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馬雅文化是大使在臺灣的重要業務,這種事情自然要從小做起。所以,大使常常前往高中跟學生或是老師演講,跟他們分享馬雅文化令人著迷的地方,也破解許多臺灣人對於馬雅文化的誤解。
不過在分享的過程中,我也發現臺灣高中老師要教這段歷史,可用的資源非常的少。教師手冊內也只是找一些沒有學術根據的坊間書籍,抄來抄去,觀點與內容甚至比課文本身還要陳舊。因此,演講完的問答時間,大使常常變成一張「真假試紙」,老師會問起他們聽過的某些話或觀點,問我是否有錯。
正因如此,臺灣的歷史教師對於馬雅的知識,恐怕與他們要教的學生沒有太大的差距。萬一遇到比較「好學」的孩子(例如小時候的大使),多數的問題老師恐怕只能跟孩子一起學習。在看到這些現象後,大使想要寫一系列文章,解決眾多高中歷史老師的疑惑。首先,就先從一些歷史課本中出現的名詞開始!
意音文字是
有關馬雅文字的問題,大使以前曾經寫過一篇研究史。如果大家想要知道馬雅文字破解的歷程,可以讀讀這篇文章。
過去,我們常用象形文字來指稱馬雅文字,高中的歷史教科書過去也是這樣寫的。近年來,臺灣的教科書開始用「意音文字」來形容馬雅文字。恐怕大多數人看到這個新名詞,也只能按照字面解釋吧!馬雅文字是一種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
但是,事情總不會這麼單純。象形的字符要如何表音呢?什麼是既表音又表意呢?
這個問題的源頭來自
Knorosov的研究,他最大的貢獻就是辨明馬雅文字是一種可以表音的文字。到了1970年代,語音學說逐漸被馬雅銘文學家所接受,研究者逐漸理解到,
馬雅文字是一種混合型的文字。它不能單純的用象形、表音、拼音等單一分類來形容,而是每個馬雅文字,都可能有象形型態、拼音型態或是拼音加上象形的混合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