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人都是自學生―「給孩子火種他們就會燃燒全世界」推薦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這學習無邊界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學生,不管孩子多大甚至父母本身,都必須時時刻刻把我們自己當作自學生來看待

在這學習無邊界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學生,不管孩子多大甚至父母本身,都必須時時刻刻把我們自己當作自學生來看待

我住的社區裡有三個混齡的自學團體,人數從十來位到二十多位都有。我周邊的朋友也有許多人將孩子送到如雨後春筍不斷增加中的實驗小學,那種依著固定課程與課綱上課的傳統學校,在很多家長眼中,似乎已經無法給予孩子長大後面對世界所該具有的能力。

其實自從人類社會在幾千年前出現在學校這種機構與老師這種職業後,學校的目標與功能一直沒有改變,直到二十多前出現網路,十年前出現智慧型手機,可以隨時隨地行動上網之後,學校的價值就被顛覆了。

在不久的從前,學校是我們可以獲得有系統知識的唯一地方,大家只要想想沒有網路、沒有電視與廣播,沒有報紙,甚至更早一點,書本還很稀有與昂貴的年代,我們只有透過學校這種「集中式」的教學場所,才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訊息或者有系統的知識。

可是到了現代,只要有心,我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獲得最完整,最生動,以及最有系統的知識,更棒的是,這些無窮盡的資源幾乎是完全免費的。所以現在剩下的主要問題是那個前提「只要有心」,也就是如何讓孩子有學習的動機?

換句話說,網路解放了或顛覆了數千年來學習的門檻,我們不必再按照所謂「按部就班」的學習方式,因為任何時刻,當然也代表了任何年齡,只要你真正想學,不管任何科目或技能,隨時都可以開始,而且已有無數的實驗證明,只有我們真正想學的時候,學習的效果最好,如果是為了應付考試,被逼著讀書,往往考完試就忘得一乾二淨。

這也是很多家長想陪著孩子在家自學或送到實驗學校的主要原因,誘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因為我們知道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往往就在進入傳統學校的體制內被抹煞掉了。其實人這個物種之所以迅速發展成為高度文明的所謂萬物之靈,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我們天生的好奇與愛學習,比如說孩子出生後小手抓到的任何東西都會不斷地把玩,然後拿進嘴裡咬一咬,從各個面向摸索著這個東西的特性。

人類學習的歷程真的如同作者說的是一種魔法,也如同作者體會到的,「最好的教育當然在我放手時發生」,的確,一個進入學齡的孩子,面對訊息量,或者必備知識與日俱增的時代,就像一個肚子已經吃撐的人還要他將眼前滿漢全席一一品嚐般,引起孩子學習的熱情是很大挑戰,也的確像作者坦白承認的:「對學習的熱情和創造力像浪漫的愛情一樣,都是一種神秘、由內而生的力量。我們無法從外灌輸到孩子身上,就像我們無法控制青少年第一次毫無成功可能的迷戀一樣。」

既然無法如程式設定一般,明確且可控制地創造孩子的學習動機,但是身為陪伴孩子的家長,我們還是有許多可以做的事情。

這本不是作者頌揚在家自學有多棒的書,而是個如同你我一般,焦慮的家長在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後,體會到的心得,她很誠實地袒露她的失敗,也無私地分享她長達三十年的在家自學所累積的方法與技巧。

不過,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家長看到這,會嘆一口氣,認為自己實在沒有足夠的條件與資源讓孩子在家自學,也沒有勇氣把孩子送到實驗學校,那麼孩子該怎麼辦?

不用擔心,像我自己的雙胞胎女兒,從小學、國中、高中到大學,一路都念傳統的公立學校,我們不是把孩子送到這些「符合」時代變遷的教育機構,因為我知道除了周一到周五孩子到傳統的公立學校上課之外,孩子還是有星期六、星期日及國定假日,再加上長長的暑假與寒假,我們擁有一年裡超過一半以上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當作是完完整整「在家自學」的機會。

不要認為「好辛苦!好不容易放假,卻不能好好休息! 」要記得,人天生是熱愛學習的,只要保有這種對世界的好奇,學習本身就是享受,換句話說,當我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這個時刻就是最棒的休息。

因此,假設你的孩子讀一般的學校,而不是在家自學,這本書仍然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因為,在這學習無邊界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學生,不管孩子多大甚至父母本身,都必須時時刻刻把我們自己當作自學生來看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學=教育? 「你受過幾年的教育呢?」「你的教育程度是什麼呢?」當有人這樣問,我們通常會回答上學的時間以及最高學歷。然而,如果廣義地來看「教育」,它不必然要與「學校」掛勾。若教育是引發人類探索事物的熱忱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整體歷程,那將人們按「有無上學」來劃分為「受教育」與「未受教育」,其實沒有辦法
Thumbnail
上學=教育? 「你受過幾年的教育呢?」「你的教育程度是什麼呢?」當有人這樣問,我們通常會回答上學的時間以及最高學歷。然而,如果廣義地來看「教育」,它不必然要與「學校」掛勾。若教育是引發人類探索事物的熱忱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整體歷程,那將人們按「有無上學」來劃分為「受教育」與「未受教育」,其實沒有辦法
Thumbnail
孩子出生時,我就決定要全心全意照顧他。抱著他,喝奶,牽著他走路,喊著他記得要回家,領著他騎腳踏車,走進各式各樣的演藝會場。沒有教具、沒有托嬰、沒有幼稚園,常有人會問我,如果是這樣你不會擔心嗎?問題很多種,但都是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未來的不可預測,一切是空談,希望他們能「真正」的關心孩子的需求。 什麼是
Thumbnail
孩子出生時,我就決定要全心全意照顧他。抱著他,喝奶,牽著他走路,喊著他記得要回家,領著他騎腳踏車,走進各式各樣的演藝會場。沒有教具、沒有托嬰、沒有幼稚園,常有人會問我,如果是這樣你不會擔心嗎?問題很多種,但都是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未來的不可預測,一切是空談,希望他們能「真正」的關心孩子的需求。 什麼是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在這學習無邊界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學生,不管孩子多大甚至父母本身,都必須時時刻刻把我們自己當作自學生來看待 我住的社區裡有三個混齡的自學團體,人數從十來位到二十多位都有。我周邊的朋友也有許多人將孩子送到如雨後春筍不斷增加中的實驗小學,那種依著固定課程與課綱上課的傳統學校,在很多家長眼中,似乎已經無法給
Thumbnail
在這學習無邊界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學生,不管孩子多大甚至父母本身,都必須時時刻刻把我們自己當作自學生來看待 我住的社區裡有三個混齡的自學團體,人數從十來位到二十多位都有。我周邊的朋友也有許多人將孩子送到如雨後春筍不斷增加中的實驗小學,那種依著固定課程與課綱上課的傳統學校,在很多家長眼中,似乎已經無法給
Thumbnail
六年前,我只知道,送孩子去學校上學,似乎不是很理想的受教育方式,所以願意試試看讓孩子在家自學。但是,我當時對於在家自學的具體好處,不甚了解,自己也無法勝任這個工作,因為我對於教書這件事,一不懂,二沒
Thumbnail
六年前,我只知道,送孩子去學校上學,似乎不是很理想的受教育方式,所以願意試試看讓孩子在家自學。但是,我當時對於在家自學的具體好處,不甚了解,自己也無法勝任這個工作,因為我對於教書這件事,一不懂,二沒
Thumbnail
自學雖然是你家的事,你的孩子卻不是你的孩子。面向狂傲不驥的自由的挑釁,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乖順地步入那良夜。請不要辜負孩子對爸媽的信任,辜負這自學的大好青春。
Thumbnail
自學雖然是你家的事,你的孩子卻不是你的孩子。面向狂傲不驥的自由的挑釁,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乖順地步入那良夜。請不要辜負孩子對爸媽的信任,辜負這自學的大好青春。
Thumbnail
可喜的是,不論是那一類型的自學家長,都不願輕易將學習問題單獨丢給學校解決,也就是家長堅定的擔當起求生、求知、求解的自學榜樣,所以孩子可從爸媽的身教中得到自學的最佳示範,爸媽則是因材施教,是為孩子制定最適性學習計畫的執行教練,親子一同從困頓中,逐漸釐清對教育、對未來的想像。
Thumbnail
可喜的是,不論是那一類型的自學家長,都不願輕易將學習問題單獨丢給學校解決,也就是家長堅定的擔當起求生、求知、求解的自學榜樣,所以孩子可從爸媽的身教中得到自學的最佳示範,爸媽則是因材施教,是為孩子制定最適性學習計畫的執行教練,親子一同從困頓中,逐漸釐清對教育、對未來的想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