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0|極簡主義和畢設的可能性?|開學前6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2019年初,我帶著一個隨身後背包跟一個行李袋開始了我的探索之旅(?)。說真的,這趟旅程我當初給的定義是獨自一人到沒去過的地方放空,然後玩一下飛行傘這樣而已,完全沒有規畫要去看建築的任何行程。但不知道是命運捉弄人還是怎樣的,我一到宜蘭礁溪安置好行囊後準備找個食物來吃(撫慰坐客運近6個小時的我的肚子),就連續看到兩個黃聲遠先生的作品,所以我只好認命的告訴自己,除了放空外還要記得去看一下宜蘭在地的建築噢♡ (在這裡澄清一下,會去礁溪純粹只是想泡溫泉而已。)

這段近一個禮拜的旅程除了基本的人際交流外(點餐和房務人員詢問事務這種),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放空(認真),然後享受宜蘭帶給我的舒適感。雖然一個人旅遊給人一種很孤獨、沒朋友的感覺,但說實話,獨自探險這件事真的會讓人上癮。


■極簡主義跟這趟旅程有什麼關係?

前面有說到,我這趟旅程只帶了一個後背包跟一個旅行袋,裡面放了適量的換洗衣物和環保餐具/環保杯(減塑小尖兵的概念),還有一些必備品(雨傘、充電器那些),以最簡便的行囊上路。雖然我帶的東西很少,但足以讓我舒適的度過這幾天了。一個人然後沒什麼牽掛的,突然發現這樣的生活模式跟我在台南相比放鬆許多。

或許是因為暫時脫離繁雜的人際關係,也或者是因為沒什麼東西是需要我刻意去維護,所以才讓我感到輕鬆自在。進而反思,人的生活真的需要這麼多刻意維持的東西嗎?有什麼是必需品?有什麼是可以捨棄的?而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在建築上呈現?

現代人都深受消費主義的影響,“有了XXX,你的人生才圓滿!”、“跟著XXX踏上成功的道路!”,大部分的廣告都告訴我們,擁有它你會更幸福、更快樂,卻沒有告訴我們擁有之後,必須花費更多時間去維護它,才能讓它保持在閃閃發亮的那刻。我也曾是把買買買當口號的人,但當我把它們都帶回家後,卻發現其實我並沒有那麼需要它。或許我只是在享受它成為我的擁有物的那個當下?


■近期做了哪些功課?

當我開始接觸極簡這個議題時,我不免俗的也整理了房間,清理了許多不再使用的物品,還能用的就送了、捐了,不能用的就回收、做好分類。也借了一些關於極簡主義的書來看,希望能看出一些端倪。(現在也還在看嗚嗚嗚)

極簡主義這議題可能無法好好支撐我做好這個畢設(是我太遜),所以我也開始關注一些環保議題作為輔助,向低汙染、讓環境得到妥善保護的方向前進。對我來說,環保是件讓你覺得麻煩,但做了卻幫你省了大部分的麻煩(就是不用一直做回收分類的概念),還可以讓環境變好那麼一點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ei-avatar-img
2019/07/29
一想到極簡就讓我想到密斯,不過你想談的應該是不一樣的東西,可以先問自己你做這個議題的目標是什麼?是推廣極簡生活?倡導環保觀念;抑或是重新詮釋現代建築?(我覺得這個非常困難);又或是思考所謂的環保是甚麼?建築本身便是一種不環保,不論做甚麼動作都是在人工改變環境,若環保指的是最大化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那麼也許妹島的去物質化也可以稱得上是一種環保
R-237-avatar-img
發文者
2019/08/06
如果用最簡單的一句話回答,那我會說我的目標是讓人重拾對事物的熱情(有烏托邦情懷的我哈哈)。人們藉由外物來讓自己感到快樂這件事很正常,但透過不斷消費來重複體驗那短暫的快感,將購買的物品堆置在陰暗處(展示?),然後為期望未來某天會用上的物品繳納房租,甚至耗費更多心力去維持它的完整度,不是件很弔詭的事嗎? (就先不提碳足跡增量的環境層面) 至於環保對於我而言是什麼,我認為是身為人盡可能為環境多付出一些心力,不論是以建築人的角度提出對環境更友善的方案,還是人們對減塑所付諸的行動,這都是環保的一部份,畢竟身而為人的我們就是不斷消費現有資源的不環保存在了(消極)。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6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榜林圓環是我在金門大學時最早學習車行圓環的路口,不論是通往租屋處、看電影、回台灣都是很常使用的節點,在理解圓環運作以後也以金門擁有這種方便的設施為榮。
Thumbnail
2025/05/06
榜林圓環是我在金門大學時最早學習車行圓環的路口,不論是通往租屋處、看電影、回台灣都是很常使用的節點,在理解圓環運作以後也以金門擁有這種方便的設施為榮。
Thumbnail
2025/05/06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與規劃史學會成立的過程,以及在組織動員中遇到的挑戰與心得。作者結合自身經驗,探討了性別平等、參與式規劃、批判實在論等議題在學會中的推動,並反思了組織動員的策略與意義。
Thumbnail
2025/05/06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與規劃史學會成立的過程,以及在組織動員中遇到的挑戰與心得。作者結合自身經驗,探討了性別平等、參與式規劃、批判實在論等議題在學會中的推動,並反思了組織動員的策略與意義。
Thumbnail
2025/05/06
(從臉書個版轉回來) 實習和新鮮人的季節即將到來,我因故很久沒有發相關文章,趁著五一節前的空檔,看到很多嶄新的招募文,正好能夠嘗試做出提醒。 我會以個人在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的所見所聞作為建議的基底,請具有完善制度、給薪、充分思考的公司行號參考就好,以下建議中的批評案例未必與貴公司有關,請更加有
Thumbnail
2025/05/06
(從臉書個版轉回來) 實習和新鮮人的季節即將到來,我因故很久沒有發相關文章,趁著五一節前的空檔,看到很多嶄新的招募文,正好能夠嘗試做出提醒。 我會以個人在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的所見所聞作為建議的基底,請具有完善制度、給薪、充分思考的公司行號參考就好,以下建議中的批評案例未必與貴公司有關,請更加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自認為極簡主義者的我,一回首才發現方格子內一篇關於極簡主義的閱讀書摘都沒有。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分享這本由澀谷直人撰寫的極簡生活提案的書吧!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對塞骨子人應該都不陌生,最經典的就是他空無一物的房間,然後睡在地板上, 我剛開始接觸極簡主義的時候的一個案例,現在終於有機會來拜讀他的書了。
Thumbnail
自認為極簡主義者的我,一回首才發現方格子內一篇關於極簡主義的閱讀書摘都沒有。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分享這本由澀谷直人撰寫的極簡生活提案的書吧! 做一個極簡主義者對塞骨子人應該都不陌生,最經典的就是他空無一物的房間,然後睡在地板上, 我剛開始接觸極簡主義的時候的一個案例,現在終於有機會來拜讀他的書了。
Thumbnail
將近5年前,跨國搬家到美國的特殊經驗讓我意外地體驗到了極簡生活的益處,並開始學習極簡的真諦和方法。 其實我原本就是個不知斷捨離為何物的人,既愛亂買東西,又很難把東西給扔掉,還經常對家裏的雜亂視而不見。因此雖然有先天優勢 (從零開始的新家),仍需要更多後天努力,才能在極簡路上走得更順利。 經過這些
Thumbnail
將近5年前,跨國搬家到美國的特殊經驗讓我意外地體驗到了極簡生活的益處,並開始學習極簡的真諦和方法。 其實我原本就是個不知斷捨離為何物的人,既愛亂買東西,又很難把東西給扔掉,還經常對家裏的雜亂視而不見。因此雖然有先天優勢 (從零開始的新家),仍需要更多後天努力,才能在極簡路上走得更順利。 經過這些
Thumbnail
你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家裡不再看起來亂七八糟?想要體驗一種過著「空無一物」的生活,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透過這篇文章,瞭解作者在書中分享的許多具體作法,其中最受用的一點是面對「積極的失敗」,試著不再在購買之前想像太久,直接實際使用,並積極承擔最壞後果的準備。
Thumbnail
你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家裡不再看起來亂七八糟?想要體驗一種過著「空無一物」的生活,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透過這篇文章,瞭解作者在書中分享的許多具體作法,其中最受用的一點是面對「積極的失敗」,試著不再在購買之前想像太久,直接實際使用,並積極承擔最壞後果的準備。
Thumbnail
僅是奢侈的浪費旅行中的時間、或是執意在雨中繼續前行的小任性,在身不由己的生活當中,恣意妄為片刻。
Thumbnail
僅是奢侈的浪費旅行中的時間、或是執意在雨中繼續前行的小任性,在身不由己的生活當中,恣意妄為片刻。
Thumbnail
冬天去日本自助旅行,這趟「Gap Month」發現旅行中的自己更自在放鬆,透過接受陌生人的幫助,學著享受遺憾。深刻理解人生不必完美,只要活得像自己旅行時的態度,就能感受當下,得到繼續前進的勇氣。
Thumbnail
冬天去日本自助旅行,這趟「Gap Month」發現旅行中的自己更自在放鬆,透過接受陌生人的幫助,學著享受遺憾。深刻理解人生不必完美,只要活得像自己旅行時的態度,就能感受當下,得到繼續前進的勇氣。
Thumbnail
澀谷直人「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從居住、物品到人際關係,50個擺脫金錢和外在覊絆,化繁為簡的富足人生」。 剛看完這本附標超長的書,閱讀的中間就一直在點頭,其實人從古至今根本不需要太多物質來滿足自己(真的是廣告驅時我們消費),只要選擇可供日常生活的用品就好了,就像我們出國旅行時,只要一個29吋皮箱就可
Thumbnail
澀谷直人「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從居住、物品到人際關係,50個擺脫金錢和外在覊絆,化繁為簡的富足人生」。 剛看完這本附標超長的書,閱讀的中間就一直在點頭,其實人從古至今根本不需要太多物質來滿足自己(真的是廣告驅時我們消費),只要選擇可供日常生活的用品就好了,就像我們出國旅行時,只要一個29吋皮箱就可
Thumbnail
當過背包客後,發現身邊大部分的物品都不是生存或生活的必要,而是想要。但「想要」,或著說是慾望吧,但慾望也型塑了我這個人的有趣之處。
Thumbnail
當過背包客後,發現身邊大部分的物品都不是生存或生活的必要,而是想要。但「想要」,或著說是慾望吧,但慾望也型塑了我這個人的有趣之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