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談】被重新拾起的過去,換個方式好好放下──《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於這部紀錄片,我有很多心情想寫。對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個成長的故事,對我來說,是面對。
其它角度的描寫,就交給其它寫作者了。


關於318學運延伸出來的紀錄片,我看過的就有二部。
《太陽‧不遠》一部貼近參與群眾情緒,在表演呈現上較貼近於情感表露。
《街頭》真實,又帶一點殘酷。人物的臉龐,會讓人陷入低沉的思緒許久。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那是一段過往,交集了各種情緒、各種面向的過往。不論是出於何種理念,我們都曾在那條柏油路上,那場將人們意念集中的運動現場上,抱有期待,抱有一種很天真很天真的想法。
然後我才知道那只不過是曇花一現。

還記得318運動者們衝進立法院那一晚,我當時是個愚蠢無知的大學生。儘管我在那天以前,我就已經認識江子翠護樹,並且慢慢地去延伸、去認識環境議題。最後,我開始關心社會運動。我對政治的認識、對如星火般燃起、不斷發生的社會事件的關注從來沒有減少過。

即便如此,我仍是個愚蠢無知的大學生。
之所以說愚蠢,是那一晚,我本來想乘上公車,出發去現場,只是對於參與現場行動能量沒這麼強的我,看到公車從我眼前開走後,我就默默回到宿舍。
之所以說無知,是那一晚,我根本不知道,那場行動,會給台灣這麼大的改變。

當隔天早上,我知道那群運動者衝進立法院,並且成功引起台灣人們關注黑箱服貿的議題時,我整個人都醒了,當時的感覺真的是只能說「睡一覺醒來世界就變了」。我跟一些朋友就開始期待,期待這場運動能夠讓更多更多台灣人醒悟,「讓所有人能夠開始關心政治,關心在社會上發生的各種大小事。」

只是,過去的我們或許對那場太陽花運動投注了太大太多的期待了。
當太陽花運動因為王金平宣布「立法以前,暫停協商」而決定撤場後,這場運動就變得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它並沒有啟發台灣人,並沒有讓更多人願意開始去關心環境、關心迫遷、關心中國對我們的侵蝕,關心更多更多,明明與我們生活緊密相處的社會問題。 人們重新回到生活上,回到他們所想要的平靜,就如以往一樣,對世事不再過問,彷彿曾經參與太陽花的他們,用我當時的心境來批評,是心血來潮。運動的熱度不是從一道陡斜的滑坡上落下,而是在半空中黯然蒸發。

陳為廷與蔡博藝在那之後相繼投入政治,並且相繼遭逢到政治的黑暗險坑。他們的腳被絆住了,人們拿起刺往他們身上扎。他們都在「政治」的影響下,悄悄地被拍落至深淵。片中傅榆導演在最後的那場對話,她說了,她曾經以為他們兩人能做出些什麼,能改變點什麼,以為靠著灑落汗水與血淚在街頭上的社會運動,真的能為我們的社會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這一段落,讓我想起了我們對太陽花運動後續的失落。

我們並不把陳為廷當神。我們很早就意識到,我們不需要一個神。但是,我們卻跟傅榆導演有著一樣的情緒,一樣的失落。她投射了「期待」在這兩個人身上,我們投射了「期待」,在這場運動所醞釀的能量上。我們都以為這塊土地真的有了希望,以為人們真的願意做點改變──

結果是,我們什麼都沒改變。

傅榆哭了,我也哭了。

那個情緒突然湧上了,像是在解答我過去幾年為何會突然對政治、對社會議題冷漠、不再關心的原因。我從來沒去想過這個問題,更不用說去追求它的答案,但是在看了《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問題與答案,在這一瞬間浮現在我腦海裡。

同時,我也漸漸想起了,其實很多改變都正在慢慢發生。它可能不顯眼,但它確實是在一種渺小而緩慢的進程中緩緩成長著,只是過去我們都未曾注意過。就像陳為廷與蔡博藝,他們或許曾經因為受傷而停滯過,但無論如何,他們老早就站起來,繼續走著自己的路。

在走出影廳後,我聽了很多人說話,也有些緊張激動的跟傅榆導演說了些話,說的是,過去這幾年來被我埋沒的低落,說的是,其實這些改變仍舊在發生著。

從走出電影院到上捷運到回家都還是很想哭。
謝謝傅榆導演帶來這部作品。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出現,拾起了我自關心社會運動、參與318太陽花學運後的熱忱、期望、失落、冷漠,最後重新看待它們,好好地做了告別,然後放下了。

raw-image

「談場溫柔的政治」、「親子對話」行動持續中

如果你想加入這場行動,運用你的文字來溫暖你的家人、溫暖你身邊的朋友,想協助他們了解你的隱憂、你對政治的看法,都歡迎你在文章關鍵字加入「談場溫柔的政治」、「親子對話」。

行動說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4.8K會員
2.0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2025/02/10
2025/02/10
2024/12/29
2024,感謝有各位的支持!
Thumbnail
2024/12/29
2024,感謝有各位的支持!
Thumbnail
2024/11/19
10/23這天,我因為身體因素住院。 起初,我以為身體只是出了點「小問題」,所以內心只想著,希望可以趕快把這個問題處理乾淨。 可是在10/23的隔天,我做了電腦斷層後,意外發現小腸部分似乎有異狀。醫生很擔心的說,他們不清楚那團腫塊究竟是什麼。 那天,我跟我媽手握著手,為這不確定的可能性哭著。
Thumbnail
2024/11/19
10/23這天,我因為身體因素住院。 起初,我以為身體只是出了點「小問題」,所以內心只想著,希望可以趕快把這個問題處理乾淨。 可是在10/23的隔天,我做了電腦斷層後,意外發現小腸部分似乎有異狀。醫生很擔心的說,他們不清楚那團腫塊究竟是什麼。 那天,我跟我媽手握著手,為這不確定的可能性哭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六、「鑑往知來─趨鶩」 「鑑往時空:白花花的陽光下,我看見一片無窮無盡,黃澄澄的向日葵花海。仔細看卻是眼前一片人山人海。一棟白色頗為雄偉的"ㄇ字型"建築,方方正正建築正面的"ㄇ字型"上,大大的掛"議場"二字。卻不正是電視新聞上看過的,台灣立法院的國會殿堂。果然,正是立法院國會殿堂外的廣場,坐著
Thumbnail
六、「鑑往知來─趨鶩」 「鑑往時空:白花花的陽光下,我看見一片無窮無盡,黃澄澄的向日葵花海。仔細看卻是眼前一片人山人海。一棟白色頗為雄偉的"ㄇ字型"建築,方方正正建築正面的"ㄇ字型"上,大大的掛"議場"二字。卻不正是電視新聞上看過的,台灣立法院的國會殿堂。果然,正是立法院國會殿堂外的廣場,坐著
Thumbnail
先前的文章,都是討論教育理念、政策、設計。但今天這個值得紀念的時刻,我想談談我是如何「被教育」的。如果多年前不曾發生過這件事,或許我到現在還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的人。2014年,我還是一個大學四年級的學生,一個自以為把書唸好就叫做盡本份的大學生,習慣於在課堂、社團和考試之間忙碌地度日。
Thumbnail
先前的文章,都是討論教育理念、政策、設計。但今天這個值得紀念的時刻,我想談談我是如何「被教育」的。如果多年前不曾發生過這件事,或許我到現在還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的人。2014年,我還是一個大學四年級的學生,一個自以為把書唸好就叫做盡本份的大學生,習慣於在課堂、社團和考試之間忙碌地度日。
Thumbnail
台灣是個有趣的地方。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對於這小島有著很不一樣的認同。而一海之遙的中國,對台灣,又是另一種想望。即便號稱同文同種,但卻好似說著平行的語言,對話總交不在一塊兒。於是彼此爭鬧不休,彷彿永難休止。
Thumbnail
台灣是個有趣的地方。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們,對於這小島有著很不一樣的認同。而一海之遙的中國,對台灣,又是另一種想望。即便號稱同文同種,但卻好似說著平行的語言,對話總交不在一塊兒。於是彼此爭鬧不休,彷彿永難休止。
Thumbnail
2014年3月,那年我滿24歲,當時身為社會新鮮人的我,看到一堆大學生佔領立法院衝進去,充滿疑惑。 網路把消息在同溫層間一夕帶開,要年輕人出力一起把服貿擋下,說來很慚愧,直到網路懶人包傳開,才知道大家努力擋下什麼,因為要上班當下也沒去,直到意識到嚴重性,也才貢獻一次夜守。 很難想像學生能有什麼力
Thumbnail
2014年3月,那年我滿24歲,當時身為社會新鮮人的我,看到一堆大學生佔領立法院衝進去,充滿疑惑。 網路把消息在同溫層間一夕帶開,要年輕人出力一起把服貿擋下,說來很慚愧,直到網路懶人包傳開,才知道大家努力擋下什麼,因為要上班當下也沒去,直到意識到嚴重性,也才貢獻一次夜守。 很難想像學生能有什麼力
Thumbnail
以下無雷,請安心服用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Our Youth in Taiwan 2018台北電影街最佳紀錄片、第5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以兩位奔走於社會運動的青年為紀錄對象,包括陳為廷、與積極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的陸生蔡博藝,導演傅榆原先設定方向,兩岸三地青年是否能夠有更
Thumbnail
以下無雷,請安心服用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Our Youth in Taiwan 2018台北電影街最佳紀錄片、第55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以兩位奔走於社會運動的青年為紀錄對象,包括陳為廷、與積極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的陸生蔡博藝,導演傅榆原先設定方向,兩岸三地青年是否能夠有更
Thumbnail
太陽花學運,也改變了這部紀錄片,大家都沒料到會有這個運動。突然間,台灣人走了一段理想和革命蔚為風潮的日子,雖然每個人都很挫折,但對未來也充滿深深的希望,覺得在運動過後,台灣一定會變好,我們也都會變好。
Thumbnail
太陽花學運,也改變了這部紀錄片,大家都沒料到會有這個運動。突然間,台灣人走了一段理想和革命蔚為風潮的日子,雖然每個人都很挫折,但對未來也充滿深深的希望,覺得在運動過後,台灣一定會變好,我們也都會變好。
Thumbnail
我們並不把陳為廷當神。我們很早就意識到,我們不需要一個神。但是,我們卻跟傅榆導演有著一樣的情緒,一樣的失落。我們都以為這塊土地真的發生了什麼,以為人們真的願意聽進我們的聲音── 結果是,我們什麼都沒改變。
Thumbnail
我們並不把陳為廷當神。我們很早就意識到,我們不需要一個神。但是,我們卻跟傅榆導演有著一樣的情緒,一樣的失落。我們都以為這塊土地真的發生了什麼,以為人們真的願意聽進我們的聲音── 結果是,我們什麼都沒改變。
Thumbnail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既是面向自己也是面向世界,雖然我知道機會渺茫,但我仍衷心的盼望這部紀錄片能夠入圍明年的奧斯卡,我仍會帶著這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理想,正如同我青春的時候也是帶著這樣的理想站在台灣,站在立法院裡頭,我們都以為自己做不到,我們不敢想像最後失敗的模樣,但是最後,我們做到了。
Thumbnail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既是面向自己也是面向世界,雖然我知道機會渺茫,但我仍衷心的盼望這部紀錄片能夠入圍明年的奧斯卡,我仍會帶著這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理想,正如同我青春的時候也是帶著這樣的理想站在台灣,站在立法院裡頭,我們都以為自己做不到,我們不敢想像最後失敗的模樣,但是最後,我們做到了。
Thumbnail
提到民主、提到政治、提到社會運動,你的想像是什麼?本紀錄片以學運人士「陳為廷」和中國交換生「蔡博藝」為拍攝對象,記錄兩人、加上導演「傅榆」自己,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包含太陽花學運)的過程。
Thumbnail
提到民主、提到政治、提到社會運動,你的想像是什麼?本紀錄片以學運人士「陳為廷」和中國交換生「蔡博藝」為拍攝對象,記錄兩人、加上導演「傅榆」自己,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包含太陽花學運)的過程。
Thumbnail
乍看之下《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只是關於太陽花事件的記錄,然而觀賞全片之後,我發現這完全只是誤解,正如傅榆本人看來嬌小柔弱,在自己的紀錄片中也時常立場搖擺,抱持遲疑,被陳為廷這個活力十足的小夥子帶著走、被蔡博藝參與台灣運動的毅力帶著走,甚至到後面運動夥伴四散傅榆更表現失落與失望的樣子,實際上這只是假象
Thumbnail
乍看之下《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只是關於太陽花事件的記錄,然而觀賞全片之後,我發現這完全只是誤解,正如傅榆本人看來嬌小柔弱,在自己的紀錄片中也時常立場搖擺,抱持遲疑,被陳為廷這個活力十足的小夥子帶著走、被蔡博藝參與台灣運動的毅力帶著走,甚至到後面運動夥伴四散傅榆更表現失落與失望的樣子,實際上這只是假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