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片雲》vs.《我們與惡的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偶然在機構給住民休閒打發時間的圖書區,翻到瓊瑤的《我是一片雲》,這類通俗愛情小說本來我是沒興趣的,但這天閒來無事就瀏覽一遍,才發現這小說情節竟然也到了我的「防守範圍」,因為結局居然是在精神病院告終。
情節詳見維基百科的條目,不多贅述。雖說瓊瑤小說在台灣是膾炙人口,《我是一片雲》也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看過的人沒幾十萬也有十幾萬,但不要暴雷據說是一種崇高的美德,所以還是聲明─下面會提到《我是一片雲》大量劇情和結局,不想被暴者請離開。
簡單說,《我是一片雲》是典型「一女二男三角戀」的故事。女主角因為在兩個男人之前,搖擺不定,最後雖然嫁給了其中一個男人,但對於另一位還是念念不忘,讓她的丈夫嫉妒進而長期沮喪,最後死於工安意外,導致女主角在感情打擊下精神崩潰,被送進療養院,具體症狀是:無論問什麼問題、說什麼事,她都只會回答「我是一片雲」,而且,醫生公然在家屬面前說:「藥物跟治療對她是沒有幫助的,她是沒有什麼希望的。」
一般讀者,在看完這種愛情故事之後,對於精神病會留下這三種印象:
1.得精神病的人是因為不道德的原因。例如婚姻不忠、感情不忠、欺騙丈夫、忤逆公婆,像《我是一片雲》女主角,顯然想要在兩個男性中左右逢源,對丈夫感情出軌,最後報應就是瘋掉。所以,也許會有不少觀眾無意間留下「感情不忠者會報應瘋掉」這類世俗果報論的想法。之後當他們在生活中或媒體上,看到精神病人,也許會猜測他/她是做過什麼虧心事才會「得到報應」,這種普遍存在的社會偏見,也是精神障礙者長久被歧視的原因。
2.得精神病的人是受到某種刺激,導致精神失常。譬如說像失戀、喪失親人,所以當一個人生活看似正常,沒有經歷任何打擊或創傷事件,日子過得好好的卻開始發生精神病症狀時,往往會自我否認,身邊的人也不相信他/她可能患了精神病,因此貽誤了就醫治療的時機。
3.精神病是絕症,沒有痊癒或改善的可能。既然醫不好,麻煩又可能有污名,造成家庭負擔,最好處理方式就是關起來,或送到類似龍發堂這種遊走法律邊緣的「收容機構」。很奇怪的是,《我是一片雲》是瓊瑤1976年的作品,雖然當時的精神醫療水準,不像今天這麼發達且普遍,但當時第一代精神病用藥Chlorpromazine都問世廿幾年了,怎麼還會有哪個醫生這麼二百五敢說精神病人沒藥醫了?這有沒有醫德啊?
而且,實在很難搞清楚,女主角生的到底是哪一種疾病,我不敢說自己看過很多精神病例,但這樣子重複講五個字,說什麼都答同樣的句子,實在沒看過,有精神病人會一直說重複的故事,例如自己是耶穌、媽祖、觀世音菩薩,或者喃喃自語,說著沒有意義的字句,但語句和字詞、音調總是會有不同;有人則是在跟想像中的人對話,聊得很高興,也可能像是在吵架,但只看到他在空氣講話。
遇到任何問題都用同樣的字句回答,不像精神病,倒像兒童吵架因為語彙不豐富,所以下風的一方經常對方罵什麼,就重覆同樣的字句跳針講,讓對方吵不下去。所以女主角其實是在消極抵制家庭,當然也可能根本在裝病,只不過當時心理學的觀念不普及,家裡出了這種狀況,也只能把他送去精神病院關起來。
很多人會問,對精神病人的偏見和歧視到底從哪裡來的?很多就是來自《我是一片雲》這類通俗文學,但這也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通俗文學也是反應社會趨勢,當一般大眾對於精神病有種種偏見、誤解,從社會中孕育而生的文學作品,自然就是偏見且歧視的產物。國內許多愛情小說、戲劇,各種角色因為愛情不順而精神失常,或者在感情上不忠最後得到「發瘋」之類的報應,這種情節很常見。
前幾天又傳出有心智障礙機構,受到社區抵制的消息,我在想那些參與抗爭的大嬸大媽,那些聲嘶力竭、言之鑿鑿指控心智障礙、精神障礙者,會有攻擊性甚至傳染性的,他們發言時腦中對於心智障礙、精神障礙者的圖像,很可能是年輕時《我是一片雲》電影裡林青霞飾演的女主角,而不是任何官方、民間製作去污名、歧視的宣導出版品或影像作品。
最後,不得不提起前陣子廣受討論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拍攝團隊選擇精神病這麼不容易處理的題材,令人欽佩,但是,直接改編社會事件的方法,也會變成難以「消化」,而限制了收視群體。如果想要在社會去推動這樣的議題,選擇類似《我是一片雲》的通俗題材,再攙入對於精神病或患者的正面、正確資訊,也許會比較達到效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日本電影如何描繪邊緣族群及其與社會主流的互動。《長夜盡頭的微光》講述兩位身心障礙的主角通過彼此支持,展現了友情和理解的重要性;而《正欲》則深入探討了具有特殊癖好的小眾族群,挑戰了對「正常」和「一般」的定義。透過這些故事,觀眾得以反思自我和社會的多元性與複雜性。
林漠安隨著王瑜欣的自殺後,也追其而去。 男配無法接受她的離去,成為精神病患者 最終章,完結!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即便現在多麼無力、多麼不被理解,也別放棄在烏雲中尋找光亮 發病之始 在2007年3月我被診斷罹患了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文章提到了三魂人的事件,並描述了一位通靈者的不同遭遇。作者描述了潛意識和心靈的經歷。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本劇描述一名精神病房的年輕護理師「鄭多恩」(朴寶英 飾)與各名病患之間治癒彼此,逐漸認識自我的故事。 劇中不僅交織幻想和實例細膩地描述和傳達不同類型精神病患的心境,也藉由多恩遭逢變故而意識到其實自己也身陷心魔,經歷了一段艱難的自癒過程。
Thumbnail
至今仍記憶猶新的,是那個可以自己安慰自己的「蝴蝶擁抱」,在不安與難過時深呼吸穩定情緒,並且雙手交替給自己拍拍肩膀,雖然乍聽之下有點悲傷,但對想訴苦、尋求安慰卻無人可尋的人來說,不失為一個陪伴自己的方式 隨著年紀增長,漸漸能體會那句「想要別人愛你之前請先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日本電影如何描繪邊緣族群及其與社會主流的互動。《長夜盡頭的微光》講述兩位身心障礙的主角通過彼此支持,展現了友情和理解的重要性;而《正欲》則深入探討了具有特殊癖好的小眾族群,挑戰了對「正常」和「一般」的定義。透過這些故事,觀眾得以反思自我和社會的多元性與複雜性。
林漠安隨著王瑜欣的自殺後,也追其而去。 男配無法接受她的離去,成為精神病患者 最終章,完結!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即便現在多麼無力、多麼不被理解,也別放棄在烏雲中尋找光亮 發病之始 在2007年3月我被診斷罹患了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
Thumbnail
譫妄小外號〔ICU症候群〕是常常出現在長期臥床的案主。譫妄的原因很多,包括腦傷、感染、毒癮等。文章描述了對患者造成的影響以及家庭成員的狀況。
Thumbnail
文章提到了三魂人的事件,並描述了一位通靈者的不同遭遇。作者描述了潛意識和心靈的經歷。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本劇描述一名精神病房的年輕護理師「鄭多恩」(朴寶英 飾)與各名病患之間治癒彼此,逐漸認識自我的故事。 劇中不僅交織幻想和實例細膩地描述和傳達不同類型精神病患的心境,也藉由多恩遭逢變故而意識到其實自己也身陷心魔,經歷了一段艱難的自癒過程。
Thumbnail
至今仍記憶猶新的,是那個可以自己安慰自己的「蝴蝶擁抱」,在不安與難過時深呼吸穩定情緒,並且雙手交替給自己拍拍肩膀,雖然乍聽之下有點悲傷,但對想訴苦、尋求安慰卻無人可尋的人來說,不失為一個陪伴自己的方式 隨著年紀增長,漸漸能體會那句「想要別人愛你之前請先學會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