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慢島論壇回顧-社群經濟1】探索城鄉多元面貌的可能

2019/10/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社群經濟下,農產品的價格是由價值認同所決定,而不是供需市場。當我們肯定賴青松的友善耕作方式和嚮往他的生活方式,自然成為購買他的米的動機,接受友善耕作米一斤80元(甚至以上)的價格。因為,我買的不只是一斤米,而是一張門票,一張親近這樣生活型態的門票。
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創辦人楊文全於慢島生活開幕論壇

倆佰甲的大頭目

受到賴青松在宜蘭發起穀東俱樂部的影響,原本是穀東的楊文全,在2013年成立「倆佰甲」。文全大哥一開始只是自己想要租地耕作,但剛好遇上政府休耕活化政策,大批可租用的農地釋出,也吸引了一批認同友善耕作、抑或渴望鄉村生活的人們投入其中,因而成立「倆佰甲新農育成平台」,協助從事友善耕作的新農民進場。
新農進場的支持服務之一:招開收割工作會議說明收割需要注意的事項
但隨著近年新增的新農人數與友善代耕服務趨於穩定,這樣的工作會議已經不再舉辦

半農半X

這些想要投入農業耕作的夥伴,儘管並非深溝在地人,並大部分都非來自農業背景,但他們挾帶原有的都市專長,提供農村新的社會服務,通常被稱為「半農半X生活者」。「倆佰甲」除了提供田地、當地住屋的承租轉介和農耕技術支援外,「以人為本的社群」來形容倆佰甲組成的農友組織更為貼切。在新農投入現場耕作的同時,田間共同學習、農民食堂共食、春耕和秋收大拜拜也成為匯聚農友與交流的時刻,形成互相依賴的系統、共同通訊平台。
2019深溝小農社群秋收拜拜留影
Photo Credit to 樊正

個人化的品牌與通路

「倆佰甲在生產上將大家連結在一起,但銷售靠大家」、「倆佰甲不只是小農社群,更是個人化通路的社群」,當許多人好奇眾多友善耕作的小農群聚在深溝、宜蘭會不會造成同質性商品相互競爭時,文全大哥這麼回答。
由小農個體觸及的親朋好友與認同圈,成為小型購買者社群。以青松大哥為例,透過《榖東米報》與消費者聯繫、預約訂購,甚至從線上走入線下活動,春天插秧、夏天收穫會有家長帶著孩子一同來到深溝協助農耕。當都市和農村間產生農產品信任鴻溝時,購買者社群的出現,讓這個問題有了解決策略。消費者了解耕作者的樣貌並實際接觸,發展出無法轉移的生產消費間信賴關係,將之帶入農產品購買市場,是在傳統農村與既有通路所看不見的購買者社群。
倆佰甲以不同農友的個人品牌向外拓展,「各自購買者社群因著不同需求,彼此重疊交錯,形成更大的通路」。因此,在深溝村會看到越來越多與傳統文化不同的經營模式,例如賣菜又賣書的小間書菜、使用友善耕作食材的美虹廚房、農村廣播的米米之音,也吸引沖繩背包客棧品牌月光莊的進駐。
月光莊為深溝社群帶來許多有趣的事,包含每年不定期出沒的風車拉麵

慢島生活的面貌與可能

形成深溝經濟社群後,文全大哥思考著要如何進一步形成多元化、跨地域的在地社群連結與合作,從而服務那群想要加入如同深溝生活方式的未來夥伴。於是,文全大哥、青松大哥和深溝的夥伴們,在2019年成立「慢島公司」,企圖走出深溝,跨大參與的社群,慢島公司利用慢島通信、選物與服務體驗活動,賣著各式各樣的門票,讓嚮往這種生活的朋友,就算離不開都市,也有機會接近深溝或是鄉村的生活型態,進而評估自身是否有參與的可能性。同時,透過山村、農村到漁村,彼此連結與合作,又可以呈現出什麼樣的一種多元面貌的可能性,也是「慢島公司」期待且探索的未來!
深溝小農與蘭陽平原上的夥伴一起集資成立慢島生活公司,透過彼此連結與合作,探索城鄉多元面貌的可能性。
社群經濟,是我們在這個時代找回生活自主性的鑰匙;社群經濟是網路時代給予個人與偏鄉地區自主發展的歷史機遇。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這個多元化的新經濟模型早已在台灣的都市與鄉村社會百花齊放。透過實作案例的探討,我們將更清楚如何在既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限制下,運用社群的力量,重新主導自我與地方的生活。
#2019慢島生活開幕論壇
#社群經濟
紀錄 王賢慈
編輯 宋若甄

近期活動

|山海連線|慢島生活論壇-很慢ㄟ生活市集
10/10-茶籽堂 X Stay旅人書店|港口部落莎娃綠岸 X 深溝羅傑農莊
10/11-鮮乳坊 X 倆佰甲|日本OMIJIKA X 穀東俱樂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慢島生活
    慢島生活
    2019年,慢島生活根基於宜蘭友善耕作的土壤,在水源地的員山鄉深溝村成立。 慢島生活是一處鄉間老屋改造的食農活動空間,更希望發展成為一處城鄉交流的友善介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