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島論壇回顧-文化復新2】靠著食物找到前進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食物的氣味和味道是會深入骨髓當中。有一天,我的小孩長大出去唸書、或是在外地工作,當他低潮或失意時,他會想起小時候的夏天,我們在深溝一起在炎熱太陽底下,製作著醬油的那股氣味,而這股味道將有機會支持著他。

從小出生在深溝在地的朱美虹,作為美虹廚房的掌鍋人,結合友善耕作食材,以及自製的豆腐乳、醬菜、醬油,留住深溝與在地的氣味。

raw-image

被家人帶離鄉村的童年

三歲被爸爸帶到相對繁榮的羅東,來自屏東的媽媽一直和爸爸討論著要離開農村、搬入都市,在小學完成了下一步的搬遷,移往台北。然而,在台北生活的美虹姐卻總是覺得和大城市扞格不入,不明白為什麼別人眼中繁華、快速成長與就業機會充斥的都市,總是居住起來「不太舒服」。於是,在大學填選志願時,頭也不回地填到台南成功大學,進而認識了青松大哥。

raw-image

重新認識家鄉

保持著對於美好生活樣態的想像,美虹姊生完孩子後重新搬回宜蘭深溝村。從一開始抱持著知識份子的優越感,看到菜攤上的以月桃葉包著芹菜菜苗的「綠色包裝」,想要透過購買進而支持這位「友善環境」的菜販,殊不知選用月桃葉與稻稈綑綁,相較於一般塑膠的穴盤苗,有著保水、保土的實際功效,同時更是在地人的生活智慧。美虹姊在原先受到城市教育體制的訓練,以及深埋在個性中對於鄉村生活的靈敏度,相互碰撞與融合之下,她發覺了製作傳統醃製品的新鮮感,嗅到了新舊知識交融的氣息。

raw-image

醬油製作的科學

「剛開始在做醬油的時候,我媽不會做,我就開始去問附近的婆婆媽媽。問到豆子和水放在甕裡面的比例,沒有人有標準答案。」飲食文化對美虹姐來說,從原本老祖宗智慧積累的成果,看似沒有科學製程可以遵循,不是講求多少的火侯、烹煮多久的時間,才可以製成一甕醬油,在婆婆媽媽的口中,是要實際拿起來審視顏色、品嚐味道,才能辨別。然而,美虹姐重回體制內學習,作為新舊知識之間傳統製程和科學方法的橋樑。

raw-image

家鄉的滋味

之所以會不斷地學習製作傳統食品,除了是享受不同廚房、不同食材所帶來的豐富度之外,美虹姐更希望「食物的氣味和味道是會深入骨髓當中。有一天,我的小孩長大出去唸書、或是在外地工作,當他低潮或失意時,他會想起小時候的夏天,我們在深溝一起在炎熱太陽底下,製作著醬油的那股氣味,而這股味道將有機會支持著他。」藉由傳統食品製作,連結美虹姊小時候在深溝的記憶、對於鄉村生活的想像、與新舊知識融合的媒介,更重要的是,當打開那罐豆腐乳、醬油所散發出來的味道,使得生命變得更加立體、有厚度。

raw-image
文化的創新,標誌著一個新社會的誔生。這個時代的文化建構,似乎正來自隱身社會不同角落的有志之士,個人獨特喜好與意志的展現。如何讓這些看似沒有關聯、卻都在回應時代呼喚的文化努力,能夠彼此激盪、共鳴,或許是我們在展望新文化生活時的可行之路。

#2019慢島生活開幕論壇
#文化復新

紀錄 王賢慈
編輯 宋若甄

近期活動

|山海連線|慢島生活論壇-很慢ㄟ生活市集
10/10-茶籽堂 X Stay旅人書店|港口部落莎娃綠岸 X 深溝羅傑農莊
10/11-鮮乳坊 X 倆佰甲|日本OMIJIKA X 穀東俱樂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慢島生活的沙龍
53會員
42內容數
慢島生活自2021年春天開辦慢島學堂 為嚮往鄉村生活的人們 開一條更寬廣平坦的路 留一條更可追尋的路 學堂筆記紀錄這個入門過程的點滴
慢島生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04
即便看得見的事物消失了,仍然有部分是會留下來的,彷彿人的靈魂一樣。 怡德說:「 植物消失了種子會留下,等到土壤回來了,種子便有機會落地。 」 聽到的瞬間,忽然能夠感受到某一小塊那些為了生態而種植的農夫們的心情,但要為了這些看不太見的種子努力,背後是什麼在支撐著他們的信念?
Thumbnail
2023/02/04
即便看得見的事物消失了,仍然有部分是會留下來的,彷彿人的靈魂一樣。 怡德說:「 植物消失了種子會留下,等到土壤回來了,種子便有機會落地。 」 聽到的瞬間,忽然能夠感受到某一小塊那些為了生態而種植的農夫們的心情,但要為了這些看不太見的種子努力,背後是什麼在支撐著他們的信念?
Thumbnail
2023/02/04
今天是認識不同田的管理的日子,真的是熱到一個爆炸!無法想像這樣的夏日要管理蓮花田、甘蔗園,難怪大家都說,永昇老師通常找不太到援農的助手,這麼 hardcore 的事情,到底誰會這麼想不開(以後我會保持著高度感恩的心情吃著蓮藕、蓮子與甘蔗的)。抱著鵝的永昇老師、種蓮花的永昇老師,一切都有滿滿的反差感。
Thumbnail
2023/02/04
今天是認識不同田的管理的日子,真的是熱到一個爆炸!無法想像這樣的夏日要管理蓮花田、甘蔗園,難怪大家都說,永昇老師通常找不太到援農的助手,這麼 hardcore 的事情,到底誰會這麼想不開(以後我會保持著高度感恩的心情吃著蓮藕、蓮子與甘蔗的)。抱著鵝的永昇老師、種蓮花的永昇老師,一切都有滿滿的反差感。
Thumbnail
2023/02/04
稻草人新家落成的早上就獲得一個難得的好天氣,原先看氣象都顯示高機率降雨,還擔心了一下。騎著車,載著朋友前往慢島路上時,當下的心情很不一樣。我們一起開心的指著遠方遠遠的高山,看著兩側黃澄澄的稻田,用力的大口呼吸,這樣的瞬間對我來說,彷彿是收集到了理想生活中的其中一塊拼圖。
Thumbnail
2023/02/04
稻草人新家落成的早上就獲得一個難得的好天氣,原先看氣象都顯示高機率降雨,還擔心了一下。騎著車,載著朋友前往慢島路上時,當下的心情很不一樣。我們一起開心的指著遠方遠遠的高山,看著兩側黃澄澄的稻田,用力的大口呼吸,這樣的瞬間對我來說,彷彿是收集到了理想生活中的其中一塊拼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終於讀了大名鼎鼎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整本書都是菜飯香,還有蘆洲湧蓮寺的香火味,就好似在眼前那樣鮮明。 我不曾如此深刻的看待自己家鄉的菜,它源自何方,它的組成有哪些,這些味道裡藏有什麼故事,全然不知。 這在蘆洲長大的北部女孩,跟著外婆、媽媽和一整大家族共食多年,她觀察和學習品味,成為了真正
Thumbnail
終於讀了大名鼎鼎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整本書都是菜飯香,還有蘆洲湧蓮寺的香火味,就好似在眼前那樣鮮明。 我不曾如此深刻的看待自己家鄉的菜,它源自何方,它的組成有哪些,這些味道裡藏有什麼故事,全然不知。 這在蘆洲長大的北部女孩,跟著外婆、媽媽和一整大家族共食多年,她觀察和學習品味,成為了真正
Thumbnail
國一小個子的我,奮力地把單車扛上二樓,一打開陳舊的公寓大門,便看見廚房裡的母親,雙手正忙碌地炒鍋、洗菜、剁肉,聽見我回家了,吆喝著我幫忙洗米煮白飯,母女倆在狹小的廚房裡忙活。而饑腸轆轆的我忍不住偷捏了一口剛起鍋的青菜,熱呼呼地往嘴裡送,母親看著笑了,笑這貪吃的女兒......
Thumbnail
國一小個子的我,奮力地把單車扛上二樓,一打開陳舊的公寓大門,便看見廚房裡的母親,雙手正忙碌地炒鍋、洗菜、剁肉,聽見我回家了,吆喝著我幫忙洗米煮白飯,母女倆在狹小的廚房裡忙活。而饑腸轆轆的我忍不住偷捏了一口剛起鍋的青菜,熱呼呼地往嘴裡送,母親看著笑了,笑這貪吃的女兒......
Thumbnail
最讓你念念不忘的美食是什麼呢?小時候在路邊吃得一碗綠豆湯?阿嬤包的肉粽?媽媽的炒米粉?這些美食之所以難忘,很多時候是因為想吃卻再也吃不到,但是那味道卻被舌尖、被味蕾、被身體、被靈魂牢牢的記著。 這本書《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用文字紀錄下記憶中過往的歲月、家中飯桌上的家常菜、還有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痕跡的人。
Thumbnail
最讓你念念不忘的美食是什麼呢?小時候在路邊吃得一碗綠豆湯?阿嬤包的肉粽?媽媽的炒米粉?這些美食之所以難忘,很多時候是因為想吃卻再也吃不到,但是那味道卻被舌尖、被味蕾、被身體、被靈魂牢牢的記著。 這本書《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用文字紀錄下記憶中過往的歲月、家中飯桌上的家常菜、還有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痕跡的人。
Thumbnail
生命中的遇見,是偶然,也是巧合。2017年在蘭陽平原和社區婦女一起練習「梳理自我,從日常生活中發覺生活敘事與力量」;用在地好味道,豐厚彼此生命記憶。2018年「松德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熱心促成,有機會照見都會區弱勢婦女的處境;用工作坊的型式,和大家一起探索自家的飲食記憶,並打造屬於自家的安心餐桌。
Thumbnail
生命中的遇見,是偶然,也是巧合。2017年在蘭陽平原和社區婦女一起練習「梳理自我,從日常生活中發覺生活敘事與力量」;用在地好味道,豐厚彼此生命記憶。2018年「松德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熱心促成,有機會照見都會區弱勢婦女的處境;用工作坊的型式,和大家一起探索自家的飲食記憶,並打造屬於自家的安心餐桌。
Thumbnail
今天是認識不同田的管理的日子,真的是熱到一個爆炸!無法想像這樣的夏日要管理蓮花田、甘蔗園,難怪大家都說,永昇老師通常找不太到援農的助手,這麼 hardcore 的事情,到底誰會這麼想不開(以後我會保持著高度感恩的心情吃著蓮藕、蓮子與甘蔗的)。抱著鵝的永昇老師、種蓮花的永昇老師,一切都有滿滿的反差感。
Thumbnail
今天是認識不同田的管理的日子,真的是熱到一個爆炸!無法想像這樣的夏日要管理蓮花田、甘蔗園,難怪大家都說,永昇老師通常找不太到援農的助手,這麼 hardcore 的事情,到底誰會這麼想不開(以後我會保持著高度感恩的心情吃著蓮藕、蓮子與甘蔗的)。抱著鵝的永昇老師、種蓮花的永昇老師,一切都有滿滿的反差感。
Thumbnail
來到深溝的第二天,一早美虹姐充滿朝氣地來到思源居與大家會面,準備帶大家先去逛逛市場。市場裡有些看似特別的料理在宜蘭其實都是很日常的料理,像是聽說是要哄騙小孩吃下胡蘿蔔的豬肉結、因為酥炸時逼波逼波的聲音而被取名的卜肉、地理與氣候下的煙燻製品鯊魚煙、曼波魚等能夠直接買了就吃的食材,美虹姐統稱為便菜。
Thumbnail
來到深溝的第二天,一早美虹姐充滿朝氣地來到思源居與大家會面,準備帶大家先去逛逛市場。市場裡有些看似特別的料理在宜蘭其實都是很日常的料理,像是聽說是要哄騙小孩吃下胡蘿蔔的豬肉結、因為酥炸時逼波逼波的聲音而被取名的卜肉、地理與氣候下的煙燻製品鯊魚煙、曼波魚等能夠直接買了就吃的食材,美虹姐統稱為便菜。
Thumbnail
本書有點像【菜餚隨筆】記載作者最想傳襲留在世上的味道 以及藏身在那些佳餚背後的【生活點滴】、【旅行見聞】 每個故事都蘊藏他的妻子、媽媽、岳母費盡心思 只為家人幸福溫飽的手藝 因人生經驗各異 每位掌廚者的料理各有獨特的美味 藉由作者的分享 我們得以用最全盤的視角 去經歷、體會一道菜誕生的起源
Thumbnail
本書有點像【菜餚隨筆】記載作者最想傳襲留在世上的味道 以及藏身在那些佳餚背後的【生活點滴】、【旅行見聞】 每個故事都蘊藏他的妻子、媽媽、岳母費盡心思 只為家人幸福溫飽的手藝 因人生經驗各異 每位掌廚者的料理各有獨特的美味 藉由作者的分享 我們得以用最全盤的視角 去經歷、體會一道菜誕生的起源
Thumbnail
從莊祖宜《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到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從食物中嚐盡百味,人生中體悟苦澀,人生與食物長伴良久,漫漫人生路還得要合得來的食物扶持之下才能常保心理層面上的健康。 食物總是能輕易的撫慰人心,而書上的文字亦可療癒。作者洪愛珠的文字有動作有畫面還有香氣,暖心暖胃。 老實熬湯,室內都是香暖的
Thumbnail
從莊祖宜《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到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從食物中嚐盡百味,人生中體悟苦澀,人生與食物長伴良久,漫漫人生路還得要合得來的食物扶持之下才能常保心理層面上的健康。 食物總是能輕易的撫慰人心,而書上的文字亦可療癒。作者洪愛珠的文字有動作有畫面還有香氣,暖心暖胃。 老實熬湯,室內都是香暖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