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雨水裡,大口吃下的市場日常
宜蘭南北館市場 ✕ 美虹廚房
屬於宜蘭人的日常食
來到深溝的第二天,一早美虹姐充滿朝氣地來到思源居與大家會面。過去曾在花蓮逛過當地的原住民市場,當時開啟了一個野菜新世界,因此前一晚迫不及待地先查查宜蘭南北館市場有什麼好吃的,一早就趕緊把前一天晚上截下來且沒看過的食物詢問美虹姐。
這些看似特別的料理在宜蘭其實都是很日常的料理,像是聽說是要哄騙小孩吃下胡蘿蔔的豬肉結、因為酥炸時逼波逼波的聲音而被取名的卜肉、地理與氣候下的煙燻製品鯊魚煙、曼波魚等(醃燻製品真的好多,也開啟了煙燻製品新世界)能夠直接買了就吃的食材,美虹姐統稱為便菜,他說我們不能買便菜,這樣感覺「很懶惰」。準備出門前,也順道詢問了一直想吃的蓮藕有沒有機會出現在今日的菜單裡,面對一口氣大量許願的我,美虹姐爽朗地說「好!那我們就來調整一下菜單吧!」,聽這句話的當下像是早上喝到豆奶的瞬間,充滿力量。
於是開始在夏日雨水裡,大口吃下市場日常之旅!
過去市場對我來說算是一個有濃厚日常氣息的地方,但如果身邊沒有人一同前行,我大概也只會害羞的走馬看花,畢竟對於「一斤肉到底多重,我吃得完嗎?」、「可以買半斤嗎?最少可以買多少?」、「一斤 200 元,那這條看起來有點肥的魚大概有幾斤啊?」種種菜逼八的疑惑,讓我要在市場採買感到卻步,加上台語不流利,總覺得雖然喜歡市場的氛圍但卻也感到格格不入(竟然感覺像隻身國外一樣)。這次有美虹姐的帶領,走訪美虹姐常去的魚店、放山雞雞肉店、乾貨店買齊午餐要用的食材,也買了一大條蓮藕,原來蓮藕也有分
脆的和鬆的兩種品種的口感。
雖然雨天下有很多不便,但也因為是在時常下雨的宜蘭,總覺得這樣的氛圍才是宜蘭市場真正的氣息。
「做菜是為了什麼?當然是快樂啊!」
今日午餐菜單:金平蓮藕菇、豬肉結蓮藕湯、燙地瓜葉、鹽麴雞腿
做菜過程沒什麼壓力,就是把料備好,順序想好,整個過程終將水到渠成,可能這次料理難度很簡單的關係(雖說簡單但地瓜葉還是不小心煮過頭了),花最多的時間反而是閒聊,剛好聊到「我的出走日記」,這部劇剛好也是近期自己吃飯時,會拿來配飯的劇,有些沈悶,但情感與氣氛細膩讓我持續看下去,還不小心被美虹姐暴雷,但那個雷有讓我震驚到,這也讓美虹姐回頭思考「我到底是為了什麼做菜?」
從原本喜歡做菜到必須做菜,這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必須」是從哪邊長出來的?目前暫時沒有答案,但很多事情我們都卡在「看似必須」裡,想想好像對當時的為何開始、為何而做感到模糊,到底是為什麼呢。
關於浸種深溝計畫
浸種是將種子浸泡在水中,軟化堅硬的種殼,釋放儲存的養分,加速催出嫩芽的過程。對水稻來說,以30度C的活水浸種,大約48小時就能發芽。
#浸種深溝,是慢島學堂的延伸變化型,在外部資源的支持下,從2022年開始,邀請懷有夢想種子的20-29歲青年,以一個月為期,將自己沉浸在宜蘭深溝這個水源地中,並在村子帶路人的陪伴下,認識深溝社群,體驗學習最感興趣的農村人事物。在夢想激盪夢想的最適溫度,加速夢想長出嫩芽。
這個系列的文章記錄了駐村種子們,在浸種一個月內的所見所思。
關於入村儀式
食物是理解不同文化最直接且最被容易接受的方式。浸種深溝計畫以食物作為引子,請來村子裡的風土料理達人朱美虹帶領駐村青年,逛市場採買、親自料理午餐,作為入村的儀式,開始接觸宜蘭風土,認識深溝社群,並為接下來一個月的鄉村生活,做好自炊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