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返校》–我不會忘記,自由是如此得來不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什麼情況下,你會決定成為告密者?

為了自己的愛情?
為了擺脫受虐?
為了正義感?
為了愛國心?
為了認同?

raw-image

50多年前的人們,應該難以想像謾罵總統也不會被處死;一如50多年後的我們,難以想像不就是看幾本書而已,為什麼會就此喪命?

《返校》(入圍最佳劇情長片)以白國鋒教官(朱宏章 飾演)檢查書包作開場,從「課外書」比「布袋戲偶」危險性高就可窺見白色恐怖戒嚴時期,閱讀禁書形同在玩命,而電影中出現的禁書,無非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漂鳥集》、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父與子》、以及廚川白村的文學論集《苦悶的象徵》。

raw-image

「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
「樹葉有愛時/便化成花朵/花朵敬拜/結出果實」

這兩首在「讀書會」由殷翠涵老師(蔡思韵 飾演)帶著學生朗誦的詩,皆出自印度詩豪泰戈爾的《漂鳥集》,被禁只因泰戈爾倡議印度獨立運動、支持民族解放。

raw-image

翠華中學內的幾位師生秘密組成的「讀書會」,因為高三學姊方芮欣(王淨 飾演,入圍最佳女主角)誤會殷老師與跟她師生戀的張明暉老師(傅孟柏 飾演)關係不尋常,本著單純只是要拆散他們的心,利用對自己有好感的高二學弟魏仲廷(曾敬驊 飾演,入圍最佳新演員)出借禁書給她再轉而向白教官告密,讓讀書會被查封,卻不料最後演變成張老師與所有人的生命被國家暴力剝奪。

raw-image

方芮欣的母親(張本渝 飾演)因為承受不了擔任憲兵上校的丈夫(夏靖庭 飾演)家暴,於是將她發現先生接受賄賂的帳本向軍方告密。

身陷囹圄的父親、天人永隔的愛人,親情與愛情接連的打擊,方芮欣背負著愧疚與絕望,選擇在學校禮堂舞臺上自縊身亡,以死謝罪。

raw-image

以叛亂罪被槍決前,張明暉告訴魏仲廷:「總得有人活下去,記得這一切有多得來不易。

多年後因解嚴而赦免出獄的魏仲廷到了張老師的墳上祭拜後「返校」,將張老師的絕筆信與白鹿項鍊定情物交給了方芮欣的靈魂。

小鹿予水仙
今生無緣
來世再見
致自由
raw-image

「人不是應該生而自由的嗎?」電影中,參加讀書會的學生茫然問著。

《返校》導演徐漢強(獲得最佳新導演):「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都不是憑空出現的。」

自由如空氣,每日理所當然的呼吸,並不覺何處有異,總要到空汙的時候才感受得到新鮮空氣的重要性。

「把所有的痛苦都留在過去,就這麼忘了不好嗎?」白教官的畫外音迴盪在方芮欣耳邊。

198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戴斯蒙.屠圖(Desmond Tutu)曾說:「我們任何人都無權說『讓過去的事過去吧』,然後揮手間一切就真的過去了。除非我們能徹底地解決一切,堅定地直視它的核心。

《返校》改編自2017年同名電玩遊戲(徐漢強、傅凱羚、簡士耕獲得最佳改編劇本),電影成功以驚悚氛圍和魔幻寫實的手法讓觀眾體會與感受到長達40多年的白色恐怖戒嚴時期帶來的心理壓迫與恐懼感是多麼深沉。

電影藉由......


raw-image

從第51屆金馬獎開始,連續第6年參加的第56屆「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評審,未入選…

我想是因為主辦單位希望把機會讓給不曾參加過的觀眾,but...

2016年,未入選→照樣衝臺南候補;
2018年,未入選→照樣衝新竹候補;
2019年,未入選→照樣衝臺中候補。


所以,金馬影展是不是別再折騰我這個小影癡了呢?反正我橫豎都是非參與不可的精神啊!

臺中、臺南、新竹場都去過,唯獨自己的家鄉高雄和之前總是辦在週間的臺北還未體驗到。

前兩年在報名時給的建議都是「希望臺北場能改在週末」,今年如願了,可惜時間在早上10點,中間簡直沒有太多可用午餐的時間,今年只好建議「希望臺北場能跟其他場地一樣辦在下午」。

今年是第一次毫無懸念的無痛投票,這其實不是好現象。
代表這五部在我心中有較大的懸殊,前面參與的五屆都讓我思考良久才投票,今年很快就選出,尤其在中國退出的這一屆出現這樣的狀況,值得一思。

但也有可能是隨著參與的次數增加,累積了專業與眼界(?)所以變得精準。

至少在去年投下的票終於跟真正的評審看法一致了~

金馬56 │ 最佳劇情長片
入圍的還有:

看完上半段的文章,是否意猶未盡呢?
邀請你陪我織情網,一次解鎖百篇文章 ლ(╹◡╹ლ)
或給柳繪雨鼓勵”吧
  1. 登入會員按❤️(以精神支持我繼續創作)
  2. 以實質鼓勵斗內 Me(唸起來好像 Do Re Mi )
我有五個房間
給電影人的情書
給音樂人的情歌
給戲劇人的情話
給文字人的情詩
給旅行人的情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6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電影人的情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 音 文學 夢
13.4K會員
207內容數
影劇、音樂、創作、旅行、自我療癒、心靈成長、語錄金句,如果這些讓你感到怦然心動,那就別和我萍水相逢。
影 音 文學 夢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我們能有幸看到《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首先就代表了疫情下倖存者的身份,我們共同走過將近五年了。 新冠肺炎疫情壟罩全世界的人類,我們身在其中所經歷的是一個時代的重大事件,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了思維模式,甚至造成了無數家庭的生離死別。 我想,人類善忘,所以需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來銘記。
Thumbnail
2024/11/18
我們能有幸看到《一部未完成的電影》,首先就代表了疫情下倖存者的身份,我們共同走過將近五年了。 新冠肺炎疫情壟罩全世界的人類,我們身在其中所經歷的是一個時代的重大事件,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了思維模式,甚至造成了無數家庭的生離死別。 我想,人類善忘,所以需要《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來銘記。
Thumbnail
2024/11/12
繼 2019 年的《返校》在金馬獎獲得最多提名(12 項),五年後,徐漢強的《鬼才之道》再次成為當屆入圍最多獎項的電影(11 項)。 如果說《返校》是用一座校園包裹白色恐怖議題,那麼《鬼才之道》便是藉鬼界演藝圈來闡述成敗論。
Thumbnail
2024/11/12
繼 2019 年的《返校》在金馬獎獲得最多提名(12 項),五年後,徐漢強的《鬼才之道》再次成為當屆入圍最多獎項的電影(11 項)。 如果說《返校》是用一座校園包裹白色恐怖議題,那麼《鬼才之道》便是藉鬼界演藝圈來闡述成敗論。
Thumbnail
2024/11/11
2019 年以《叔.叔》一片帶觀眾窺見男同志長者困境的香港導演楊曜愷,相隔五年推出以女同志長者為背景的《從今以後》,從中也讓人思考了婚姻制度。
Thumbnail
2024/11/11
2019 年以《叔.叔》一片帶觀眾窺見男同志長者困境的香港導演楊曜愷,相隔五年推出以女同志長者為背景的《從今以後》,從中也讓人思考了婚姻制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雖然呢看過電影 但不知道為什麼劇情都快忘光了😂 啊我也沒有玩遊戲 所以就主要單就影集的部分討論~~ 整部戲時間拉到30年後 故事相仿的兩個女孩 中間有些節奏實在是過於沉悶 還有性平會的處理過於出戲 不過最後兩集走回主線故事 兩個女主角還是蠻感動的! 什麼是才是真正的自由? 如何學會跟自己共處才是最
Thumbnail
雖然呢看過電影 但不知道為什麼劇情都快忘光了😂 啊我也沒有玩遊戲 所以就主要單就影集的部分討論~~ 整部戲時間拉到30年後 故事相仿的兩個女孩 中間有些節奏實在是過於沉悶 還有性平會的處理過於出戲 不過最後兩集走回主線故事 兩個女主角還是蠻感動的! 什麼是才是真正的自由? 如何學會跟自己共處才是最
Thumbnail
鬼月即將來臨,《返校》現在又開設了實境展!但,你真的了解《返校》如何用遊戲說一個感人的鬼故事嗎?面對威權體制受到的創傷,《返校》經典名句:「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遺忘」並不能讓傷痕痊癒。如果你對「遊戲」了解夠透徹,會發現《返校》已隱約給出與創傷和解的答案:「情感」通往救贖的可能。
Thumbnail
鬼月即將來臨,《返校》現在又開設了實境展!但,你真的了解《返校》如何用遊戲說一個感人的鬼故事嗎?面對威權體制受到的創傷,《返校》經典名句:「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遺忘」並不能讓傷痕痊癒。如果你對「遊戲」了解夠透徹,會發現《返校》已隱約給出與創傷和解的答案:「情感」通往救贖的可能。
Thumbnail
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的台灣電影《返校》,因為涉及台灣60年代國民黨專政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成為了話題電影,不只在中國大陸成為禁片,在香港上映亦困難重重,如此風波或者帶來誤導,令人以為《返校》也是一部講述抗爭者反抗的「逆權」電影,這樣的誤會真的很大耶!
Thumbnail
根據同名遊戲改編的台灣電影《返校》,因為涉及台灣60年代國民黨專政戒嚴的「白色恐怖」時期,成為了話題電影,不只在中國大陸成為禁片,在香港上映亦困難重重,如此風波或者帶來誤導,令人以為《返校》也是一部講述抗爭者反抗的「逆權」電影,這樣的誤會真的很大耶!
Thumbnail
《返校》不是驚悚片,是還在上演的真實人生;《返校》不是過去式,是你我不該忘記的歷史。 你殺得了千千萬萬的人民,卻殺不死人民渴求自由的心。 我不會忘記、我們怎麼可以忘記,那是一條條的生命換給我們的自由呼吸。 那些來不及看見自由的亡靈啊,請護佑香港的人民,讓他們盡快看到–光明之日。
Thumbnail
《返校》不是驚悚片,是還在上演的真實人生;《返校》不是過去式,是你我不該忘記的歷史。 你殺得了千千萬萬的人民,卻殺不死人民渴求自由的心。 我不會忘記、我們怎麼可以忘記,那是一條條的生命換給我們的自由呼吸。 那些來不及看見自由的亡靈啊,請護佑香港的人民,讓他們盡快看到–光明之日。
Thumbnail
        我想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部影片充滿「議題性」,進而對影片有著許多不同目的性的評論,進而造成某些群體的追捧或是抵制,但我想從一個身為閱覽者的角度出發,從自身從以前到現在進入電影院觀賞影片的經驗,來與各位分享這部影片觀影後之想法。
Thumbnail
        我想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部影片充滿「議題性」,進而對影片有著許多不同目的性的評論,進而造成某些群體的追捧或是抵制,但我想從一個身為閱覽者的角度出發,從自身從以前到現在進入電影院觀賞影片的經驗,來與各位分享這部影片觀影後之想法。
Thumbnail
我自己本身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平常這種電影類型(恐怖詭譎推理等等)也不太是我會去接觸的,但不得不說對於電影篇章的安排覺得很不錯,幾乎每一章都留下一點伏筆,然後在下一章慢慢地接露,最後看完整部電影,所有的情境都連接完成了。
Thumbnail
我自己本身沒有玩過這個遊戲,平常這種電影類型(恐怖詭譎推理等等)也不太是我會去接觸的,但不得不說對於電影篇章的安排覺得很不錯,幾乎每一章都留下一點伏筆,然後在下一章慢慢地接露,最後看完整部電影,所有的情境都連接完成了。
Thumbnail
《返校》以一種「惡夢之生命會找到出路」的方式,讓我們看到,被壓抑、被抹消、被扭曲的記憶,如何強悍挺進,迫它的宿主重整記憶板塊,回到當年,承認那個真正的自己。只有回到真正的原點,才可能做出改變。無論是一句遲來的道歉,或一個重大的補救──對誰,以及對自己,的補救。
Thumbnail
《返校》以一種「惡夢之生命會找到出路」的方式,讓我們看到,被壓抑、被抹消、被扭曲的記憶,如何強悍挺進,迫它的宿主重整記憶板塊,回到當年,承認那個真正的自己。只有回到真正的原點,才可能做出改變。無論是一句遲來的道歉,或一個重大的補救──對誰,以及對自己,的補救。
Thumbnail
「方同學,國家會感謝你的。」這句名台詞由大受好評的台灣恐怖解謎遊戲《返校》改編而來的電影,也清楚的說明了獨裁政權下,國家無視法律,無公開,無透明的司法運作之下,政治如何侵入生活而導致生活皆是政治,結果就是符合了監製所說的李烈所說:「不那麼政治的《返校》電影」而對我而言,這樣的本片好壞參半。  
Thumbnail
「方同學,國家會感謝你的。」這句名台詞由大受好評的台灣恐怖解謎遊戲《返校》改編而來的電影,也清楚的說明了獨裁政權下,國家無視法律,無公開,無透明的司法運作之下,政治如何侵入生活而導致生活皆是政治,結果就是符合了監製所說的李烈所說:「不那麼政治的《返校》電影」而對我而言,這樣的本片好壞參半。  
Thumbnail
敏感的政治議題,在中國成禁用題材,在南韓卻年年可見。而台灣,時隔多年,終於再次呈現。《返校》是隱藏在夢境中的悲傷歷史,是台灣人都該了解的過往瘡痍。
Thumbnail
敏感的政治議題,在中國成禁用題材,在南韓卻年年可見。而台灣,時隔多年,終於再次呈現。《返校》是隱藏在夢境中的悲傷歷史,是台灣人都該了解的過往瘡痍。
Thumbnail
這是一部非常屬於「台灣」的作品:冷戰時期,那個實施戒嚴、充滿白色恐怖、權威式教育的台灣,以「光明報」事件作為藍本而創作出的故事。透過包括禁書、地下讀書會、朝會升旗典禮、教官進入校園控制學生、警備總部、憲兵等元素,反映了該時代背景下,人們生活在恐懼、無奈的氣氛之中。
Thumbnail
這是一部非常屬於「台灣」的作品:冷戰時期,那個實施戒嚴、充滿白色恐怖、權威式教育的台灣,以「光明報」事件作為藍本而創作出的故事。透過包括禁書、地下讀書會、朝會升旗典禮、教官進入校園控制學生、警備總部、憲兵等元素,反映了該時代背景下,人們生活在恐懼、無奈的氣氛之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