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台灣前,我常在想,孩子到另一個環境生活,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對於陌生的人事物,會有哪些情緒?
人們常說,小孩很容易適應新環境,學語言也快,放他們在一個新地方生活,一下子就很會講了,不用擔心太多;這樣的比喻,仿若是每個孩子在10歲以前,每個都是Google、Siri或是Alexa,只要換個地方,換個語言系統,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我試著想去找參考資料,想當然耳,我所讀到的不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論調,就是過於簡化問題的正能量勵志文。嫁來台灣30年的德文老師,曾對我說,適應一個新國度,大概至少要半年,才會比較從容地生活,不用常常提心吊膽,會不會犯錯、會不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她告訴我,要給自己多點時間,不要急著照著自己的計畫走,因為很多現狀會不如自己原先所想像,特別是帶著孩子,要幫孩子一起認識這個環境,要有耐心,也要有信心。
起先,孩子會覺得這是個旅程,但過了幾個禮拜之後,會漸漸無聊,漸漸地對陌生的聲音會煩躁,因為什麼都聽不懂。有的時候,孩子會容易疲累;有的時候,會因為一點點小事,便生氣哭鬧;許多時候,他們異常地安靜,他們靜靜地聽,他們沒有特別的表情,不喜歡跟陌生人互動,不願意在街上說話。大約有幾週的時間,有些偶發狀況,孩子的情緒表達彷彿是回到了牙牙學語階段。
這些情緒的浮動,在孩子上學後,只有增加沒有減少。有的時候,接孩子下課時,他們會嘰嘰喳喳地說著某些發生的趣事、或是被捉弄(推打)的惱怒;有更多的時候,他們不記得到底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但情緒是低落的。在大人眼中,孩子的低潮,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同學之間的齟齬,很多時候,他們可能也知道爸媽會如何反應,所以選擇忽略,但不爽的情緒仍會隱隱蠢動,在其他生活的事件當中,變成一觸即發的彈藥庫。
在洗澡的時候,孩子常常會想起上課或玩耍時,發生的趣事;或是在晚餐時,會講著某個同學做的蠢事,講到自己噴飯。在玩拼圖的時候,孩子偶爾會突然想起半年前在學校發生的事,有時是好笑的,有時是不悅的,因為事過境遷,講述的過程中,小孩會用另外個角度,去敘述著自己的故事。如果孩子提及曾經發生的衝突故事,我常常會接續著問著,現在他們對這件事的想法,我們會因此開啟對話,認識彼此的立場。
孩子進入個陌生環境生活,並不是像狗學游泳一樣,丟下水就會自在悠游,學習新生活的過程中,家庭是一個團隊,大家一起鼓勵、一起學習、一起面對承擔問題;因為,生活中的問題,只有在孤單無助時,才會演變為困境。
家庭生活、教養小孩,的確就是消耗人生精力的過程,是瑣碎的、是疲累的,但陪伴的本身,就是個特殊的經歷,因為在陪伴的過程當中,大人學著給予、學著反省自己、學著體諒,在包容孩子幼稚的過程中,也包容自己的不完美。
這個過程中,那些快樂的片刻,在回憶終究是一種特別的溫暖,那些情感,是一種力量,讓人願意為了自己與孩子努力,那些經歷,就是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