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反對多功能數位身分證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先講結論:因為各種社會和實際應用的因素,我自己覺得承載一些額外資訊的數位身分證,技術上來說是政府勢在必行的;而全心喜歡或討厭它,都只是信仰問題。

raw-image

請先參閱這篇〈對台灣更換數位身分證的幾個疑問〉:

所謂信仰問題,就是:你相信政府嗎?你相信保密的技術嗎?你相信政府使用保密技術的意願和能力嗎?

你相信總會有人有辦法無視保密機制去看你的資料嗎?除了你的政府之外(姑且假設你信任它),還有別的政府會看到你的資料嗎?

技術上來說,上述這些問題沒有一個是絕對保險的。

但對於對政府或技術有信仰,或是「反正我小人物沒差」、「反正我資料早就被看光」、或是「這個很重要嗎」的人(我相信這些人加起來佔絕大多數),這些都不是問題。

而且,「一卡走天下」的誘惑實在太強、再加上對岸實施的「看起來很方便」成果,使得願意放棄隱私來換取方便的人仍然不在少數。

所以我才說,在萬一實施之後爆出嚴重資料外洩問題(並非不可能)之前,贊成或反對都只是信仰問題,彼此都很難說服對方,而實質上應該還是會做。

我想政府頂多是會提供一些選項,讓你可以選擇要關掉哪些功能、不登錄某些資料;但可以想見的是,這個申請過程會相當繁瑣(去特定的地方臨櫃辦理、填很多表格、提供各種文件、簽很多名蓋很多章,承辦人員還會提醒你「這會讓我們不好處理喔,以後你要辦某某業務的話要帶很多東西過來……」)。

不過即使如此,只要有這個選項,仍然是一種進步;但說實在話,我覺得機會不高。

參考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ask@tuna.to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碰到了「行政流程」這檔事,這四個字一出現只能恨得牙癢癢的,令人雙手一攤無可奈何。 流程這東西本來是要讓事情便於管理,但常見的卻是流於形式,俗稱的SOP變成效率低落的藉口。 不過想想好像也只有人存在的地方才有所謂SOP這檔事,常常要這邊簽名,那邊蓋章,一關過一關,像是在按圖索驥一樣。
Thumbnail
最近碰到了「行政流程」這檔事,這四個字一出現只能恨得牙癢癢的,令人雙手一攤無可奈何。 流程這東西本來是要讓事情便於管理,但常見的卻是流於形式,俗稱的SOP變成效率低落的藉口。 不過想想好像也只有人存在的地方才有所謂SOP這檔事,常常要這邊簽名,那邊蓋章,一關過一關,像是在按圖索驥一樣。
Thumbnail
身為一個執業律師,從以前到現在、不論民眾、企業主到公部門,都常被問一個法律基本問題:「數位的簽名或蓋章有法律效力嗎?」,或是「有所謂電子文件嗎?上頭的簽章有效力嗎?」其實這些問題可大可小,雖然是大哉問,但主要涉及事實證據的問題,也就是如何證明相關的人事時地物。關於這些疑問,本文就從基本法律概念...
Thumbnail
身為一個執業律師,從以前到現在、不論民眾、企業主到公部門,都常被問一個法律基本問題:「數位的簽名或蓋章有法律效力嗎?」,或是「有所謂電子文件嗎?上頭的簽章有效力嗎?」其實這些問題可大可小,雖然是大哉問,但主要涉及事實證據的問題,也就是如何證明相關的人事時地物。關於這些疑問,本文就從基本法律概念...
Thumbnail
「你上班也被監視著嗎?」不少公司會透過在職場中加裝監視器、監聽器等監控軟體或系統。 若是基於營運需要還算合理(未必合法耶),但若是為了監控員工不當行為、避免員工偷懶摸魚而加裝監視器、側錄器,甚至監控電子郵件,這是可以的嗎? 公司治理與隱私權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89號解釋 一 資訊隱私權:
Thumbnail
「你上班也被監視著嗎?」不少公司會透過在職場中加裝監視器、監聽器等監控軟體或系統。 若是基於營運需要還算合理(未必合法耶),但若是為了監控員工不當行為、避免員工偷懶摸魚而加裝監視器、側錄器,甚至監控電子郵件,這是可以的嗎? 公司治理與隱私權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89號解釋 一 資訊隱私權:
Thumbnail
政府推出六個相對成熟的網路身分驗證(第六個是今年新增): 1.自然人憑證(需搭配讀卡機) 2.電子憑證 3.健保卡驗證(需搭配讀卡機) 4.身分證+戶號(需搭配查詢碼才能下載所得) 5.行動身分識別(需搭配生物辨識手機、需先使用自然人憑證、讀卡機等到網路上註冊) 6.行動電話認證
Thumbnail
政府推出六個相對成熟的網路身分驗證(第六個是今年新增): 1.自然人憑證(需搭配讀卡機) 2.電子憑證 3.健保卡驗證(需搭配讀卡機) 4.身分證+戶號(需搭配查詢碼才能下載所得) 5.行動身分識別(需搭配生物辨識手機、需先使用自然人憑證、讀卡機等到網路上註冊) 6.行動電話認證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記不記得半年前分享過的一篇新聞,在講日本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而日薄西山的「印章文化」。當時受到廣泛爭論的「印章存廢」問題,時隔半年有了明確的進展,往後將朝「廢除」的方向實行。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記不記得半年前分享過的一篇新聞,在講日本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而日薄西山的「印章文化」。當時受到廣泛爭論的「印章存廢」問題,時隔半年有了明確的進展,往後將朝「廢除」的方向實行。
Thumbnail
自然人憑證對於進入信用卡理財世界來說至關重要,甚是可以說是進入這個世界的入門關卡,本篇將會解自然人憑證到底可以用來做甚麼,為什麼這對於申請金融服務會如此重要,和在信用卡理財世界裡面的妙用。
Thumbnail
自然人憑證對於進入信用卡理財世界來說至關重要,甚是可以說是進入這個世界的入門關卡,本篇將會解自然人憑證到底可以用來做甚麼,為什麼這對於申請金融服務會如此重要,和在信用卡理財世界裡面的妙用。
Thumbnail
政府推出五個相對成熟的網路身分驗證(第五個是今年新增): 1.自然人憑證(需搭配讀卡機) 2.電子憑證 3.健保卡驗證(需搭配讀卡機) 4.身分證+戶號(需搭配查詢碼才能下載所得) 5.行動身分識別(需搭配生物辨識手機、需先使用自然人憑證、讀卡機等到網路上註冊) 
Thumbnail
政府推出五個相對成熟的網路身分驗證(第五個是今年新增): 1.自然人憑證(需搭配讀卡機) 2.電子憑證 3.健保卡驗證(需搭配讀卡機) 4.身分證+戶號(需搭配查詢碼才能下載所得) 5.行動身分識別(需搭配生物辨識手機、需先使用自然人憑證、讀卡機等到網路上註冊) 
Thumbnail
1993年,「電子化政府」的概念由美國政府首次提出,我國也在1996年開始著手建置電子化政府。至今許多與政府相關的大小事都可透過網路完成,小至報稅、對發票與查詢法規,大至連署參與公共政策,網路不僅替每一位使用者開啟一扇通往全世界的窗口,也為過去高高在上的政府與公民搭起一座可互通有無的橋樑。
Thumbnail
1993年,「電子化政府」的概念由美國政府首次提出,我國也在1996年開始著手建置電子化政府。至今許多與政府相關的大小事都可透過網路完成,小至報稅、對發票與查詢法規,大至連署參與公共政策,網路不僅替每一位使用者開啟一扇通往全世界的窗口,也為過去高高在上的政府與公民搭起一座可互通有無的橋樑。
Thumbnail
先講結論:因為各種社會和實際應用的因素,我自己覺得承載一些額外資訊的數位身分證,技術上來說是政府勢在必行的;而全心喜歡或討厭它,都只是信仰問題。
Thumbnail
先講結論:因為各種社會和實際應用的因素,我自己覺得承載一些額外資訊的數位身分證,技術上來說是政府勢在必行的;而全心喜歡或討厭它,都只是信仰問題。
Thumbnail
從2017年起,政府就表示將把現行身分證更換為結合更多功能的「數位身分識別證」;理由包括多卡合一可以讓皮夾更薄、許多國家都已改用數位身份證等等。但人權團體仍不斷對數位身分識別可能面臨的風險提出疑慮:你願意用個資暴露的風險來交換方便嗎?
Thumbnail
從2017年起,政府就表示將把現行身分證更換為結合更多功能的「數位身分識別證」;理由包括多卡合一可以讓皮夾更薄、許多國家都已改用數位身份證等等。但人權團體仍不斷對數位身分識別可能面臨的風險提出疑慮:你願意用個資暴露的風險來交換方便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