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媒體,從免費到付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04年,我最後一次將部落格遷至UDN Blog,那時候名稱改為「巷子口閒扯淡」,文章內容五花八門,總共寫了1,041篇文章,也摻雜了94篇政治評論,經濟評論占比為54%,政治評論只占9%,不算個政治熱中者。
2015年以後暫時終止了UDN Blog的文章更新,大部分時間都是經營新聞媒體的專欄,如「雲論」、「風傳媒」和「獨立評論」,除了「雲論」之外,其餘網媒是沒有稿費與合約的。
當年在UDN Blog將近300萬人次的點閱,不能說是大型部落格,但聯合報偏愛財經與政治評論的文章,我的文章經常出現在網路版聯合報的頭條,有點類似現在「鳴人堂」的操作方式,只差在當年文章根本沒有實質授權,同樣的,也不會有稿費。
臺灣新聞媒體走向網路化後,廣告的型態產生改變,收益結構也開始轉變,過去投書紙本報紙有稿費,現在雖然還是有稿費,但大部分的網媒是不提供稿費的,單純只是將文章亮相。
對我們這類文章經常出現在媒體的人而言,有時候,我們只是在意文章與議題找個媒體平台揭露而已,是否有稿費,並非相當在意,但對於剛開始筆耕的人而言,過去一份稿費得來不易,但現今個人媒體充斥,稿費也變成其次了。
因為,要出名,不會太難!
演變到現在,很多新聞網媒根本沒有稿費機制,有的,只是少數的特約主筆或作者,後來有些是稿費的變種,衍生出「打賞」機制,由讀者自行決定打賞作者。很遺憾的,我到現在只被打賞一次,但看很多資深的作者,一篇文章被打賞的金額也是少少的幾百元,內容深度與成本成比例,但與報酬根本不成比例。
到訂閱媒體出現,個人垂直媒體的生態我認為開始轉變。
資深作者本來就有既有的讀者群,有些還有著作,但過去讀者掌握在網媒平台與出版社上,作者只能透過轉貼文章才能稍微聚集讀者群,當無法掌握讀者。而以前經營的個人媒體,如部落格,也是有被經營的讀者,但兩者都習慣閱讀「免費」的文章,我們無從分辨出讀者的深度。
要分辨出讀者的深度,經濟學上最好的方式就是「價格」,用付費來進行篩選。
這個在理論與實務上皆有效,有大學教授應用在選課機制上,然根據需求,轉換率不一。
免費閱覽文章轉為付費閱覽文章,直觀以為,轉換率不會很高,甚至很低,大家從《蘋果日報》轉為會員制之後,流量大減就可以知道。訂閱付費的市場在臺灣,真的是小眾市場,大家還是習慣看免費文章,媒體收的是廣告費。
去掉流量之後,廣告收益就會下挫,所以必須要從訂閱收費來補充這失去的營業額,但一開始,我認為並不容易。
對個人媒體而言,付費閱覽的文章內容,是否具備獨特性,應該是首要考量的重點,內容的質量必須對付費閱覽的讀者負責。而個人媒體則必須切割出一個精準的市場區隔,推出時間,我認為會成為某種形式上的排他,意思是說,對訂閱費用上的排他性,畢竟,同質媒體的雷同性,讀者不會願意支付兩筆費用。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mazon電子書及將來臺灣開站,但我對電子書的閱讀形式,並不適合長時間讀,閱讀習慣,我還是保守的以紙本為主。各位可以說我守舊。然其實,我所在意的是電子書真能養成閱讀習慣?但我更在意的是,電子書平台之間仍有不相容的「交易成本」。
土地公廟被砸,代表的是機會主義與功利信仰下的交替神主義作祟!
官方釋出的經濟數據,面對二十年來新經濟奇蹟,我卻只能水煮香蕉皮沾醬油吃,我決定滄海一聲笑!
這幾天,媽祖忙得不可開交,除了繞境之外,各方打算競逐2020年總統大位的候選人,無不千方百計拉攏和媽祖的關係。 為什麼?不就是選票罷了! 政治與經濟本來就是掛勾的,宗教信仰在這本來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智慧衣現階段的發展,真的是腹背受敵!從Michael Poter的五力競爭分析模式(Five Forces Model)來觀之,紡織業跨入智慧衣產業的競爭程度,恐怕壓力不小。
自1985年後,公務人員薪資、勞工經常性薪資成長率與GDP成長率之間的相關性大約0.46到0.58之間的正相關,然相關性不代表因果性,因為GDP的計算因子包含民間消費、投資、政府消費與淨出口值,而GDP成長率和物價之間的相關係數僅有0.3,代表物價與經濟成長之間雖然是正相關,但彼此間的相關性不高。
Amazon電子書及將來臺灣開站,但我對電子書的閱讀形式,並不適合長時間讀,閱讀習慣,我還是保守的以紙本為主。各位可以說我守舊。然其實,我所在意的是電子書真能養成閱讀習慣?但我更在意的是,電子書平台之間仍有不相容的「交易成本」。
土地公廟被砸,代表的是機會主義與功利信仰下的交替神主義作祟!
官方釋出的經濟數據,面對二十年來新經濟奇蹟,我卻只能水煮香蕉皮沾醬油吃,我決定滄海一聲笑!
這幾天,媽祖忙得不可開交,除了繞境之外,各方打算競逐2020年總統大位的候選人,無不千方百計拉攏和媽祖的關係。 為什麼?不就是選票罷了! 政治與經濟本來就是掛勾的,宗教信仰在這本來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智慧衣現階段的發展,真的是腹背受敵!從Michael Poter的五力競爭分析模式(Five Forces Model)來觀之,紡織業跨入智慧衣產業的競爭程度,恐怕壓力不小。
自1985年後,公務人員薪資、勞工經常性薪資成長率與GDP成長率之間的相關性大約0.46到0.58之間的正相關,然相關性不代表因果性,因為GDP的計算因子包含民間消費、投資、政府消費與淨出口值,而GDP成長率和物價之間的相關係數僅有0.3,代表物價與經濟成長之間雖然是正相關,但彼此間的相關性不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網路小說發展趨勢,尤其是創作者如何面對付費與免費之間的抉擇。從早期的免費創作分享到現今訂閱制模式的興起,讀者與作者之間的關係變得愈加複雜。本文提供了幾種常見的付費模式,如預覽部分免費等,並強調支持創作者的重要性,以促進更多優質作品的產出。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我記得部落客(或網紅、KOL、KOC )開始要對商業授權,包含但不限於轉載、投放廣告、再利用等等要額外收費,是從一個媽媽部落客的經紀人開始的。當然我覺得這樣並沒有不合理,我也很認同創作者的創作內容應該可以得到更多報酬。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稿費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找的不是一直問稿費,而是能建立深刻關係的作者」。 這是最近在脆上面流傳女人迷前員工描述前主編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身為寫作者,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寫的文章需不需要拿稿酬,但不能認定所謂「建立深刻關係」優於「稿酬」之上。 既然大家都知道寫作者很難靠文字過生活,但反
Thumbnail
我不太清楚新手寫作者到底是出自於哪來的自信,認為只要把專欄塞得滿滿多元,就會很吸引人。可是在實際的內容市場上,這種豐富、多元的內容滿街跑,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免費的;看在讀者眼裡,他們只會覺得「呃,你就一個小作者寫出來的觀點大概也不怎樣吧?光看標題就知道是那種隨便搜一下都有的農場文章。」
先說結論:我之前的付費限定文章都已經改成免費文章了,有興趣的格友可以免費閱讀。
Thumbnail
本篇雜談就真的只是純閒聊而已😃 本身不是用自媒體創造斜槓收入的用戶,只是想整理回顧一下這些時間我對自媒體的想法,以及使用自媒體輸出的優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網路小說發展趨勢,尤其是創作者如何面對付費與免費之間的抉擇。從早期的免費創作分享到現今訂閱制模式的興起,讀者與作者之間的關係變得愈加複雜。本文提供了幾種常見的付費模式,如預覽部分免費等,並強調支持創作者的重要性,以促進更多優質作品的產出。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我記得部落客(或網紅、KOL、KOC )開始要對商業授權,包含但不限於轉載、投放廣告、再利用等等要額外收費,是從一個媽媽部落客的經紀人開始的。當然我覺得這樣並沒有不合理,我也很認同創作者的創作內容應該可以得到更多報酬。
Thumbnail
接下來我又要恢復Substack那邊的電子報的發報。其實五月之後我的發文頻率就很高,累積文章量也很多,一直沒有發電子報的原因,是在思考「方格子」這邊的文章,有哪些是持續保持上鎖,不會把精簡版放到電子報去?
Thumbnail
「稿費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找的不是一直問稿費,而是能建立深刻關係的作者」。 這是最近在脆上面流傳女人迷前員工描述前主編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身為寫作者,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寫的文章需不需要拿稿酬,但不能認定所謂「建立深刻關係」優於「稿酬」之上。 既然大家都知道寫作者很難靠文字過生活,但反
Thumbnail
我不太清楚新手寫作者到底是出自於哪來的自信,認為只要把專欄塞得滿滿多元,就會很吸引人。可是在實際的內容市場上,這種豐富、多元的內容滿街跑,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免費的;看在讀者眼裡,他們只會覺得「呃,你就一個小作者寫出來的觀點大概也不怎樣吧?光看標題就知道是那種隨便搜一下都有的農場文章。」
先說結論:我之前的付費限定文章都已經改成免費文章了,有興趣的格友可以免費閱讀。
Thumbnail
本篇雜談就真的只是純閒聊而已😃 本身不是用自媒體創造斜槓收入的用戶,只是想整理回顧一下這些時間我對自媒體的想法,以及使用自媒體輸出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