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謂的聰明,笨,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生的路常常跌跌撞撞,做了自己覺得很笨的事,是我自己要笨的嗎?當時每一個念頭升起,做了後來我覺得笨的事情,覺得沮喪,為什麼我這麼笨,為什麼別人就可以做好?為什麼自己總是做不到?
問題是,是誰笨?我要起什麼念頭,讓我去做什麼事,是我可以決定的嗎?是我個人獨立的主宰我的念頭嗎?我要為我的笨負責嗎? 我已經很努力了,可是我還是做不好,是我的問題嗎?
第一,沒有笨不笨的問題,那是腦在訂標準。
第二,要起什麼念頭去做什麼也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我們無法管理自己的念頭。
笨就笨,聰明就聰明。喜憨兒要為自己的笨負責嗎?他可以努力而變成愛因斯坦嗎?答案很清楚,笨或聰明是腦在做批判,不需要太在意的。
有很多事我們不能掌控,就不要在意,重要的是過程,是不是? 不要一直讓腦來批評,受腦的影響,不要被騙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6會員
    154內容數
    這裡所論述的東西,企圖建構一個假設模型來解釋人生實相,我們見不到實相,但是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實相,先建構一個假設模型,如果這個模型可以套入人間印證,解釋大部份人的問題,是不是可以說是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拆解人生的實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存乎一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都活在情緒中,被情緒中,要如何分辨正負情緒?我有一些觀察心得。  如果一個情緒出現,你覺得有負擔,就說是負面情緒吧,為什麼?因為心裡有負擔,需要處理,不處理不會消失,會一直重複出現,很明顯你已經被控管了,趕快處理吧,不要一直滾下去。  如果一個情緒對你完全沒負擔,比如說是快樂開心,你很喜歡啊,根
    牛頓說,大自然中沒有顏色,是人類的腦賦予了色彩。又是一個悟點。  人的腦,把不同的光波看成顏色,而且是每個人的腦都有一樣的功能,(色盲除外)。光,本來沒有顏色,是人的腦把不同的波長的光定義出顏色,這就是人的視覺。其他五官也一樣,是人的腦定義了五官感覺,本來沒有,是人腦創造出來的。那人腦是誰創造的呢
    從自己起始一個善的循環,不要去要求別人如何如何,要從自己做起,一個善從自己發出,別人會感受的到,別人也會改變,這個善會像蝴蝶效應一樣傳出去,效果無法想像。慢慢的,一個一個的善出去,你的周遭就一天一天的改變。  記住,不要去要求別人,從自己做起,你的世界因此不一樣。
    早上醒來, 意識又回來了, 真是神奇啊, 我們的生命, 就像是意識的神奇之旅, 飢渴的意識,不斷的在狂啃外界資訊,又不停地想要做些什麼, 意識是個過動兒。   打坐, 對過動兒是個大挑戰, 極度的抵抗, 放我出去, 放我出去, 囚牢的燈關了, 請冷靜, 過動兒開始了越獄計劃, 找出記憶,開始黑暗中
    人都有痛感,神經細胞會啟動痛的感覺,這是一個設計,警告人有狀況發生,需要保護自己,基本上是一種保護設計。  另一個角度,因為會痛,也可以用來當作處罰,威脅,制約。  情緒層面也有一樣的設計,心理也會痛,也是一種制約。  人的自由意識,不見得那麼自由,經由痛的設計,已經制約了,制約在設計者所要的範圍
    人,有 生、老、病、死。 同樣的,萬物有 成、住、壞、空。   舉例,一棟房子,會蓋成,會可以住,然後會壞,然後會被拆掉。一個朝代,會誕生,會維持一下,會開始敗壞,最終會消滅。這些說明了,會顯化,也會消失。都是因緣和合,順從真理自然。無中生有,然後又消失。  你所努力追求的,最終還是會消失,你知道
    人都活在情緒中,被情緒中,要如何分辨正負情緒?我有一些觀察心得。  如果一個情緒出現,你覺得有負擔,就說是負面情緒吧,為什麼?因為心裡有負擔,需要處理,不處理不會消失,會一直重複出現,很明顯你已經被控管了,趕快處理吧,不要一直滾下去。  如果一個情緒對你完全沒負擔,比如說是快樂開心,你很喜歡啊,根
    牛頓說,大自然中沒有顏色,是人類的腦賦予了色彩。又是一個悟點。  人的腦,把不同的光波看成顏色,而且是每個人的腦都有一樣的功能,(色盲除外)。光,本來沒有顏色,是人的腦把不同的波長的光定義出顏色,這就是人的視覺。其他五官也一樣,是人的腦定義了五官感覺,本來沒有,是人腦創造出來的。那人腦是誰創造的呢
    從自己起始一個善的循環,不要去要求別人如何如何,要從自己做起,一個善從自己發出,別人會感受的到,別人也會改變,這個善會像蝴蝶效應一樣傳出去,效果無法想像。慢慢的,一個一個的善出去,你的周遭就一天一天的改變。  記住,不要去要求別人,從自己做起,你的世界因此不一樣。
    早上醒來, 意識又回來了, 真是神奇啊, 我們的生命, 就像是意識的神奇之旅, 飢渴的意識,不斷的在狂啃外界資訊,又不停地想要做些什麼, 意識是個過動兒。   打坐, 對過動兒是個大挑戰, 極度的抵抗, 放我出去, 放我出去, 囚牢的燈關了, 請冷靜, 過動兒開始了越獄計劃, 找出記憶,開始黑暗中
    人都有痛感,神經細胞會啟動痛的感覺,這是一個設計,警告人有狀況發生,需要保護自己,基本上是一種保護設計。  另一個角度,因為會痛,也可以用來當作處罰,威脅,制約。  情緒層面也有一樣的設計,心理也會痛,也是一種制約。  人的自由意識,不見得那麼自由,經由痛的設計,已經制約了,制約在設計者所要的範圍
    人,有 生、老、病、死。 同樣的,萬物有 成、住、壞、空。   舉例,一棟房子,會蓋成,會可以住,然後會壞,然後會被拆掉。一個朝代,會誕生,會維持一下,會開始敗壞,最終會消滅。這些說明了,會顯化,也會消失。都是因緣和合,順從真理自然。無中生有,然後又消失。  你所努力追求的,最終還是會消失,你知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我們由我們所做的事決定我們是誰。 We determine who we are by what we do. -第1338期 20190807
    Thumbnail
    常常在和身邊的人對話過程中,聽到類似「我覺得某某某很聰明」、「和聰明的人一起做事好輕鬆」的評語,甚至偶爾也會有像是「跟笨蛋說話很累人」這樣的抱怨之詞。不過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這裡所指的「聰明」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在學習環境,例如學
    Thumbnail
    自從Uncle Roger翹腳批評了老外各種奇葩炒飯做法的影片紅遍半邊天以後,全世界的焦點又回到華人們百吃不厭的炒飯。本板駐英鑽石級粉絲立刻發現,看似平凡的炒飯,當中其實充滿了科學,手刀投書問道:傳說中的鑊氣(wok hay 粵語音譯的英文)到底是怎麼來的?牆編在這邊也將找到的炒飯相關資料一並整理。
    Thumbnail
    從孩子還未出生開始,我們便已開始學習如何做個父母,更長遠些來看,或許早在小時候,我們就已開始看著自己的父母,在心裡對自己說,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Thumbnail
    ●寶瓶文化2019多麗絲‧萊辛【第五個孩子The Fifth Child】我們以為幸福快樂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事 「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理所當然的嗎?」問號像一把刀,硬生生把千古接受的母愛和包容切塊切絲,親情不再與日俱增的飽滿,那仍牽連的輕縷給讀者織成了莫名的擔心和恐懼。「班」從在媽媽海莉的肚子裡開始
    Thumbnail
    〖理財不只是買商品就可以解決的〗 1954年經濟學家佛朗哥・莫迪里雅尼(Franco Modigliani)與他的學生理查・布隆格(Richard Baumberg)、亞博特・安東(Alberto Ando)共同提出【生命週期假說】的理論,理論有兩個重要的假設,其一為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消費者,能
    Thumbnail
    <p>所有人不斷追求著各種目標,因為只要你願意,沒有什麼不可能。快節奏的生活擠壓了我們所有時間的空檔,我們越努力參加活動,越是焦慮不安。因為什麼都可以,所以我們失去了說「不」的能力。</p>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我們由我們所做的事決定我們是誰。 We determine who we are by what we do. -第1338期 20190807
    Thumbnail
    常常在和身邊的人對話過程中,聽到類似「我覺得某某某很聰明」、「和聰明的人一起做事好輕鬆」的評語,甚至偶爾也會有像是「跟笨蛋說話很累人」這樣的抱怨之詞。不過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這裡所指的「聰明」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在學習環境,例如學
    Thumbnail
    自從Uncle Roger翹腳批評了老外各種奇葩炒飯做法的影片紅遍半邊天以後,全世界的焦點又回到華人們百吃不厭的炒飯。本板駐英鑽石級粉絲立刻發現,看似平凡的炒飯,當中其實充滿了科學,手刀投書問道:傳說中的鑊氣(wok hay 粵語音譯的英文)到底是怎麼來的?牆編在這邊也將找到的炒飯相關資料一並整理。
    Thumbnail
    從孩子還未出生開始,我們便已開始學習如何做個父母,更長遠些來看,或許早在小時候,我們就已開始看著自己的父母,在心裡對自己說,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Thumbnail
    ●寶瓶文化2019多麗絲‧萊辛【第五個孩子The Fifth Child】我們以為幸福快樂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事 「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理所當然的嗎?」問號像一把刀,硬生生把千古接受的母愛和包容切塊切絲,親情不再與日俱增的飽滿,那仍牽連的輕縷給讀者織成了莫名的擔心和恐懼。「班」從在媽媽海莉的肚子裡開始
    Thumbnail
    〖理財不只是買商品就可以解決的〗 1954年經濟學家佛朗哥・莫迪里雅尼(Franco Modigliani)與他的學生理查・布隆格(Richard Baumberg)、亞博特・安東(Alberto Ando)共同提出【生命週期假說】的理論,理論有兩個重要的假設,其一為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消費者,能
    Thumbnail
    <p>所有人不斷追求著各種目標,因為只要你願意,沒有什麼不可能。快節奏的生活擠壓了我們所有時間的空檔,我們越努力參加活動,越是焦慮不安。因為什麼都可以,所以我們失去了說「不」的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