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什麼?在法國生病要挑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雖然聊到法國的生活經驗,多半都是正面而美好的,但還是有一些生活型態會讓人無奈翻白眼

雖然我聊到法國的生活經驗,多半都是正面而美好的,但還是有一些生活型態會讓人無奈翻白眼,尤其我又是來自於一切都便利經濟的台灣,大家看到標題一定會覺得很奇怪,吃五穀雜糧的凡人們,就算自認再健康,也多多少少會生病,而且誰會知道自己何時會生病呢?

但如果您居住在法國,生病真的要挑時間,因為法國人的就醫習慣,若是一般感冒之類的普通病症,都是到住家附近的家醫診所看診,除非病情比較復雜,才會經由家醫診斷後,轉去專科醫生處複診,而家醫的上班時間是星期一到星期五,有些在星期三也和不上課的國小一樣休息。

若是週末生病只能去人滿為患的大型醫院的急診處就醫,若是不幸在法國人度假的季節生病,像是四季的長假和暑假,就要花時間查詢還有那些醫生剛好沒出發去度假,就算這位醫生遠在需要開車三十分鐘到一個小時的另一個城鎮。

為什麼?在法國生病要挑時間-圖片來源:Pixabay

為什麼?在法國生病要挑時間-圖片來源:Pixabay

法國新住民請先去預約牙醫

而且在法國就醫有很多不成文的規定,像是大部份去看醫生都需要事先預約、(有些家醫不用預約),而且一定要先去看家醫,因為很多專科醫生,都需要經由家庭醫生來介紹轉診。

還有很多特殊的診別需要提早預約,像是牙科和眼科,當您打電話去預約時,可能短的等一個星期到半個月,大部份都是要等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才會排到自己,而且很多牙科還不看初診的新病人,所以即使牙齒沒毛病,還是要先去預約洗牙,讓自己不會在緊要關頭,變成很多牙醫不接受預約的初診新病人。

女兒兩歲時,有次在週六晚上六點半左右,突然全身冒出紅疹,這時只能選擇到大型醫院的急診處就醫,先生大約晚上七點出發,醫院車程只需十五分鐘,先生不到七點半就己經在醫院的兒童急診室等待,成人和兒童的急診處有區分,但等到他和女兒看完醫生回到家時,己經是晚上十點多。

有次聽一位在法國的台灣留學生分享,她有次在七月時的某個星期日晚上突然牙痛,她忍著牙痛直到星期一早上,結果她們家附近的藥局居然沒開門,要到下午才會營業,她好不容易才在更遠的街區找到藥局,買到不用處方籤的止痛藥。

她吃了止痛藥後,繼續打電話預約牙醫,當時她並不知道法國牙醫很多都不看初診的新病人,再加上暑假很多醫生都去度假了,找不到可以看牙的醫生,就這樣一邊哭一邊咒罵又一邊吞止痛藥,一直痛到了晚上,打了無數的電話詢求幫助,問到了一位嫁去法國的台灣媳婦才知道,可以到專門看牙的急診處就醫,雖然去急診也是等到天長地久,但至少有醫生可以解決她的牙痛之患。

最近和一位台灣的朋友在線上聊天,她是一位醫療相關人士,談到了很多工作上的辛苦之處,還有不被病患尊重的經歷,其中還聊到有很多住國外的僑胞回台看病,長期居住在國外,卻回台享用台灣健保資源,其實這幾年也看到很多相關的報導,到底是哪一個國家的僑民,比較需要回台就醫使用台灣便宜的醫療資源,看了以下的分析,相信聰明的您就會有所了解。

各國的健保制度都不同,所以這邊花一點篇幅來分享及比較一下,美國、台灣和歐洲的法國、英國,這四個國家的健保制度有什麼不一樣。

淺談台美英這三個國家的健保制度

先分析一下英國和美國的健保,英國的國民健保制度是公醫制度,屬於社會主義,和美國的商業保險制度,可說是兩個極端,在英國看病大部份都免費,由政府的稅收來支出,除十六歲以下兒童、十九歲以下全時學生、老殘或孕(產)婦已獲醫藥免費證明者外,須自行負擔藥價。

而美國就完全不一樣,美國認為醫療服務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誰的經濟能力愈佳、誰賺的錢多,就可以享受更優質的醫療照護,美國的健保以完全的商業取向,美國的醫療設施和醫療保險大部分都由私營部門經營,美國政府還未能擔保全國人民獲得醫療保險的保障,導致很多住在美國的人民生病了卻看不起醫生,每年約有一萬八千名美國國民死於缺乏醫療保險,因為在美國看醫生是一種需要給付高額費用的服務。

之前聽了一位居住在美國的朋友分享她的急診經驗,她聽了我女兒在法國看急診,費用竟然是法國健保全額給付,讓她感嘆的說住在美國根本不敢生病,她是一位有投保美國高額健保的住民,說在美國看過急診之後,根本不想再進急診。

那次是因為她突然肚子劇痛,開了四十分鐘的車程到醫院,進急診等了兩個多小時才看到醫生,然後做了許多的檢查,而每項檢查都花了許多時間等待,醫生開了許多藥單,要她後續再和家醫就診,她走出急診己是六個小時之後,扣除醫療保險負擔之後的自付額,差不多可以買五分之一張回台灣的機票。

而台灣的健保相信大家都很了解,就不在此贅述,台灣其實與英國的健保制度接近,但從就醫花費、等待時間,以及便利性來比較,比英國還要更加便利,看病自付額要更加低廉一點。

法國新住民請先去預約牙醫-圖片來源:Pixabay

法國新住民請先去預約牙醫-圖片來源:Pixabay

淺談法國的健保制度

接下來分享法國的健保制度,法國醫療的保險系統,它的組織架搆分為兩大類,基本醫療保險(Sécurité sociale,簡稱Sécu)和補充醫療保險(Mutuelle),和台灣非常相似,在基本醫療保險不夠的部份,用補充醫療保險來得到更高比例的報銷,但又比台灣更加的全面。

以我自己及家人為例,在法國我們平常生病看醫生,在上述兩項醫療保險的額度內,基本都是100%報銷,所以沒有像台灣一樣的自付額,都是法國健保全額給付,即使是近視或遠視,只要有眼科醫生檢查的度數證明,連配眼鏡和隱形眼鏡,也都是法國健保全額給付。

這裡以我懷孕時的產檢來進一步舉例說明,懷孕時照任何深層超音波,3D超音波、做任何在台灣要自費的檢驗項目,在法國都是法國健保全額給付,生產也是全額給付,打無痛分娩也是全額給付,另外還可以拿到生產住院的保險補助金,這並不是生小孩時國家補助的津貼,因為在法國生孩子,每個月政府都有另外的育兒津貼。

我在懷孕二十週左右收到市政府寄來的一封信,市政府會派一位女性的婦幼人員親自來家裡諮詢,會來查看懷孕的狀況是否一切良好,告知懷孕後的福利、新生兒的照護方式,也幫我做了胎心音檢查,市府還提供了懷孕婦女的很多免費課程資訊,可以去上孕婦瑜珈、孕婦的泳游課及產前的種種課程,更貼心的是生產後的產後身材回復課程。

在我生第二胎時,健保還增加了新的牙科免費檢查,和一本精美的育兒記錄冊,再再都讓人覺得法國的健保福利真的非常的詳盡。

即使我每年回台探親一次,雖然我只待一個月,但因為我仍有台灣國籍及戶籍,仍需要去繳納台灣三個月的建保費用,但我只要生病在台就醫都是看自費,孩子及我的先生,(當然因為小孩和先生是法國人看自費很正常),若是回台不小心生病了,都是去醫院看自費,然後回法國將自費的單據向法國健保機構申請,這些在台的就醫費用,就會以很快的速度,全額的匯到我們在法國的帳戶中。

當然這是因為法國人繳納高額的稅金,所以相對的可以享受非常好的社會福利,有句話笑稱法國人一整年工作前六個月的工資,全都是要繳給政府,之後的六個月才是法國人真正可以放到口袋的收人,由此便知道法國人平時繳的稅金真的非常的高。

希望經由這樣初步的分析之後,能讓大家了解以上包括台灣在內的四個國家的健保制度,而其中法國和英國皆因為其人民的高額稅收,以及將醫療視為社會福利重要的一環,所以並不需要特意回台看病就醫,來浪費台灣的醫療資源,而身為一位居住在寶島的幸福台灣人,就更要尊重台灣辛苦工作的醫療人員,珍惜如此便利的醫療環境。

延伸閱讀:

為什麼?法國沒有二十四小時的便利商店

為什麼?法國考試沒有選擇題和是非題

為什麼?法國媽媽總是那麼時髦優雅

為什麼?法國人假期那麼多

為什麼?法國沒有那麼多的臥床老人

為什麼?大家都說法國人很浪漫

為什麼?在法國購物不給塑膠袋

為什麼?法國人那麼愛抗議和罷工

為什麼?法國沒有免費這件事

為什麼?法國人愛看書勝過滑手機

為什麼?在法國生病要挑時間

歡迎大家加入「法國宅媽der不負責觀察手扎」臉書專頁,更多精彩資訊、繽紛影片不漏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國宅媽的沙龍
1.1K會員
345內容數
我想寫出能溫暖人心,或是可以帶來些許啟發的文字,包括身處在異國女性的迷人故事、法國文化符碼、社會生活時事觀察、法國教育側寫、斜槓世代的學習。將融合兩種文化做更深入的探索,和大家分享包羅萬象的生活經驗,觀察眼中閃現的光影片斷。🌹
法國宅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6
巴黎奧運會期間,多達 44,000 個用圍欄圍起的禁止區域,讓巴黎變成了一座大型迷宮,使通往塞納河和古蹟的通道變得更加複雜…
Thumbnail
2024/07/26
巴黎奧運會期間,多達 44,000 個用圍欄圍起的禁止區域,讓巴黎變成了一座大型迷宮,使通往塞納河和古蹟的通道變得更加複雜…
Thumbnail
2024/06/14
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為【左派】或【右翼】而改變,反而是要撕去左派或右翼的標籤,看看誰能提出有用的方法,如何有效的去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2024/06/14
這些問題並不會因為【左派】或【右翼】而改變,反而是要撕去左派或右翼的標籤,看看誰能提出有用的方法,如何有效的去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2022/08/05
關於花朵、甜點、夏日飲食、還有法國近年來的夏天熱浪下,為何沒有人人都裝冷氣,沒裝冷氣的法國人要如何度過酷暑?種種法式生活的日常觀察…
Thumbnail
2022/08/05
關於花朵、甜點、夏日飲食、還有法國近年來的夏天熱浪下,為何沒有人人都裝冷氣,沒裝冷氣的法國人要如何度過酷暑?種種法式生活的日常觀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好久以前曾經發生的事,最近這話題又開始圍繞在我的生活中 健保!
Thumbnail
好久以前曾經發生的事,最近這話題又開始圍繞在我的生活中 健保!
Thumbnail
在台灣,要怎麼成為一位牙醫師?你知道去國外讀醫的BUG嗎!讀書考試已經不是唯一途徑了。《醫師法》修法,大量開放海歸牙醫,會產生什麼問題?首先,是教育量能無法負擔。其次,是海歸醫師的品質良莠不齊。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全民的醫療品質下降。為了台灣的醫療品質,我們能做什麼? by 許明翰牙醫師
Thumbnail
在台灣,要怎麼成為一位牙醫師?你知道去國外讀醫的BUG嗎!讀書考試已經不是唯一途徑了。《醫師法》修法,大量開放海歸牙醫,會產生什麼問題?首先,是教育量能無法負擔。其次,是海歸醫師的品質良莠不齊。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全民的醫療品質下降。為了台灣的醫療品質,我們能做什麼? by 許明翰牙醫師
Thumbnail
自從在其他國家看過醫生之後,對台灣快速看診真的沒信心. 國外預約醫生真的要等好久!可是他們的醫生看的好仔細,醫生可以看診看半小時以上,是我從來在台灣沒有過的經驗. 每次在台灣進診看到醫生之後,醫生極為快速的看診然後在五分鐘內就可以結束了,有時候甚至不到三分鐘吧?真的這麼短的時間可以看出甚麼,,嗎?
Thumbnail
自從在其他國家看過醫生之後,對台灣快速看診真的沒信心. 國外預約醫生真的要等好久!可是他們的醫生看的好仔細,醫生可以看診看半小時以上,是我從來在台灣沒有過的經驗. 每次在台灣進診看到醫生之後,醫生極為快速的看診然後在五分鐘內就可以結束了,有時候甚至不到三分鐘吧?真的這麼短的時間可以看出甚麼,,嗎?
Thumbnail
全身健康檢查對怕死的中年人來說三不五時就要來一次。這篇來聊聊個人在台灣日本就醫的一點經驗。
Thumbnail
全身健康檢查對怕死的中年人來說三不五時就要來一次。這篇來聊聊個人在台灣日本就醫的一點經驗。
Thumbnail
原本因為工作需要,每年都會台灣法國二邊住,自從法國疫情不斷升高後,為了減少流動,來不及回台灣就只好選擇繼續困住在法國了,但沒想到這一待卻是二年。雖然經歷法國數度封城,但是法國的封城並沒有很嚴格,加上人們自制力及不同種族之間的各種複雜因素,導致無法簡單用框列相關名單再要求隔離等等措施就可以解決, 甚
Thumbnail
原本因為工作需要,每年都會台灣法國二邊住,自從法國疫情不斷升高後,為了減少流動,來不及回台灣就只好選擇繼續困住在法國了,但沒想到這一待卻是二年。雖然經歷法國數度封城,但是法國的封城並沒有很嚴格,加上人們自制力及不同種族之間的各種複雜因素,導致無法簡單用框列相關名單再要求隔離等等措施就可以解決, 甚
Thumbnail
    雖然在英國待三年半了,有些事情還是沒有做過,看牙醫就是其中一項。久違更新英國日常系列,就紀錄一下這個第一次吧。
Thumbnail
    雖然在英國待三年半了,有些事情還是沒有做過,看牙醫就是其中一項。久違更新英國日常系列,就紀錄一下這個第一次吧。
Thumbnail
「病毒離大家真的太近了」因為您根本完全不知道,剛剛與您擦身而過的人,正在同個商場購物逛街的人,有多少確診者正在街上趴趴走…
Thumbnail
「病毒離大家真的太近了」因為您根本完全不知道,剛剛與您擦身而過的人,正在同個商場購物逛街的人,有多少確診者正在街上趴趴走…
Thumbnail
雖然聊到法國的生活經驗,多半都是正面而美好的,但還是有一些生活型態會讓人無奈翻白眼
Thumbnail
雖然聊到法國的生活經驗,多半都是正面而美好的,但還是有一些生活型態會讓人無奈翻白眼
Thumbnail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羊毛永遠出在羊身上,免費也許是一種在短時間吸引顧客的行銷手法,但對整體大環境所造成的短視近利卻影響深遠
Thumbnail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羊毛永遠出在羊身上,免費也許是一種在短時間吸引顧客的行銷手法,但對整體大環境所造成的短視近利卻影響深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