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Thumbnail
【宮廟文獻數位化】 為保存台灣宗教文化資料,國家圖書館與雲林縣北港朝天宮研議文獻數位化事宜。 朝天宮蒐集約5000件關於媽祖信仰的相關文獻,數位化後方便民眾研究媽祖文化,這也是國家圖書館首度與宮廟合作將文獻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