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對台灣更換數位身分證的幾個疑問/陳映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從2017年起,政府就表示將把現行身分證更換為結合更多功能的「數位身分識別證」;理由包括多卡合一可以讓皮夾更薄、許多國家都已改用數位身份證等等。但人權團體仍不斷對數位身分識別可能面臨的風險提出疑慮:你願意用個資暴露的風險來交換方便嗎?

吵吵鬧鬧至今,只要是反對數位身分證的人,就收不到內政部或是其他相關活動的訊息,就如同當初推動《資安法》時,讓反對的人也收不到資訊一樣;甚至在社群媒體上,對提問也是封閉、選擇性的回答。
今天看了三篇文章:
  1. 台灣人權促進會(台權會):晶片身分證:為誰造橋鋪路?(2019/08/22)
  2. 中央社:數位身分證明年10月換發 未來結合手機免攜卡(2019/08/22)
  3. 中央社:徐國勇:不換新身分證無罰則 恐無法投票(2019/05/16)
看起來,數位身份證是勢在必行了;但報導中的內容,則讓我覺得這些都無法構成說服民眾(如我)更換數位身分證的理由。
在2017年時,我已經透過〈關於台灣 eID 的一些提問〉這篇文章,表達過對數位身份識別證的疑問;而近期的報導,依然沒有解決我對這張卡的不信任。

「多卡合一」可以讓民眾的皮夾薄一點?

目前規劃的數位身分證,是打算將現行身分證和自然人憑證結合在一起。自然人憑證可能一年只使用約一至兩次,而且可能是在家使用居多;而使用身分證的場合則稍多一點,像是銀行開戶、或是使用一些文件時,就會需要它來證明自己的身分。
所以,不常用的卡不會帶在身上;它不像折扣卡需要時時帶在身邊,吃飯結帳時出示自然人憑證也不會省去服務費。所以,它的確可以合併到身分證之中、或是乾脆取消;把現行的查閱自己信用記錄、申請戶籍謄本等功能,整合至身分證之中即可。
我在今年更換新的自然人憑證時,發現裡面有個項目是預設公開的(詳情請參閱內政部網站說明)。問了一下經辦人員才知道,原來這是預設在政府內部公開,各部會在需要時是可以檢視資料的;於是我在現場馬上要求把這個選項關閉。各位也可以透過自然人憑證網站操作,關閉這個項目。

數位身分識別證是「政府數位轉型」的一環?

在我個人接觸過的政府數位轉型(Government Digital Transformation)報告裡,都沒有提到「把人民身分資料數位化」是必要的條件;談的多半是領導人對轉型的支持、對服務流程的改善、如何讓人民享受便利的政府服務、內部行政流程電子化、內部治理子化、外部對民眾的線上服務、以及與實體服務的整合等等。
這些內部治理議題談的,多半是政府部會首長有沒有相關的治理意識與決心、以及如何讓民眾透過各種管道參與政策決策、治理框架、以及採購流程。
在這方面,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提供了12個原則、McKinsey顧問公司也提供了他們的建議,歡迎讀者參考:
  1. OECD Digital Government Toolkit – 12 Principles
  2. McKinsey: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through digitization
總之,就是千萬別拿民眾的個人資料開玩笑。
台灣政府的紙本申請文件,就算是在更新一份表格時,也要同步修改線上介面和資料庫都做不到了,如何能談政府數位轉型?

身分證綁在手機上,又要有支付功能?

過去這一百多天的香港反送中遊行裡,出現了遊行參與者不使用八達通卡搭乘香港地鐵,而使用零錢購買乘車票證的狀況;原因則在於他們「不想被政府追蹤行踪」。
台灣現行悠遊卡的概念,其實來自可以運用在儲值與支付上的香港「八達通卡」;這幾年來,為配合消費者愈來愈依賴手機的行為,八達通卡也虛擬化,做成可以安裝在手機上的app,鼓勵民眾安裝。
同時,八達通卡也結合 O!ePay服務,可以自動儲值、儲存電子票證、收據等等;所以只要帶個手機出門,就不必再帶八達通卡。
由於八達通卡(以及其app)結合了金融功能、因此內含了使用者的財務資訊;又因為它是交通卡,所以管理單位也可以取得這支手機、這個卡號擁有者的地理位置。
另外舉例來說,中華航空app在我手機裡可以取得的權限,包括這支手機的位置、儲存的資料夾內容、可以透過程式操作相機、還可以取得手機裡聯絡人的資訊。
當然,我把這些權限全部先關掉了。這個app憑什麼可以取得我這麼多資訊呢?
在中央社8月22日的報導中提到:
內政部表示,數位身分識別證是自然人憑證的升級版,使用時不會在憑證中心留下任何紀錄、也不用連回內政部取用個資;沒有一個機關可以掌握New eID的使用軌跡,所以沒有國家監控的問題。」
原本我覺得,前述的台權會文章內容,並不足以支持開頭時提到的「國家監控」論點;但如果身分證綁在手機上,那麼國家監控的確是可以進行的。
同時我也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看到「未來新式身分證除IC安全密碼功能,應結合全國戶政系統及金融系統,可避免人頭帳戶及減少開戶照相程序」的提案;也就是只要政府有心,當然不需要連回內政部取用個資,只要追蹤綁定手機定位的卡號就可以了,還可以順便瞭解一下使用者的財務狀況,真是輕而易舉。
所以請各位想一想,也許轉換為晶片卡的數位身分識別證,還沒有虛擬化的應用程式來得可怕。
印度的「Aadhaar」和美國的「Equifax」兩家公司都相當有名。在Aadhaar的資料庫中,儲存了印度人民的生物辨識資訊、連結銀行財務資訊、以及綁定的手機號碼;美國Equifax則儲存了大量的美國、加拿大、英國人民的個人資料與財務金流資訊。
Aadhaar的資料庫經常傳出資料外洩問題,而人民則因為資料外洩而面臨詐欺、身份被偽造用於向銀行貸款或購車的新聞;Equifax也碰到了同樣的外洩問題,無法妥善處理民眾面臨身份被竊取、財務隱私資訊被公開的風險。
如果像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的提案所言,未來數位身分識別證真的要結合全國戶政和金融系統,請問要如何協助民眾減低資料外洩、身分被偽造、隱私被公開的風險,並且提供相關的補救措施?

不換身分證就不能投票?

身為平民百姓,我十分希望我可以有選擇權,避免使用這樣的服務;換言之,是否可以做個註記,不換發數位身分識別證?
若是民眾選擇不換領數位身分證,是否會有罰則。徐國勇表示,不換不會有罰則,只是民眾若選擇不換,恐怕會影響到相關權益,如可能無法投票。」
由於是否換領會影響投票權益,於是我不禁思考,換發數位身份證的目的是什麼?方便辨識我有沒有去投票嗎?有沒有法規註明,一定要換成最新的身分證才能投票?
於是我查了一下偉大的中華民國憲法,在第十七條寫到:「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於是再查詢公民投票法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裡面只提到「投票時要出示國民身分證、核對身分證統一編號,才可以參與投票、領取選票」。
這也表示,只要我能證明我就是我自己、而且當地的選舉名冊有我本人的名字與資訊,即使我不改用數位身分識別證,政府也不能取消我的選舉權;所以,請不要誤導民眾以為「不換身分證就喪失選舉權」。

APrIGF 2019討論的數位身分識別

在2019年的「亞太區網路治理論壇」(APrIGF)中,幾乎所有參與者都反對政府使用數位身分識別、或是建立類似Aadhaar的資料庫。畢竟駭客總是比政府更早知道資料庫的漏洞在哪裡;而且如此龐大的資料庫,都會成為主要的攻擊目標。
但現場也有參與者提醒大家,對於國際難民、或是無法以紙本文件證明自己的人來說,將身份資訊數位化能協助他們重新進入社會、參與經濟活動;因為在目前的社會運作架構下,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證明他就是自己本人。
也許我們該做的,是好好省思為什麼我們需要藉由一張卡片、一支程式、任何第三方(或第N方)來證明自己的身分?為什麼我們要犧牲自己的隱私,來取得便利的生活或蠅頭小利?
人與人之間互信的基礎為什麼這麼薄弱?政府做這些事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最後麻煩一下,請不要再說民眾個人資料的電子化或數位化,就是「政府數位轉型」的一環,這兩件事真的沒有直接關係。

對「數位身分證」的建議

然而,如果要再區分「普通身分證」和「數位身分證」,「一國兩證」對第一線工作人員來說,負擔的確很大;在換新卡片的期間,更不能剝奪人民的選舉權。
整體而言,筆者個人比較傾向取消身分證制度;許多國家其實是沒有身分證這種東西的,但人民的資料都已經在政府資料庫中。
身分證本身就是一種人口管制的措施;然而以台灣的民情,一下取消身份證可能不少民眾會無所適從。即使它會繼續存在,筆者希望的形式是:
  • 功能與承載資訊方面,與現行的實體卡片一樣;
  • 不可綁定手機號碼;
  • 不具財務金融功能;
  • 沒有多卡合一;
  • 其他功能採「專卡專用」設計(例如愛沙尼亞國民有7張卡);
  • 資訊預設為不公開;
  • 整併自然人憑證現有的功能和使用情境。
在目前的技術和安全考量、以及隱私保護的平衡上,這樣的設計才是最好的組合。

參考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會在許多場合聽到「商業模式』這個詞,但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除了為人所熟知的「畫布定義」九個面向之外,有沒有其他的面向應該討論?公司或產品本身,只有這麼簡單的幾個面向嗎?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商業模式?
對於新創而言,最重要的是盡快找到PMF,也就是能讓市場接受的經營模式;因為找到PMF等於是找到賺錢的方法、找到持續的營收,也就是可以讓新創繼續存活的活水。要找到PMF,則必須先「精打細算」。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權力來自人民授權。在民主國家,人民就是「主人」,政府理當將人民視為「客戶」,以被授予的權力服務人民。在寫完上一篇〈政治也需要創新〉之後,我想把存在心中許久的一個問題提出來探討:「對政府而言,人民究竟是『主人』?還是『客戶』?」
關注加密貨幣議題至今,幣圈市場紛紛擾擾;筆者除了不斷呼籲政府部門要有積極作為,對於誆騙大眾金錢的不肖業者採取措施之外,同時也期許業者透過自律機制,建立起合理的運作準則並維持良好形象,促進相關產業的長久發展。
政治創新總是發生在動盪的年代。民主化二十多年的台灣,雖然享受著十大建設積下的成果,但經濟也停滯了二十年;當政府喊著「創新」的時候,卻忘了真正最需要創新的是它自己。
2019年8月12日,部落格界有個重大購併案:WordPress系統的開發者Automattic公司宣布,將從Verizon手上把Tumblr買下來。筆者認為,Tumblr有了真正懂部落格的人當新老闆,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我們會在許多場合聽到「商業模式』這個詞,但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除了為人所熟知的「畫布定義」九個面向之外,有沒有其他的面向應該討論?公司或產品本身,只有這麼簡單的幾個面向嗎?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商業模式?
對於新創而言,最重要的是盡快找到PMF,也就是能讓市場接受的經營模式;因為找到PMF等於是找到賺錢的方法、找到持續的營收,也就是可以讓新創繼續存活的活水。要找到PMF,則必須先「精打細算」。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權力來自人民授權。在民主國家,人民就是「主人」,政府理當將人民視為「客戶」,以被授予的權力服務人民。在寫完上一篇〈政治也需要創新〉之後,我想把存在心中許久的一個問題提出來探討:「對政府而言,人民究竟是『主人』?還是『客戶』?」
關注加密貨幣議題至今,幣圈市場紛紛擾擾;筆者除了不斷呼籲政府部門要有積極作為,對於誆騙大眾金錢的不肖業者採取措施之外,同時也期許業者透過自律機制,建立起合理的運作準則並維持良好形象,促進相關產業的長久發展。
政治創新總是發生在動盪的年代。民主化二十多年的台灣,雖然享受著十大建設積下的成果,但經濟也停滯了二十年;當政府喊著「創新」的時候,卻忘了真正最需要創新的是它自己。
2019年8月12日,部落格界有個重大購併案:WordPress系統的開發者Automattic公司宣布,將從Verizon手上把Tumblr買下來。筆者認為,Tumblr有了真正懂部落格的人當新老闆,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中國在今年 7 月推出網絡身分認證(以下簡稱「網證」),並於 8 月開始上線徵集意見至 8 月 25 日。 公安部門表示,網證是對公民個資的保護措施。 許多學者紛紛提出對於資料集中式管理的疑慮,相關評論卻遭屏蔽。中國自 2017 年開始實施全面實名制,清大法學教授勞東燕指出,網路服務提供者早已握
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的逐漸緩和,越來越多的台灣人開始關注大陸的就業市場。對許多渴望在大陸發展的台灣人來說,擁有一張台胞證無疑是實現夢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將探討台胞證帶來的大陸就業市場開放機會與趨勢。 首先,台胞證的便利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持有台胞證的台灣人可以合法在大陸進行工作和生活,這為許
Thumbnail
介紹自然人憑證(憑證IC卡)的申請資格、申辦地點、攜帶項目和辦理步驟。申辦人可以在戶政事務所申辦櫃檯辦理,需要攜帶本人國民身分證正本和工本費250元。文章提到了填寫自然人憑證申請資料表或線上申請可以加速申辦時間。申請人必須親自到現場申請自然人憑證,並且承辦人員將交付相關文件和憑證IC卡。
有關於中配入籍規定較外配不同之爭議,國民黨提案時間入籍時間從6年縮短為4年。民進黨則提議增加宣誓的程序。陳建仁澤表達目前無修法規劃。
大陸對台胞證持有者的便利出行政策是近年來台灣人民關注的焦點之一。台胞證是大陸政府為了方便台灣同胞在大陸旅行、工作、學習等提供的重要證件。對於台灣人來說,辦理台胞證是一個必要的程序,而大陸政府也針對台胞證持有者提供了一系列的便利政策。 首先,大陸政府允許台胞證持有者進入大陸的範圍相對較廣,不僅可以進
Thumbnail
  「跨境」電子發票開立-政府因應之道     臺灣隨著數位經濟蓬勃發展,傳統紙本發票目前卻仍成為國內主流之一,當國際間逐漸倡議「跨境」電子發票,打造開立、傳輸、交換、保存之標準化流程,吳明儀會計師提醒企業應持續密切關注國際動向,針對電子發票機制及數位化申報法規標準,以利評估公司稅務規劃。
Thumbnail
中國在今年 7 月推出網絡身分認證(以下簡稱「網證」),並於 8 月開始上線徵集意見至 8 月 25 日。 公安部門表示,網證是對公民個資的保護措施。 許多學者紛紛提出對於資料集中式管理的疑慮,相關評論卻遭屏蔽。中國自 2017 年開始實施全面實名制,清大法學教授勞東燕指出,網路服務提供者早已握
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的逐漸緩和,越來越多的台灣人開始關注大陸的就業市場。對許多渴望在大陸發展的台灣人來說,擁有一張台胞證無疑是實現夢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將探討台胞證帶來的大陸就業市場開放機會與趨勢。 首先,台胞證的便利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持有台胞證的台灣人可以合法在大陸進行工作和生活,這為許
Thumbnail
介紹自然人憑證(憑證IC卡)的申請資格、申辦地點、攜帶項目和辦理步驟。申辦人可以在戶政事務所申辦櫃檯辦理,需要攜帶本人國民身分證正本和工本費250元。文章提到了填寫自然人憑證申請資料表或線上申請可以加速申辦時間。申請人必須親自到現場申請自然人憑證,並且承辦人員將交付相關文件和憑證IC卡。
有關於中配入籍規定較外配不同之爭議,國民黨提案時間入籍時間從6年縮短為4年。民進黨則提議增加宣誓的程序。陳建仁澤表達目前無修法規劃。
大陸對台胞證持有者的便利出行政策是近年來台灣人民關注的焦點之一。台胞證是大陸政府為了方便台灣同胞在大陸旅行、工作、學習等提供的重要證件。對於台灣人來說,辦理台胞證是一個必要的程序,而大陸政府也針對台胞證持有者提供了一系列的便利政策。 首先,大陸政府允許台胞證持有者進入大陸的範圍相對較廣,不僅可以進
Thumbnail
  「跨境」電子發票開立-政府因應之道     臺灣隨著數位經濟蓬勃發展,傳統紙本發票目前卻仍成為國內主流之一,當國際間逐漸倡議「跨境」電子發票,打造開立、傳輸、交換、保存之標準化流程,吳明儀會計師提醒企業應持續密切關注國際動向,針對電子發票機制及數位化申報法規標準,以利評估公司稅務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