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體聽不見的聲音-原運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些日子,我在臉書看到有朋友轉貼管中祥老師訪問巴奈的影片。當時並不知道有這樣的社運,一場攸關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社運。影片的下方提到他們歡迎所有關心這個議題的人前來幫忙,不然在一個人數少的情況之下它們有可能會被清場。不知如何,或許是某種使命感使然,所以我去了。

搭著捷運到台大醫院站,轉個彎就是凱達格蘭大道,路旁一隅放著帳篷,後來知道有十一個。走進去時巴奈正在抽菸,她爽快答應讓我加入,並給我安排了一個帳篷的空間。人們分成兩團,其中一團是歌唱團,大部分由原住民青年以及從各地來參與這場運動的人。當中有個吉他手跟鼓手,就這樣配樂伴奏都有了,唱到深夜。另外一團是決策團,由巴奈跟那布以及馬躍等人組成,他們有時聊天有時討論,然後還有不可或缺的喝酒抽菸等。剛到現場時,我進去裡面唱歌,有原住民的民謠,也有張震嶽、動力火車等振奮人心的曲子。有時氣氛高了起來,便盛滿一杯酒,大家傳下去喝。後來我到了決策團,團裡有個外國人,他跟我說起了有關於我們上一代的事情。

我們的上一代,當他們還在受教育的時候,被灌輸的永遠是主政者的想法。對於他們來說,這些土地被收歸國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很單純的以法律上的財產權來看待原住民的土地。他們忘卻了這片土地與所有人的連結,曾經其上有著流傳千年的詩歌,有孩童玩耍的足跡,有原住民對於祖靈的崇敬。當上一代成為主政者之後,理所當然的發生像今日這樣剝奪傳統領域等等侵犯其權益的決策。我問他,為甚麼這個議題傳不出去?只在一小圈長期關注的人中被討論著?「從來不見主流媒體報導這件事,」他說,「你也是看到網路訊息才知道的。」

我想,主流媒體之所以不會去報導,也許他們不認為這有可看性,沒有打架甚至流血的設問不是他們服務的對象。或者,在現今財團控制媒體如此氾濫的情形之下,原住民團體的訴求與他們本身的利益相違。所謂的傳統領域與知情同意權的行使,會阻擋許多的建案,妨礙既得利益者的獲利。由此看來,主流媒體上不見任何相關報導也很自然了。

「那你的任務就是把這件議題帶回去嘉義。」他說。

巴奈被那布的聲音從帳篷裡吵了起來。那布已經不如以往的強壯,要靠著輪椅行動,現在的他正喝著酒抽著菸。巴奈出現之後,他只要每講一句話,後面一定會回一句「去睡覺」。反覆來往十幾次之後,終於在眾人的攙扶中進了帳篷。巴奈聽說有個來自嘉義做校刊的年輕人,便過來問我「為甚麼土地重要?」我一時答非所問,於是她又問「那土地可以拿來做甚麼?」一旁的人笑著說利益輸送啊、開發啊、蓋房子啊。這些都是答案,但是並沒有回歸到平時的經驗,太大眾化了。我回答那就是種菜、養魚吧?除此之外,大概就是生活,進而對這片土地有了感情。「土地可以拿來埋死人,對吧?」人,是依著土地而生的,死了便也回到土裡。她說了很多,然後進去帳篷,睡了。

接下來是清理場地的時刻。把多餘的椅子都收了起來,把酒瓶與各類垃圾分類,放在一個大透明塑膠布底下。凱道一號露營區沒有任何的洗碗精,我們得利用清水、雙手、菜瓜布把沾有油汙的盤子碗筷洗滌乾淨。大約清晨六點,我跟兩個大學生提著飲料桶去附近的警察局提水回來,這就是我們一天的用水。來凱道,不是被照顧,是要照顧大家。每個人都做好自己所能夠做的,便是為這次的社會運動盡一份心力。聽著早晨遠處總統府的升旗樂聲,我把標語包了一層保鮮膜(下雨能防水),累癱在椅子上。

社會運動說穿了,就是公民對自己的生活現狀不滿意,但是主政者不作為,所以自己站到街頭上,為權益發聲。如果一切都是好的,沒有人願意在街頭上餐風露宿,沒有人願意以肉身阻擋鎮暴警察的鐵棍。他們不是暴民,只是追求公義社會的人民罷了。看著他們在凱道上宿營逐漸增加的天數,這些向來承受鄰避效應與財團覬覦眼神的人們,或許有一天他們可以等到訴求被實現的那一天,或許只是官僚式的回應。即使最終被驅離,在被歷史遺忘的那一天以前,這些人是不會離開的。


責任編輯:佘威澐 核稿編輯:盧郁璇、黃適敏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集節目有幸邀請到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文化組組長-巴唐志強博士,這集我們將深入探討他在公部門教育文化領域的角色及責任,以及他在原住民法律領域所面臨的爭議性議題是如何解決。我們也將聚焦於外界對原住民文化的誤解和刻板印象,探討他如何透過原住民文化教育推廣,促使更多人了解與尊重原住民族。
Thumbnail
這集節目有幸邀請到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教育文化組組長-巴唐志強博士,這集我們將深入探討他在公部門教育文化領域的角色及責任,以及他在原住民法律領域所面臨的爭議性議題是如何解決。我們也將聚焦於外界對原住民文化的誤解和刻板印象,探討他如何透過原住民文化教育推廣,促使更多人了解與尊重原住民族。
Thumbnail
社會參與一直是輔大社會企業學程的授課重點,上週參與了碩二學長姊的社參成果發表會,一來當作提前的見習,二來也想感受一下一年時光各自的精彩。短短半天從學長姐的分享內容當中,整理出我對社會參與的收穫與啟發。
Thumbnail
社會參與一直是輔大社會企業學程的授課重點,上週參與了碩二學長姊的社參成果發表會,一來當作提前的見習,二來也想感受一下一年時光各自的精彩。短短半天從學長姐的分享內容當中,整理出我對社會參與的收穫與啟發。
Thumbnail
巴大雄的歌確實把很多「標籤」給帶出來,但就是沒有討論那麼深入且直覺,而且他是走詼諧路線,很難嚴肅的討論議題。 剛好他有原住民身分,大家就會先有疑問,這是不是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是不是原住民對性別議題就比較放任、放縱?比較開放?我認為那是巴大雄「個人對表演的選擇,不是原住民族全體的責任。」 其實原
Thumbnail
巴大雄的歌確實把很多「標籤」給帶出來,但就是沒有討論那麼深入且直覺,而且他是走詼諧路線,很難嚴肅的討論議題。 剛好他有原住民身分,大家就會先有疑問,這是不是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是不是原住民對性別議題就比較放任、放縱?比較開放?我認為那是巴大雄「個人對表演的選擇,不是原住民族全體的責任。」 其實原
Thumbnail
我們也不是說你們話當年,訴求就應該每一項都達到才叫做負責任啦,可是還我土地跟追求自治,甚至基本的命名權都還在路上,原民會25週年,請問族群主流化的目標在哪裡?階段性任務在哪裡?
Thumbnail
我們也不是說你們話當年,訴求就應該每一項都達到才叫做負責任啦,可是還我土地跟追求自治,甚至基本的命名權都還在路上,原民會25週年,請問族群主流化的目標在哪裡?階段性任務在哪裡?
Thumbnail
指出國家政策對原住民族的暴力結構因而更為急迫,如果放任制度繼續複製不平等的處境,對抗在語言、文化與再現文化的權力上起身對抗,那我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進一步認清加害者的面孔。
Thumbnail
指出國家政策對原住民族的暴力結構因而更為急迫,如果放任制度繼續複製不平等的處境,對抗在語言、文化與再現文化的權力上起身對抗,那我們可能永遠沒有機會進一步認清加害者的面孔。
Thumbnail
 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聽見歌再唱」已上檔將近一個月,在口碑傳播下,有愈演愈熱的態勢,許多朋友也包場邀請偏鄉學生,希望能藉由電影激勵他們。  其實對於我們這群十多年前就認識他們的荒野志工來看,真實故事比電影還感人,也更神奇,不過我也知道劇情片跟紀錄片不同,導演已經將這兩種表現方式轉換的很好了,畢竟
Thumbnail
 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聽見歌再唱」已上檔將近一個月,在口碑傳播下,有愈演愈熱的態勢,許多朋友也包場邀請偏鄉學生,希望能藉由電影激勵他們。  其實對於我們這群十多年前就認識他們的荒野志工來看,真實故事比電影還感人,也更神奇,不過我也知道劇情片跟紀錄片不同,導演已經將這兩種表現方式轉換的很好了,畢竟
Thumbnail
原運的所謂接受不接受,內人或外人,判准在於是否共同承擔歷史不正義,是否分享一個主權主張。由於非原住民現實上不可能與原住民共同承受歷史不正義的後果,當然也就不可能在原運場中被當作原住民來接納。
Thumbnail
原運的所謂接受不接受,內人或外人,判准在於是否共同承擔歷史不正義,是否分享一個主權主張。由於非原住民現實上不可能與原住民共同承受歷史不正義的後果,當然也就不可能在原運場中被當作原住民來接納。
Thumbnail
前些日子,我在臉書看到有朋友轉貼管中祥老師訪問巴奈的影片。當時並不知道有這樣的社運,一場攸關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社運。影片的下方提到他們歡迎所有關心這個議題的人前來幫忙,不然在一個人數少的情況之下它們有可能會被清場。不知如何,或許是某種使命感使然,所以我去了。
Thumbnail
前些日子,我在臉書看到有朋友轉貼管中祥老師訪問巴奈的影片。當時並不知道有這樣的社運,一場攸關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社運。影片的下方提到他們歡迎所有關心這個議題的人前來幫忙,不然在一個人數少的情況之下它們有可能會被清場。不知如何,或許是某種使命感使然,所以我去了。
Thumbnail
五年前的我,在電視機前大罵「暴民」;五年後的我,誓言有天要跟他們一樣。
Thumbnail
五年前的我,在電視機前大罵「暴民」;五年後的我,誓言有天要跟他們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