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個媒體工作者致鄉親父老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臉書愛你哦

臉書愛你哦

時值美國大選,兩岸耳語不斷,忝為媒體人,工作上接觸各類訊息,地下電台有之、紐約時報有之、腥羶小報有之,BBC有之、稍有感觸,斗膽唱秋,姑妄聽之。

如果您還想得起來(或想不起來),上一次買報紙(就是可以拿來包便當、擦擋風玻璃的那種紙本媒體)是何時,應該就能體會現代人取得資訊的方式,跟區區10幾20年前比起來,有多大不同。對媒體工作者來說,這是巨大的變化(失業、失志、失聯...失婚),但對閱聽大眾來說,網路和社群(Line、臉書)無縫接軌,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再加上免錢的好康,簡直完美取代──畢竟只要能持續閱讀八卦、氣象、時事、笑話、星座,和生活訊息,誰會認真擔心便當沒舊報紙包?

乍看,數位媒體除了畫面小不拉機之外,內容上似乎和過去所熟悉的「新聞」沒啥不同。

但,真如此嗎?

當我們放棄「購買」資訊,背離了「銀貨兩訖」和「萬物有價」這兩個人間至高真理時,難道不會在同時也悄悄失去了甚麼?

免費的午餐,和付費的午餐,不可能一模一樣吧?

竊以為,以新聞而言,兩者差別,就在「信譽」。

拿便當為例:簡單說,免費的便當就算吃到屎,您也只能含淚吞下,自認倒楣;但,如果從是從自己口袋掏了錢,肉太肥、菜太老,或是蒼蠅留下一隻腳,輕則上門理論,重則翻桌砸店都有人在旁替你叫好,換成了成老闆對你含淚求饒。

付費者,即有權要求產出者為其「產品」背書,媒體也因此必須善盡「把關」和「查證」的職責。

不給錢的,少了買賣的交易約束(無論有形無形、法律上或道德上),自然不必負責,無須考慮招牌和「信譽」,閱聽者就很有可能接收到劣質新聞、垃圾資訊,業配文、公關稿、偏激言論,以及特定人為特定目的而發送的虛假消息。

而這時,如果你還要問我:為什麼?

那我就無言了。

(是說,令堂小時候沒教您要小心街上用糖果引誘您的怪叔叔,因為他們會帶您去旅館亂摸嗎?)

網路與媒體的發展是時代潮流,我等隨之浮沉,沒啥好說。但有一點,在下始終看不慣...

那就是很多人會把免費的便當,當成是鼎泰豐的餐盒,吃得津津有味,殊不知吞下的都是剩菜餿水,沒營養便罷,對身體健康還可能造成長期傷害。

因此,在此不惜野人獻曝,分享一些自家便當菜色,以及平日避免攝取垃圾新聞與走味訊息的撇步,意在拋磚引玉,敬請指教。

  • 首先,盡可能不要以臉書和Line,為日常唯一的訊息管道和新聞來源。
  • 接著,請記得:瀏覽器是您最好的朋友。上Google(或雅虎)搜尋網站,輸入您過去常讀的報紙:如「聯合報」或「蘋果日報」,透過這些報紙的官網來閱讀新聞,可以找回過去「看報紙」那種營養均衡的攝取模式──也就是讀讀時事、看看要聞,研究一番社論、瞄瞄八卦,掃掃體壇動態,順便搭配連載小說和與星座運勢,當做是下酒菜。這種閱報模式和滑手機最大的不同,在於可以充分且完整地吸收世界上與生活周遭正在發生的事,而不是像社群媒體那樣,為了讓您「黏」在上頭(藉此取得您的個人資訊和賺取廣告收入),而只餵食您想看的言論,引發嚴重新聞偏食症,陷入「台灣完蛋啦」或「國家快滅亡」的偏執黑洞中。
  • 找到想看的報紙網站後,接下來,您可以點選手機瀏覽器右上角「三個點」的符號,選取「加到主畫面」這個方便的功能。一旦您做完這個動作,日後隨時想看報紙,只須在手機主畫面上點選捷徑,即可立刻進入報紙官網首頁。
  • 除了透過瀏覽器,如果您願意的話,也可以從app store或Goolge Play下載各家媒體的app。目前台灣各大新聞機構從老三台到TVBS,從公視到民視,從天下雜誌到壹週刊,都有各自專屬的app。下載之後安裝完畢,直接在手機上點選,就可以看免費但至少是從各家媒體官網取得。因此也必須負上一定品牌責任的新聞。
  • 每個人的價值觀和需求、喜好不同,偏好的媒體也不一,但理論上,每一種意識形態,應該都能找到可信度高、營養不差的訊息來源。我自己閱讀的數位媒體,平常有「Google新聞」(彙整各家熱門新聞)、「聯合報」、「關鍵新聞網」、「鏡周刊」,再加上一些網路原生媒體。而英文網站部分,則固定點閱「BBC News」、「CNN」和「The Guardian(英國衛報)」等新聞官網。但這些僅僅是滄海一粟,以台灣媒體和今日網路之發達,新聞取得的選擇太多了,太多的老媒體和新媒體每日懷抱熱情(或至少還沒絕望)地認真寫稿,採訪、報導,努力產出大量優質內容,卻因為社群網站霸佔了多數人眼球,以至於媒體官網小貓兩三隻,始終盼不到閱聽者的光顧;殊不知,只要您我和我們身旁的親朋好友,願意跳出Line群組和臉書的小框框,主動花一些心力,前往這些新聞媒體的官方網站,享用資訊美食,相信不會令您失望,甚至可能有意外收穫。

某種程度上,「訊息」是「食物」,而Line、臉書這類社群業者就像鹽酥雞攤或珍珠奶茶店一樣,透過銷售量和演算法了解您的口味偏好,調製出您最無法抗拒的垃圾食物,勾引你一再上門。

我們都喜歡吃垃圾食物,但也都清楚不能夠把鹽酥雞當飯吃、把可樂當水喝...

所以,或許,我們也該試著把目光從那些「轉貼」與「分享」,來路不明又成分可疑的陰謀論上移開,改試吃看看一份內容均衡、健康有益的營養午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流星不打方向燈的沙龍
4會員
15內容數
2023/09/23
進口蛋議題炎上,雖竊以為,雞蛋並非必要物資,當初實在無需為了短期匱乏,而大張旗鼓臨時開放進口,衍生各種因為『臨時』而浮現的疏失和弊病,但觀察過去這段時間反對意見與政府部門的各種姿態與論述,以及幾近失控的社會紛擾,不禁有所感觸... 農業,可以這樣搞嗎?
Thumbnail
2023/09/23
進口蛋議題炎上,雖竊以為,雞蛋並非必要物資,當初實在無需為了短期匱乏,而大張旗鼓臨時開放進口,衍生各種因為『臨時』而浮現的疏失和弊病,但觀察過去這段時間反對意見與政府部門的各種姿態與論述,以及幾近失控的社會紛擾,不禁有所感觸... 農業,可以這樣搞嗎?
Thumbnail
2023/02/19
就像大學生上課覺得教授講太爛,馬上就會滑手機一樣,科技玩物固然令教授不開心,但ChatGPT的禍害最多也就是另一個iPhone而已。
2023/02/19
就像大學生上課覺得教授講太爛,馬上就會滑手機一樣,科技玩物固然令教授不開心,但ChatGPT的禍害最多也就是另一個iPhone而已。
2023/02/10
這一刻,就是最好的時機。
Thumbnail
2023/02/10
這一刻,就是最好的時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天下、遠見都是非常專業的知識平臺,更是大家學習的寶庫,但這次的哈佛商業評論的焦點企劃網紅行銷戰不太建議買早上用了吃兩顆茶葉蛋的一點零碎的時間,把昨天到蔦屋書店場勘買的雜誌大略看了一下。個人覺得有用的重點如下:(部分摘錄自雜誌)「你不能否認了,網路是已經是我們的另外ㄧ個生活的世界。」
Thumbnail
天下、遠見都是非常專業的知識平臺,更是大家學習的寶庫,但這次的哈佛商業評論的焦點企劃網紅行銷戰不太建議買早上用了吃兩顆茶葉蛋的一點零碎的時間,把昨天到蔦屋書店場勘買的雜誌大略看了一下。個人覺得有用的重點如下:(部分摘錄自雜誌)「你不能否認了,網路是已經是我們的另外ㄧ個生活的世界。」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我們從傳統和網路獲取訊息,但網路訊息的真偽性需要特別小心對待,例如抖音上的虛假視頻和假訊息,建議查證後再相信。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當智慧型手機幾乎可以取代電子及平面媒體時,已經很少人端坐家中,藉由電視收看新聞。如果有,也僅僅把它當作電腦顯示器使用。同時,國人收視新聞的方式也已大幅改變,慣以收看「新聞談話節目」取代收看新聞台。
Thumbnail
閱讀報紙的起源   小時候家中(代書事務所)訂的是自由時報,報紙與我不過是家中的一處風景;一處掛在報架上的風景。真正與報紙有互動、透過報紙獲得資訊是從國中時期,那時每個班級每天都有三大報(聯合、中時、自由)各一份,不知是報社免費提供(培養閱報人口)還是學校支出。身為班長或副班長的工作之
Thumbnail
閱讀報紙的起源   小時候家中(代書事務所)訂的是自由時報,報紙與我不過是家中的一處風景;一處掛在報架上的風景。真正與報紙有互動、透過報紙獲得資訊是從國中時期,那時每個班級每天都有三大報(聯合、中時、自由)各一份,不知是報社免費提供(培養閱報人口)還是學校支出。身為班長或副班長的工作之
Thumbnail
上週停訂報紙,也解除追蹤,把電子報設定去垃圾桶。
Thumbnail
上週停訂報紙,也解除追蹤,把電子報設定去垃圾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