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在今年08/01去上了幼幼班。這是他第一次離開家人,到全然陌生的環境,跟完全不認識的人相處。第一天上學的時候他沒什麼反應,放學的時候有眼眶泛淚,可是也不太會哭鬧。我就誤以為他很能夠接受去幼稚園這件事。
後來才發現,他其實還是很受到這件事的衝擊。有一兩個禮拜的時間,他放學回到家,就會一直哭著要找我。我在他回到家之後兩小時才能夠回到家,他在這兩小時就一直哭一直哭,有時候還會哭到太累直接睡著。有幾次我坐在他身旁等他起床,還看到他被嚇醒的樣子,真的很心疼。
回應孩子需求的同時,也協助他漸進式的調整
一開始我都是盡量回應他的需求,他想要抱抱,我就會抱著。我認為這就是他面對分離時的心理需求,他需要再次感到安心。可是後來我發現幾乎隨時隨地都要抱著他,也不能夠離開他身邊,這樣什麼事都不能做。家事也只能夠等到他睡著才做,那會讓我更晚睡。休息時間不夠,我的狀態也開始變得不太好。於是我和老婆開始試著讓他不要這麼黏,讓他恢復到可以由不同家人陪伴的狀態。方法是我暫時離開,讓其他家人安撫他。當然,整個過程是漸進式的,以避免讓孩子受到過大的心理衝擊。家人們也持續關注他的狀態,感覺到孩子不太對的時候,也會調整和他的互動方式。
在需求被滿足的情形下,孩子自發地改變
一段時間後,孩子開始有ㄧ些變化,這就是我在《擁有安全感的孩子,在面對分離的時候仍然會感到焦慮》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安全感的表現。我發現我回到家後,安撫他的時間變得比較短。家人也發現,即使我還沒有回到家,也可以用食物轉移他的注意力。慢慢地,他也可以由不同的家人安撫和陪伴。他感到難過的時候,他也會自己說要找粉紅巾(他的安撫巾),然後他就會感覺好一點。
在孩子的變化中看到他的內在生命力
還有一種超令人驚奇的變化方式,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方式嗎?
快來親子天下看看!從孩子的變化中,發現孩子的內在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