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的濫用─《黛妃與女皇》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部電影拍的很緊湊,所有的演員都演的很棒。Helen Mirren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沒白拿,她把事實上低調、嚴守皇室原則的Queen Elizabeth II演的非常傳神,真實的她也確實就是如此,所以才和開放、外向的媳婦處得如同水火。
我對這段歷史沒啥研究,因為我對英國皇室的八卦沒有興趣,不過我想劇中角色應該都有所本才對。我還記得黛妃死的時候,我在成功嶺大專集訓(一年多以後大專集訓就取消了),在我暑訓的時候,接連有黛安娜王妃和德蕾莎修女過世,我想那個夏天在成功嶺的大專生,應該不會忘記吧?
除了Helen Mirren之外,我覺得演首相夫人─Cherie Blair的Helen McCrory,是另外一個搶眼的角色,她簡直快把Tony Blair的風采搶光了,整齣戲也差點就像兩個女人在鬥法。不過,她只在London Critics Circle Film Awards得到一個最British Supporting Actress of the Year,其實蠻可惜的,我認為她真的把這個角色演的入木三分。
我對這部戲有兩個地方有點意見:一、英國是個有悠久政治歷史的國家,英國政治人物也常常以此為榮,但很奇怪的是,劇中人很少去提到歷史的例子,很少去提到歷史上的英王或者首相的事蹟。只有Cherie Blair講了一句:「工黨的首相最後都崇拜女王。」到底是哪幾位工黨首相崇拜女王?是Ramsay MacDonald?Clement Attlee?Harold Wilson?James Callaghan?最後她並沒有提到。
二、按照電影中的邏輯,Tony Blair最後會維護女王,是因為女王跟他母親很像,所以他的認同就轉移了。這是很典型的佛洛伊德心理分析的調調,我實在不喜歡很多西方電影老是愛玩這種心理分析的遊戲。但是,像Hitchcock、Oliver Stone、David Cronenberg...就老是愛玩這套;還有像殺人魔Hannibal會那麼殘忍,只是因為他小時被虐待;Citizen Cohn裡的Roy Cohn會這麼壞,是因為他有一個嚴格的母親 ;Tom Cruise在《Top Gun》裡當飛行員遇到挫折、在《A Few Good Men》當差勁的律師,都跟父親有關。這種凡事都牽拖去老爸老媽,不然就是強調童年經驗的情節,實在有點陳腔濫調。況且,不是每個人都會被這種早期經驗,或父母對待方式影響一輩子,就像兒童虐待、性虐待的受害者,不是每個都變成殺人魔或性變態。而且這種凡事扯到父母或童年的劇情鋪陳,其實都把問題簡化了,這樣子好像就不用細膩去鋪陳故事,或者對情節作完整的解釋,反正都推給老爸老媽就好,電影不能老是這樣子拍吧?
演到最後一幕,Tony Blair和女王在皇宮中的對話,女王簡直有點把他當小孩耍。是不是在影射現在Tony Blair因伊拉克戰爭、首相任內內閣不斷發生醜聞,導致他聲望下降,在今年之內不得不交出首相位置的窘態?或者其實在說,如果不廢除皇室,英國這個號稱老牌民主國家,最終的政權還是會掌握在封建體制的君主手上?
看完《The Queen》之後,其實我的第一個想法是─蘇貞昌逼宮什麼時候也可以拍成電影啊! 不過我想,短時間內台灣那些年紀跟我差不多的所謂「新銳導演」,想必不會對這種「嚴肅」議題有興趣吧,他們還是寧可去拍青春愛情同志片,這樣的話,那就隨他們去吧!
本文曾於2007年4月8日發表於個人部落格,內文與標題略作編輯,原文已刪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導演在並不長的篇幅,同時要處理運動者的生命、運動訴求和運動的歷程,還要把它們的份量平衡得宜,實在不容易。由於花了很多篇幅在覆述運動的訴求,使《粉墨登場》不完全像記錄片,倒像是運動組織的宣傳片,但又不完全像宣傳片,因為單純的運動宣傳也不會去談運動的私人生活,除非這個人已經很有社會知名度,或曝露他們的私
導演在並不長的篇幅,同時要處理運動者的生命、運動訴求和運動的歷程,還要把它們的份量平衡得宜,實在不容易。由於花了很多篇幅在覆述運動的訴求,使《粉墨登場》不完全像記錄片,倒像是運動組織的宣傳片,但又不完全像宣傳片,因為單純的運動宣傳也不會去談運動的私人生活,除非這個人已經很有社會知名度,或曝露他們的私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Amy與馬力2015年底組成「肉彈甜心」,希望藉由自身的經歷,以幽默的角度來推廣「身體平權」,告訴大家現今社會不應該再以單一的印象來衡量身材、性別等等,希望創造更多的友善空間,讓大家了解尊重他人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中國的考試制度來自于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始於隋代,成於唐代,而終於清代。至民國時代,孫中山先生創立了五權憲法,其中之一權為考試權,考試權成為當時國家選拔公務人員的主要辦法。考試權的本質,其實與科舉制度是相同的,只是美其名說,不論貧富貴賤,所有人都有權利,以考試辦法晉身於公務人員和國家體制行例……
Thumbnail
現代人幾乎沒有機會對現狀感到厭倦,有別於上一代的知識份子,人們再也不必逃遁到過去或未來裡。我們因此得以透過分析與反思來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更能認同它。然而,想要以同樣的方式指出並理解無數的類似發展,卻也是緣木求魚的事。想要反省自己的時代的人,總是只能在時代過去以後才能回顧它。
Thumbnail
宗教/靈性與心理諮商,已經是現代人採取的多元求助管道。但宗教/靈性與心理科學並非對立的兩端,1960年代後,心理學家重新開始檢視宗教與靈性對人的功能與正面影響,也隨研究方法的多元開展,使得宗教與靈性在心理學中成為可探討的主題,心理諮商與治療中也開始探討如何將宗教與靈性納入。
Thumbnail
最近《還願》這款國產遊戲忽然爆紅,所以各式各樣的討論甚囂塵上,我其實不太喜歡玩這種遊戲,因為畫面陰暗,鏡頭模糊,看久了就有種反胃的感覺,只是最近老公在看網路實況,所以我就稍微看了一下關於元辰的部分,覺得這款遊戲對於觀落陰和元辰宮的分野,沒有弄得很清楚。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本書《市場的真相》為John Kay所著作,中譯本是2005出版的,所以距今已經又隔了幾年,相信許多人會更加的不相信這種市場說法,畢竟眼前的事實擺在前面,金磚四國以強力的發展力道上揚,美國等市場國家正江河日下,這種狀況不是明擺著如此,何需多言?事實上這正是需要大書特書的地方,因為多數人都錯誤的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Amy與馬力2015年底組成「肉彈甜心」,希望藉由自身的經歷,以幽默的角度來推廣「身體平權」,告訴大家現今社會不應該再以單一的印象來衡量身材、性別等等,希望創造更多的友善空間,讓大家了解尊重他人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Thumbnail
中國的考試制度來自于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始於隋代,成於唐代,而終於清代。至民國時代,孫中山先生創立了五權憲法,其中之一權為考試權,考試權成為當時國家選拔公務人員的主要辦法。考試權的本質,其實與科舉制度是相同的,只是美其名說,不論貧富貴賤,所有人都有權利,以考試辦法晉身於公務人員和國家體制行例……
Thumbnail
現代人幾乎沒有機會對現狀感到厭倦,有別於上一代的知識份子,人們再也不必逃遁到過去或未來裡。我們因此得以透過分析與反思來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更能認同它。然而,想要以同樣的方式指出並理解無數的類似發展,卻也是緣木求魚的事。想要反省自己的時代的人,總是只能在時代過去以後才能回顧它。
Thumbnail
宗教/靈性與心理諮商,已經是現代人採取的多元求助管道。但宗教/靈性與心理科學並非對立的兩端,1960年代後,心理學家重新開始檢視宗教與靈性對人的功能與正面影響,也隨研究方法的多元開展,使得宗教與靈性在心理學中成為可探討的主題,心理諮商與治療中也開始探討如何將宗教與靈性納入。
Thumbnail
最近《還願》這款國產遊戲忽然爆紅,所以各式各樣的討論甚囂塵上,我其實不太喜歡玩這種遊戲,因為畫面陰暗,鏡頭模糊,看久了就有種反胃的感覺,只是最近老公在看網路實況,所以我就稍微看了一下關於元辰的部分,覺得這款遊戲對於觀落陰和元辰宮的分野,沒有弄得很清楚。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本書《市場的真相》為John Kay所著作,中譯本是2005出版的,所以距今已經又隔了幾年,相信許多人會更加的不相信這種市場說法,畢竟眼前的事實擺在前面,金磚四國以強力的發展力道上揚,美國等市場國家正江河日下,這種狀況不是明擺著如此,何需多言?事實上這正是需要大書特書的地方,因為多數人都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