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導演你到底想表達什麼─《情留吉諾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說真的,根本不知道這片在演什麼?搞不清楚這片的主題在哪裡。

一開始我在想,導演是不是習慣拍片不打光啊?因為所有在室內、室外的場景,包括在美國和義大利,車子裡、家裡、教室、森林、吉諾瓦的街道裡,幾乎都是暗暗的,導演是想藉此表達男主角和他的女兒內心的黑暗嗎?

這片有大概三個可能的主題:首先,是不是我們有親人逝去,不要壓抑感情,想哭就哭,要懷念就懷念,不要去逃避,但好像又沒有表達出來。後來我在想,導演是不是想表達,不管發生了什麼哀傷的事,我們都要勇敢的活下去,不能因為這些傷痛而影響自己的成長,但是似乎也著墨不多,而且整片的發展,似乎對他們搬去吉諾瓦是負面的態度;或者,有時候以為自己已經走出來,沒事了,但事實上傷痛可能都還在,像小女孩發生的狀況,最後甚至又差點發生嚴重的意外,但最後也沒有處理好,或發展出吸引人的劇情,也是草草帶過去。

輕描淡寫到一點重點都沒有,也沒什麼戲劇性,平淡如水也不行吧?

重點是,到底有什麼症狀出現?所有因喪親可能出現的身心或社會不適應症狀,在他們身上不是沒看到,就是不足以妨礙他們的正常生活?

這部電影可以當成一部小品的家庭親情倫理片來看,可惜張力不大、戲劇性不足,傷害了整部電影的水準。

本文曾於2008年10月6日發表於個人部落格,內文略作編輯,原文已刪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若無其事的活著的沙龍
112會員
94內容數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2024/06/30
這片就拐個彎罵西方價值,包括民主政治、資本主義通通被批判,甚至連當代經濟活動中重要的契約精神,也被嘲弄和顛覆。 民主政治在片中沒有一點好處,除了製造村內的對立矛盾衝突、金錢介入、選民互罵以外,沒有什麼正面的地方。不丹推動民主選舉,除了「跟隨世界潮流」幾乎沒有其他正向的動機.............
Thumbnail
2024/06/30
這片就拐個彎罵西方價值,包括民主政治、資本主義通通被批判,甚至連當代經濟活動中重要的契約精神,也被嘲弄和顛覆。 民主政治在片中沒有一點好處,除了製造村內的對立矛盾衝突、金錢介入、選民互罵以外,沒有什麼正面的地方。不丹推動民主選舉,除了「跟隨世界潮流」幾乎沒有其他正向的動機.............
Thumbnail
2024/02/13
《富都青年》是社工職業安全教材,我讀大學社工系,老師就一再強調「你們以後畢業,要家訪千萬要注意安全,盡量別一個人去,不要吃案家的東西、喝他們的水。如果可以的話,去買電擊棒防身」(尤其我們是嚴重陰盛陽衰的行業)本片李姓社工最後的遭遇,就是一個血淚教訓...............
Thumbnail
2024/02/13
《富都青年》是社工職業安全教材,我讀大學社工系,老師就一再強調「你們以後畢業,要家訪千萬要注意安全,盡量別一個人去,不要吃案家的東西、喝他們的水。如果可以的話,去買電擊棒防身」(尤其我們是嚴重陰盛陽衰的行業)本片李姓社工最後的遭遇,就是一個血淚教訓...............
Thumbnail
2023/11/22
直接講結論─很難看。 我是在某社工專業團體招待特映會看的,因為免費,好像也沒什麼可囉嗦,但浪費了我兩個小時,想想就不值得。
Thumbnail
2023/11/22
直接講結論─很難看。 我是在某社工專業團體招待特映會看的,因為免費,好像也沒什麼可囉嗦,但浪費了我兩個小時,想想就不值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電影的導演兼編劇尤拉伊勒羅蒂奇(Juraj Lerotić),同時也演出片中的兄長布魯諾一角。這是他首部長片作品,然片中場面調度卻精巧成熟,讓人驚艷。此故事發源自其真實的私人經驗。透過畫面表現的方式與時間軌跡擺盪,身為觀者似乎窺見了更多沒有明說卻綿長的哀痛,同時讓人心碎又感受到溫柔之愛。
Thumbnail
電影的導演兼編劇尤拉伊勒羅蒂奇(Juraj Lerotić),同時也演出片中的兄長布魯諾一角。這是他首部長片作品,然片中場面調度卻精巧成熟,讓人驚艷。此故事發源自其真實的私人經驗。透過畫面表現的方式與時間軌跡擺盪,身為觀者似乎窺見了更多沒有明說卻綿長的哀痛,同時讓人心碎又感受到溫柔之愛。
Thumbnail
《日麗》過於模糊的悲傷交融在孩童和兩個30歲成人之中,在攝影機位置間相互凝視但沒有出口。子女的理解永遠來得太遲,而大人世界總是無奈;也許這正是家庭電影與私人記憶的極限,但其停步之處正是評論的開始。
Thumbnail
《日麗》過於模糊的悲傷交融在孩童和兩個30歲成人之中,在攝影機位置間相互凝視但沒有出口。子女的理解永遠來得太遲,而大人世界總是無奈;也許這正是家庭電影與私人記憶的極限,但其停步之處正是評論的開始。
Thumbnail
在2020年上映的電影《父親》在當年的各大影展獎季大放異彩,作為導演的Florian Zeller大銀幕首座便一鳴驚人,更可以說是近年舞台劇改編劇本的強勢典範,而導演有意選擇一脈相承的精神續集《愛‧子》卻在北美評價意外的滑鐵盧,究竟是抱持錯誤期待進場觀賞,還是它有難以掩蓋的致命缺陷?
Thumbnail
在2020年上映的電影《父親》在當年的各大影展獎季大放異彩,作為導演的Florian Zeller大銀幕首座便一鳴驚人,更可以說是近年舞台劇改編劇本的強勢典範,而導演有意選擇一脈相承的精神續集《愛‧子》卻在北美評價意外的滑鐵盧,究竟是抱持錯誤期待進場觀賞,還是它有難以掩蓋的致命缺陷?
Thumbnail
不只是以有陰影的孩子和成人作為視角,某部分也是以旁觀的角度來看待有陰影的孩子。他們是真的值得同情嗎?
Thumbnail
不只是以有陰影的孩子和成人作為視角,某部分也是以旁觀的角度來看待有陰影的孩子。他們是真的值得同情嗎?
Thumbnail
對我來說,愛在三部曲是一個很特別的電影 一部電影裡面大部分就是兩個人的對話,沒有特殊的劇情,這樣竟然可以構築成一部這麼動人的電影,令我非常意外與喜愛 也因為沒有特殊的劇情,所以對話內容的選擇就更加重要 所以這次分析主要針對劇情對話編排上所隱含的寓意來進行分析,這是我比較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對我來說,愛在三部曲是一個很特別的電影 一部電影裡面大部分就是兩個人的對話,沒有特殊的劇情,這樣竟然可以構築成一部這麼動人的電影,令我非常意外與喜愛 也因為沒有特殊的劇情,所以對話內容的選擇就更加重要 所以這次分析主要針對劇情對話編排上所隱含的寓意來進行分析,這是我比較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三位孩童充塞苦痛與暴力的童年,隨著後續的歷險多了幾分勇氣,那是放膽追逐生活,用苦澀拼起破碎心靈的勇氣。
Thumbnail
三位孩童充塞苦痛與暴力的童年,隨著後續的歷險多了幾分勇氣,那是放膽追逐生活,用苦澀拼起破碎心靈的勇氣。
Thumbnail
導演以回憶及角色心理展開故事的選擇更偏向觀眾的經驗共鳴,自我沈溺是成功的關鍵,卻也是疏離的原因。若說李安將技術成為電影與現實之間的鑰匙,瓊安娜霍格則是以現實重塑劇情長片的樣貌,不易進入,但獨具魅力。
Thumbnail
導演以回憶及角色心理展開故事的選擇更偏向觀眾的經驗共鳴,自我沈溺是成功的關鍵,卻也是疏離的原因。若說李安將技術成為電影與現實之間的鑰匙,瓊安娜霍格則是以現實重塑劇情長片的樣貌,不易進入,但獨具魅力。
Thumbnail
時常聽到「留白是為了塑造更多的意義」這句話,可能是「以小見大」這一思維太為廣用了,當一件作品得到了好的評價,而形式上又精簡、短小時,我們常會下意識認為作品具有「藉由精煉產製更宏大的意義」這一特質,但其實未必是如此,影像的減法,就真的是意義的加法嗎?
Thumbnail
時常聽到「留白是為了塑造更多的意義」這句話,可能是「以小見大」這一思維太為廣用了,當一件作品得到了好的評價,而形式上又精簡、短小時,我們常會下意識認為作品具有「藉由精煉產製更宏大的意義」這一特質,但其實未必是如此,影像的減法,就真的是意義的加法嗎?
Thumbnail
說真的,根本不知道這片在演什麼?搞不清楚這片的主題在哪裡。一開始我在想,導演是不是習慣拍片不打光啊?因為所有在室內、室外的場景,包括在美國和義大利,車子裡、家裡、教室、森林、吉諾瓦的街道裡,幾乎都是暗暗的,導演是想藉此表達男主角和他的女兒內心的黑暗嗎?
Thumbnail
說真的,根本不知道這片在演什麼?搞不清楚這片的主題在哪裡。一開始我在想,導演是不是習慣拍片不打光啊?因為所有在室內、室外的場景,包括在美國和義大利,車子裡、家裡、教室、森林、吉諾瓦的街道裡,幾乎都是暗暗的,導演是想藉此表達男主角和他的女兒內心的黑暗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