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影展推薦電影 part 4:時間的印記:《紅尼羅》、《組合:模型:時空玩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香港導演鄭宇成的《紅尼羅》,講的是一個半個香港人、半個台灣人的男生的故事。他和女友的戀情終究宣告失敗,他即將離開台北回香港,在這個分別的前夕,他送了女友一隻紅尼羅魚的一夜干,想起之前在九份的一段回憶。

電影從一個傷感但也微微尷尬的場景開始,情已盡的戀人,好像一切換就變成了得勉力才說得上話的陌生人。故事並不敘述這對情人間發生了什麼事,而是帶到一段迷濛飄渺的回憶。在九份的小館子裡,男生與友人聊著從夢境解夢猜樂透數字,小館老闆娘逼問著男生為什麼要回香港。如同夢境的解讀之於數字的對應,所有的問題之於其答案,似乎也像男生認真地回答(也無法回答)老闆娘的問題。

他說,每個時刻我們總有許多想法,這些想法或許互相無關,甚至互相矛盾,可它們同樣都是成立的。當人們索求答案,那必定是個單一的答案,如此,在回答的那一刻,就同時抹消了其他所有其實也同樣成立的念頭。

而這段話,也隱喻了整個故事:你是香港人,還是台灣人?你喜歡香港,還是台灣?你是愛,或不愛?我們之間是有問題,還是沒問題?在總是雨霧繚繞的九份的這一夜,像個夢(而人是被瀝過的一夜干?),由此令得耙梳該個夜晚的戀情,整段在台北的日子,都變得漂浮而不真實。

raw-image


黃頌恩的實驗短片作品《組合:模型:時空玩具》,同樣講人與歲月的關係,卻經由全然不同的取徑。《組合:模型:時空玩具》的故事背景是作者的祖父和他家中的物件逐漸搬離自1989年居住的大窩口公屋邨單位。地坪不大的空間裡,作者卻引入了時間的梭巡迴路,將一個住處還原成它曾歷經的歲月長河。那些原本只作為靜默存在的物件,這既是它們在此地被凝視的最後一眼,卻也可能是第一眼---在終將失去的時刻,以充滿意識和情緒的眼光的定定注視。

關於《組合:模型:時空玩具》所要訴說的故事,作者組織的方式並非由人的生命行進,而是從空間和物件的角度出發,電影間雜著日常聲響甚至是雜音噪音,首先用聲音保留了這個空間的日常,也勾勒了居處在這幢聲音裡頭的人的生活樣貌,而鏡頭的推進、逼近、拉遠與停留,當不再只能由人類故事中心的敘事邏輯,物的存在,有了更靈活、自由的樣貌。天花板長年積累的水痕、牆壁的斑駁,和相框裡的舊照片,說了一樣多的故事,它們也相同地渴望被聆聽,甚至,被記得。而影片中帶到作者祖父的一刻,既是空間和物件眼中的主人,或也是時間以其回眸再看一眼曾在它之中的生命主體。

raw-image


---

2019南方影展

11/8(五)-11/17(日) 

台南新光影城9樓


套票首賣會 10/19 14:00-21:00

藍晒圖文創園區

紅尼羅 Nile Red

鄭宇成Yu Shing CHENG


■ 11.10 (日) 14:40

■ 11.16 (五) 15:00


臺灣、香港Taiwan, Hong Kong│2019│劇情Fic│23min│彩色Color│中文發音Mandarin│中英字幕English Subtitle

他在臺北生活了一段日子,終決定離開,回去香港。這是他在臺北的最後一天。


組合:模型:時空玩具Building Blocks

黃頌恩Chung Yan WONG


■ 11.11 (一) 18:00

■ 11.11 (一) 22:20

■ 11.14 (四) 20:30

■ 11.15 (五) 12:30

香港Hong Kong│2019│實驗Exp│31min│彩色Color│粵語發音Cantonese│無對白字幕No Subtitle


爺爺與物件逐漸搬離自1989年居住的大窩口公屋邨單位,空間裡儲藏的家族概念以物的消失呈現彌散,喪失組織。

保存了家庭團聚的地方變回一個無足輕重的租用單位。錄像舉辨一場空間敘事,意識帶領著地方記住它獨特的放置、結構及痕跡。錄像是思考空間,收藏了自己對家庭觀感的意識重建與保存。

游走於偶然醒起而保留的感受經驗,短途旅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poria
166會員
38內容數
<p>【每場戲都有個命運的機關】系列的寫作以電影或小說某一場戲為起始點,由此追究人的精神狀態、它們醞釀由怎樣的處境深河、為如何形貌的命運所盤旋……,以揭發其所來自與將發動的,所有可能的故事。</p>
aporia的其他內容
2024/08/31
在類型片裡角色能發揮的空間多半是非常有限的,但黃晸珉卻發展出某種結構性的表演,由他經手的人物,似乎不動聲色、安其位地將角色功能最大化,卻也同時在不妨礙情節推進的情況下,找出更多與最大可能性,去讓此一人物擁有一個足以和電影整體框架對話的結構(而不只是通常說的人性或血肉)
Thumbnail
2024/08/31
在類型片裡角色能發揮的空間多半是非常有限的,但黃晸珉卻發展出某種結構性的表演,由他經手的人物,似乎不動聲色、安其位地將角色功能最大化,卻也同時在不妨礙情節推進的情況下,找出更多與最大可能性,去讓此一人物擁有一個足以和電影整體框架對話的結構(而不只是通常說的人性或血肉)
Thumbnail
2024/05/17
Justine Triet 曾在 2019 年同樣有 Sandra Hüller 演出的《寂寞診療室》(Sibyl)中,將心理分析、寫作和一樁難纏情事共冶一爐地帶出書寫與虛構之於真實的關係,2023 年的《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將這份關注繼續做了更大的推進
Thumbnail
2024/05/17
Justine Triet 曾在 2019 年同樣有 Sandra Hüller 演出的《寂寞診療室》(Sibyl)中,將心理分析、寫作和一樁難纏情事共冶一爐地帶出書寫與虛構之於真實的關係,2023 年的《墜惡真相》(Anatomy of a Fall),將這份關注繼續做了更大的推進
Thumbnail
2024/03/12
2024/03/12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楊國瑞為影中人留下了選擇的餘地,讓他們自行決定活在想像夢境裡──自我認定的夢也可以是真實,即便旁人看它虛幻,但個人的幻想何嘗不是一種真實、一條生命出路。夢境雖是將煩惱顯化,而真人的菩提與涅槃即為空無,可屬於凡人的我們並無解方,姑且就將「選擇」視為神的遊戲,也為一道。
Thumbnail
楊國瑞為影中人留下了選擇的餘地,讓他們自行決定活在想像夢境裡──自我認定的夢也可以是真實,即便旁人看它虛幻,但個人的幻想何嘗不是一種真實、一條生命出路。夢境雖是將煩惱顯化,而真人的菩提與涅槃即為空無,可屬於凡人的我們並無解方,姑且就將「選擇」視為神的遊戲,也為一道。
Thumbnail
看著他們沒有隨著劇情進入尾聲而變成更特別、更成功的人,卻很替他們感到開心。即便一開始很不習慣,全身都在反抗,覺得沉悶感像螞蟻一樣爬滿四肢,但到最後卻覺得和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是舒服的、是沒有壓力的。 洋洋灑灑,已經寫下太多,祝福世界上的人可以不用找到自己,但希望能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勢活著。如果覺得活著真
Thumbnail
看著他們沒有隨著劇情進入尾聲而變成更特別、更成功的人,卻很替他們感到開心。即便一開始很不習慣,全身都在反抗,覺得沉悶感像螞蟻一樣爬滿四肢,但到最後卻覺得和他們相處的這段時間是舒服的、是沒有壓力的。 洋洋灑灑,已經寫下太多,祝福世界上的人可以不用找到自己,但希望能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勢活著。如果覺得活著真
Thumbnail
《七人樂隊》源於2014年寰亞電影邀請八位香港新浪潮導演,以香港為背景,採用菲林拍攝一系列與香港相關的作品。雖然各位導演沒有言明,然而透過電影內容,不難推敲出《七人樂隊》題材上有幾個共通的關建字: 老香港 回歸 菲林 香港是我家 幾位導演與「今日香港」脫節了!參差不齊,略短評七個故事內容和觀後感:
Thumbnail
《七人樂隊》源於2014年寰亞電影邀請八位香港新浪潮導演,以香港為背景,採用菲林拍攝一系列與香港相關的作品。雖然各位導演沒有言明,然而透過電影內容,不難推敲出《七人樂隊》題材上有幾個共通的關建字: 老香港 回歸 菲林 香港是我家 幾位導演與「今日香港」脫節了!參差不齊,略短評七個故事內容和觀後感:
Thumbnail
《憂鬱之島》在我觀影歷史裡衝上了兩個最多: 製作名單裡最多「無名」 製作名單裡最多象徵囚禁的柵欄 多年前參考影評班,導師說電影其中一個特徵是「長久」。作為一部電影,正片前前後後的出品人、製作名單,不論以任何形式方式均不可刪減。意思是電視台購入版權播放,無論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重播多少次,製作名單一定要
Thumbnail
《憂鬱之島》在我觀影歷史裡衝上了兩個最多: 製作名單裡最多「無名」 製作名單裡最多象徵囚禁的柵欄 多年前參考影評班,導師說電影其中一個特徵是「長久」。作為一部電影,正片前前後後的出品人、製作名單,不論以任何形式方式均不可刪減。意思是電視台購入版權播放,無論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重播多少次,製作名單一定要
Thumbnail
再高聳的建築終會隨著時間而垮下,但曾被層層牆壁所隔絕的密切關係呢,能重新建立起來嗎?孤獨、衰老、假訊息、傳染病、全球性的災難等等的這些,為什麼又能直接穿透牆壁,產生影響呢?
Thumbnail
再高聳的建築終會隨著時間而垮下,但曾被層層牆壁所隔絕的密切關係呢,能重新建立起來嗎?孤獨、衰老、假訊息、傳染病、全球性的災難等等的這些,為什麼又能直接穿透牆壁,產生影響呢?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小感想 【3688想入飛飛】2015、【海街日記】2015、【鸛鳥踟躕】1991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小感想 【3688想入飛飛】2015、【海街日記】2015、【鸛鳥踟躕】1991
Thumbnail
台北電影節。目前看完寫好的三部作品《記得雨,不記得你》、《一日談》、《鳥是海與樹的孩子》
Thumbnail
台北電影節。目前看完寫好的三部作品《記得雨,不記得你》、《一日談》、《鳥是海與樹的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